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思維,使婚姻變得更美好

2020-08-18 中國青年報

在婚姻的維度上,人到中年,大致有這幾種類型:婚姻穩定,但是,味同嚼蠟的;吵吵鬧鬧,但是,不會離婚的;過不下去,但是,又害怕離婚的;離婚或還在單身的,想找伴侶又找不好的;離婚或還在單身的,覺得一個人也不錯的……以上佔了中年人群的約80%。

不要因此沮喪,還有20%的人群,婚姻美滿,夫妻恩愛,雖然有點小矛盾、小衝突,但總體來說,還是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我觀察、接觸了50對夫妻,我發現,他們擁有一個思維上的共同點。有這樣思維的人,婚姻都不會差。何止婚姻,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孩子的教育也相當不錯。這種思維方式,叫作成長型思維。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積極主動,樂於接受挑戰,總是在擴展自己的能力,拓寬自己的邊界。和成長型思維相對的,是固定型思維。

如何分辨你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思維的人:規避挑戰,痛恨變化,老是關注限制,在改變現狀上無能為力,不接受批評,喜歡待在舒適區中,有時候,覺得努力是無用功,認為畢業後無需過多學習。

成長思維的人:歡迎挑戰,擁抱變化,總是尋找機會,凡事皆有可能,珍視反饋、主動學習,喜歡探索新事物,每次失敗都是一堂課,認為學習是終生的事業。

婚姻是一種挑戰,有的人把它視為機遇,有的人把它視為威脅。走進婚姻是一種改變,有的人把它視為發展,有的人把它視為限制。不同看法的背後,其實就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是成長型的,還是固定型的。

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這沒有任何問題,值得關注的是選擇單身的理由。有個姑娘對我說:我一個人什麼都有了,現在過得很好了,為啥還要找一個男人來給自己添堵?

是呀,站在女性的角度,我們真的需要一個男人嗎?幫我們開車?計程車不好用嗎?幫我們做飯?那麼,外賣是幹嗎的?裝燈泡,修馬桶?打個電話師傅就上門了。養活我們?那更可笑了,我一年掙幾十萬,還沒人管我買口紅、管我買衣服,結了婚,還要我拿家用出來。那麼,還要結婚幹嗎——嫌自己活得太舒服了嗎?

按照這樣的思路,如果單身也可以合法生孩子、養孩子(其實很多家庭現在也是一個人帶孩子),我們真的不必結婚了,甚至,婚姻的存續也沒什麼必要。

遺憾的是,這就是一種固定型思維,也可以說是存量型思維——來,看看,我現在有什麼,你現在有什麼,如果我什麼都不缺了,自給自足,那幹嗎要交換?沒太多好處啊。

如果站在成長型思維的角度,在如今這個服務業異常發達的社會裡:婚姻的目的,已經不再是獲得對方現有的資源,而是成為彼此的合作夥伴,獲得更多可能性,拓寬自己的疆界,協同進化,從一個固定的我,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和更強大的「我們」。

我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那時,我還不是很具備成長型思維。在第二段婚姻中,面對他和我的差異,我試著更多地持欣賞的眼光,而不是挑剔的心態,在他身上找到可以讓我學習和進化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總是盯著對方的缺點,甚至,試圖去改變對方。

因為我們只是不同,不存在誰對誰錯,更也不是誰好誰壞。一種性格,一種特點,都有其兩面性,既是優點,也是缺點,這取決於你看問題的角度。或許,這就是前面一段失敗的婚姻帶來的好處吧——讓我們學會了吸取教訓,反思自身。這種全新的認知和眼界,就是婚姻帶給我的。

成長型思維,就是讓我們相信,自己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如果在和人的交往中,在婚姻中,都能從對方的差異點中學習到新知,那我們就能在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中得到進步,收穫幸福感。即使我們擁有一段不好的關係,通過努力也改變不了走向,我們也可以進行止損,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作者系專欄作家,著有《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與事業平衡的陷阱》一書)

來源: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學會《終身成長》,運用成長型思維,維繫幸福婚姻
    而第三部演繹的是真實的婚姻生活,那些家庭瑣碎的事,夫妻間的爭吵,納妾等情節讓人感受到婚姻的不美好。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更像是一座圍城,在裡面的人想出來,而在外面的人卻又想進去。然而這樣的婚姻生活才是真實的,它也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寫照。兩個人相愛到一定程度,終歸是要步入婚姻的門檻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維持自己的婚姻,才會讓自己的幸福感爆棚呢?
  • 《終身成長》: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
    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解決婚姻中的難題,實現相伴終生的美好願望呢?《終身成長》這本書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它是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的作品,坐鎮美國亞馬遜心理類書籍暢銷榜長達10年,被評為樊登讀書2018年度好書。
  • 成長型思維:厲害的人都是成長型思維
    後來我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叫做「成長型思維」。,能力可以通過努力改變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人總是著眼未來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第二個最大的區別是,固定型思維的人喜歡去證明自己,而成長型思維的人非常樂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因為他們看中未來的成長。
  • 《終身成長》打造一支有成長型思維的團隊
    比起智商和情商,思維模式的差異也許才是人生的分水嶺,比如,你更關心別人眼裡你是否聰明,還是怎麼才能變得更聰明?你想變得完美了再參加比賽,還是想在比賽中變得完美?成功往往是一時的,而成長才是一輩子的,況且沒有成長,也不會有真正的成功。
  • 《終身成長》day10-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友好關係的基礎
    2020.2.10-day10-《終身成長》閱讀內容:第175-207頁,第六章的《人際關係:關於相處的思維模式》閱讀主題: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友好關係的基礎三個問題:1、當你遭遇拒絕的時候,是如何解決的呢?2、想一想身邊朋友的經歷,婚姻關係究竟應該如何維繫?3、為什麼你可以和現在的朋友變得親密無間?
  • 固定型思維,殺死愛情的兇手 | 成長型思維,拯救愛情的法寶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覺得,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他們欣賞天賦,更崇尚努力。為了考察表揚對孩子的影響,德韋克教授找了幾百個小學初中的孩子,先給他們做10道容易的智力測驗題。
  • 終身成長:馬雲馬化騰曾國藩有的思維,你擁有了它,將變得更富有
    問題的背後是兩種思維模式在作怪,前者就是固定型思維,後者是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能做的事兒也是有限的,人能不能成功是看天賦的,努力是沒有用的;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覺得,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努力就可以收穫,沒有天賦可以創造天賦,沒有辦不到的事兒,只要肯努力,就能找到方法。
  • 經營兩性關係需要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
    2、每段婚姻都需要努力來保持不脫軌,將伴侶聚在一起和將他們分開的兩種力量之間,永遠存在一種張力。3、不努力的兩性關係是難逃一死的,是不健康的。4、在一段關係中成長型思維模式讓你能夠擺脫責備,去理解問題,並嘗試著去修復它--共同修復它。5、改變是指去幫助伴侶在這段感情關係中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潛能。
  • 如何改變思維模式,讓自己變得更好?《終身成長》是必讀書
    思維差異是造成這個區別的重要原因,這篇文章我來幫助大家深入理解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不同,希望對你有幫助!卡羅爾·德維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類的動機。她潛心多年,探究為什麼人們會成功(或者不會成功),以及我們可以控制哪些因素來獲得成功。
  • 成長型思維:打破原生家庭魔咒的靈藥,只需4招助你走出生活困境
    ,一種是成長型思維。在《終身成長》一書中,關於成長型思維的好處,還涉及到了腦科學的一項研究:「新的研究成果顯示,大腦更像肌肉——它會發生改變,而且你越使用它,它就變得越強壯。而且科學家已經證實,當你學習、思考的時候,大腦會成長,會變得更強壯。」
  • 學會用成長型思維,才是關鍵
    這樣,就出現了原本優秀的人,遇到點兒挫折,就會變得不自信。著名心理諮詢師陳海賢老師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為&34;,即這些人有很重的證明自己的包袱,特別關注別人怎麼看待自己。這樣的人忘記了,人是在變化的,能力也是可以提升的,更重要的是,人是多面的,也是不完美的,而這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導致的。
  • 用成長型思維尋找成功之父——寫給沮喪、迷茫、痛苦的人
    其實另一半前一段時間已經看過,並寫了一篇心得體會,我也大概了解書中所說的主要內容,就是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會給人生帶來不同的結果。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怎麼擁有成長型思維?用成長型思維尋找成功之父要用成長型思維,從失敗中找到成功之父
  • 成長型思維:天花板有多高,我自己來設定
    也就是說,一個人越是具備成長型思維,天花板就越高;越是具備固定型思維,天花板就越低。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先來看看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取得怎樣的成就,然後搞清楚他們為什麼能夠取得很高的成就,最後衡量一下我們自己天花板的高度。
  • 擁有成長型的思維和堅定不移的態度,才能決定人生的格局
    因此,擁有成長型思維,拓寬自己的思路,還要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人生的逆襲和人生的無限可能。其實,這兩種做法的區別,就是是否擁有成長型思維。使得自己的高中生活變得豐富而有趣。在大學畢業之後,她進入了中國銀行。
  • 《終身 成長》:成長從改變思維開始
    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 《思辨與立場》這本書裡有一個觀點: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了未來他是貧窮還是富有。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思維會使人貧窮,又是什麼樣的思維能讓一個人變得富有,答案就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
  • 二胎家庭,怎樣輕鬆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而在懷二娃的時候,我開始反思自己,如果用同樣的方法去對待二娃,我勢必是沒有那個精力的,更可能沒有那個經濟能力。這時候,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想要同樣的精力養育好兩個娃,我應該怎樣做呢?在這期間我對兩個娃的年齡差計算了一番,並開始尋求合適的方法。
  • 成長型思維模式帶來的啟示——3個重要區別決定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既然存在阻礙我們成長的思維模式,也就必然存在助推我們成長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迷惑的表象背後不同的本質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和固定型思維的人相比,他們會有哪些不一樣的表現呢?我就是從固定型思維慢慢過度到成長型思維的。
  • 如何才能成為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呢?
    人只有跳出舒適圈才能真正的感受壓力帶來的焦慮,才能讓人積極的思考,具有危機意識的活在激烈的競爭中,在不斷地追趕中實現自我價值,磨練自身的意志,堅定自己的目標,只有經過風霜的花朵才能在懸崖峭壁綻放,才能逼迫自己轉換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勇敢坦然的迎接挑戰,不言放棄的披荊斬棘。
  • 成長型思維告訴你:如何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
    思維方式在我們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你相信自己能夠成長時,你就會明白,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會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和成功。成長思維:擁有這種思維的人,他們相信一切都是會改變的,並且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努力,持久性的實踐來實現改變。他們會不斷的進行嘗試來提升自己,最終達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狀態。
  • 僵固型思維:為什麼你會活在別人的評判中?【轉:陳海賢】
    今天我們所講的僵固型思維,就是要告訴你,能力並不能預測一切,有時候怎麼看待能力,要比能力本身更重要。僵固型思維導致「脆弱的高自尊」在講僵固型思維前,我先講個故事。有一種解釋是說,這些人肯定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太多的批評和指責,所以變得不自信了。畢竟我們都聽過這樣的說法,說表揚和讚美能培養一個人的自信心。可是仔細想想,好像也不是,他們的成長經歷裡,並不缺少肯定和表揚。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是在表揚和肯定裡長大的。那又是什麼讓他們在挫折面前變得這麼脆弱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僵固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