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戰爭結束後,美國為何只割走墨西哥一半土地,而非徹底吞併?

2020-12-25 趣觀歷史

引言

詩聖杜甫在《春望》中曾經感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經歷過戰爭的地區往往破敗不堪,人民流離失所,經濟、文化都會遭到破壞。歷史上諸多戰爭都證明了一個真理——戰爭沒有絕對的勝利者。然而總有一些國家和政客,為了一己私利發動戰爭,以致生靈塗炭,其中最主要的戰爭導火索便是資源和土地。在世界歷史上,「美墨戰爭」算得上是一場值得玩味的戰爭,這場戰爭以美國勝利和割佔墨西哥一半的領土而宣告結束,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美國不乾脆直接吞併墨西哥?其中原委,且聽子淵慢慢道來。

眾所周知,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是以山脈、河流等作為分界線的,這一現象反映在地圖上,就是大多數國家的邊界線都比較蜿蜒曲折。當然其中也不乏例外,比如大部分北非國家的邊界線都是筆直的,這乃是當初歐洲殖民者人為根據經緯線所劃定的結果。此外,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兩國的分界線也比較筆直,這則是兩場戰爭的結果。

▲美墨邊界隔離牆

其中,美國和加拿大分界線的劃定,是美國獨立戰爭時與英國殖民者協商劃定的獨立區與殖民區分界線,美國與墨西哥的分界線則是在「美墨戰爭」結束後劃定的。自美國獨立以來,由於特殊的地理優勢,美國本土很少爆發大規模戰爭。除1812年第二次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外,「美墨戰爭」算是影響力和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戰爭不僅確立了美國在南北美洲的統治地位,更令美國獲取了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躍變成領土大國。

昭昭天命與擴張主義思潮

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美國國內瀰漫著濃重的擴張主義思潮,該思想便是大名鼎鼎的「昭昭天命」(亦稱為天定命運論、命定擴張論)。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美利堅合眾國建立是順應天命的;第二,美國領土擴張是上帝的旨意,美國人認為「整個西半球是美國人的」;第三,傳播民主制度是神聖的,不應受到國界限制,這不是帝國主義侵略,而是對落後國家的拯救。這股思想來源於美國獨立元勳富蘭克林,他積極主張建立包括加拿大、西印度群島甚至愛爾蘭在內的帝國,這種思想影響了一整代政治思想家。

▲反映「昭昭天命」的宣傳畫

自公元1845年起,美國國內擴張思想高漲,多家報紙公開支持美國擴張。《紐約晨報》宣稱:「我們十分之六的人民願意打一仗」,《紐約商業時報》則刊登了醒目的「讓我們走向戰爭」標題,《紐約日報》編輯特別指出「墨西哥戰爭將導致兩國統一」。這些報紙推動了擴張思潮進一步泛濫,煽動起了美國人民的戰爭意願,為美國對墨西哥發動戰爭做了充足的輿論準備。

▲墨西哥城

反觀此時的墨西哥,雖然已在公元1821年時取得獨立,但土地制度並未改變,政治局勢也常年動蕩不安。從1821年至1850年的三十年間,墨西哥先後有過50個政府,僅在1824年至1848年這二十四年裡就發生過約250次軍事政變。從1841年至1848年,平均每過四個月就要換一次總統。這些軍事獨裁者並不致力於墨西哥的發展,而是肆意利用手中權力搜刮民脂民膏。頻繁發生的動亂,更導致墨西哥政府對北部邊境省份無法進行有效管轄,進而給了美國可乘之機。

戰爭爆發與割地條約

公元1835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德克薩斯奴隸主發生叛亂,並宣布成立「德克薩斯共和國」,以格蘭德河為其邊境。墨西哥方面拒絕承認其獨立,並警告若美國介入其中,兩國勢必爆發戰爭。英國針對此事曾派人居中斡旋調停,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原因也很簡單,墨西哥在德克薩斯獨立問題上不願作出任何妥協。眼見「獨立現狀」岌岌可危,德克薩斯找到美國幫忙,甚至數次申請加入美國,但美國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拒絕,甚至表現出一種置之度外的反常態度。

▲德克薩斯共和國國旗

這並非是美國良心發現,而是因為此時國內奴隸制問題頗為棘手,因此美國在此事上採取克制政策,避免激怒墨西哥以引發戰爭。在問題解決後,美國撕開了溫情脈脈的面紗,此時的美國不再懼怕戰爭,甚至覺得墨西哥方面的警告正中下懷,這樣一來便不需要擔心己方「師出無名」。於是美國公開宣布接受德克薩斯共和國加入,成為美國第28個州。1846年4月24日,「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美國第11任總統波爾克

按照《美國總統諮文和文件彙編》中的相關記載,此時美國第11任總統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趁機操縱民意,在特別諮文中宣稱墨西哥「越過我國領土……使我國公民的鮮血流淌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在國會通過對墨宣戰的議案後,美國迅速招募了大量志願兵,在人數上達到與墨西哥軍隊相抗衡的程度;在裝備、訓練方面,美軍更有著壓倒性的優勢。截止1847年2月,美國已經佔領了加利福尼亞、洛杉磯等地,攻佔了墨西哥北部大部分領土。1847年9月14日,美軍正式攻佔墨西哥首都。在公元1848年的和談中,墨西哥被迫割讓本國一半以上領土,兩國籤訂的《瓜達盧佩-希得爾戈條約》成為近代史上割讓領土面積最大的條約之一。

阻遏戰爭繼續進行的兩國國情

不少人的疑惑就在這裡,既然美國國內的擴張主義思潮如此強烈,而且在軍事實力方面又有著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為何美國沒有一鼓作氣佔領墨西哥全境呢?其實這與兩國國情有關。首先,美國國內也有不同的聲音。當時美國南部州和民主黨一致贊成發動戰爭,北部州和輝格黨則基本報以反對態度。時任輝格黨籍國會議員的亞伯拉罕·林肯曾直言不諱地指出:「總統發動的對墨西哥的戰爭是沒有必要和違反憲法的」,美軍將領杜蘭特也承認這「不是為了徵服而進行的戰爭」,是「強大民族對弱小民族所曾進行的最不正義的戰爭之一」

▲「美墨戰爭」場景繪畫

此外,墨西哥的實際國情也決定了美國不可能吞併其全境。墨西哥北部地區地廣人稀,大多為英國移民後裔,在文化、語言等方面與美國人相近,且與美國南方地區均為奴隸主當道,融入美國相對容易。比如作為戰爭導火索的德克薩斯地區,就與美國路易斯安那地區接壤,民間來往密切。至於墨西哥南部地區,這裡人口稠密,和美國總人口數不相上下,多為西班牙和印第安人後裔,與美國人在文化、宗教信仰(美國人主要以新教路德宗、加爾文宗、浸禮宗為主,西班牙裔則以羅馬天主教為主)等方面差異巨大。想要這部分人融入美國社會,無疑要耗費大量精力,甚至可能擾亂美國社會治安,對當時國內暗流湧動的美國來說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身著民族服飾的墨西哥人

當然,經濟問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當時美國國內工農業已經十分發達,人民生活水平雖然比不上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卻比動蕩中的墨西哥人民要強得多。若徹底吞併墨西哥,美國人口數目會足足增加一倍,而且這些人多數一貧如洗,又大多不具備生產技能,按照美國的福利體制,對於這些人在就業、生存方面的幫助很有可能拖垮美國經濟,美國人均生活水平勢必大大降低。

▲1840年美國紐約街頭舊照

綜合考慮之後,美國決定放棄吞併墨西哥的所有領土,也放棄了對墨西哥南方地區民眾的「拯救」。在條約中,美國獲得了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的全部地區,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懷俄明的部分地區,合計19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佔到當時墨西哥領土面積的一半以上。作為補償,談判桌上的美國倒也頗為「慷慨」,付給墨西哥1500萬美元和放棄墨西哥所欠的325萬美元債務。考慮到昔日「路易斯安那購地案」的成交金額和通貨膨脹因素,這筆補償款也還過得去——當然,這只是美國為了使土地掠奪行為合法合理化所採取的伎倆,本質上仍然是不公平的。

結語

經此一戰,墨西哥雖然得以保留了一半土地,甚至連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也依然處於其轄制之下,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更加惡劣,國家經濟也被美國著力打壓,成為美國傾銷商品、獲取巨額利益的對象,完全失去了制衡和抵禦美國的能力。這是一場典型的「恃強凌弱」之戰,在《警世通言》中,這一詞語被用於形容夏桀、商紂,而美國對墨西哥的戰爭,與暴君盤剝百姓區別並不大。一貫以暴力手段維護自己利益,與道德和大勢逆向而行,美國這一招,總有一天會行不通的。

參考資料:《春望》《警世通言》《美國總統諮文和文件彙編》《同墨西哥的戰爭》

相關焦點

  • 美墨戰爭中,為何美國不佔領墨西哥全境?因為真的用不著
    「美墨戰爭中,美國為何不直接佔領墨西哥全境?」其實這個問題,現在的墨西哥人也在思考,為什麼美國人當年不全面佔領墨西哥,如果是那樣的話,今天我們就不需要了想方設法的偷渡到美國了,自然就成為了美國公民。當然這是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段子,說是墨西哥人非常想成為美國公民,因而吐槽美墨戰爭的那段歷史。
  • 美國搶了墨西哥多少土地,墨西哥還有沒有希望收回
    墨西哥位於北美洲南部,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國土面積約196.4375萬平方公裡,人口1.23億,是北美洲第三大國家。即使把墨西哥放到全世界範圍,墨西哥的領土和人口也居於世界前列。實際上,歷史上的墨西哥比現在還要大,而且比現在大多了,可惜的是大部分土地被美國人搶走了。很多人不禁要問,美國搶了墨西哥多少土地,墨西哥還有沒有希望收回?
  • 美國拿下加州,卻沒要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為何說放棄也是明智選擇
    在歷史上,加州本來歸屬於墨西哥,但在1846年的美墨戰爭中被美國吞併。 不過當時美國卻並未吞併全部的加利福尼亞,而是留下了一條長達1300公裡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這又是為什麼呢?
  • 同樣是鄰國,美國對加拿大不設防,為何卻要修圍牆攔住墨西哥
    而墨西哥則曾是西班牙封建帝國的殖民地。1810年墨西哥獨立戰爭爆發後,直到1821年墨西哥完全獨立。由此可見,墨西哥和美國沒有共屬關係,自然在歷史文化和政治上,沒有加拿大跟美國那麼有認同感了。(墨西哥革命)二、戰爭結果不一樣。
  • 美國在發動了幾十場戰爭之後,卻沒有侵佔一寸土地,是變善良了嗎
    二戰之後,儘管世界總體和平,但美國卻喜歡惹是生非,到處打仗,還冠以正義之師之名號,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在發動了幾十場戰爭之後,美國卻沒有侵佔一寸土地,是變善良了嗎?其實,「侵略」的最高形式不是土地!是政治殖民,經濟殖民,文化殖民,精神殖民!
  • 毒梟王國墨西哥:一半人口在貧困線掙扎,如今靠美國「賞飯吃」?
    1963年10月18日,墨西哥城打敗了法國的裡昂和美國的底特律,成功申奧,這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由於舉辦奧運會耗資靡費,現代奧運會基本沒有在發展中國家的土地上舉辦過。舉個簡單的數據,自1994年加入北美自貿協定、全面融入北美經濟圈以來,墨西哥人均收入的年增長率只維持在1%的水平;有約一半的人口仍在貧困線上掙扎,另外四分之一人口則面臨陷入赤貧的危機。也正因此,墨西哥經濟若想重回巔峰,首先則是需要徹底清掃以下幾大棘手的障礙。
  • 美國被放鴿子!墨西哥這次出手真狠,12億美元軍購大單黃了
    今年7月,墨西哥國內進行了大選投票,出人意料的是,剛剛成立的左翼政黨-再生運動派領袖奧夫拉多爾獲得超過一半的得票率,順利當選墨西哥總統。這位候任總統氣勢逼人,在大選期間就提出了「墨西哥第一」的口號,顯然這位總統也是一位狠角色。果不其然,奧夫拉多爾還沒上任就強硬對美國說不。
  • 美國加州經濟第三強城市,距美墨邊境僅20公裡,墨西哥人視為天堂
    墨西哥是美國的鄰國,一邊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邊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差別是非常之大。美國的加州以前曾經是墨西哥的領土,在1846年的美墨戰爭中美國佔領了加州,1848年加州發現了金礦,美國人紛紛到西部來淘金,隨著人口的劇增,2年後的1850年,在這裡建立了聖地牙哥市,也叫做聖地牙哥。
  • 屠殺土著、強搶土地,美國為何如此心安理得?原因是「上帝保佑」
    美國從法國手裡買下來了路易斯安那地區,還從墨西哥手裡打下來了現今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等地域……美國的擴張和發展,從來都離不開戰爭的洗禮,從最早的建國十三州擴大到五十個州,從230萬平方公裡到現在的937平方公裡,這就是美國人在兩個世紀中所做出的努力。國家面積光大了可不行,就像今天老毛子抱著那麼大的地盤還不是半死不活。
  • 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美墨邊境牆
    美墨邊境 是指美國4個州與墨西哥6州兩國的所比鄰之國界。 西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與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蒂華納,東至美國德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與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馬塔摩洛斯。
  • 挑戰美國大選結果的德州,有什麼特殊的底氣?
    圖片來源:Wikipedia隨後在1837年,美國宣布承認德克薩斯共和國。然而,墨西哥依然不想放棄這塊富饒的土地。墨西哥國會宣布德克薩斯共和國為叛亂地區,拒絕承認雙方籤署的條約,聲稱德克薩斯的大片土地仍是墨西哥領土,並警告如果美國介入,兩國將爆發戰爭。
  • 美國的領土擴張與「海陸雙元」帝國的形成
    1803年,美國花費1500萬美元從拿破崙手中購得路易斯安那地區;1819年與西班牙籤署《亞當斯-奧尼斯條約》購得東佛羅裡達;1846年與英國籤署《俄勒岡條約》,獲得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北緯49度以南的大片領土;1848年通過美墨戰爭,強迫墨西哥籤署《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獲得從德克薩斯到加利福尼亞的廣袤土地,同時美國也支付給墨西哥2000萬美元(1853年又以1000萬美元購買今天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南部的部分土地
  • 9名美國人在美墨邊境被殺案:墨西哥一警察局長被捕
    海外網12月28日電 9名美墨雙重國籍公民於上個月在墨西哥北部慘遭殺害。本周五(27日),一名墨西哥警察局局長被逮捕,墨西哥當局稱,這名局長與該案件有關。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該名嫌疑人叫做菲德爾⋅亞歷杭德羅⋅維勒加斯(Fidel Alejandro Villegas),是墨西哥奇瓦瓦州雅諾斯市(Janos)警察局局長,他涉嫌參與發生在11月4日索諾拉州的襲擊事件,但具體細節尚不清楚。受害者親人向《紐約時報》表示,墨西哥遏制暴力的執法努力是不成功的,現在甚至連警察都參與其中,她懇求美國當局提供幫助。
  • 毒品戰爭:墨西哥往事
    從2009年成立至今,CJNG不怕困難,勇於擔當,成員個個爭做販毒先進代表,每個月向美帝運送超過5噸的古柯鹼和5噸的冰毒,並在墨西哥經營著100多個毒品實驗室,CJNG還能向管理要效益,憑著高效的毒品物流管理,創造出可歌可泣的創業故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建立了販毒路線,並控制著墨西哥一半的領土。
  • 美國擴大了10倍的領土,為何不統一美洲,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
    自古以來領土不斷壯大的手段都是「戰爭」,哪個國家的領土眾多,表明軍事實力越強大,但是這也並非決定性因素。美國擴大了10倍的領土,為何不一鼓作氣統一美洲,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呢?從清朝開始中國就已經見識到美國的野心,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美國雖然不是最強大的國家,但是曾經確實參與過掠奪中國領土和珍寶的事實,歷史不容悔改也不容抹去,該面對的事實美國就不應該逃避。
  • ...墨西哥媒體將美墨加協定與北美自貿協定進行了對比:在數字貿易...
    美墨加協定為墨西哥帶來新挑戰;① 旨在更新和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簡稱美墨加協定)7月1日正式生效。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新協定的眾多條款體現「美國優先」原則,對墨西哥經濟發展帶來不少挑戰;② 墨西哥媒體將美墨加協定與北美自貿協定進行了對比:在數字貿易、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投資、勞工和環境保護等章節,美墨加協定吸納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中的大部分規定,是對北美自貿協定的更新與升級。
  • 墨西哥毒販:最兇殘黑幫,沒有之一
    老幹部在接受次子文不成武不就的紈絝本質後,給孩子安排的出路,是去美墨邊境蒂華納市的卡特爾分支掛職領乾薪。●「奇奇」的遺體被運走(生活雜誌供圖)美國官方要求墨西哥必須法辦所有涉案者,否則不勞墨西哥警方大駕,美方願意自行捕人。美國政府還做出示範:在宏都拉斯政府拒絕引渡涉案的毒梟「黑鬼」胡安·馬塔斯·巴裡斯特洛後,1988年美軍特種兵潛入宏都拉斯捉走了這個墨西哥毒梟與哥倫比亞毒梟之間的首席聯絡人。
  •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已經結束
    從最近的評論和報導來看,川普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在11月之前迅速撤軍是一種大選年策略,這是一個更受國內政治而非阿富汗局勢驅動的突然決定。事實上,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已經結束多年,現在或多或少結束了,而且這樣做是有充分理由的。最後一批美國士兵的撤離既不是像人們建議的那樣突然,也不是決定性的清算。
  • 被美國和毒品控制的國家——墨西哥
    綽號是「矮子(El Chapo)」的古茲曼不僅是毒品帝國的締造者和領袖,還見證了半個世紀的美墨毒品運輸變遷史,是傳奇中的傳奇。美劇《毒梟》裡主人公埃斯科瓦爾機緣巧合接觸了毒品生意,野心勃勃地他將無數毒品販賣到美國,最終成為了富可敵國的大毒梟。
  • 「邊境殺手2」 墨西哥毒梟復仇屠城 殘殺平民 為何打擊不盡?
    當時美國緝毒局得知消息後,並甘願承擔風險,與墨西哥聯邦警察部門分享該訊息,最終鑄成大錯。最終導致2011年發生的Allende屠城慘劇。除此之外,自墨西哥版的毒品戰爭開展後,該國的毒品集團數量卻由六個大增至37個,估計年收入達190至290億美元。儘管有此現況,部分是因卡爾德龍的政策只執重逮捕的犯罪集團首領,使至不少集團化整為零。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地下行業可謂是國民的暗黑「支柱產業」,即使衍生了不少小區安全問題,卻又為貧苦大眾創造出不少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