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收藏:在收藏的過程中有多種樂趣,需要大家慢慢去體會

2020-12-23 翡翠緣諾帆緣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我們只有花心思去把玩和理解玉的內涵,才能真正在養玉的同時悟出玉的真美。一方面,我們通過把玩提高玉的光澤度和通透度,使玉更加美麗通靈;另一方面,接觸玉的過程可以給人帶來身心健康,教化人生。

很多人一提到收藏,往往跟投資聯繫在一起。在拍賣會上眼看著、往上漲,不都是錢嗎?其實誰出錢收藏都是好事,畢竟是尊重我們的文化,總比毀了強。

對於外行來說,最直接的就是問多少錢,才能了解這件藏品的價值,真正的內行玩兒的卻是樂趣。

收藏其實是收藏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長期結合。

既活動了筋骨,又活躍了思維,既增長了知識,又增強了體質,既增長了智慧,又增值了藏品,如此收藏滋味,只有參與其中才能體會。收藏的過程中有多種樂趣是需要大家慢慢去體會的。

尋覓之樂

首先是尋覓之樂,一個淘字,把喜歡文玩的朋友收藏的執著、艱辛和樂趣都囊括其中了。淘的過程就是在希望之路上奔波的過程,就是享樂的過程。

獲得之樂

尋覓之後自然是獲得之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每當得到心儀已久的藏品,那種喜悅的心情真是如沐春風、如醉如痴。對絕大多數收藏愛好者來說,自己喜愛的就是寶。

把玩之樂

得到寶貝後自然就是享受把玩之樂了,工作之閒、茶餘飯後,安安靜靜地把玩藏品,你可以細細品味它們的造型之美、紋飾之美、材質之美和古樸之美,可以虔誠地聆聽歷史、明白哲理,走進一個寧靜悠遠的世界,領略到一種無盡的遐想和陶醉。

學習之樂

在把玩中享受其中的學習之樂。身在收藏中,不管你是多麼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總會感到知識的缺乏。一個成功的收藏者,必定是一個善於學習、知識豐富的人,所謂「文眼識古董,收藏品自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交友之樂

收藏具有社會屬性,需要廣交朋友,感受其中的交友之樂。藏友之間,不論年齡長幼、職位高低、學識深淺,能者為師。日積月累,朋友的圈子越來越大,交友的樂趣也越來越多。

撿漏之樂

市場上的藏品大都是公開地擺放在明面上,全靠收藏者的眼力去發現,撿漏之樂也成為收藏愛好者們最大的樂趣之一。

目前古玩市場假貨充斥、魚龍混雜,真偽和優劣全憑自己的眼力。即使是行家裡手,在這良莠混雜、真假難辨的藏海裡,也常有視而不見或見而不識的時候。因此,視而能見且見而能識,那不光是一種本領,更是一種機緣、一種快樂。

增值之樂

要說搞收藏完全不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是不客觀的,增值之樂也是絕大多數藏家們的樂趣。

眾所周知,藝術品收藏是與房地產、股票同樣有高回報率的投資活動,古往今來,古玩業都是利潤豐厚的行業。即使你只是把收藏當作業餘愛好,看著自己的藏品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價值翻了幾番,心中能不樂嗎。

收藏的最高級別

收藏的最高級別是什麼,應該就是奉獻。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物精品捐贈給博物館,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藝術珍品,這就是奉獻之樂。

收藏圈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收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是為自己收藏了,而是為社會、為國家收藏。

收藏成就不完全取決於藏品的數量多少和價值高低,還在於藏家的精神和品格。很多大收藏家們都把自己的大量珍貴藏品捐獻給國家,充分體現了奉獻精神,體現了收藏之真諦,為世人稱頌,此是收藏最大之樂趣也。

了解更多的翡翠知識歡迎找諾帆緣翡翠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評論。

內容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收藏古玩的八大樂趣!
    因為他們深知「寶貝」是可遇不可求,需要「眾裡尋他千百度」,鐵鞋踏破隨緣而定的那種精神。他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的是「希望」和「企盼」,其結果並不重要。那尋覓的過程才是其樂無窮的。正是由於這個過程,才使他們找到了「金不換」的「寶貝」——強健的身體。君不見許多童顏鶴髮年逾古稀的老者漫步熙熙攘攘的古玩市場,或蹲或立悠哉樂哉的身影。
  • 收藏玉石,七大樂趣
    ,談人生的波瀾起伏,時光隨溫潤的寶玉之色,寶玉之光悄然流走,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養玉即是養身更是修心養性,玉石之樂絕非頤養天年的高年紀人群的獨選,相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投身於玉石收藏與養生之法。 玉如人生,對應的是與自己匹配的人群與圈子,還有更平和雍容的生活方式與日常習性,日復一日,循環往復,玉石之圈層,滋養的是生命的長度與深度,也是精神上的貴氣與富有。
  • 整整23張基礎體式正誤對比圖,瑜伽初學者先收藏再慢慢體會
    整整23張基礎體式正誤對比圖,瑜伽初學者先收藏再慢慢體會給大家分享23張瑜伽基礎體式正誤對比圖,通過這23張體式正誤對比圖,舉一反三,幾乎就可以掌握瑜伽體式所有大類的其實要點和細節,強烈建議瑜伽初學者先收藏,再慢慢體會。1、站立前屈站立前屈:不要彎腰拱背、從髖關節摺疊,初學者可以彎曲膝蓋或者藉助瑜伽磚完成體式。
  • 國際收藏|馬未都:收藏是條不歸路,唯大悟方有歸途
    藝術收藏的歷程,是星火傳遞的過程,是崇尚精神生活的延續。一個人不論你有多少金錢、不論你有多高的爵位,如果你是個庸碌之輩就不會被人喜歡,有品位有格調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愛戴。那麼,你會問什麼樣的人才是有品位有格調的人?
  • 古玩源流——收藏大家趙汝珍的古玩觀
    王世襄老先生在其著作中提起同時代的另一位收藏家時,曾說「與談鴿,多契合,評論文玩古物每相左」。王老提起的這位既愛養鴿又好古玩的先生,就是《古玩指南》一書的作者,清末民國的著名大收藏家——趙汝珍。 筆者多年之前就在一位前輩的指引下,拜讀過趙汝珍先生的大作。
  • 我談幾點欣賞和收藏鈞瓷的認識,目的是為了得到大家的討論
    粉絲和關注我的朋友們,為了回答好幾位粉絲朋友的問題,為了珍惜大家的時間,今天我一定改掉囉嗦,去掉贅詞,簡明扼要地和大家討論一下幾個問題,我希望得到您的耐性。關于欣賞和收藏鈞瓷,確實有許多方面必須注意。在燒制過程中,用柴作為燃料,一是發熱量低,二是升溫比較慢。所以,用時比較長,導致成品率過低,儘管在配釉方面費了苦心。用煤作為燃料,煤的發熱量高,一般在7000達卡以上,不但解決了升溫慢的問題,而且在釉熔化的過程中,煤中所釋放的多種礦物質元素,甚至包括一少部分煤煙的侵入,對釉色窯變都起到推波助瀾和錦上添花的作用。
  • 從「情歌王子」到「收藏大家」,他的古董收藏價值上億!
    近年來,演藝界名人儼然已經成為收藏新貴中的生力軍。2014年保利秋拍預展在北京開啟,推出了張信哲織繡專場,有100多件織繡品上拍,包括清代皇家龍袍,也囊括了炕墊、菸袋、錢袋、香囊等貴族日用織繡品。初中時為了買套西洋美術史,寧願挨餓省下午飯錢,還是不夠,就乾脆把書中資料都摘抄和摹畫下來——哥特、羅馬、巴洛克、洛可可、Art Deco……一路下來,他竟然自製了好幾大本美術史筆記,後來內化成胸中資料,成為自己收藏路上辨別真偽、還原細節的「秘笈」。
  • 豆瓣高分電影榜單,收藏分享大家一起慢慢看!
    哈嘍~小夥伴們昨天因為比較趕榜單整理出來沒有好好檢查最後一分鐘推送出去導致結尾有幾部#高分電影#未顯示出來非常抱歉!鑑於昨日文章熬夜整理的100部高分電影榜單!收藏慢慢看吧~按照國家分類推薦的榜單大家都很喜歡今天小編重新整理了一份按照類別的像喜劇、愛情、驚悚、科幻等等喜歡的小夥伴們歡迎記得點讚收藏哈~(電影名稱後的數字僅代表當前豆瓣評分)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看哈~豆瓣高分愛情電影top《霸王別姬》9.6《阿甘正傳》9.5《美麗人生》9.5《機器人總動員
  • 收藏大家「天民樓主人」葛師科:什麼是收藏?——幾十年前買東西基本不考慮真假,只考慮有沒有缺陷之類,現在到處都是假的.
    有一部分把它作為投資工具一樣,覺得什麼升值最快就買什麼,管它有什麼藝術價值。就像買股票,有的人看這個企業有一定價值有一定潛力,作為長線投資,有一些不管它是不是好東西,看大家炒就都去炒吧。這種態度大多是新進入收藏界的人,因為他們有大量資金在手上,希望把瓷器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因此把這部分炒得特別熱特別高。我不太認同這種看法。
  • 值得收藏的文玩核桃,需要滿足三大標準
    很多玩家都會說自己的文玩核桃是收藏級的,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收藏級的文玩核桃有哪些標準呢?收藏品之所以被收藏,會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珍貴,第二是稀缺。如果不夠珍貴,為什麼要收藏,如果不稀缺,有什麼必要收藏。文玩核桃要成為收藏品,首先就要滿足這兩個條件。
  • 銀座美術館館長田俊:熱愛藝術才能談收藏
    但另一方面,九城聯展上依然有很多藝術家的作品被買家收購,而且經常會出現收購的小熱潮。眼光放到整個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上來看,大師的作品也依然很有市場,數百萬甚至上億的藝術品拍賣也時有耳聞。對於如此巨大的分野,田俊表示,大師的作品相比較以往來說,價格也受到了整個市場低迷的影響,但真正的精品很難遇冷,這從拍賣會、畫廊的成交數據上就能看出來。但是中低端藝術品市場、靠炒作而起來的藝術家作品,受衝擊則比較明顯。
  • 我和我的翡翠收藏經
    告別匆匆的腳步與主觀思維,林書煒將離開主播臺後更加輕鬆多面的自己呈現開來,「一周除了主持兩檔養生節目,我會去參加各種活動,生活中要學會放鬆,為了自己,也為了身邊的人。」「我的所有翡翠收藏,有一半是先生送給我的,他對文化有很深的見解,是我的前輩,令我欣賞。我也會慢慢給女兒講翡翠的故事,將收藏傳給她,傳承那些美好。」林書煒感念丈夫給了她無盡的愛與滋養、女兒為她敞開心扉。
  • 和田玉收藏,記住這「五點」就可以!
    和田玉,作為玉中佼佼者,已然成為眾多收藏家的心頭好。
  • 頂級茶席中的亮點——收藏級銀壺
    在王秀銘的銀壺收藏系列中,以日本製作的居多,他每年都會安排時間到日本度假,特別喜歡到京都這個古城行走,因愛茶,便對茶器皿特別喜愛。「幾乎我每次去日本都愛去古董店尋寶,後來漸漸演化為專門去尋覓銀壺,一年甚至去多次。」隨著自己和銀壺的淵源漸深,王秀銘也開始接觸到最頂端的制壺人。有次他在日本東京的一次茶博會看見日本國寶級大師「大淵武則」的作品展覽,被它的創作吸引。
  • 典藏專輯丨竹花物語:居意古美術張富荃談竹花器的審美與收藏
    人們不禁疑惑這些「竹籃子」究竟有何價值?居意古美術負責人張富荃是臺灣較早開始注意並引進竹花器的古董商,由於經營古董家具多年,亦兼擅文房雜項,對於如何在空間中搭配不同的藝術文物具有敏銳的感性與品味。本刊特邀其細數收藏竹花器的淵源、為讀者解答竹花器的市場價值,以及如何鑑賞與收藏竹花器。請談談你接觸並引進竹花器的歷程。
  • 鏡花水月——淺談中國古代銅鏡的收藏與鑑賞
    【方圓有度的形制分類】我國古銅鏡的形制多種多樣,銅鏡背後多帶鈕,鈕中空帶孔,便於繫繩懸掛。不同形狀的銅鏡體現著不同時代的審美風尚,有圓鏡、方鏡、「亞」字鏡、葵花鏡、菱花鏡、桃形鏡、鼎爐鏡、帶柄鏡等等,其中以圓鏡最為常見。唐代以前幾乎所有銅鏡都是圓鏡,僅有極少量的方鏡,唐代時出現了葵花鏡和菱花鏡,宋代則流行「亞」字鏡,還出現了帶柄鏡以及一些不規則形狀的銅鏡。
  • 收藏「新貴」 小小懷表有門道
    而今社會,懷表也成為了一個收藏品種,榮獲收藏「新貴」的稱號。  歷史悠久  手錶作為實用工具,常見於日常生活之中,而卻難見懷表身影。如今,它只出現在收藏家的世界裡,在收藏家的眼裡,它不僅擁有華麗的外表,還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  懷表的歷史比較悠久,從16世紀有懷表的形態以來,到現在也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
  • 玩收藏,品味人生!
    靡金費銀,喪志迷心,奇技淫巧,何益之有?對曰:去腐存精,古董是謂。有清以降,始名古玩。上可仰視典章,下能俯察民俗。燕閒清賞,以輔養生;閒情偶寄,以顯性靈。       收藏是擁抱的過程。前有古人,後有來者。作為見證,作為過程,不求永遠佔有,只求曾經擁有。「天空未留痕跡,鳥兒卻已飛過」。收藏者要永遠收藏著這條訓誡。一個藏品,論年齡,它在世已是你的幾個、幾十個人生,流經了多少人後才到了你這裡。
  • 我們家的特別收藏
    李文文從小就是一個「雷鋒迷」,小時候儘管家庭並不富裕,但在遇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並教育孩子們要做一個像雷鋒一樣的人。父母助人為樂的行為在李文文的心中播下了愛的種子,耳濡目染中,李文文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幫助他人。1985年,李文文高中畢業後參軍,並於1990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役期間還榮立三等功一次。
  • 收藏者的收藏之道:以石養石
    玩石是一種樂趣,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方式,只有看透了這一點你才能成為真正的玩石大家,否則只是一位奇石經營者。玩石需要的是一顆平常心。其實玩奇石也很簡單。玩石人最重要的是搞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準備讓奇石提供什麼。朋友?樂趣?幸福?金錢?名譽?地位?敲門磚?喜歡奇石而又衣食無虞的人收藏奇石是追求詩意的生活;喜歡奇石而又囊中羞澀的人經營奇石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實際上,玩石如下棋,當棄則棄,當變就變,不能逢子就吃。須知,車馬炮通吃,不如吃帥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