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麼小,學習這個有什麼用?他們聽得懂嗎?」「學習數學不就是學習計算嗎?這挺難的對於孩子來說,還是不學習的好。」「幼兒數學一定很難教吧。」這是很多人對數學的看法。其實幼兒是可以學習數學的,而且學習過幼兒數學的孩子思維能力會比其他同齡的孩子要強多。幼兒學習數學可以,但是不能盲目地學習,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那該如何認知幼兒數學呢?
一、了解幼兒數學的教學內容
其實幼兒數學不單單是指我們日常經常用到的計算,它包括方方面面的內容。幼兒數學學習的內容包括數、量、形、空、時。具體是指什麼呢?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數字、計量、形狀、空間、時間的認識。這只是字面上上的理解,其實每一個板塊都涉及到很多內容。
如「數」可以指認識數字、點數、數物對應、數字匹配。「形」可以呦認識平面圖形、立體圖形、邊、角等。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認識圖形的順序為圓形、三角形、方形。比較複雜的圖形要建立在簡單圖形的認識上。「量」可以指計量單位比如大小、長短、高矮、多少的比較和認識。「空」主要是空間方位名詞的認識,比上下左右前後。孩子下班區分左右比較困難,能夠以自己為中心快速分辨出左右大是在上大班的年紀,等上小學一年級左右才開始接觸以別人為中心去辨別左右。「時」一般是指孩子對時間概念的理解和認識。孩子最初有的時間概念就是白天和黑夜,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可以認識到年、月、日、時、分、秒等。
二、了解幼兒學習數學的方式
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之一,數學教學也一樣。幼兒的思維特點屬於具體形象思維。認識事物需要建立在直觀展示的基礎上。我們平時可以以實物、圖片、文字、視頻的方式和手段去展示給幼兒。常見的數學遊戲道具有數棒、樂高、積木、撲克牌等材料。在幼兒數學教學中常玩的遊戲有配對、排列、比較等相關的遊戲。
三、注重課後與日常生活結合的作用
「活到老,學到老」。我們的一生都在學習,孩子學習的來源是間接生活經驗,但是孩子認知的操作來源於生活也就是我們必須講孩子的認知和生活實起來。比如平時我們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就可以讓孩子了解到排列規律的重要性,看房子的形狀可以認識圖形,去冰箱拿物體的時候可以計算物體的數量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的數學常識。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的數學學習和日常相聯繫。
孩子學習數學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們要改變自己的認知,幫助孩子掌握生活中的數學概念。快來和我們一起學習數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