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婆媳關係,而是貌合神離的「假性親密關係」

2020-08-23 王大姐說情感

一提起結婚,很多人會擔心婆媳關係,因為婆媳不和是我們常見的問題。但我們卻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彼此是否足夠親密。

對於那些十分親密的伴侶來說,他們會越來越愛對方,信任對方。

但對那些不太親密的伴侶來說,他們的生活容易化成一灘死水,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相敬如賓,卻難以讓心的距離靠得更近。

01案例

電視劇《四重奏》中有一對夫妻,卷先生和真紀,他們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戀愛一段時間後,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的真紀為了讓丈夫卷先生開心,放棄了自己的小提琴,轉而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在家裡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把卷先生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但沒多久倆人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平淡」。

其實,卷先生一開始喜歡真紀,是因為看到了她在舞臺上閃閃發光的樣子,他內心根本不希望妻子變成家庭主婦,但為了尊重妻子,也害怕妻子不開心,他選擇贊同妻子放下夢想回歸家庭。

即使卷先生不愛吃檸檬炸雞,也會假裝很喜歡的樣子,對著妻子高興的點頭。

妻子也不了解卷先生的真實想法,只是覺得自己應該要好好照顧他,對他好。

兩人在這樣「相敬如賓」的狀態裡,心離得越來越遠了。

02分析

從卷先生和真紀的婚姻裡,我們看到了一種貌合神離的親密——「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一種比較淺層的關係狀態,看似親密,實際不熟。

而真正的親密關係是雙方有深層次的交流和互動,彼此相互坦誠、相互理解、相互接納。

卷先生明明希望真紀繼續自己的理想,卻不敢明說,不敢坦白自己的心聲。

而真紀一廂情願地回歸家庭,變成家庭主婦,卻未曾真正了解過卷先生的內心。

倆人看似十分替對方著想,關係很親密,但實則心與心的距離相隔甚遠。

他們相互討好對方,但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然後,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就是假性親密關係最可怕的地方,它悄無聲息地將這段感情拽入深淵。

03」假性親密關係「出現的原因

1.原生家庭不幸福,極度自卑

心理諮詢師史秀雄曾說,「任何一個從壓抑家庭氛圍中掙扎著走出來的人,都會對親密關係裡的棘手問題異常敏感。他們逃避親密,性格焦慮且極度不自信。」

從小生活的原生家庭不幸福,難以形成安全型依戀關係,他們害怕被傷害,所以逃避與人親密。

並且,曾經不幸的童年讓他們的內心很受傷,也變得不自信,認為沒有人會愛自己,自己也不值得別人的愛。

所以,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很難做到完全的信任別人,更不敢敞開自己的心扉。

2.極度內向,不擅長交流

有些人願意相信別人,但他們性格過於內向,不擅長與人交流,常常會將自己的想法憋在心裡。

但如果對方不夠了解的話,會誤以為是不想要有過多的交流,所以,兩個人都變得不愛交流,那麼自然是難以獲得親密的關係了。

性格極度內向的人,在人際交往這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很難跟其他人好好溝通。這種人應該要學著敞開心扉,更積極主動地與人交流。

3.自我防禦

面對未知,我們每個人都難免心生不安,但有的人會選擇勇敢地前進,而有的人選擇逃避。

那些選擇逃避的人就是啟動了自我防禦機制,他們想要避免一切可能出現的傷害。

可能是因為他曾經在感情上受過傷,也有可能是他內心沒有安全感。所以,在感情中會逃避內心的擔憂和焦慮,選擇封閉自己的內心。

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並不能避免未知的衝突和矛盾,等兩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多時,矛盾就容易全面暴露,屆時可能就會失去這段感情。

04如何打破「假性親密」,收穫真正的愛?

  • 首先,學會分辨什麼是真正的親密。

在《親密關係》一書中,親密關係包含了6個關鍵點:了解、關心、相互依賴、信任、承諾、相互一致。

在真正的親密關係中,彼此相互了解,相互關心。遇到問題時,會相互信任,相互依賴,一起努力解決困難。對於未來,願意給出承諾,攜手過完人生。

如果能滿足這些條件,那麼恭喜,你收穫了真正的親密。

而假性親密關係,是在生活中相敬如賓,不主動敞開心扉,更不信任對方,遇到困難從不相信對方會一起承擔,連對彼此的關心,都是謹慎小心的,不敢說出真實的想法。

  • 其次,跟過去的不如意和解,接納並相信自我。

很多在感情中不願變得親密的人,都曾在過去的生活中受過傷,無論是童年的不幸,還是過去情感經歷的不幸,要清醒地意識到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如果一直背著過去,永遠都無法開始新的生活。

嘗試跟過去和解,努力淡忘那些不愉快的經歷,重新敞開心扉,然後才能收穫新的生活。

要知道,過去那些不愉快的經歷並不是自己的錯,只有放下才能活得開心。

  • 然後,讓自己變得自信,坦然接受被愛。

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可是一旦開始戀愛,很多人會不自覺地放大自己的缺點,害怕配不上對方,所以常常做出討好對方的事,不敢坦然的接受對方的愛。

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努力提升自我,讓自己變得更自信,才能有底氣接受對方的感情。

比如,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堅持做出一點成就。慢慢地提升自己的自信。

  • 最後,認識愛情的本質,坦然應對。

在一段愛情中,沒有一勞永逸的享受,只有長久的經營。

這意味著,想要關係親密而長久,需要用心經營,用心付出,逃避問題只會讓愛情崩塌得越快。

並且,未來的事情是難以預料的,明天會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只能把握好當心,在愛情中也要這樣。

用心地過好在一起的每一天,這樣即使沒能走到最後,也不會留下遺憾。

相關焦點

  • 解析假性親密關係1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在情感中連接是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這種親密關係只是表層的關係,又停留於此不做任何改善。這種假性的親密關係在夫妻相處中很常見,兩個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過著貌合神離的生活。大部分處在假性親密關係中的人,無論是夫妻、朋友還是家庭成員,都不太能完整的了解自己和對方。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
  • 「假性親密關係」的四個潛在表現,中一條就能導致婚姻危機
    有人說,出過軌的婚姻,離又離不掉、過又過不好,實在讓人心累,其實,還有一種關係比這更累。那就是假性親密關係。其實,「假性親密關係」的四個潛在表現,如果中一條,就可能導致「婚姻危機」。假性親密關係是一段婚姻中最致命,最無形的殺手。因為共同生活的兩個人,彼此不了解,就有可能貌合神離,同床異夢。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 丨假性親密關係,比單身更可怕!
    ,很多男生對於被問多了這個問題也覺得煩,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不是感覺不到你愛我,我又何需一次又一次去向你確認這個問題。想必在戀愛中,每一個問出「你愛不愛我?」這句話想要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而並不是想要你告訴我,你並不愛我這件事。當另一半在你身上得不到安全感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很多人覺得作的現象,無理取鬧又或者反覆確認一些事情。
  • 別讓假性親密關係,毀掉你的婚姻
    那麼,你可能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是「相敬如賓」。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因為害怕自己被傷害和拋棄,常常會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他們認為讓別人完全了解自己是可怕的在他年幼時向父母提出要求時,總是得不到回應,長此以往,因為害怕被拒絕,便不敢再表達自己的要求,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不再信任任何人,長大之後,不知不覺他會把這種心理防禦機制帶入到親密關係中去。
  • 婚姻關係中最可怕的是什麼
    要問婚姻裡最可怕的是什麼?小柏認為不是出軌,而是假夫妻。這種夫妻在外人眼裡很甜蜜,但回到家庭之後,他們之間只剩冷漠。下面小柏再次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小柏有一個同事,有一次她對我說,她老公很完美,他們的婚姻讓周圍的人很羨慕,可只有她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
  • 假性親密關係
    今天讀書會聽分享老師講假性親密關係,那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呢?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在聊這個問題前,我們先探討下什麼是親密關係,真正的親密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親密關係除了兩個人投入感情的互相關心,還需要承擔一定風險。那就是,在投入感情後對方不能接受或直接不回應。對我們來說就是我們付出了對方沒有回應,換句話說就是你的付出對方沒有回報。
  • 「我們很好,在表面上」|談談婚姻中的假性親密關係
    ,沒有糟糕的婆媳關係,沒有磨人的經濟危機,相反,我跟老公半年都不會吵一次架,我跟婆婆相處非常愉快,我們經濟基礎尚可,可是我就是感覺不到幸福。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瑣事,我感覺,雖然老公一直在履行丈夫的職責,但他的內心是封閉的,對我沒有真正的感情。我認為這不正常,多次試著跟他聊這個情況。結果他不是拒絕溝通,就是告訴我:「沒這回事兒,你別胡思亂想。」所以這個問題至今也沒解決。都說孩子會遺傳父母的婚姻狀況,可是我們卻不是如此。
  • 假性親密關係,你造嗎?
    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
  •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
    (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真正的親密關係代表著相互關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
  • 「假性親密關係」:不吵架 不說話 不理解 你還好嗎?
    聽到有人這樣描述她們的婚姻時,我感到有些震驚。可是她們說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方式,除了有關孩子的事情會說兩句,其他時候就像陌生人一樣淡漠。她們中有年輕夫妻,也有中年夫妻。這種關係在心理學上叫「假性親密關係」。這類夫妻,在外人眼裡是恩愛夫妻,但回到家卻無話可說,只有冷漠和無視。可他們一開始並不是這樣,他們相互愛慕、欣賞、對未來充滿期望。是什麼讓他們的感情一步步走向淡漠?
  • 專家解釋何謂假性親密關係你可能是:愛無能
    夫妻是最親密的人,但貌合神離的夫妻比比皆是,人前人後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心底卻不斷迴避對方,兩人之間的關係只能用「這麼近,那麼遠」來形容。而這些深陷假性親密關係的人,就是所謂的愛無能者。「這關係看起來就貌合神離」、「我們的關係就好像是例行公事」、「他/她好陌生」……大馬臨床催眠治療師古健榮指,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裡是很常見,比如與你把酒當歌的同事應酬寒暄的同時卻對彼此內心的想法陌生;或是人人羨慕的父子關係,兒子想要什麼,父親一定會滿足他,外表看似融洽的家庭狀況,實則父親這角色不怎麼出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而父親為了避免去應對與正視兒子的情感而導致的不安,因此而儘量去滿足兒子物質上的需求
  • 其實「假性親密關係」比單身還可怕
    「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維持表面的親密,甚至還怪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也試著讓自己多喜歡他一點,後來發現不過是徒勞。假性親密關係最慘的大概就是這種表面的風平浪靜完全經不起考驗,一旦時間一長或是生活中出現什麼變數和考驗,這段關係也會隨之破裂。
  • 有一種可怕的「愛情」形式,叫做假性親密關係,希望你非其中一方
    事實上,在男女交往問題上,還有一種非常可怕的愛情形式,同樣無法讓人感受到快樂,那就是「假性親密關係」。其實指的就是男女雙方雖然形式上非常親密,但實際上關係卻非常疏遠。由於他們在外人面前通常表現得非常親暱,因此很多時候還是周圍人口中的「模範夫妻」,而這種假性親密關係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 不是累覺不愛,而是依舊深愛,婚姻中的「假性疏離者」
    一開始對伴侶完全熱愛,完全依賴,但結婚以後,因兩人經營不善,或婚後感情變質,另一半做了令人失望的事情,但是兩人沒辦法分開,也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為了保護自身最後的自尊,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婚姻中的「假性疏離者」。
  • 「假性親密關係」的五個潛在表現
    婚姻裡最怕的是什麼?婚內孤獨,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假性親密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看似親密,實則不熟。這種情況,並非是彼此不愛了,而是缺乏愛與被愛的能力,不懂如何去表達和展示愛。不同於出軌的直截了當,它更像是一種慢性病,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腐蝕彼此之間的感情,最後還可能會錯失愛的人。那麼在婚姻中,有哪些「假性親密關係」的表現呢?
  • 心理學:親密關係中,假性親密,如何讓彼此漸行漸遠?
    因為他們愛上的都不是某個人,而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女神」。而智慧的林徽因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說:「徐志摩愛的不是我,而是用自己浪漫情懷想像出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不得不說,林徽因不愧為一代才女,確實是獨具慧眼。
  • 3步化解「假性親密關係」:讓夫妻越過越愛的方法
    爭吵,是婚姻中的呼救,「假性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聽不見對方的呼救或者根本不像對方發出呼救。用「溝通不了」來解釋自己的沉默。所謂溝通不了,很多人的意思是:「你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去溝通」,很多夫妻都不是平等交流而是「被迫妥協」。
  • 比單身更孤獨的是「假性親密關係」
    導讀:比單身更孤獨的是「假性親密關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比單身更孤獨的是「假性親密關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一種感情,叫看上去很美,原來這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文 | 圍城圍心在諮詢的過程中,常聽到有女求助者反映,說自己的感情或者婚姻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你可能遭遇到了「假性親密關係」。看似是一種親密關係,其實是假的親密關係,不能帶給人愉悅感受的一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