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 民法典告訴你這麼辦

2020-12-24 瀟湘晨報

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 民法典告訴你這麼辦(律師信箱)

楊律師:

我有兩個哥哥,上半年父親去世了。他生前由我們三兄弟輪流照顧,去世前分別給我們三兄弟立下了自書遺囑,每份遺囑對財產分配的規定都不同。現在我們三兄弟手上各有一份遺囑,按遺囑內容,我們三兄弟每人都應單獨全部繼承父親的遺產,但這肯定不現實。

請問父親給我立的遺囑進行了公證,是不是比其他沒有公證的遺囑具有優先權?當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時,具體以哪份為準?民法典是怎樣規定的?

湖北讀者 劉力軍

劉力軍讀者:

關於您提出的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時,以哪份遺囑為準的問題,以下作出相關解答。

立遺囑的行為屬於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大多涉及行為人處分財產權利等內容,幾乎涉及所有家庭。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此項制度的提出有利於公民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便利百姓的基本需求,能切實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

一 《民法典》實施後

公證遺囑的效力

公證遺囑是依公證方式而設立的遺囑,是繼承法規定的法定遺囑的形式之一。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後訂立的遺囑可以更改之前訂立的遺囑,但是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公證遺囑效力具有優先性,如果一個人立有多份遺囑,根據《繼承法》規定以最後一份為準,但如果有公證遺囑,則以公證遺囑為準。而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實施後,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效力。《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規定,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所以,《民法典》廢除了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則,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性,取而代之的是「最後的遺囑」。但是取消公證遺囑效力優先並不代表公證沒有用,經過公證或登記的遺囑,證據效力依然比沒有公證或登記的更強。

二 《民法典》關於遺囑

的形式有哪些新規?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公民通過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其遺囑形式包括自書、代書、公證、錄音錄像及口頭遺囑。即將施行的《民法典》根據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遺囑繼承相關法律規定進行了立法修改和調整。《民法典》規定,遺囑形式除原《繼承法》規定的上述5種形式外,增加了列印遺囑形式,從立法層面承認了列印遺囑的法律效力。這一新規充分考慮了隨著列印技術的普及,人們行為習慣隨之發生改變的客觀實際。同時,為確保列印遺囑的合法效力,進一步規定了列印遺囑需要遺囑人及見證人在每一頁列印遺囑上簽名,並註明日期。

三 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

以最後一份為準

1985年9月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二條規定:「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的遺囑為準。」

您的父親先後立了3份遺囑,其中對您的遺囑進行了公證。根據上述意見的規定,即使該公證遺囑是最先立的,由於法律規定公證遺囑效力最高,最終應認定公證遺囑的效力優先,應由您繼承父親的遺產。

但值得注意的是,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也就是說,《民法典》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遺囑人立有數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直接以最後所立遺囑為準,公證遺囑不再具有高於其他遺囑的效力。給您的遺囑雖然進行了公證,但如果該遺囑不是其父最後立下的遺囑,也不能改變其將會被最後一份遺囑所取代的事實。

現行法律對公證遺囑優先效力的規定,限制了遺囑人變更、撤銷遺囑的自由,使遺囑人難以依照自己的意志處分個人財產。而《民法典》對此進行了刪改,體現了尊重和保護自由意志與私有財產權的基本價值取向。

(湖南日月明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朝軍)

楊朝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 民法典告訴你這麼辦(律師信箱)
    他生前由我們三兄弟輪流照顧,去世前分別給我們三兄弟立下了自書遺囑,每份遺囑對財產分配的規定都不同。現在我們三兄弟手上各有一份遺囑,按遺囑內容,我們三兄弟每人都應單獨全部繼承父親的遺產,但這肯定不現實。請問父親給我立的遺囑進行了公證,是不是比其他沒有公證的遺囑具有優先權?當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時,具體以哪份為準?民法典是怎樣規定的?
  • 都市報導60分:多份遺囑,以哪個為準?
    都市報導60分:多份遺囑,以哪個為準?今天的《「大家」說法》電視公開課,咱們從宋女士的遺囑說起……宋女士的老伴早年去世,現有三個子女: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兩年前,宋女士立下一份公證遺囑,內容是:價值200萬的住房歸兒子所有,另外有30萬存款由兩個女兒平分繼承。
  • 新民法典對遺囑方式提出新要求 幾點變化 保護遺囑人真實意願
    內容提要:遺囑是個人生前處理自己遺產的重要形式,關係著個人意願的表達與尊重、身後財產的處置與分配、家庭關係的融洽與和睦等,可以說與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相較現行《繼承法》,新頒布的民法典對遺囑的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最後的自書遺囑與公證遺囑內容相矛盾,哪個為準?
    大家都知道,存在數份遺囑的一般情況都是最後立的遺囑為準,當然,本文提到的遺囑都是有效遺囑。一、我國法律規定遺囑的形式有哪些?我國《繼承法》第17條規定了遺囑的形式,遺囑分為五種形式,分別是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及口頭遺囑。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下:(一)公證遺囑,我們從字面意思就能知道,是立遺囑人經過公證機關辦理的遺囑。
  • 「說法」民法典新規下,您還需要一份公證遺囑嗎?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繼承法第二十條: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對比這兩個條文,有些專業人士理解為:民法典新規取消了繼承法規定的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因此遺囑公證業務將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
  • 【開明e講堂】民法典宣講系列(六)林沛:民法典繼承編的那些新變化
    三是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這個原則是指將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生前所盡義務的情況以及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留債務的清償情況,與繼承人是否享有繼承權以及如何行使繼承權相結合,使繼承人的繼承權與其承擔的義務相一致。四是養老育幼原則。養老育幼是人類文明的體現,也是家庭的一項重要職能。
  • 公證遺囑效力 將不再優先
    導言遺囑應體現遺囑人處分自己合法財產的真實意思表示。民法典從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角度出發,取消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使公證遺囑效力不再處於遺囑「金字塔」的頂端。蔡某去世前兩年,曾到某公證處設立了公證遺囑,內容是將其名下一套自住房產留給楊某1,將存款留給楊某2。後蔡某生病時,楊某1對其不聞不問,楊某2照顧蔡某的起居。之後,蔡某又立一份自書遺囑,將自己名下的自住房產留給楊某2,但沒有去公證機構撤銷公證遺囑。現蔡某已去世,楊某1與楊某2因遺產繼承而發生爭議,楊某1遂訴至法院。
  • 繼承編:寫對遺囑,未必那麼容易
    前後衝突民法典規定,遺囑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這也是為什麼要求遺囑人訂立遺囑時,要寫明年月日的原因。但現實情況遠比法律規定更紛繁複雜。 有了小兒子後,商人開始替兩個孩子盤算,一日寫下一份遺囑。核心內容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江西的歸女兒,上海的歸兒子。」當時,商人細心核算過,兩地產業價值相差無幾,這麼分十分公平。 幾年後,商人將業務拓展到了北京,女婿協同打理生意。天有不測風雲,一次住院後,商人元氣大傷,不久便撒手人寰。北京住院期間,商人書寫了一份新的遺囑。
  • 問答HI法|王大爺立了三份遺囑,哪份才有效?
    問答HI法|王大爺立了三份遺囑,哪份才有效?王大爺立了三份遺囑自書的、公證的、列印的到底應該以哪份為準?隨著電子化的普及,列印文書材料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列印遺囑不同於自書遺囑,如被複製篡改,辨別真偽的難度更大。民法典在賦予列印遺囑效力的同時也明確規定了相應的形式要件。王大爺想立一份列印遺囑,可以找朋友或者鄰居到家裡進行見證,通過遺囑人和見證人籤字、註明日期,這份遺囑才屬於有效遺囑。
  • 民法典繼承篇:法定繼承人範圍擴大,連侄甥也可以代位繼承了!
    這麼想想,以後90、00後的孩子是不是還能繼承的遊戲帳號呀~而除了遺產範圍擴大了,法定繼承人也變多了!繼承編草案還增加了一種繼承權喪失的情形: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喪失繼承權。這裡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內容就是:民法典草案增加了一個「繼承人寬恕制度」。
  • 88歲老人300萬遺囑曝光的背後:「民法典」關於6個繼承的新亮點!
    三、取消公證遺囑效力優先一些老人會立幾份遺囑,但是哪份遺囑最後會被法律認可呢?在原有的繼承法中,是以公證遺囑的效力為優先原則。此次民法典草案繼承編中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家理律所曾經代理了這麼一樁由多份遺囑引發的房產繼承的案件,親兄妹因為房產到底應該有誰繼承、父親的兩份遺囑到底那份有效,最終鬧上了法庭。最終法律以父親的遺願為準,對兄妹倆平分遺產。2021年民法典施行後,公證遺囑不再具有效力優先性,有多份遺囑時,以最後訂立的遺囑為準。
  • 【民法典與你的一生一世】養老繼承
    老高立下遺囑,房子由兒子繼承,但希望照顧他多年、無子女無房產的保姆繼續居住,可以怎麼做?答: 可以以遺囑的方式為保姆設立居住權並辦理登記。《民法典》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 《民法典》實施後,怎麼設立遺囑?遺囑繼承法律效力如何?
    >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繼承法》規定:立有數份遺囑且內容相牴觸的假設,在2021年1月1日以前,小明已經立有多份遺囑,每份遺囑的內容有衝突。其中有一份公證遺囑,但最後一份遺囑是一份自書遺囑。1、如果小明死於2021年1月1日之前,他的遺產該如何繼承?
  • 影視劇裡的那些「渣」 看民法典咋治「TA」!
    離婚冷靜期並不會使離婚變難 民法典還有這些新規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起正式施行。民法典共7編,涵蓋的內容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
  •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繼承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
    民法典實施後,新繼承法會有哪些不同?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哪些變化,北京遺產繼承律師張亞敏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7大變化。第一、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五種形式,現行繼承法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這意味著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將優先於其他形式的遺囑。但民法典實行後公證遺囑不再有優先性,如果存在多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以最後一份遺囑內容為準。
  • 楊立新: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七大進步,應保障自由支配遺產權
    民法典問世之際,澎湃新聞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大學法學院卓越教授楊立新,以此解讀民法典繼承編草案的進步和不足。繼承制度是關乎自然人死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在楊立新看來,民法典繼承編草案在法定繼承人範圍、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則、繼承人寬宥制度等方面均作出突破。
  • 民法典實務參考:列印遺囑應有兩個以上見證人予以見證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列印遺囑的效力及形式要件得到民法典的認可。在民法典施行以前,有部分案例一併認可了列印遺囑的效力。現各方當事人均不能提供相應的遺囑內容,以證明該被銷毀的呂某1遺囑內容與現有遺囑意思不符,且訂立時間晚於本案中呂某提供的遺囑,故對於朱某1所述第四份遺囑內容不利於呂某及據此否認其他三份遺囑效力的意見,本院不予採信。
  • 獨生女有遺囑卻無法繼承,為什麼?
    原來是陳某在病中改變了遺囑,將房子改為留給一直照顧自己的侄子——據了解,患病的四年間,小陳只在確診之初回家探望過幾次父親,後來陳某的生活起居和醫療陪護基本都是侄子代勞的,思量了一番後,陳某請了村幹部以及族人見證,重新立下了去世後房子留給侄兒的代書遺囑,立遺囑全程有錄音錄像。但是小陳認為自己的公證 遺囑才是有效的,不同意表弟繼承涉案房產,最後還是訴諸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