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壟斷和二選一,瑞幸咖啡更難戰勝的是星巴克的「品牌牆」?

2021-02-27 大熊財經評論

中國的品牌領域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總會出現很多奇怪的事情,充斥著感性、崇拜和奇怪的支持與同情。比如,瑞幸咖啡品牌宣傳做得聲勢浩大,但是,在這兩天起訴星巴克之後,卻遭到一輪超級猛烈的抨擊,不管是說碰瓷還是說炒作,大家自動都站到了星巴克一邊,甚至還有媒體稱星巴克為星爸爸,都是挺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首先,這些人,大都不喝咖啡。其次,喜歡喝咖啡的人也鮮有說星巴克咖啡好的。最後,其實喝咖啡也不是什麼太有品位的行為,比如英國人看到別人喝咖啡就是這樣的。所以為什麼大家都一下子成了假洋鬼子,我覺得可以提出一個概念叫「品牌牆」。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可以舉一個比較擅長吹牛皮的企業家,只是產品不太跟得上的典型,那就是剛開完改變世界發布會的羅永浩老師。昨天,羅老師想重新定義未來的電腦,今天,他就被噴得一塌糊塗,這其實也是一個挑戰品牌牆的失敗。

 

羅老師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收購蘋果,現在又去挑戰微軟,大家雖然也都不信,但也不會去罵錘子公司。因為,他是一個用人格來挑戰品牌的人,所以大家只是單純罵他吹牛逼,而不會去罵錘子公司異想天開。而瑞幸咖啡並沒有一個人格化的創始人在前臺,所以,這次單挑,就成了一個新晉品牌對抗一個全球第一的品牌,大家潛意識裡就會覺得這是碰瓷了。

我們再說一個反例,海底撈也是一個有很好口碑的企業,以至於就算海底撈爆發了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就算廚房老鼠都開會了,最終,大家還是選擇了,原諒它。

 

你看,這就是一個品牌長期建設形成的品牌牆,讓用戶可以根本不顧事實地去選擇支持,必須要承認,這些公司的長期品牌建設是非常成功的。但也必須要說,這些其實和事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如果能學會就事論事,那麼,中國也不會有什麼網際網路思維的忽悠品牌誕生了。所以,對瑞幸咖啡來說,一開始還是想簡單了,以為自己在產品和服務上有突破,就可以挑戰到星巴克的霸權,而去起訴反壟斷這種勇氣,是會被稱讚的。

 

從我的角度來說,起訴星巴克壟斷這件事情,還真是值得稱讚的,因為一個誕生不到一年的新品牌要去挑戰全球巨頭壟斷,勇氣可嘉是一方面。因為反壟斷一直是個硬骨頭,迄今為止,似乎我國沒有反壟斷法勝訴的案例。但如果去起訴不正當競爭,贏面就會大很多,所以,瑞幸咖啡一個新品牌以涉嫌壟斷起訴巨頭,以目前瑞幸的影響力和投入,要麼有充分的證據,有實錘和信心,貌似隨意化的碰瓷和博眼球,不大有可能。

 

這件事情,其實我也經歷過一次,當年360就是最終起訴騰訊的壟斷。畢竟,顛覆和對抗巨頭的決心還是要體現的。中國市場快速發展,以小博大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可能。

 

在當下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這項反壟斷起訴,其實還是有很多看點的。

 

當然,星巴克對咖啡文化在中國的推廣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的,大家紛紛從去星巴克拍照變成了真要喝一下星巴克的咖啡了,或者,至少也要用星巴克的杯子喝東西。只不過做大了之後,確實也肯定會有比較霸權的行為出現,比如,瑞幸提到的區域內咖啡相關店鋪的排他,這種排他甚至不止是咖啡店,還有賣咖啡的其他店以及賣咖啡豆的櫃檯都不行,這確實是比較霸道的行為。

 

而對於供應商的二選一,則又是中國網民熟悉的味道,從源頭上扼殺你,顯然更是一勞永逸。當然,瑞幸還是比較注重品質,所以,才會出現這種衝突,其實,我覺得你給星巴克的咖啡換個COSTA的杯子,這些人也喝不出來。

 

不過,瑞幸挑戰星巴克比錘子挑戰蘋果還是有更大的可能性的,畢竟,在產品端,瑞幸去和星巴克PK也是有機會的,因為,不同咖啡團隊有自己的烘焙手法和拼配,並由首席咖啡師定下最終味道,而瑞幸咖啡有WBC冠軍坐鎮,最起碼可以做到各擅勝場。但在供應鏈端和店鋪端,瑞幸還是確實要突破星巴克的封鎖的,不然,發展也會受很大制約。所以,這個官司早晚也是打,早打總比晚打強。

 

當然,對於用戶來說,星巴克也談不上咖門正宗,不過就是不同的口味和習慣罷了,瑞幸用新服務方式來切入市場,確實也是對老秩序和品牌的挑戰——不但在場景層面,給消費者新體驗。在咖啡業的生態層面,也帶來鯰魚效應,初生牛犢挑戰行業約定俗成潛規則,和不合理的秩序,建造一個行業新世界。瑞幸咖啡切入星巴克一枝獨大很久的咖啡領域,要做出中國人自己的咖啡,還是要點個讚的。

 

最後,我認為,法律的問題就歸到法律去解決,不要覺得小公司起訴大公司就是碰瓷和炒作,難道被大公司扼殺的小公司還少麼?如果,確實有實錘,不管是行業慣例還是潛規則,我覺得都應該去挑戰一下。這種挑戰對於真正喝咖啡的用戶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但不喝咖啡的人就不要瞎摻合了。

推薦閱讀

老羅暴露產品能力短板,錘子變堅果能改變世界?

做公號做到沒人性,二更不是一個人

騰訊是誰?騰訊為什麼而奮鬥?

歡迎關注大熊財經。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翻車記 || 品牌剖析
    攜10億元入局的錢治亞,一開始就將對手直接瞄向了星巴克,「我會把網際網路的競爭帶進咖啡市場的,星巴克們很快就要感受到了」,她曾在一場媒體飯局上如此說道。對於星巴克和大多數看客來說,2017年的瑞幸咖啡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角色,而對於錢治亞和其背後的神州系團隊來說,卻是一個能助其實現擴張大夢的棋子。
  • 瑞幸咖啡任命郭謹一為代理CEO,曾「怒懟」星巴克
    曾深夜「怒懟」星巴克郭謹一當時選擇加入瑞幸,是出於他對咖啡市場的判斷:與中美市場不同,加拿大的主要連鎖咖啡品牌是Tim Hortons,澳大利亞做的最好的是Gloria Jeans,英國則是COSTA。郭謹一認為,從全球市場的格局來看,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咖啡市場都存在充分競爭。
  • 瑞幸咖啡不把星巴克放在眼裡?憑什麼這麼牛?
    既然有這麼牛叉的營銷諮詢機構操盤著瑞幸咖啡的營銷,就不由得使我產生興趣,探探瑞幸咖啡的營銷思路和套路。 一、線下傳播拆解 以分眾廣告為主,選擇城區的寫字樓和小區的電梯間進行廣告投放。
  • 星巴克拒收硬幣,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咖啡行業為何和「錢」過不去?
    在輿論壓力之下,星巴克官方再次發聲,表示「我們關注到了大家對門店支付方式的討論,在此和廣大粉絲說明一下:大家在我們的門店消費,可選擇包括現金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疫情期間,我們更鼓勵顧客使用無接觸式的電子支付方式。我們對個別顧客的不佳體驗表示歉意,並已經第一時間向所有門店都明確重申了相關規定。」
  •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差距在哪?
    「中國咖啡」和「美國咖啡」比差距在哪?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以其快速的擴張能力,迅速佔領了國內咖啡市場,僅次於星巴克。「網際網路式」的瑞幸和「傳統式」的星巴克瑞幸是中國新零售模式的典型代表,旨在以提供高品質的咖啡質量和專業的服務引領咖啡消費市場。創新的商業模式融合移動網際網路的開創性科技給消費者提供新的咖啡體驗。網際網路模式的行業在便捷消費者的同時,也讓消費者養成「懶惰性消費」習慣。
  • 星巴克「由衷」的感謝瑞幸
    但是而今,星巴克應該是特別的由衷感謝瑞幸,沒有它在這兩年的一頓「騷操作」,星巴克的創新速度不會這麼快,也不會成為笑到最後的現磨咖啡品牌。 順便,也幫助星巴克把包括連咖啡在內的網際網路創業品牌,一掃而空。從結果倒退原因來看,說瑞幸就像星巴克打入到中國咖啡業的「臥底」,也沒什麼邏輯毛病。
  • 那個曾經深夜懟星巴克瑞幸咖啡副總裁"郭謹一"退出股東?是釋放什麼信號?
    瑞幸咖啡在半年內砸了10個億,不但送咖啡送到大家都想去喝喝看,還請當一線明星湯唯、張震代言,把廣告打的鋪天蓋地。註冊App,免費送一杯,邀請好友送一杯,買二送一、買四贈四、買五送五。搭配順豐配送,超過35元免運費,超過30分鐘免單……灑了一點,賠了一杯!
  • 2019最受歡迎咖啡品牌榜發布,瑞幸與星巴克成咖啡市場「雙寡頭」
    日前,NCBD(餐寶典)發布了「2019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咖啡品牌排行榜TOP15」,星巴克、瑞幸咖啡、魚眼咖啡、貓屎咖啡、太平洋咖啡、Costa、麥隆咖啡、雕刻時光、漫咖啡、麥咖啡、咖啡之翼、湃客咖啡、上島咖啡、兩岸咖啡和連咖啡等15個品牌上榜。
  • 中山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因為這些被查
    根據中山日報、中山南區官方微信公眾號報導,星巴克和瑞幸咖啡被查咖啡館衛生情況存在問題。據了解,7月3日,南區市場監管分局等共8人檢查組對廣東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中山星匯大信新都匯廣場分店與瑞幸咖啡(中山)有限公司南區第一分公司展開咖啡館衛生情況檢查。
  • 瑞幸CEO換人了,半價咖啡還能喝多久?
    此外,瑞幸咖啡總裁辦還於12日晚間發布全員內部信,稱「自曝造假事件以來,瑞幸咖啡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並身處輿論漩渦中,品牌形象和聲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為員工所受困擾向員工表示深深的歉意。內部信還表示,目前事件調查仍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全力配合相關調查。
  • 瑞幸咖啡優惠券停發之後,這幾個品牌的低價咖啡賣火了
    作者:章蔚瑋、曠世敏,新零售商業評論編輯「千億咖啡大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餐飲業從來就不存在壟斷一說。兇猛如海底撈,雖然火遍全國,卻也擋不住巴奴、小龍坎各自精彩;厲害如喜茶,即便一杯難求,還是不妨礙奈雪、樂樂茶風生水起。細分到咖啡界,當了多年老大的星巴克,在2018年遇到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對手。瑞幸在營銷方面表現出的天賦,以及骨子裡的網際網路基因,一度打得星巴克喘不過氣來。
  • 愛喝咖啡的重慶土著測評:星巴克vs瑞幸,哪款你更愛?
    作為咖啡界的兩個「大佬」,雙方都有各自的「小弟」擁護著。經常為哪家更好喝,哪家更實惠,在熱門吵得不可開交。小徐作為咖啡界的愛好者,星巴克和瑞幸都喝過不少。如果只論味道,雙方都不好喝。但是他們之所以擊敗眾多對手,擁有大批受眾群體,其實就是隨處可見的店面,給大家提供了方便。
  • 瑞幸咖啡光速上市又財務作假,星巴克老鐵又穩了?
    隨著中國消費者習慣的養成,需求水平也大幅提高,對咖啡連鎖企業來說,產品和便捷顯得更為重要。當以瑞幸咖啡、連咖啡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咖啡在中國迅速崛起時,星巴克就不得不實施自身的革新。由於星巴克特別注重客戶體驗和產品品質,即便外賣市場在前幾年就發展得格外紅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星巴克也沒去做外送業務。但在主打線上零售模式的瑞幸迅速崛起後,市場的緊迫感促使星巴克中國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藉助餓了麼的配送體系,在去年9月推出了「專星送」服務。
  • 瑞幸咖啡的狂傲
    以「新會員免費送咖啡」「邀請好友免費送咖啡」的燒錢補貼打法,瑞幸迅速搶佔了星巴克、COSTA等連鎖咖啡店的忠實顧客。5月份時還以行業壟斷的名頭「碰瓷」星巴克,最近更是拿下了2億美元的融資。這來勢洶洶的新晉「網藍」似乎有些狂傲。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深度點評(id:hlw033)曾在5月「公開叫板」星巴克的瑞幸咖啡融資了。
  • 大家都想咖啡創業,看看星巴克和瑞幸的數據,你可能會打消念頭
    從數字的差別,可以看出咖啡品類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這兩年,中國湧現出了一批精品型的單體咖啡館,還有一批成規模的咖啡商業。 規模的咖啡商業,就必須提到兩個企業:星巴克和瑞幸。 說到咖啡的引領者,一開始是雀巢,雀巢發明了速溶咖啡,並成為速溶咖啡品類的王者。之後星巴克引領了第二次革命,它們做了三件事。
  • 瑞幸咖啡最大的對手是星巴克麼?還是有著更可怕的競爭呢!
    瑞幸咖啡是原神州優車的COO錢治亞先生創建,2017年10月第一家店開業,2019年5月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2019年底門店數量達到了4500家以上。至此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這種跑馬圈地的速度其實星巴克的企業做不了。不是說星巴克沒有資金,因為其企業的文化、制度、流程,多年延續下來的做法是支撐不了的。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星巴克也望塵莫及,看看其代言人,其APP的推廣,其滿就送的活動,這個是星巴克也操作不了的。
  • 一杯咖啡的遭遇,星巴克變多了;咖啡之翼賣咖啡機了;瑞幸很不幸
    現如今,咖啡之翼老闆尹峰已經在轉型販賣咖啡機了,而且嫁接了新零售的概念。看似一個餐飲行業,給做成了一個電器廠家。不巧的是,2018年瑞幸咖啡成立的時候,和尹峰還有過互相捧搭。那是在2018年餐飲新零售領袖峰會上的事兒,另個品牌都有參加這個峰會。
  • 雀巢、星巴克、瑞幸都賣的掛耳咖啡,是不是創業的最佳機會來了?
    萬萬沒想到,疫情下拯救咖啡館的是一包掛耳咖啡。長沙一家叫仰望咖啡的品牌,兩個月賣500多盒,平常一個月賣不到幾盒;北京的Flykoi coffee,一天賣2000-3000元,比平時多4倍;山東的藍蓮咖啡,通過朋友圈一個月賣了700包掛耳咖啡。
  • 瑞幸的軍刀,星巴克的旗杆
    咖啡既能提神,也是鎮定和安撫情緒的代名詞——在很多末日生存的遊戲設定裡,一杯咖啡就能恢復主角的精神、精力以及狀態。原因就是這會影響星巴克店內濃鬱的咖啡香氣,並讓星巴克 " 專注咖啡 " 的品牌形象不純粹。星巴克粉絲非常願意分享的這種故事:長期在一家星巴克消費,與夥伴成為朋友後,自己的口味被夥伴摸得一清二楚,點單時一個眼神就行。不時還能體驗一下好豆子和隱藏菜單。但星巴克卻忽略了數位化和移動化所帶來的消費和場景的變化。
  • 當年,瑞幸是「如何」打動投資人的?|資本|星巴克|融資|咖啡|造假|...
    問:瑞幸是星巴克之外,咖啡的另一種選擇?黎輝:提到瑞幸,大家肯定會想到星巴克,星巴克在中國耕耘了很久,是一個非常好的品牌,那為什麼瑞幸還可能起來?其實星巴克一直強調的是第三空間概念,在那裡享受的不只是一杯咖啡,還有環境和氛圍。但我們做消費者做訪談,發現70%消費者買了就走,只有30%消費者,是要享受這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