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本是社會關係的產物,它的社會屬性也決定了它隨時有可能解體的本質,如果不能避免婚姻解體需要再次重組家庭,那麼廣大女性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今天的文章緣起其它平臺的一位網友提問,想來這是眾多女性同胞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今天特來做一番詳細解讀。在此聲明,作者並非主張人性黑暗論調,但在重組家庭中未成年女孩的人身安全問題無疑是個不能被忽視的問題。
在當今越來越多的女娃遭受性暴力侵害的情況下,不能不重新審視兩性關係。尤其是當女娃遭遇一位沒有血緣關係卻眼冒綠光擁有特殊生理需求,並且還需要長時間共處同一生活環境的異性繼父時,那女娃無異於狼入虎口。
雖然男孩也有可能成為被異性母親侵害的對象,但男孩因為生理原因與女孩相比還是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自我保護的生理優勢。當然,這裡所指的是已經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低幼齡兒童自然另當別論了。
很多時候女孩不僅要防禦家暴的危險,更要防備來自繼父的性侵害。要知道,部分人格扭曲沒有絲毫道德底線的男人對於生理需求的渴求程度是難以用理性來控制的,可以用近似病態的瘋狂來形容,當然這只是人群中比較極端的那一部分。
尤其是在各種媒體報導中見識了一些妄生為人的,對自己親生女兒都能做出那些難以啟齒的極端暴行時,更加不得不對非血緣關係的繼父女關係多打幾個問號。
每個人格發展較完整的人都會擁有多個人格面具,這是個體為了適應社會生活必須發展出的一部分人格構成。但對於那些擁有極端扭曲人格的個體來講,尤其是那些極端陰暗的部分,除非長期生活在一起不然很難被發現。
人格發展的這一特性無疑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識人辨認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未能識破個體極端人格中的陰暗部分,尤其是在我們毫無戒備之心的親密關係中出現時,那無疑將是滅頂之災。

前段時間的杭州殺妻案,南京的女大學生遇害案都是典型的極端扭曲人格造就的親密關係反面教材。至於父女關係的案例,推薦大家看看《人格裂變的姑娘》。
這是一本自傳體紀實小說,講述的正是作者本人成年之前多次被異性至親暴力性侵害的遭遇。
作者的母親都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甚至她的父親還當著自己母親的面暴力侵犯她……很多時候,繼女被繼父侵犯不但得不到母親的支持和保護,甚至還可能是那個縱容他犯罪的包庇者……
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的朋友就不推薦閱讀了,因為整本書的描寫可能會引起心理的極度不適。儘管作者已經對很多場景描寫進行了模糊處理,但為了完整再現場景還是會有一些不能避免的描摹。
當然,也確實有很多十分慈祥仁愛的繼父,比如前段時間的張玉環案。張玉環的前妻和孩子們正是因為遇到了善良仁愛的繼夫才熬過了那些人生的至暗時刻。更多的繼父是那些保持不遠不近的關係,以平常心對待繼子女的人。
婚姻的社會屬性決定了它隨時都有解體的可能,如果不能白首偕老,那就請各位女性謹慎選擇仔細甄別避免所託非人,尤其是那些帶著女孩重組家庭的女性朋友。畢竟再婚是為了更加幸福,而不僅僅是為了選擇而選擇。
最後,希望所有的繼子女都能被繼父母溫柔以待。
作者介紹:
筱菲情感心理,資深閱讀、心理學愛好者,多年書蟲一枚。對婚姻家庭關係、教育心理等領域均有涉略。
歡迎大家與我一起探討學習,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