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面 免費訂閱!
近幾年來,紅木收藏一路走紅,價格更是不斷翻倍增長。其中,漲勢最火熱的莫過於黃花梨了。
2017年10月2日,在嘉德2017秋季五周年慶典拍賣會上,一張「明 黃花梨無束腰馬蹄腿獨板圍子羅漢床」拍出了3435萬港幣(約合人民幣2851萬元),讓很多人驚為天價!
▲明 黃花梨無束腰馬蹄腿獨板圍子羅漢床
然而,它並不是最貴的床,最貴的床是2017年7月9日北京印千山2017春拍:「潛龍邸—明清家具」拍出的「明 福山壽海天地同春月洞式門罩黃花梨架子床」,成交價高達5290萬人民幣。
▲ 明 福山壽海天地同春月洞式門罩黃花梨架子床
這張明代黃花梨架子床,其全部的結構組件均可手工拆解,而且重新攢組之後紋絲不晃,足以表明此件傳世家具榫接精密、工藝上乘。
樸素的明式家具處處洋溢著儒家的儀制與風範,我們以中華傳統美學的觀點審視這張絕無僅有的月洞式門罩架子床,一種強烈的陰陽、方圓、虛實的對比之趣油然而生。
通體的雕飾完美的呈現了「本固枝榮、福壽延綿」的寓意。「蒼龍教子、鸞鳳呈祥」等圖案,是古人婚嫁時表達喜慶、望子成才、夫婦恩愛的傳統裝飾語彙,它們鹹集一堂,明確無誤地詮釋了這件架子床的具體用途。
相對常見的四柱、六柱架子床,而本例月洞門式的造型則是更為別開生面的一款。正看方中有圓,無疑是借鑑了江南庭院中的同款門式,非常直接的表達了設計者對「曲圓」審美的追求。
在裝飾設計和雕刻手法上,也是傳世明代黃花梨家具中圖案最為豐沛飽滿的範例。
牙板、束腰、腿足、四面圍子的底側雕飾密不透風,這無疑是巨大的勞動量和極大花費的結果。
事實上,不僅黃花梨的老家具屢出天價,黃花梨原料也早已貴的讓人瞠目結舌:2017年3月25日早晨,越南一株樹齡約200年的大型黃花梨樹被砍伐並出售。此次黃花梨樹的最終成交價格為245億越南盾,另外附加了社區建設費15億越南盾,因此總額達到26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791萬元)。
為什麼黃花梨不管是原料還是成品,都如此受追捧呢?
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又稱海南黃花梨。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木之一,它木性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家具。
回顧紅木發展歷史,王世襄曾在《明式家具研究》一書指出:
中國最好的明式家具都是使用海南黃花梨製作。黃花梨肌理細膩程度,在其他木材中很難找到能與之相比的,不用上漆、著色,用砂紙和蠟稍加打磨就光可鑑人。它的光滑溫潤,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一種追求自然的境界,那種美感,那種天然合一,給人無窮想像。
明代黃花梨交椅
成交價:RMB 69,440,000
拍賣日期:2010-12-12南京正大
今天,野生海黃幾乎滅絕,我們能看到的活樹大多是後期人工種植的,樹齡超過50年的種植樹也寥寥無幾。而從黃花梨家具、黃花梨工藝品到手串等都受到人們喜愛甚至痴迷,並且價格一天比一天高,所以從尋料農民到手串、雕件等加工者都想盡一切辦法尋找餘留下來的那麼一點點海黃!霸王嶺一角
前幾年,海黃老根料容易找,霸王嶺,公愛,板橋,石碌,尖峰嶺,每天都有料挖出來。至今,當地還流傳著一個婦女打柴撿到三十多斤海黃小料發了小財的故事:
一個黎族阿妹在山腰下打柴時,無意中發現地上有一些很像花梨格(地方稱呼)的根料,好奇心的唆使下,她上前撿了起來,砍一刀拿起來聞,沒想到居然是塊海黃小根料(幾兩根料老闆過來收也有幾百塊錢)。於是她在那一個地方地毯式的搜索,懷疑那個地方以前有過大棵花梨樹存在,刨開地面上的泥土,將附近的植被翻了個底朝天。直到天快黑了,她找了一半蛇皮袋的小料,回到家稱有30多斤,發了筆小財。
當時黎族村民組團上山找料,天天都有人下山。有時收料人就在山腳下等著下山,一輛輛金鹿牌拖拉機,拉著一車車人回來。直到現在這這種場景已經不復存在,人們不斷的挖掘尋找,整片大山都找個遍。
經過這樣反反覆覆地搜索,現在,幾天下來兩手空空的也是家常便飯,這樣上山尋料確實非常不易,搜尋出的材料越來越少,現在基本搜刮殆盡。一次能找到幾斤小料的已經算是走運了,所以海黃那高高在上的價格不足為奇。(海南朋友每周到山裡等一兩次料,真心感受並非炒作。)
盛極而衰、否極泰來是世間事物成長發展的規律,21世紀初葉十年間,黃花梨演繹了同樣的故事: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黃花梨資源被集中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迅速消耗。
十餘年的燦爛輝煌之後,由於資源的極端稀缺和成材周期漫長等客觀限制,黃花梨了正從一個產業的主角位置上悄然退後,輝煌謝幕。。。
整理:百木匯 來源:中古時代文化 侵權請告知
▼點擊〔閱讀原文〕聯繫小編:百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