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員工離職後必須退股,具體怎麼實現?

2020-12-23 騰訊網

實行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時,部分公司章程規定「離職退股」條款,即「員工脫離公司的,包括調離、退休、自動離職、停薪留職、被辭退或解聘、被開除或死亡等,其股權由公司回購」。該條款的核心內容是強制離職員工轉讓股權。那麼,「離職退股」條款該如何實現法律效力呢?

針對需要工商註冊或者在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登記的股份,要落實「離職退股」相關條款,還得提前以書面形式進行確認。

1、公司章程:提前約定退股詳情

先看個案例,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義秋華、廣西賀州市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2016)桂民申2017號】。

醫藥公司章程……第二十四條規定「在下列情況必須退股,由公司退還出資額,重新配置和轉讓。1、經公司批准調離本公司的;2、被公司辭退、除名、開除的;3、自動辭職的」,是關於股權退股條件的規定,屬於不得退股的除外情形。股權的本質是財產權,股東或持股職工在不違背法律、行政法規強行性規定的前提下可以以協議的方式自由處分。而且,持股職工通過職工持股會參與公司投資,具有勞動者和持股會員雙重身份的特徵,當持股職工不再具有公司勞動者的身份,相應地也不再享有持股會員資格。故醫藥公司章程第二十四條關於離職退股的條款約定合法有效。

如前述案例,可在公司章程裡提前予以規定清楚,從華揚資本研究的案例來看,很多案例只是規定什麼情況下必須退股,例如離職、解僱、開除、退休等等,但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還應事先規定以什麼樣的價格退股、退出來的股份如何處理,否則到時候退出來的股份沒人要收怎麼辦?雙方在退股價格計算上出現糾紛怎麼辦?多數類案都是因為退股價格沒談攏才對簿公堂的。

從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約束對象來看,是針對全體股東的,如果在推行員工股權激勵之前就有非公司員工的股東,該如何處理呢?可以在公司章程裡先約定關於員工股權激勵事宜,由公司的股權激勵相關制度進行規定,並在該制度裡明確規定退出詳情,經由股東會表決通過後,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2、合夥協議:提前約定退股詳情

如果員工是在合夥企業之持股平臺上持股的話,由於合夥企業是基於《合夥企業法》設立的,不受《公司法》約束,因此是基於全體合伙人籤訂的《合夥協議》或者《股權管理辦法》等書面文件確認議事規則和處理規定的,相對於有限公司比較而言,好處理得很多,也極少出現股權糾紛訴訟案例。只要提前把規則寫清楚,讓全體員工股東籤字確認就具有法律效力。

在約定退出情況的同時,還應明確約定退出股份的價格、退出的股份由誰來接手、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認購權等明細事宜。

3、股權激勵協議:雙方提前籤訂協議

原股東(一般是控股股東)與每個激勵對象,也可以分別籤署股權激勵協議,寫明離職退股相關條款。但與公司章程相比,股東之間的協議則所有不同,約定的對象僅限於籤約雙方。因此,如果只是部分股東之間通過協議方式約定了「退股條件」,在具體操作時,仍需嚴格遵照公司法有關股權轉讓的規定,在確保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等諸項權利的前提下,形成有效股東會決議來依法處理股權轉讓問題。

在約定退出情況的同時,還應明確約定退出股份的價格、退出的股份由誰來接手、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認購權等明細事宜。

4、方案約束:上市公司提前規定好離職退股相關規定

這個主要是針對上市公司推行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告的方案對每個激勵對象都是有約束作用的,可以在解鎖條件或者行權條件上直接規定員工必須在職、績效考核結果合格才能解鎖或者行權,也可以在方案公告「公司、激勵對象發生變化時如何實施激勵計劃」一節寫明:若激勵對象離職,則取消授予激勵對象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由公司回購後註銷。

例如方大特鋼2018年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披露:

第一處:解鎖條件

「7、本激勵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的公司業績條件為: 本激勵計劃在 2018-2019年的 2個會計年度中,分年度進行業績考核,每個會計年度考核一次,以達到業績考核目標作為激勵對象的解除限售條件之一;同時,實際可解除限售數量與激勵對象績效考核結果掛鈎。

… …(公司業績指標)

除上述財務指標外,激勵對象必須個人績效考核合格,即激勵對象在本激勵計劃考核結果等級達到合格時方可解除限售當期全部限制性股票,如激勵對象考核結果為不合格,則不可解除限售,激勵對象所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由公司回購註銷。」

第二處:激勵對象個人情況發生變化的處理

「(一)激勵對象在本計劃有效期結束前,發生職務變更,離職或死亡等情況,按照以下規定處置:

… …

3、激勵對象與公司解除勞動關係的,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由公司以回購價格進行回購註銷。」

相關焦點

  • 員工提前離職,概不退股?這份判決書不得不看
    關鍵條款是這樣約定的——「員工出資3萬元,獲取美容院3%利潤收益權;若要獲得分紅,需要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若未達成目標,分紅予以扣減;如果員工在約定的勞動合同期限內提前離職,員工享有的利潤分配權自動「清零」,股金不退,員工不得據此提出任何清算和補償要求。」確實,提前離職不退股金,條款寫得很明確。
  • 鄭州男子加盟公司後入股2萬,辭職後遭遇退股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通訊員 魯維佳目前,一些公司為激勵員工,加之一定程度上的融資需要,會允許部分員工出資購買一定的股份,然而一旦員工與公司「分道揚鑣」,這些股份的處理便成了「燙手山芋」,由此引發的糾紛也不在少數。
  • 員工退股神速完成,娃哈哈打算上市了!
    退股行動2018年春節剛過,趕回娃哈哈生產基地上班的唐傑,聽到同事們在悄聲議論一件大事——公司退股了。80後唐傑是娃哈哈的一名車間員工,屬於外來務工。他來公司不到三年,沒有股份。但他對記者表示,他認識的幾個工齡在五年以上的同事,股份都被公司收回了。退股風暴悄悄席捲了整個娃哈哈。
  • 員工罰吃死神辣條被送進醫院!具體是怎麼回事?女員工已遭離職
    具體是怎麼回事,員工為何要罰吃死神辣條?公司不成文規定:業績不佳要接受懲罰當時被送進醫院的是悟空財稅服務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業務部的2名女職員,當時共有7名員工被懲罰吃辣條。據了解,這家公司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對那些所謂「業績不佳」的員工要進行懲罰,每月的5月7日就是「懲罰日」,一般安排在月初進行。
  • 東鵬上市,退股員工確認股東資格被駁回,員工退股的正確姿勢是?
    導讀:東鵬控股(上市公司,003012)上市,李某等14名原告以東鵬創意、東鵬控股為被告,起訴到法院,要求撤銷改制時所獲股權轉讓的確認函,登記股份身份,被駁回。改制員工退股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東鵬控股上市,退股員工發起股東資格確認訴訟2020年11月27日,東鵬控股(上市公司,003012)發布編號為2020-020的公告,公告披露了一起股東資格確認糾紛。
  • 重慶法律顧問:公司股東如何退股?退股時能要求返還股金嗎?
    實務中,經常接到小夥伴諮詢退股的法律問題,幾個股東出資後,因為經營意見不合或其它原因等產生矛盾,導致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股東想退出公司,並要求退股。那麼,公司在經營過程中,股東能不能要求退股,並返還出資款?
  • 公司員工年末離職後,年末領的年終獎該怎麼扣稅?
    關於離職員工年終獎和個人所得稅問題。武漢開公司多少天領證? 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離職員工的年終獎是否需要從個人所得稅之中扣除?武漢開放公司小企業稅如何繳納?
  • 張印富律師|公司股東能否退股?如何退出公司?
    ,股東之間矛盾越來越深,自己想退出公司,請問股東能否退股?也就是說,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股東可以通過公司回購股東股份、其他股東受讓股份、他人受讓股東股份、公司減資、公司分立等方式實現退股和退出公司。具體採用哪種方式,可以視具體情況從中選擇其中一種方式:1、公司回購。
  • 菲律賓一菠菜公司為防止員工跳槽,拒還離職員工護照
    博華資訊報導:菲律賓有網絡博彩公司為防止員工跳槽,要求凡是離職員工,都不給護照,自己去大使館補旅行證回去。下面是公司發的通知重要通知:各主管及行政注意!即日起,如有個別員工確實要離職的,經過溝通留不下來的,不管什麼人都不能給護照,讓他去大使館補旅遊證回去,這才能保證不是跳槽、被挖,為不影響集團風氣,必須按此策執行,絕不能給跳槽機會。如有主管跟行政不經過公司同意擅自給護照的罰款十萬人民幣。不給護照原因:1.如果不是跳槽,只要護照不是拉黑回去護照同樣能補2.如果護照拉黑,回去同樣剪掉,跟補旅行證沒兩樣。
  • 公司要求員工在特定時間休年假,員工可以拒絕嗎?
    答:常見的理由大致有:1、員工想集中休假,「好幹件大事」,旅個遊啥的,但是公司要求上半年只能休一半,下半年休另一半,公司為啥這樣安排呢?其實很簡單,怕你上半年休完,就跑路離職;2、三倍工資多香呀,員工不想休假,就等著要三倍工資,多吃幾頓火鍋美滋滋,哈哈。
  • 為什麼很多公司都不直接開除員工,而是讓員工主動提出離職?
    就目前大部分的公司操作上來說,即使是因為員工工作表現不好、公司架構調整等原因需要勸退員工時,大部分公司都不會選擇以公司的名義直接勸退、辭退、開除員工,而是和員工溝通一致,讓員工寫辭職申請,處理為員工主動提出辭職。公司之所以會這麼做,原因如下:一、直接勸退、辭退、開除,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 離職員工再回來,最見一家公司的格局
    有些公司把離職員工當成招聘的首選,也有些公司把離職員工列入「黑名單」。《第一財經周刊》援引過一家招聘平臺的全行業調研數據,有 47.9% 的員工稱,如果有機會,願意回到原公司;也有 31.4% 的企業表示接納前員工再入職,60.8% 的企業視情況而定,另外有 7.8%的 企業明確不允許二進宮。
  • 員工「個人原因」離職,真相是什麼?
    一個案例是一個做設計的朋友,在國慶節前一天晚上被臨時要求做一張海報,一直做到了晚上9點30才離開公司,等做完發給老闆後,老闆卻回覆說等放假回來再看看。另一個案例是,朋友的小孩嚴重感冒請了半天假。由於在醫院檢查過程中沒及時接到電話,後來被當面批評了好幾次了。而我也曾因為開車沒及時接到電話,被罵過,老闆說我們的電話要24小時隨時待命,3聲必須應答。
  • 謊妙絕倫,聽聞員工離職要上繳私人帳號
    老員工說:離職手續辦了好幾天,就差老闆籤字了,這天給老闆發信息,想看看他什麼時候到公司,沒想老闆卻讓老員工把微信號上交老員工聽到這個要求愣了,一年前進公司的時候,為了方便將生活和工作區分開,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又註冊了個微信號,這件事情自己沒有上報老闆,但老闆見過幾次不是用的公司的微信號在聯繫客戶,也沒說什麼,說明他是默許的。
  • 公司規定在年終獎發放之前不得離職,辭職後還能否主張年終獎?
    【導讀】年終獎是用人單位根據全年經濟效益對員工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員工發放的一次性獎金。若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規定或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在年終獎發放日之前勞動者不得離職,否則其將無權獲得年終獎。在此情形下,勞動者能否主張年終獎?
  • 疫情期間公司拖欠工資,員工能否離職要求補償,領取失業金?
    疫情期間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欠繳社保、不提供勞動條件,員工能否以此提出離職,要求經濟補償?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以看出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欠繳社保、不提供勞動條件,員工以此提出離職
  • 節後離職潮:如何正確對待即將離職的員工?
    蓄謀已久的離職是已經考慮好方方面面,在假期中仔細思考了離職的利與弊,節後毅然遞了辭職報告。這個計劃已久的辭職主要有哪些原因呢?當員工感覺公司的發展規劃限制了個人的發展,並且培訓和晉升機會太少。雖然對公司有深厚的感情,但是為了個人的發展,不得已提出辭職。調查顯示,42.48% 的受訪者吐槽辭職主要原因是薪酬福利太低。「加薪吧」成為離職或即將辭職的員工最常說的一句話。
  • 公司要求員工1天設計100張海報,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
    年關將至,還有10多天就過年了,一些行業開始忙碌了起來,這既是年底最後的衝刺,也是上下遊公司要求的最後趕工時間。媒體報導一家公司的老闆要求員工:「每天出100張小年圖的海報,發到公司群裡讓領導審批候選,並稱每天都要這麼做,做不出來屬於是個人完不成任務。」
  • 員工離職,聰明的HR在這4個方面肯定會處理得當!
    勞動者離職後索要年終獎,部分用人單位辯稱,勞動者未達到年終獎發放的績效考核標準或績效考核不合格,因此不應發放年終獎。③三是勞動者在年終獎發放時已離職,是否失去享受年終獎資格。而現實中現行法律法規並沒有強制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發放年終獎,也沒有規定年終獎應如何發放,而是將年終獎發放的自主權更多交給了單位。
  • 公司單方面對員工降職減薪被迫員工離職,公司要支付補償嗎?
    副總不服董事長的調崗,申請仲裁時提出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2018年3月,李明來到了某集團公司工作,擔任集團副總兼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李明和公司的勞動合同中就約定李明的崗位為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集團行政級別是副總級,6個月後的2018年9月1日雙方又籤訂了補充的協議,約定李明的年薪為25萬元調高到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