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 」

2021-02-13 陀螺電影

撰文/ 歡樂分裂

編輯/冷狗

©️配圖來自網絡,侵刪

請配合背景音樂閱讀本文👆👆



導演: 曹瑞原


編劇: 黃世鳴 / 白先勇


主演: 楊謹華 / 天心 / 連俞涵 / 吳慷仁 / 楊一展 / 藍鈞天 / 溫貞菱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臺灣


首播: 2015-12-19(中國臺灣)


集數: 31


單集片長: 52分鐘

大概也屬後知後覺,對臺劇並不感冒的我今年才無意中因朋友推薦看了《一把青》。

錯過五年前此劇大火,今日看卻更有一番冷靜的餘味回溫。

白先勇的原著乃一短篇,用詞很是精簡,以師娘秦芊怡為敘事視角,敘述口吻更為淡然,副隊娘小周也僅出現在偶然一次談話中提及「像你後頭那個周太太吧,她已經嫁了四次了「。

改編自白先勇小說集《臺北人》中的短篇小說《一把青》

撤退到臺灣之後的重逢亦顯雲淡風輕,大家在戰亂之後的沉靜從容,與白先勇的個人經歷有關。

而我們觀此劇的心態著實差異很大,堪稱催淚指數十級。

劇集將筆墨勻給三位女性,以她們從1945年南京仁愛東村到1954年退居臺灣的仁愛東村的流離經歷,拍了一部國軍立場的「個人歷史劇」。

這是一出大時代傾覆之下的眾生命運,時代洪流巨變的驚痛鐫刻在個體肉身之上,像是造化的惡魔捏住微渺螻蟻們的後頸之後,再毫無憐憫地甩開。

所有關乎家國故園的理想主義情結,

所有懷揣著對愛情堅貞忠忍的信念,

所有當年言猶在耳的錚錚金蘭之誼,

紅色疆場的血染和白色恐怖的摧殘之下,通通化作冷漠的猜疑、誅心的計較,沒有理想的美化。

沒有主角倖存的光環,唯有真實到慘痛的攀咬與自保,對國民黨內部的「自黑」也夠大膽。

初始時抱著臺式偶像劇的心態去觀看竟全然錯了,近幾年臺劇之進步當真令人刮目相看,各位主配角的演繹也別具魅力,選角之契合實屬意外驚喜。

女學生朱青因父親背負冤名而一路避開警察追捕,懷揣著於宿舍枕下的一張「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 字條而登上前往南京的火車。

誰又能想到列車上的驚鴻一瞥即是心心念念的落款513呢?命運的符碼就此聯結。

初嘗抗戰勝利喜悅的空軍仁愛東村宛如假象桃花源,由師娘秦芊儀帶領的空軍夫人們是等待候鳥回歸的自治群體。

原是測繪系大學生的空軍十一大隊大隊長江偉成,則不僅因業務能力太能打而成為處長上司用以進階官銜的有力籌碼,更是空軍士兵們滿心崇敬的大哥。

與這一對的端莊氣派不同的是接任十一大隊的副隊長的小邵和其「交接」後的妻子副隊娘小周。

這一對悶嘴葫蘆搭配火爆機關槍的模式卻最終熬住了顛沛的損毀。

兩位大姐接管了「尋親」的朱青,並與曾因無法接受戰友犧牲而逃離的一分隊隊長郭軫正式相逢。

任何個體的選擇和決定都難逃時局氣候的影響,遑論亂世傾城之下。

從結束抗張到內戰爆發,當中僅有的一段短暫甜蜜期,是留給朱青和郭軫確認心意的黃金時光。

雖有前輩大姐們的諄諄勸導——「 你不適合嫁給飛行員」,怎耐得住由命運之手撥弄的情弦。

朱青從原著中「靦靦腆腆,很有一股教人疼憐的怯態」到劇中不失果敢剛毅的形象變動,與劇本添加豐富的內容是契合的,也更符合後來為求生而作的轉變。

「513」是兩人結合的象徵物——開始是觸動心境的一枚心刺,後來是仰望天空的次次焦灼等待;她是他的守望燈塔,他是她的行動指引。

再甜蜜再安穩的過渡期,也終究埋著時運顛覆的悲劇因子:

待至國共兩黨兄弟鬩牆於長城境內,戰事迅疾燃至全國。

本土技術力量並不強大的空軍部隊,隨時準備踏入鬼門關,用遺書迎接次日的作戰,在炸毀一個個同胞村莊的痛苦煎熬中,他們既看不到生還的希望,更不知骨肉相殘的意義究竟何在。

對家人的無邊思念與戰爭引發的深層心理創傷,直至決戰前夜,你只消看一眼他們的眼神和表情,以及那落在書信上的血淚字眼,就能明白悲劇的註定。

郭軫在東北墜毀的飛機上,臨死前寫下「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寫下這些字又是怎樣痛入骨髓,郭軫望一眼貼在機艙窗上愛人的的照片,就此,東北遼原埋枯骨廢鐵——

「他知道什麼?他跌得粉身碎骨哪裡還有知覺?他倒好,轟地一下便沒了——我也死了,可是我卻還有知覺呢。」郭軫死了,愛人朱青的心,也死了。

朱青千裡單身奔赴東北,就像當時來南京也只為「看一眼,不糾纏」,她站在被眾人唾罵的餘燼面前,忍住痛哭,記著郭軫最後寫給她的「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

這樣一個意氣風發的人,一個轟轟烈烈、一切都不管不顧的人,當然能在她的心上砸出經久不滅的回聲。

想到後來在臺灣的仁愛東村,朱青:說「找十一大隊第一分隊長,姓郭。」時笑得那麼燦爛,也不知自己和自己計較鬥爭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才能笑著重提這個名字。

內戰轟烈,一個民族的劫難,終究是南下疾奔據守孤島,以為不過是蝸居一時卻終而難返。

鏡頭一轉,已是1954年的臺灣,南國眷村內,猶聞悲憤鄉愁四韻。教室裡正上著地理課,老師談及東北,突然唱起《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不由伏案大哭。

這代人無法歸鄉的痛苦又豈是墨婷那輩人能理解(與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侯孝賢《童年往事》背景相同)。

經過戰火的焚毀與逃難的驚心,大部分人逐漸認識到重返大陸已然無望,於是在這南國境內再造一個「仁愛東村」以求心理安慰也是好的。這些擁有共同創傷的人們,兜兜轉轉又重逢了,其間各自心酸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

師娘和副隊娘經此大劫,社會地位發生了變化——小邵成為大隊長,然而從東北戰場劫難餘生的江偉成卻精神遭重創並再也無法返回空軍。

如果說郭軫是抗日時期意氣飛揚的空軍象徵,那麼江偉成則是苟活於世的災難後續,前者將歷史功績/罵名佩戴於身並以死亡為輝煌餘燼寫上句號,而後者在現實的迷惘和無法自處的精神羅網中墮入虛無的泥淖。

生活並未像師娘說的「日子過了就好了」,他們仍舊被包圍在舊傷的侵擾中。

然而,在他們孜孜尋朱青那麼多年的無果後,某天竟聽到《東山一把青》咿咿呀呀唱起來:

「東山哪一把青,西山哪一把青,郎有心來姐有心,郎呀咱倆好成親哪,哎呀哎哎喲,郎呀咱倆好成親哪。今朝呀鮮花好,明朝呀落花飄,飄到哪裡不知道,郎呀尋花要趁早啊,哎呀哎哎喲郎呀,尋花要趁早啊。」

這個曾身量未足的清秀女學生,卻已儼然歡場高手,眼神風流,身段婀娜,另有有美國大兵為靠山。

對於那個曾仰慕自己的菜鳥小顧,她大概也有過憐惜,有過心動,更多是出於和故人的關聯。

畢竟他也曾是那張「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 字條的作者之一,也是目睹郭軫死前情狀的見證人。

然而她說——「有時候,我真的好想郭軫……」 

所有堅強的面具和賣笑的從容,在遇到這些故人後,又一點點剝落,她仍舊懷了某些不能泯滅的夢,這與原著中更務實通透的形象並不一致,她雖「快意餘生」,卻難以「拋腦後」。

白色恐怖很快籠罩了全島,「二二八事件」餘波不斷,各種舉報、誣告層出不窮,對國民黨內部的混亂統治有較深的觸及,這些事也出現在侯孝賢《悲情城市》中。

從內戰時期起,即因為國民黨上層作戰策略的失當而導致全面崩潰;臺統時期的腐敗和強力意識監管,在各種外力作用下愈發凸顯尖銳矛盾。

愈是在動亂年代,愈是彰顯人性的複雜,貪婪的欲望和自保自私的心理,都會在時代車輪的碾壓下,一點點被擠壓出來,甚至無關情感,無關愛或恨,僅僅是出於人類本能的反應。

這些痛心的經歷,他們在內地時就經歷過一次——朱青發現大隊長就是炸毀父親所在船隻的人,正因如此父親才背上侵吞國家財產的罵名,而師娘為保住丈夫卻毀了罪證,反讓朱青去領罪;

這樣的事在臺灣再次上演,朱青作為美國兵的情婦,其身份很快受到當局的關注,被師娘和副隊娘推為「匪諜」而以求脫身。

就連像小邵這樣溫厚的人,也因為要維護家庭而出賣大隊長;與之相對的是,當年在南京被屢屢討嫌、視為掃把星的處長,在臺灣卻再次發揮作用,不惜以自己前程力保江偉成後路。

這些被時代洪流裹挾著身不由己向前匍匐的人啊,怎麼做得了自己的主,我們又怎麼有勇氣苛責他們——他們分明就是我們啊!

塵歸塵,土歸土,小顧消失在某個不能提及的任務中(幾乎可以續寫另一個宏大故事),朱青終於去了美國,師娘孤獨終老,小周等到了小邵的落地,墨婷成為繼承上一代故事的人。

多年以後,他們仍在513前面集合,還記得那朗朗的笑聲,那發黃的合影,那一刻,他們或許會想到——

「如果為今後的痛苦就放棄這一刻的幸福。我想,這也不是青春裡的我們。」

回首嫣然一笑泯恩仇,就是記憶裡的舊模樣,而留在東北土地上的那團火依然長燃心頭。

人生,到底有多少意難平啊。 

· 感謝關注 ·

陀螺電影

豆瓣 | 陀螺凡達可、陀螺電影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眾號 | 陀螺電影

B站 | 陀螺凡達可

知乎 | 陀螺電影

今日頭條 | 陀螺電影

西瓜視頻 | 陀螺電影

網易新聞 | 陀螺電影

相關焦點

  • 《一把青》誤你青春 悔不當初
    在那個年代,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永別,每次一落地都必須感謝上蒼。在那個年代,活下來的人是幸同樣也是不幸。飛行員天生適合飛行,沒有了天空的飛行員,地上的日子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折磨,飛行員就像是快速轉著的陀螺,看不到太多的細節,等他們累了,轉的慢了,你才會看見他們身上的細紋,一道道的那些細紋,有他們的日子,他們的女人。
  • 豆瓣9.3分被禁播的臺劇|一把青:誤你青春,悔不當初
    導演說,這個故事他們不拍,就沒有人來拍了,這部劇的用心,完全值得一看。《一把青》是反映內戰至八十年代歷史最好的電視劇。它寫愛情,寫政治,寫盡了平凡人的酸甜苦辣,寫盡了時代變遷的動蕩不安。「我如小燕,君便似飛鷹。」
  • 你最喜歡但悲劇了的cp,有哪些?
    值得單曲循環,你絕對會有種不捨得漏掉片頭片尾的一部好劇!朱青,和擔任銀行經理的父親一起生活(母親早已去世),朱青考入杭州師範的那年,父親在運輸物品途中,物品被天上突如其來的炮彈給炸沒了。父親受不了銀行的誣陷自盡了。朱青不得已逃離了浙江老家!
  • 看完《一把青》,我久久不能釋懷……
    你是如何開始追一部劇?朋友推薦?片段剪輯?豆瓣上的神級高分?熱搜上的花式吹捧?小編最近也追了一部劇,追劇的起因很特別都是因為下面這份遺書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不願委身小顧,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 「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朱青的樣子,「眉宇間蘊藏著一脈令人見之忘俗的水秀,靦靦腆腆,很有一股叫人疼憐的怯態」,令高傲自負的郭軫著迷,他練機時飛到金陵女中的上空打轉子(朱青所在的學校),招搖示愛,被記了過,卻說「朱青把我的心拿走了,我在天上飛,我的心在地上跟著她呢」,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金粉世家》裡面的金燕西和冷清秋,戀愛時的他們總是熱烈至極,璀璨耀眼,而命運卻在這個歡樂的當口冷眼旁觀,暗暗埋下伏筆。
  • 革命誤我我誤卿,9.3分的禁播民國劇《一把青》為什麼值得看?
    劇中主角之一的藍鈞天,曾在臉書上寫道:因為聽到導演的那句「這個故事如果我們不說,以後也沒有人能說了」,所以我又再一次踏上這條充滿未知的路⋯而郭軫則為朱青留下了這樣一封遺書:朱青,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不願委身小顧,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破散。
  • 死在世越號的兼任老師,脫救生衣給學生卻不算殉職,被拒賠保險
    其中金初媛(,音譯)老師便是因合約制教師身份而曾被政府所遺忘,雖然文在寅在就任總統後,兌現選舉承諾,承認金初媛的死因為「殉職」,金初媛的遺骨得以入葬顯忠院(,類似忠烈祠),但金初媛的父親還是無法向京畿道教育廳領取女兒的死亡保險金。
  • 阿婆敲門問「買棺材嗎」 男星助理女友隔天澎湖空難殉職
    阿婆敲門問「買棺材嗎」 男星助理女友隔天澎湖空難殉職農曆7月到了,這是傳統俗稱的「鬼月」,不少長輩都會提醒,外出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和小心,尤其是對於這些「好兄弟們」,必須懷有敬畏之心。演藝圈有「鬼王」封號的藝人陳為民,日前上節目透露,自己早期擔任唱片企劃時,曾在北市某錄音間遇到匪夷所思的靈異事件,而且這和澎湖空難有關。
  • 《想見你》完結,是時候重新認識臺劇了
    《想見你》大結局,伍佰Last Dance磁帶被燒掉了,曾經關於愛情痕跡都被強行抹掉了,真的說不上Happy Ending,但一點也不影響,《想見你》成為今年初最愛的劇集。《想見你》播放期間資源洩露,大結局被盜取版權的不良分子提前被曝光,劇組用3天時間,湊齊主創團隊,加拍了一個結尾彩蛋,為的是感謝尊重版權追到最後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