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凡在一國轄區之內,所有人都必須聽從皇帝的命令,可以說,皇帝是全天下最有權勢的人。有句話所「高處不勝寒」,而皇帝之位就是這樣一個「不勝寒」的位置。
為了能夠當上皇帝,歷史上很多人都是想方設法削尖了腦袋往上擠。有人玩弄權術,最終一步步將皇帝掌控在自己手中,時機一到便取而代之;有人暗中蓄力,訓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以武力來奪取皇位;更有甚至,選擇擁兵自重,另立中央,自己將自己封為皇帝。這些人當中,大多都未能成功,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也有少數人成功做了皇帝,可是坐上皇帝之位的他們,又無時無刻要提防其他人又覬覦自己的位子。
不僅要跟自家親戚爭,還有可能跟外人爭,由此可見,想要做皇帝是有多難,自古以來,皇位的繼承人之爭都是紛爭不斷的,有不少已經穩坐太子之位多年的皇子,最終也沒能成功登基帝位。
如此說來,想要成為皇帝,沒點兒心機手段是真的不行。在歷史上,有這麼一位皇帝,被戲稱為「靠著十個女人」當上了皇帝,而他就是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孝宗趙昚。靠著十個女人當皇帝,乍一聽有點駭人聽聞,所以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還要從之前的一段是假說起。眾所周知,宋朝的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去世前,並沒有將皇帝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成為接班人,從此之後,宋朝的皇帝便是趙光義的後人。而趙昚是趙匡胤的後代,按理來說,這皇位怎麼也都輪不到他來坐,然而,伴隨著金兵南下,北宋滅亡,形勢又發生了變化。
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後,留守南方的趙構建立了南宋朝廷,生逢亂世,什麼意外都有可能發生,果然,他唯一的兒子在此後的一次叛亂中身亡。不久之後,金兵繼續南下,一直打到揚州,城內的趙構在和自己的愛妃魚水之歡之時受到了驚嚇,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即便如此,國家還是需要繼承人的,在物色了眾多趙家子嗣後,最終又兩位皇子脫穎而出,而這兩人,一個叫趙琢,另一個就是日後成為皇帝的趙昚。
趙琢自幼在宮中長大,深得高宗母親韋太后的喜歡,老太后也一心想要扶持趙琢當趙構的接班人,然而,趙昚的能力非常出眾,更適合去當皇帝,如此一來,就連高宗趙構也泛起了為難。最終,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來分別測試兩位候選人的定力和品行。
高宗挑選了二十位面容姣好、身材妙曼的少女,分別送到趙琢和趙昚的身邊。過了一段時間,高宗又將二十名女子召回,送給趙昚的十位少女依舊是處子之身,反觀送給趙琢的十位少女,卻已然不是了。測試的結果顯而易見,自此,趙昚順利地被立為了太子。
這時有人便會疑惑,面對十位妙齡少女,年輕的趙昚真的有那麼強的定力嗎?實際上,趙昚能夠順利通過這次測試,得以於他有一位好的老師——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浩。趙昚雖然年輕氣盛,但是史浩在朝任職多年,深諳其中的道理。他勸阻趙昚萬萬不可觸碰這十位女子,否則將來的前程可能會毀於一旦,所幸趙昚聽了老師的話,才得以順利通過考驗。由此看來,有一位好的老師是多麼重要!
即位後的趙昚,面對南下的金兵和國內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的雙重壓力,也還算是個表現合格的君主。在他在位期間,曾經試圖收復北方的失地,提拔了眾多主戰派的大臣,雖然在與金兵的戰鬥中接連落敗,未能將陷落的北方收復回來,但是在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後,南宋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以往頹廢的氣象也一掃而空,這段時期被後世稱之為稱為「乾淳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