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最高的為自我實現。這應當便是我們人生的努力目標。所以,從我自身出發得到的感受,也為了自我實現,我認為對每個人而言,理想都有其必要性。
人生,說明這是一個長期的概念。要拉長到整個一輩子的維度去考慮這件事,而不是幾年、幾月甚至幾天的期間,短期與長期的結論可能會不同,比如短期可能更加注重即時滿足,長期可以追求延遲滿足。
樂趣,說明是為我們所熱愛的事情,能夠為我們帶來精神上的滿足。這個的確因人而異,我想每個人對人生的感觸與追求確實是不盡相同的,名與利、平淡與冒險、穩定與激進、科學與藝術,每個人樂趣來源取決於每個人的興趣點。
為努力實現夢想奮鬥快樂。
放在漫漫人生的這個維度去看,對於每一位需要追求理想的我們來說,去達成理想的這個過程——奮鬥,理應是最大的樂趣。因為這一步將帶著我們去實現人生的目標,成功自是能給人生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失敗是個缺憾但也總不至於慘澹過連嘗試都沒有。我能理解沒有理想的生活是空虛的,這一點是金錢、權力彌補不了的,有的人說有錢人很舒服啊,我想對於有目標的人來說同樣會奮鬥實現目標,只是雖然他們的起點高,但是目標也高罷了,當然有的人理想就是享受生活,這種就屬於上面提到的現狀就等於理想了。
奮鬥是一個過程,過程的兩端一端連著現狀,一端連著理想,理想也便是人生路上一個個的追求,追求因人而異,有的人起點比較高,現狀直接等於追求,那我想奮鬥這一步不就大可直接省略掉,有的人現狀並不等於追求,那自然需要奮鬥去達成理想。於我而言,起點並不高,現狀自然是落後於理想的,那麼奮鬥對於我來說則是必然的了。
發現生命來之不易的樂趣。
活一次,不容易,要品嘗酸甜苦辣的滋味,要面對生老病死的痛苦,既要爭取快樂,又要牴觸悲傷,總是身心疲憊,還得咬牙堅持,人,無法左右自然規律,人,只能改變自己心情。生命來之不易,別活得太累。
這一生的路坎坷無數,沒有誰能預知下一秒有何事發生,我們能做的除了珍惜當下,就是做好自己,珍惜眼前的幸福,別等失去了懊悔,珍惜所有的付出,別輕易放棄喊停,因為失去了找不回來,放棄的無法再有。
享受生命成長過程的樂趣。
時間是一道轉輪,寒來暑往,兜兜轉轉,卻在不經意之間磨平了人的稜角。驀然一驚,已到中年,所有青春的輕狂,化作酒一杯,凝成過往。少年聽雨歌樓上,壯年聽雨客舟中,暮年聽雨僧廬下。
從前的自己,總是想擁有的更多,想得到的就拼命的去抓住不放,得不到的也不會輕易放下,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懂得放手。慢慢的才知道,有些東西你越抓得緊流失的越快,不如順其自然,要學會睿智的去生活,人生的四季,怎能永遠都是春天,一季有一季的味道,都是歲月恩賜與饋贈,學會與時光相互包容,接納,刪繁就簡的奔著自己的喜好而去,說明內心已變得成熟了。
體驗生命價值的無限樂趣。
世間任何的東西,如果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會被丟棄、被遺忘、或被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甚至生命被人奪取!
「生命中真正的樂趣,是當你沉潛於某一事物,完全忘我的剎那。」
「拼命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另外想辦法保持別的科目能低空掠過就行了,別讓社會出面來阻止你,讓你一事無成。」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儘可能的擺脫內外部的束縛,去熱烈的奮鬥,勇敢的追求,從而得以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不後悔甚至充滿驕傲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