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LGBTTQQIAAP+ 性少數群體,究竟還有多少種

2021-01-15 529D實驗室

看到LGBTQ+

如果你一臉黑人問號





睡過男人也睡過女人

睡過雙性戀、泛性戀和無性戀的本仔仔

無疑是「同志友好群體」 

一直覺得自己對性少數群體的了解

比其他異性戀多出了一個銀河系


但下面這一串詞也毫無疑問的亮瞎了我的雙眼

LGBTTTQQIAAP+

無限大的一片知識盲區

也該惡補幾個專業名詞

重新感受一下這個世界人類的多樣性





裝逼詞彙: 性別光譜

 

性別光譜的意思是

性別像光譜一樣是流動的


也就是說白天我覺得自己是個女人

晚上我覺得自己是個男人

第二天起床後覺得自己不男不女

如此跳躍性的性別認同誰都不好給你下個定義了

所以性別光譜很好的概括了

其他不可思議的同類們的性別和性取向





畢竟有些人對自己的認知和在對親密關係的期望上

性別對於他們根本不是事兒

 

其他熱愛標籤和歸類的人

基於現有的樣本總結出了一些名詞

「LGBTTTQQIAAP+」

人們經常使用LGBTQ來表示

「LGBTTTQQIAA」中包含的所有社區:


LGBTQ是性少數群體社區中比較常用的術語, 你可能也聽到用於描述LGBTQ+人的術語「Queer Community」 酷兒群體或「Rainbow Community」彩虹上去。各種各樣初始化的術語總是在發展,所以記不住也不要緊...…


下面是正兒八經的乾貨時間了

「LGBTTTQQIAAP+ 」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L: Lesbian 女同志

G: Gay 男同志

B: Bisexual 兩性戀

T: Transgender 跨性別者

T: Transsexual 變性人

T: Two-spirited 雙靈人(有兩個內在自我的人)

Q: Queer 酷兒(性別身份拒絕被定義的人)

Q: Questioning 疑性戀(性別認同尚在探索中的人)

I: Intersex 間性人

A: Asexual 無性戀

A: Ally 直同志(性少數人群的同盟者)

P: Pansexual 泛性戀

+ Agender 無性戀者(對任何性別都沒有認同感的人)

+ Gender Queer 性別酷兒

+ igender 雙重性別者

Gender Variant 流動性別(不同的情景,多元的性別表達)

Pangender 泛性別(所有性別都可以算是,都不完全是)





Lesbian/女同志

女同性戀,又稱女同、拉拉、蕾絲邊

Lesbian、Les、 Girlslove

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女性


Gay/男同志

男同性戀是對同性產生性慾和愛戀的男性

在西方50年代-60年代末,同性戀運動不分男女

都叫做」Gay Movement」

換句話說

男同性戀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戀也同樣稱為」 Gay」

從70年代開始,Gay漸漸開始僅指男同性戀


Bisexual/兩性戀

又稱雙性愛、雙性向

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

是性取向分類之一

與單性戀(異性戀、同性戀)取向齊列


Transgender/跨性別者

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性別

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


Transsexual/變性人

「變性人」指的是那些已經通過手術

改變了自己原本生理性別的人


Two-Spirited/雙靈人

男性的肉體住宿著女性的靈魂

或女性的肉體中住宿著男性的靈魂

或者男生或者女生的靈魂同時存在一個人的身體裡


Queer/酷兒

酷兒,來自英語「Queer」,其本意指古怪的,與通常不同的,與odd同義。 20世紀,由於這個詞的起源,以及很多環境的影響,這個詞成為另一個帶有貶損意味的對同性戀的代名詞。儘管很多人是在反同性戀的立場上使用酷兒這個詞,如例如對同性戀的恐懼者的使用,很多性少數群體不太喜歡使用這個詞。但20世紀80年代,在同性戀內部,這個詞被廣泛的使用。它是指那些對性愛表達方式所持立場與傳統標準不同的人,而這個人不一定是同性戀。許多同性戀、變性者、雙性戀、甚至部分性愛方式與傳統一夫一妻異性婚姻有所不同的異性戀者接受了酷兒這個稱呼。所以這個詞還含蓄的包含只因為他們是這樣而受到壓迫的含義。





Questioning/疑性戀

有的時候這個概念也和流性戀(fluxion)混用

特指那些不願意被貼上明確性向標籤

或者對於自己的性向存疑的人群

涵蓋了性別光譜裡的其他多樣性認同

也是反對貼上性向標籤的標籤


Intersex/雙性人

也叫兩性人,陰陽人,間性人

解剖特徵不符合常見男女標準的個體

可能在染色體、荷爾蒙、內外生殖器、第二性徵

等諸多方面不同於標準的男性或女性狀況

間性狀況可能在出生時即被發現

也可能隨著身體發育才逐漸明顯

一間性人可能自我認同為男性、女性或兩者皆非

可能是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等


Asexual/無性戀者

無性戀,亦稱為無性向

據美國《醫藥日報》20日報導

全球約有7000萬人為無性向者

即他們對異性和同性都沒有興趣

專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第四性向」


Ally/直同志

就是「Straight」(直)與「同志」的組合

是指認同同志、對同志友善

顛覆性別霸權位置的異性戀者


Pansexual/泛性戀

指對任何性別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

包括男性、女性、跨性別者、間性人等

他/她們通常認為

在戀愛方面性別是微不足道或無關的


Agender/無性戀者

*Asexual, Agender, Aromantic在本仔認為意思雷同

「無性戀者」通常對性行為不抱任何期待,全靠自慰解決性慾或有些人是真的沒有欲望,因此大部分不會想發生性關係,但有人還是為了取悅對方有性行為。無性戀者依然可以從別人身上感受到愛,有些人也會談戀愛,但比較偏建立精神關係。


Gender Queer/性別酷兒

性別身份拒絕被定義的人


 Bigender/雙重性別者

雙重性別者在男女兩種明確的狀態間切換


Gender Variant/流動性別

性別流體人認為

他們有在男女兩者或以上的性別認同之間流動


Pangender/泛性別

泛性別-泛性別就是一個人沒有固定意義的性別。所有性別都可以算是,都不完全是。 異性裝扮、異性舉止、演繹異性、從外觀無法發現個人的明顯性別特徵, 這些都是泛性別的表現。





*備註: 部分內容來自互動百科、百度百科、豆瓣





關注公眾號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往期內容:


自肛指南 | 朝鮮保健 | 女裝大佬 | 兩個陰道

人獸雜交 | 能量高潮 | 跨性別者 | 傳銷2.0

刑奴自述 | 現代奴隸 | 女子自慰 | 公交頂族

同志婚姻 | 戀足癖 | 虐戀play | 匪幫說唱

戀童溫床 | 南方公園 | 女權AV | 飛氣球



零仔想吃彩虹糖了


相關焦點

  • 六月:性少數群體的 「 驕傲月 」
    (638)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黑人變性模特引領性少數群體之驕傲運動紐約曼哈頓,時尚品牌 CK 的一塊巨幅廣告牌上,展示著黑人變性模特、演員兼社會活動家傑瑞瓊斯俯瞰著這座大都市街道的代言形象,而她本人則在這幅廣告前呯的一聲打開了一瓶香檳
  • 孩子如何看性少數群體 性和道德有何關係
    ■ 現場問答 帶著批判思維看待「性」 重點 積極健康的「性」態度 Q:剛剛提到了在中國對於性少數群體也就是LGBT的態度往往是迴避的,在美國情況如何呢? 薩亞德:把LGBT單獨列為一章,而在其他章節中絲毫不提,這讓我覺得很傷心,讓我想到我們在60年代以前對於黑人的態度,那種對於少數族裔所採取的隔離態度,這也意味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我是國內首批LGBT友善心理諮詢師,關於性少數群體的心理問題,問我吧!
    我是國內首批LGBT友善心理諮詢師,關於性少數群體的心理問題
  • 性少數群體
    性少數群體(以下並不完全)Homosexuality(同性戀者)相同性別之間的個體產生愛慕、情感、性吸引及性行為吸引的現象
  • 99%的拉拉都不知道的性少數群體
    L姐一直覺著自己對同性戀的了解比其他異性戀多出個銀河系,可碰到這樣的問題也遇到了知識盲區,於是翻遍網上關於性少數的信息,惡補一串專業名詞。顧名思義大家都知道LGBTQ是性少數群體中比較常用的術語。其中涵蓋了所持立場與傳統標準不同的人而不一定是同性戀者,還有雙性戀、變性者等非異性戀群體。
  • 《彩虹遊輪》備受關注,大陸罕見的性少數群體紀錄片
    話說,最近有一部關於性少數群體的紀錄片很受關注,那就是《彩虹遊輪》。 紀錄片《彩虹遊輪》海報 據蔣能傑導演在微博透露,《彩虹遊輪》是該團隊在2020年攝製完成的公益紀錄片,他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包容、尊重性少數群體
  • 紐西蘭選出「全球最多元化議會」,11%是性少數群體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7日報導,紐西蘭最新一屆議會中將近一半是女性,11%是性少數群體(LGBTQ,即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等人群的總稱),土著毛利人所佔比例也達到21%。這些有著多樣化背景的政治人物不僅在議會佔據了一定席位,不少人還在政府身居要職。在20名內閣成員中,有1/4是毛利人,還有8名女性和3名LGBTQ人士。
  • 日本將設置「中性廁所」 為LGBT少數群體設置(圖)
    這種廁所專門為同性戀及性別認同障礙患者等LGBT少數群體設置。  小編善意提醒各位,上廁所之前再著急也得先看清標識,對號如廁。如果你不小心走錯了門,可能會讓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很尷尬。  據《日本時報》9月2日報導,日本一個名為「傲嬌」的組織正在為「中性廁所」徵集標識設計方案。方案確定後,該組織將敦促地方政府在公共廁所增設「中性廁所」。
  • 日本小學教科書首次加入介紹「性少數群體」相關內容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近日針對2020年4月開始使用的教科書進行了審查,其中兩家教科書編制公司在小學教科書中首次記載了關於性少數群體(LGBT)的相關內容。 據日本NHK電視臺3月28日報導,日本的兩家教科書編制公司在小學的保健體育課教科書中首次記載了關於性少數群體(LGBT)的相關內容。
  • 威金斯澄清媒體曲解報導:我對LGBTQIA群體充滿尊重
    原標題:威金斯澄清媒體曲解報導:我對LGBTQIA群體充滿尊重「我需要澄清一下我在賽後接受採訪時的言論,我說的是:『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毛病,他毫無理由就表現得很瘋狂(I don’t know what’s wrong with him. he was just getting...
  • 中國職場中的性少數群體:不會被公開歧視 但總被像病人一樣對待
    「我們推出性少數友好政策真的有人用嗎?」「性少數僱員真實的需要是什麼?」為回答這些問題,北同展開了《全國大中小企業性別多元友善度研究》,並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洲同志項目支持,發布了《僱員問卷》和《企業問卷》,截至目前已回收上千份。
  • 彩虹旗在英超飄揚卻引爭議,足球為少數群體發聲,究竟是不是一種...
    可本輪比賽最引起國際廣泛討論的,不止是球場內的競技,更是球場內外隨處可見的,象徵性少數群體的「彩虹」元素——場邊的廣告牌,彩虹隊長袖標,彩虹鞋帶,甚至是英超官方在微博等各大社交網絡上的小獅子頭像,都換成了彩虹背景。
  • 美最高法院裁定LGBT就業不受歧視,被視為性少數群體勝利
    美國最高法院周一(6月15日)以6票贊成、3票反對的結果裁定,聯邦法律保護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者)群體就業不受歧視。據《紐約時報》報導,在周一這項裁決之前,美國超過一半的州中,解僱同性戀、雙性戀或變性者的員工是合法的。
  • 日本校服,正在「不分男女」,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需求!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思想特別開放的國家,尤其是對於性,更是相當開放,甚至和歐美有一拼。相信很多人,都是看著蒼老師的電影長大的。人們對於日本的認識就是日本的AV,不僅如此,日本的富士山也是十分美麗的,甚至日本的櫻花。
  • 日本校服正在「不分男女」 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需求
    來源標題:日本校服正在「不分男女」,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需求據《日本時報》20日報導,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越來越多的高中正在考慮廢除學生校服的性別區分,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的需求。目前,大約1/3的都道府縣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以落實日本文部科學省5年前的要求。
  • YSI 可持續發展專欄 | 聊聊LGBTQIA+與現代商業
    LGBTQIA+(性少數群體)的概念也應運而生。筆者將在本文中介紹性少數群體在當代的社會權利及經濟地位的現狀及所取得的進步。* 也有人說「女同性戀」,「蕾絲邊」,「拉子」,「拉拉」等,代表會被同性的人吸引的女性。例如曾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k Obama)提交自由勳章殊榮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就是一位已公開的女同志。
  • 性取向測試:性少數者 (LGBT) 身份自我認同程度評估,少數派 「彎」了以後,你能坦然面對嗎?
    由於異性戀在所有性取向中佔到絕大比例,所以同性戀、雙性戀等特殊性取向的人們被稱為「性少數人群」。發現並接受自己是性少數者的事實,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輕鬆。他們不光需要接納自己的真實性取向,還要帶著自己的性取向去積極、努力地生活,這是需要覺悟和勇氣的。
  • 內容涉及性少數群體 川普小女兒10分鐘拉票演講意外引爭議
    因此,蒂芙尼以格倫內爾為證,稱「我知道我爸爸相信什麼,比政治更重要的是,他支持男同性戀、女同性戀、『LGBQIA+』群體」。今日美國新聞網指出,經過全球數十年的研究與運動,性少數群體已經細分為「LGBTQIA+」,分別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酷兒(對自身性取向有懷疑)、雙性人、無性戀的首字母縮寫,加號代表「及其他」,如果全部展開,應當寫成「LGBTTTQQIAA」。蒂芙尼演講中漏掉了「T」代表的變性人群體,導致變性人群體率先發難。
  • 聯合國報告: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處境艱難 家庭歧視最為嚴重
    5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調查報告》,17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行了這份報告的發布會,該報告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和北京同志中心合作完成。報告顯示,性少數群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遭受歧視,尤其是在家庭內部,來自家人的排拒和凌辱是最為根深蒂固的。
  • 關於LGBTQIA+
    在異性戀和同性戀之外,還存在很多不同的性傾向認同,LGBTQ裡的每個字母,代表的都是一個不同認同的性少數群體。  隨著時間不同,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的性別/性傾向,有不一樣的認知,練習接納、包容和理解跟自己不一樣的人,而不是將不一樣的人貼上排除和拒絕的標籤,是讓這個社會更進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