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拒收硬幣,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咖啡行業為何和「錢」過不去?

2020-12-27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睿財經

近日,網上出現一段星巴克拒收硬幣的視頻,引起網友熱議。星巴克中國回應稱,無拒收硬幣的規定。門店消費可選擇包括現金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疫情期間,鼓勵使用無接觸式的電子支付方式。

對於星巴克的回應,網友們並不買單,紛紛吐槽,「敷衍」、「避重就輕」。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星巴克最重要的「金主爸爸」,星巴克怎麼敢用這種態度對待「金主爸爸」,是誰給它的勇氣?

拒收人民幣確實違法

拋開星巴克拒收硬幣事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無論是拒收硬幣還是拒收紙幣,都是涉嫌違反相關條例的。星巴克拒收硬幣確實違法。儘管現在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快捷方便,但對於現金而言依舊是流通貨幣,拒收現金屬於違法行為。

在輿論壓力之下,星巴克官方再次發聲,表示「我們關注到了大家對門店支付方式的討論,在此和廣大粉絲說明一下:大家在我們的門店消費,可選擇包括現金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疫情期間,我們更鼓勵顧客使用無接觸式的電子支付方式。我們對個別顧客的不佳體驗表示歉意,並已經第一時間向所有門店都明確重申了相關規定。」

星巴克稱,為確保體驗,星巴克第一時間向所有門店都明確重申了顧客的支付方式:客戶在星巴克的門店消費,可選擇包括現金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星巴克沒有拒收硬幣的規定。

星巴克接二連三發聲,每次發聲的語氣都有所緩和,這是從側面體現星巴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靠「金主爸比」賺錢的星爸爸

據星巴克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財報數據顯示,星巴克第三財季營收42.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68.2億美元,營收同比大幅下滑38%;淨虧損6.78億美元,市場預期虧損7.23億美元,去年同期盈利14億美元。星巴克預計,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損失約為31億美元。

據財報顯示,4月中旬,星巴克的同店銷售降幅達到65%,6月之前已經恢復到下滑16%,但仍處於大幅下滑趨勢。其中,同店銷售下降40%,市場預估下降42.8%;中國同店銷售下降19%,預估下降21.7%。

星巴克在中國市場雖說也有下滑,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銷量預計少下滑20%,中國成為星巴克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鑑於部分地區銷售額的持續下滑,星巴克不得不關店止損。6月星巴克就宣布將在未來18個月永久關閉美洲約400家門店。而此前星巴克CEO詹森表示:星巴克將在2020年在中國開設出6000間門店,截止目前,全球範圍內有32180家星巴克門店,中國擁有4400多家星巴克門店,在門店擴張上,星巴克預計在中國至少新增500家門店。美洲市場關店止損,中國市場快速擴張,這跟中國市場有條不紊的開店節奏形成了鮮明對比。

外賣給星巴克帶來更多機遇。星巴克在2018年開始外賣業務,開啟「啡快」服務,「啡快」小程序上線了支付寶、口碑、餓了麼、淘寶、高德等app,據悉這些app合計去重用戶高達10億。收入下滑明顯的時候,星巴克已通過數位化平臺點單的銷售額達到了整體銷售的23%,其中12%來自專星送線上訂餐,11%來自"在線點到店取"的啡快。

星巴克發展戰略已經開始本土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中國市場對星巴克來說越來越重要。

星巴克面臨挑戰

看重中國市場的星巴克卻也受到本土咖啡品牌的調整。2017年11月,瑞幸咖啡成立。2018年一年時間,瑞幸咖啡開了2073家門店,星巴克入華17年才把中國門店的數量提升至2000家。據瑞幸咖啡方面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直營門店數量為4507家。雖說瑞幸咖啡在存在財務造假等情況,但相關知情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目前仍有300多家大學店暫未營業。但除去未營業咖啡店,其他已恢復正常營業的瑞幸咖啡門店均已實現現金流轉正。

2020年5月,騰訊投資超億元支持咖啡和甜甜圈連鎖公司Tim Hortons在中國的大規模擴張,將幫助這家拿大連鎖店把在華門店數量從目前的大約50家增加到約1500家,並讓運營和物流實現數位化。

以「喜茶」和「奈雪的茶」為突出的茶飲代表也悄悄上線咖啡業務,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個會對星巴克的營收造成一定影響。

有業內人士表示,:「瑞幸之後,現在大的咖啡項目都是由一個大餐飲集團、一個頭部成熟品牌加一個資本方一起運作。這些項目會把咖啡市場做得非常細分,細分市場的顧客被吸引走,星巴克的處境自然就難了。」

星巴克在2020年是最困難的一年,在中國也會受到瑞幸咖啡、喜茶、奈雪等品牌衝擊,消費者可選擇性越來越多,星巴克對消費者好一點,不然會失去更多消費者。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光速上市又財務作假,星巴克老鐵又穩了?
    隨著中國消費者習慣的養成,需求水平也大幅提高,對咖啡連鎖企業來說,產品和便捷顯得更為重要。當以瑞幸咖啡、連咖啡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咖啡在中國迅速崛起時,星巴克就不得不實施自身的革新。由於星巴克特別注重客戶體驗和產品品質,即便外賣市場在前幾年就發展得格外紅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星巴克也沒去做外送業務。但在主打線上零售模式的瑞幸迅速崛起後,市場的緊迫感促使星巴克中國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藉助餓了麼的配送體系,在去年9月推出了「專星送」服務。
  • 瑞幸財務造假22億,為什麼它不能好好賣咖啡?
    一路高歌猛進,打造咖啡界神話的瑞幸,昨天迎來了最大的敗局。一天之內,股價跌了75%。  去年這個時候,蛋解創業編輯部做過一次咖啡行業的深度測評。當時判斷,以消費者的選擇和盈利能力來看,瑞幸必然是敗局。瑞幸玩的不過是資本遊戲,結局如何完全取決於資本的力量。  現在,做空的渾水機構來了,瑞幸又自爆財務造假。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反思
    瑞幸模式切入了品牌型和便利型兩者之間。通過品牌建設,意圖在調性上對標星巴克,通過店面網點加密和親民價格來刺激需求。(青山資本統計) 咖啡的本質是帶有一定功能的飲品,中國人對咖啡消費的話語權不如茶飲,這使得星巴克等國際品牌打造了高毛利偏商務場景模式,現磨咖啡店和消費者的距離體現在便利性和性價比,瑞幸恰恰滿足了這兩點。這是我對此模式看好的底層邏輯。2.
  • 自曝造假22億交易額,瑞幸咖啡的「故事」為何講不下去了?
    但是,東樓萬萬沒想到,瑞幸咖啡上市後,為了進一步推高市值,所採取的手段竟然是財務數據造假。再次擊碎我的三觀。與此同時,也再次印證一個真理,商業成功的路上從未有捷徑。瑞幸咖啡的「故事」為何講不下去了?雖然瑞幸的公告稱財務造假是部分高管和個別員工的行為,但這其實很難令人信服。
  • 「財務造假風波」半年後,瑞幸咖啡過得咋樣?
    今年4月,瑞幸咖啡經歷22億人民幣造假風波後停盤至今,期間經歷了經營狀況的幾番波動。8月,瑞幸咖啡公開宣布實現盈虧平衡。風波過去半年後,瑞幸咖啡現狀如何?近日,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記者走訪獲悉,目前濟南的瑞幸咖啡門店經營狀況基本正常,有較穩定的客流量,但部分籌備營業的門店遲遲沒有推進,全國多地門店擴張速度放緩。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神操作始末!網友:造假可恥,但折扣...
    「自爆」偽造22億交易瑞幸咖啡開盤暴跌時間拉回到上周四(4月2日),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營運長劉健和部分員工偽造業績約22億元人民幣,並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內部業績造假問題。(漫長隊伍,適合刷新聞打發時間)震驚之餘,也想到了從17年同事們分享瑞幸咖啡,中午12點苦等到下午3點才喝到的入坑,到後來時不時1.8折、3.8折甚至5折券薅著各類飲品券的修仙生活,畢竟和動輒40多的星巴克相比,性價比實在是太高。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
    27.11.2020導讀: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前董事長被處罰,肯德基搞了個高科技,無人餐車撲面而來,銀鷺增長發乏力,原創始人再度接盤,餐飲業的每周都熱鬧非凡,餐飲業的新鮮事兒,熱鬧事兒,盡在【
  •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差距在哪?
    「中國咖啡」和「美國咖啡」比差距在哪?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以其快速的擴張能力,迅速佔領了國內咖啡市場,僅次於星巴克。業績造假對於企業影響大到關乎生死存亡,此時在美國股市現狀下爆出造假事件,無疑加劇事件的災難後果。面臨瑞幸的是廣大投資者賠償和美國方面處罰,若能夠從處罰中存活下來,對瑞幸而言,更大考驗還在於,企業經營能否維持,將如何維持,這才是決定瑞幸的未來。瑞幸同星巴克相比,兩者之間究竟存在哪些差異。
  • 瑞幸咖啡前三季度業績繼續增長,原本可以成為行業顛覆者,可惜嗎
    如果不是財務造假,瑞幸咖啡本可以成為咖啡行業的顛覆者,然而生活中沒有如果!瑞幸咖啡前三季度財務數據引起熱議,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的單季收入分別為5.65億、9.8億和11.45億,同比增長18.1%、49.9%和35.8%,雖然增速與以前的三位數增長相比放緩,但是瑞幸咖啡的營收卻一直在增長,而且瑞幸60%以上的門店都是盈利的。看到這個數據,有人可能會說,如果不是財務造假,瑞幸本可以做咖啡行業的顛覆者!
  • 瑞幸咖啡暴跌80% 自曝22億財務造假 網友:割...
    公司正在評估不當行為對其財務報表的整體財務影響。   也因為如此,瑞幸咖啡稱,投資者不要相信公司之前發的財務報表了,公司稱,調查正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評估其先前發布的財務狀況和其他可能的調整。   如此自曝家醜,還是這麼大的金額22個億,股價自然要崩盤。   要知道,22億對瑞幸咖啡是什麼概念?
  • 中國證監會回應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
    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當年,瑞幸是「如何」打動投資人的?|資本|星巴克|融資|咖啡|造假|...
    第二,咖啡是一個非常高頻的消費品類。大家每天可能都要喝,甚至喝很多杯,因此,它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抓手。第三,它是供應鏈上比較標準化的產品,不管是咖啡豆還是運營商,都相對好切入。問:從投資角度來講,為什麼選擇了瑞幸?黎輝:最重要的是,瑞幸用技術的手段和網際網路的方式,對原有行業的商業模式,從上遊到下遊做了一次重塑,讓整個行業供應鏈效率能夠提升。
  • 瑞幸和星巴克誰才能坐上內地咖啡界的第一把交椅?
    Hello,大家好,今天是不常和咖啡的小編毛毛。前兩天瑞幸咖啡財務造假22億元的事情被揭發,讓我們每個人都吃驚了,沒想到優惠力度那麼大的瑞幸咖啡竟然出現了這麼大的財務問題,本以為瑞幸咖啡可以解決星巴克在內地市場一家獨大的問題,但是沒有料到會有這件事的發生,瑞幸咖啡的上升空間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到底誰才能獨領中國市場的龍頭呢?
  • 瑞幸咖啡任命郭謹一為代理CEO,曾「怒懟」星巴克
    涉嫌財務造假而引發的瑞幸咖啡管理層調整,終於落下實錘。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分別終止錢治亞、劉劍的執行長、營運長職務,同時任命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郭謹一為代理執行長。曾深夜「怒懟」星巴克郭謹一當時選擇加入瑞幸,是出於他對咖啡市場的判斷:與中美市場不同,加拿大的主要連鎖咖啡品牌是Tim Hortons,澳大利亞做的最好的是Gloria Jeans,英國則是COSTA。郭謹一認為,從全球市場的格局來看,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咖啡市場都存在充分競爭。
  • 範棣:瑞幸咖啡造假或引發中概股寒冬來襲
    上周四,黑天鵝突然降至瑞幸,其股票一天5次熔斷,跌去了近80%,並引發了中概股集體大跌。在新冠全球肆虐背景下,美股四次熔斷,中概股已慘遭血洗,如今瑞幸事件更是雪上加霜。近些年,中概股財務造假的市場之問揮之不去,無疑瑞幸將引發一場中概股的誠信地震。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是神州優車集團原COO錢治亞創建的國內咖啡品牌。2018年創立,總部在廈門,入駐13個城市,開設門店超過4507家,要知道星巴克在中國也只有3000多家門店,但是星巴克開設這麼多門店花費了20年的時間,瑞幸咖啡卻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那麼瑞幸咖啡是怎麼做到的呢?
  • 瑞幸咖啡和康美藥業同為財務造假!中美兩國處理方式有很大不同!
    再說說,今年特別重大知名的造假案,瑞幸咖啡,造假金額方面,瑞幸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分別虛增了2.5億元、7.0億元、11.7億元的淨收入。而瑞幸此前披露的財報中,二季度、三季度的淨收入分別為9.09億元、15.42億元,四季度預期收入在21-22億元間,合計高達約46億元。這意味著,二季度到四季度,瑞幸分別虛增27.5%、45.4%和一半收入。
  • 瑞幸咖啡翻車記 || 品牌剖析
    攜10億元入局的錢治亞,一開始就將對手直接瞄向了星巴克,「我會把網際網路的競爭帶進咖啡市場的,星巴克們很快就要感受到了」,她曾在一場媒體飯局上如此說道。對於星巴克和大多數看客來說,2017年的瑞幸咖啡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角色,而對於錢治亞和其背後的神州系團隊來說,卻是一個能助其實現擴張大夢的棋子。
  • 證監會譴責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優惠券無法使用此前屢遭投訴
    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4月2日,瑞幸官方發布公告,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公告中稱,瑞幸內部調查顯示,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與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金額約為22億元。4月3日下午,中國證監會官方微博對此作出回應,表示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
  • 瑞幸起火,殃及神州租車:「中國人的咖啡」還能跑贏星巴克嗎?
    瑞幸的營收數據主動造假問題,不僅將使自己面臨高額索賠和罰款,也將使其他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信譽受到影響。但仍有部分機構和商業人士看好中國咖啡連鎖市場的發展潛力。神州租車與瑞幸咖啡董事長和第一大股東均為陸正耀,瑞幸咖啡CEO錢治亞等多名核心高管、包括此次瑞幸自曝對業績造假負責的COO劉劍,也都出自神州租車此前的管理團隊。瑞幸咖啡在北京創業之初,亦租用神州租車的辦公樓。由於店面擴張速度較快,成立僅兩年的瑞幸咖啡在2019年年底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大陸門店數量最多的咖啡連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