你認為退休的人,對社會還有用嗎?

2020-09-05 社保小達人

今天我提到的這個話題,本來我不想說,因為確實看到這樣的話題,總覺得自己還是把心裡話想說出來給大家參考。實際上退休的人對社會有沒有用處,這樣的一個提問,那麼他的出發點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從提問的角度來看,退休的人確實不能夠給社會創造什麼樣的經濟價值,對社會的作用確實沒有年輕人大,難道我們退休的人就沒有價值嗎?


很顯然是不能夠這樣理解的,作為任何一個退休人員,那麼他在年輕的時候一定給社會創造了相應的價值,正因為他在年輕的時候正常創造了相應的價值,所以說達到正常法定退休年齡之後,才可以正常去辦理退休,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說退休的人雖然說沒有任何的社會價值了,但是他畢竟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所創造過輝煌創造過相應的價值,所以從根本上來講,退休以後真的是要給這些退休人員發放相應的待遇。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而且從我們每一年增長養老金的過程中也足以表現出作為高齡退休老人是有傾斜調整待遇的,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在70歲以上的高齡退休老人,可以額外獲得一部分養老金的增長,大約可以增長20塊錢到40塊錢左右,上海地區的規定是65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獲得額外的增長,那麼這也充分體現出高齡退休老人是重點所關懷的對象。


反過來想,那麼每個家庭都有老人,那麼你對你自己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一個態度,就能夠完完全全地體現出來。因為首先自己的父母如果說已經退休,他可能已經獲得正常領取養老金的待遇,但可能沒有在工作單位期間所獲得的工資收入高,但是這個養老金我認為它是完全能夠保證自己父母養老的退休生活,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作為老人來說,本身在消費方面在生活方面的開支並不是很大,所以說能夠維持一個自給自足的狀態。


至少你的父母有退休金,那麼不會給你身上平添負擔,這是很肯定的,所以說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講退休老人對社會有沒有任何的價值,實際上這樣的一個提法就是有問題的。因為畢竟每一個人都會老去,當我們自己老去的那一天,你又該如何去想呢?所以說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將心比心,那麼自己是怎麼做的,我認為自己將來以後你的孩子也會對你怎麼做。


如果說你現在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對自己現在的父母照顧妥當,並且體現出自己的孝心,那麼對父母關懷有致,我相信你通過這樣的一個實際行動會體現在你自己孩子身上的,那麼將來等你老去的這一天,你的孩子也會像今天你照顧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你的晚年退休生活,所以說這就是對於自己身上埋下的一顆心靈的種子。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兒,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退休的人對國家還有用嗎?我剛退休,心情很沮喪,覺得不被需要了
    退休了以後我們還會被需要嗎?大家好,這裡朱門的情感物語。今天接到一位朋友這樣的諮詢:退休的人對國家有用嗎其實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小看退休的人,他們只是年齡到達了退休的期限而已還有的老人退休前是交警、民警,退休後原單位緊急需要人時,他們就返聘做交警助理和協警顧問了。
  • 還有一年就退休了,別在這時混日子,退休後誰也看不起你
    還有一年就退休了,別在這時混日子,退休後誰也看不起你有些人,看到自己還有一兩年就退休了,在工作上就會變得懶懶散散的。領導叫他做事就動一動,領導沒有布置任務,他就偷偷玩手機利用電腦幹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這樣的人就是抱著一個「混日子」的想法,在拖著等退休了。
  • 退休以後,女人還有必要離婚嗎?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女人還有必要離婚嗎?也就是說,離婚之時你能分到多少財產,自己又有沒有能力保證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會下降而只會比在婚姻持續期間更高?如果答案是成立的,那麼你想離,大家也不會攔著。畢竟人生是自己的,如果婚姻與伴侶的存在只讓你感覺委屈痛苦,那麼它的作用就是負面的、消極的,整理掉是你的權利。
  • 夫妻兩人每月退休金共6150元,還有一套房和20萬存款,夠養老嗎?
    對於養老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有的人覺得「養兒防老」,自己的養老生活是依靠子女的;有的人覺得可以依靠自己養老,無需拖累子女,所以早早就存下了一筆錢;有的人覺得自己有退休金,依靠退休金就可以養老,但整體來說,想要過上好的養老生活,那都和錢離不開關係,畢竟在這個社會中,沒有錢何談生活,估計連生存都困難了。
  • 從單身狗到延遲退休,社會的荒誕幽默與人生的悲歡離合
    最幽默的是,現在的單身節「雙11」,已經變成了一場席捲全國全國的購物狂歡,消費主義的浪潮掩蓋了兩性問題中的社會矛盾,真是一場難以言說的黑色幽默,讓人感覺妙不可言。有經濟的門檻,有社會的門檻,還有個人以及家庭的門檻。所以現在中國有2.4億龐大的單身人群。結婚這麼難還談戀愛幹嘛?費錢?在雙11購物節買點兒東西不好嗎?這裡就不能不說到我國的結構性單身,城市的單身女性,與農村的單身男性無法結合。這就好像結構性失業一樣,一個北京的失業大學生,不可能跑到西南7、8線城市的就業崗位去工作。
  • 十問延遲退休!「打工人」關心的都在這裡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一項重大社會經濟政策,是對國家、企業和家庭養老責任的再調整。這項改革的影響面有多大?為什么女性應該先行一步?什麼是彈性退休?出臺延遲退休只是為了應對「養老金危機」嗎?第一財經整理了延遲退休改革十個問題,並請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做了解讀。第一問:為什麼延遲退休要堅持小步慢走?
  • 你認為有無私的人嗎?
    你認為有無私的人嗎?這個問題有點複雜和敏感。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慾,最關鍵的是還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物資利益需要。七情六慾是一種心理反應。一般來說,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感情的表現或心理活動;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願望。當然不同宗教和學派對七情六慾內容的描述有所不同。
  • 退休後這樣做,你會成為圈子裡最受歡迎的人
    20年後,你把現在的車子給孩子,孩子會說別逗了。20年後,你把現在的錢給孩子,孩子會說不值錢了。20年後,你躺在病床上抱著一堆存摺,要兒女天天照顧你,兒女們會說,請保姆吧!因此,我們退休後,沒必要過得像以前那樣苦了。該吃好點,穿好點,住好點,用好點。
  •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認為社會不公平?
    因為它對每一個人都不公平,所以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言歸正傳,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認為社會不公平,小編認為是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立場不同。舉例說明:假設村民都在村裡的水井取水,由於暴雨塌方導致水井損壞,為了支付維修水井的費用,村裡需要向所有村民收費,A的收入為5萬元,收費5000元(收入的10%),B的收入為10000元,收費2000元(收入的20%)這種政策公正嗎?如果不公正,誰支付的太多了?而誰又支付的太少了?B的收入低是因為他是殘疾人,還是因為他職業收入低,這一點重要嗎?
  • 「提前退休」搶先在「延遲退休」前到來,兩類人可以享受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搶先在「延遲退休」前到來,兩類人可以享受提前退休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會面臨著幾個時間節點,長大成人、大學畢業、開始工作、退休。這好像成為了大多數人成長的生活軌跡。前面的幾件事都是我們可以去主動選擇的,只有退休是我們需要根據國家規定到達一定的年紀才能做的。
  • 退休後做到這10點,你會成為受歡迎的人
    20年後,你把現在的房子給孩子,孩子會說太舊了。20年後,你把現在的車子給孩子,孩子會說別逗了。20年後,你把現在的錢給孩子,孩子會說不值錢了。20年後,你躺在病床上抱著一堆存摺,要兒女天天照顧你,兒女們會說,請保姆吧!所以中老年朋友們,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為子女多省幾個錢,而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過好自己的退休生活!
  • 一種「新型啃老」正在壓垮退休老人,養大了兒子,還有孫子
    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我無言以對。現在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把老人當作看孩子的工具。有的人甚至在網上公開言論,說自己的婆婆就是免費保姆。在這個人人都以「啃老」為恥的時代,這難道不是一種變相的啃老行為嗎?你是否覺得別的人的父母退休後自己去旅遊,讓你覺得羨慕呢?
  • 夫妻兩人退休金共6485元,還有8萬存款和兩套房,夠養老嗎?
    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年輕人要為了買房而奔波,而已經買了房的人,每個月的收入有一大半都要用於償還貸款,剩下的其實並不多,而且還要照顧妻兒,要知道現在一個家庭的開支並不算低,特別子女教育的費用都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其實都無法再有多餘的錢去贍養父母,可以說不是不贍養,而是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也許如果是這樣還好點,最怕的就是遇到沒有這個「心」的子女。
  • 從60歲退休到生命的終結,起碼還有二三十年,這段時間怎麼過
    還有一些老人,乾脆一退休,朋友聚會不去了,老友活動也不參加了,結果人變得沉默了,沒了活力與朝氣。退休最忌諱的,就是隨著人退了,身體也退了,心也退了!02社會的發展把老人們忘了除去自己那一關,還有社會這一關。
  • 人一退休,這3個「麻煩」接踵而來,網友:比退休前更難熬
    導語在現在的社會裡,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退休了,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退休後就能過一個安逸的生活,認為老人退休後可以不用工作,每天有許多空餘的時間,可以自己安排,沒有工作的壓力,還有養老金可以使用幾乎可以算是沒有生活壓力。
  • 退休後的「灰色心理」:源自於對現實的無力感與失落感
    「我公司的李總,在職時精力充沛,50多歲的年齡看起來像是40出頭,退休2年後,再見到他卻看起來像是有70多歲,整個人的精氣神已經完全不同」。我認為對退休人員,我們一直有一種誤解,就是認為在職時越是身居高層的人,退休後越是容易「不快樂」。
  • 作為婆婆,你願意給媳婦看孩子嗎?3位退休阿姨說出了心裡話
    而且小青作為新時代女性,並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事業,覺得帶娃三年,自己能會跟外面的社會脫節。所以小青很想說服婆婆過來幫忙帶孩子,經常都聽別人說別人的婆婆哭爹叫娘的樂意跟兒子住在一起,小青的婆婆為什麼會只顧著自己而不願意幫忙帶娃呢?作為退休老人的婆婆,他們真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嗎?老人不是一向都是以含飴弄孫,子孫圍繞的樂趣嗎?
  • 人與人想法太不一樣,有人退休還焦慮
    今天看篇文章,一個人說她剛剛退休幾天,心情煩躁,無所適從這些任務都完成了,退休了,無官一身輕了,在家躺著,都掙錢,你還焦慮個啥。說:退休以後就脫離社會了,沒有自身價值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退休生活更接地氣了,不用你變臉生活了。只是人的社會價值轉換成家庭價值了(挺好)。人不就是在不同的年齡,轉換人生賽道(出生,求學,工作,結婚,生子,退休,養老,最後死亡),並在新的賽道上,換一種方式,繼續努力前行,直至到終點。
  • 退休生活的思考
    今年退休了,不少人認為我身體好,工作也有餘力,肯定閒不住,要再找一個工作乾乾,因為相對別人來說,我的退休工資有些低不過出乎大家意料,我真的過起了悠閒的退休生活,享受慢生活帶來的幸福時光。有的人可能覺得聽書有什麼用
  • 退休後的「灰色心理」:無力感與失落感導致的不願面對
    「我公司的李總,在職時精力充沛,50多歲的年齡看起來像是40出頭,退休2年後,再見到他卻看起來像是有70多歲,整個人的精氣神已經完全不同」。我認為對退休人員,我們一直有一種誤解,就是認為在職時越是身居高層的人,退休後越是容易「不快樂」。許多人認為這是由於退休後失去了企業生產資料的支配權,從而導致了支配權缺失後的認知失調,產生了「失落感」導致意志的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