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戲曲學子河北學藝「滿載而歸」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信息

臺灣戲曲學子河北學藝「滿載而歸」
2016-08-08 21:54: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臺灣學生上演《霸王別姬》。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圖為臺灣戲曲學院師生合演《黃鶴樓》。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中新社石家莊8月8日電 (記者 高紅超)京胡聲聲,絲弦繞梁。8日下午,河北藝術職業學院的舞臺傳來陣陣熱烈掌聲,《三道令》、《霸王別姬》、《盜御馬》、《夜探浮山》、《小放牛》……一出出京劇經典劇目正在上演,臺上主角是來自臺灣戲曲學院京劇表演專業的學生,他們正在以匯報演出的形式向觀眾展示在河北拜師學藝的成果。

  小演員中既有演唱小生、旦角的,也有演唱花臉、武生的,行當齊全。只見他們的一招一式流暢到位,一念一唱神韻十足,一顰一笑有模有樣。

  「2016年臺灣戲曲學院京劇表演石家莊研習營」於7月12日至8月8日在河北藝術職業學院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暑期戲曲學習之旅結束,很多臺灣學生表示此行「受益匪淺」。

  「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的匯報演出時間,但凝聚著我們一個月來的學習收穫。」臺灣少數民族少女奈諾·伊安在《黃鶴樓》中扮演周瑜,她的最大收穫是提高了塑造人物表情的能力,「老師一遍遍示範,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在表演中呈現細節。」

  已有8年學戲經歷的林昱慈感到自己在念白和唱腔上有了很大提高。第一次到大陸學習的餘育傑則說,「無論在唱、念,還是眼神、動作上,老師都講得很詳細,希望以後多一些這樣的學習機會,時間也更長一些。」

  「我們聘請了河北最好的京劇名家來講授經典劇目。」河北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趙宗更說,為讓學生領悟京劇藝術真諦,研習營還安排了文化考察、觀摩京劇名家戲曲演出等活動。

  臺灣戲曲學院是臺灣唯一一所專門培養傳統戲曲人才的學校。「兩岸交流開啟了學生的眼界,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卻勝過他們在臺北一年的學習時光。」該校京劇學系主任萬裕民表示,希望未來兩地還能繼續合作,共同為振興戲曲而努力。

  此次學習培訓活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河北省文化廳主辦,河北藝術職業學院、臺灣戲曲學院承辦。(完)

相關焦點

  • 熱愛戲曲的臺灣年輕人
    中新社石家莊8月27日電 題:熱愛戲曲的臺灣年輕人  中新社記者 高紅超  暑假就要結束,即將成為大一新生的林昱慈並沒有抓住餘下空閒時光出去玩耍,而是「窩」在練功房裡練功,她的最大夢想是有朝一日能與姐姐同臺演出。  林昱慈的姐姐林庭瑜是臺灣國光劇團青年新秀。在姐姐影響下,林昱慈也成為一名戲曲藝術的痴迷者。
  • 臺灣戲曲學院師生來石獅交流
    ­   昨日下午,受邀來石參加石獅市第十四屆廣場文化藝術節的臺灣戲曲學院部分師生,與石獅向陽花開藝術團進行了交流互動。­  活動現場,雙方相互展示了精心編排的活動節目,並對兩地舞蹈文化進行了交流探討。
  • 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臺灣戲曲傳承發展
    臺北木偶劇團走進校園   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蔡欣欣,是大陸戲劇界熟識的朋友。這位長相和打扮都頗為古典的美女教授以研究古典戲曲、臺灣地方戲、民間遊藝與陣頭小戲著稱。蔡欣欣以極快的語速,向記者道出了臺灣戲曲的樂與憂。  如魚得水與瀕臨失傳  除布袋戲之外,臺灣傳統戲曲大多源自大陸閩粵地區,於明代末年隨漳、泉、客籍移民的遷徒流傳至臺灣。因此,臺灣早期民間戲曲是建立在閩粵曲藝基礎之上的。之後,京劇、崑曲、河南梆子等內陸劇種也陸續傳入臺灣。
  • 金華兩項「非遺」赴臺巡演受熱捧,臺灣青年現場拜師學藝
    今年元宵節期間,浙江婺劇團演員在臺灣南投共出演7場,贏得臺灣同胞熱烈的掌聲。島內幾十家媒體報導了演出盛況。金華婺劇共選送了兩個節目,分別是婺劇《伐子都》選段和水秀舞《天女散花》。一唱一舞兩個節目體現了婺劇的豐富表演形式,尤其是《天女散花》連貫順暢、柔中帶剛,在1994年出生的浙婺演員盛淬嫣的演繹下更是美輪美奐。
  • 兩名納雍學子與一位河北民革黨員的故事
    未曾謀面的蔣叔叔 ——兩名納雍學子與一位河北民革黨員的故事9月4日,今秋被錄取為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大學新生劉小娥就要前去學校報到了。
  • 兩岸一家親—— 石獅鵬山工貿學校-臺灣戲曲學院 兩岸學子交流活動圓滿完成
    我校與臺灣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第十二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兩岸一家親」大型聯歡晚會於2018年6月18日晚在我校蔡衍善大禮堂舉行
  • 臺灣「豫劇皇太后」張岫雲老照片、珍貴視頻賞析【梨園戲曲·119期】
    點擊上面藍色小字「梨園戲曲」可快速關注,感謝!
  • 河北省新增1所「雙一流」,各大985大學鼎力支持,河北學子有福了
    河北省新增1所「雙一流」,各大985大學鼎力支持,河北學子有福了 很多河北學子表示,在河北參加高考真的是太難了,雖然河北擁有百餘所大學,但是要說起河北「重點大學」的話,在211大學和雙一流大學中,僅有河北工業大學一所而已。讓河北學子感到鬱悶的是,唯一的一所「名校」,地址還不在河北省境內,而是在天津。
  • 戲曲49種戲曲類型
    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
  • 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為考研學子送暖心大禮包
    摘要: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高度重視學生考研工作。12月9日,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韓志華,院長桑亞新,副書記、副院長趙金輝帶領全體輔導員、一二三年級的學生代表,為考研學子送上暖心大禮包,激發了學子們不懼挑戰、迎難而上的精神。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提名名單出爐 河北戲曲電影《安娥》入圍
    近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公布了提名者入圍名單,戲曲電影《安娥》獲得了最佳戲曲片提名,堪稱河北戲曲電影的一次新突破。經過嚴格的初選、初評,《安娥》入圍了本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名單。《安娥》是石家莊市評劇院一團精心打造的戲曲電影,由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袁淑梅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國歌作者田漢的夫人安娥作為作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從追求獨立自由的民國才女成長為愛國抗戰的國之勇士的命運歷程。
  • 臺灣金曲獎圓滿落幕,愛聽卓樂滿載而歸
    第27屆(臺灣)金曲獎暨國際音樂節(GMA)在上周圓滿落幕,愛聽卓樂CEO潘才俊(TC PAN)受邀出席,見證了這一華語樂壇的年度盛事;愛聽卓樂作為中國領先的數位音樂內容及服務整合商
  • 臺灣「偷聽」大陸戲曲四十年
    從1949年到1987年,臺灣與大陸的戲曲交流一直中斷。這四十多年裡,臺灣的戲曲愛好者,只能靠偷聽,來欣賞大陸戲曲的名家名段。
  • 中國戲曲概說
    在河南省偃師市出土的一座宋代墓葬裡,發掘出來的「宋雜劇演員丁都賽雕像磚」,是中國現存的最早記錄戲曲演出活動形象的文物。爾後,「戲曲」之名迭有變遷,以「戲曲」指稱「中國傳統戲劇」,須待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問世,本書以「戲曲」為名,首度將中國傳統戲劇推上近代學術之林,「戲曲」乃成為「中國傳統戲劇」之專稱。王國維將戲曲定義成「合歌舞以演故事」,同時也指出代言體是戲曲不同於其他文類的重要特點。
  • 臺灣:傳統戲曲 別樣演繹
    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於1月30日大年初六,在臺灣戲曲中心熱熱鬧鬧地舉行了開箱儀式,演出《群仙伏妖》《五福靈官》《財神進寶》《加官晉爵》等吉祥戲。臺灣民眾紛紛到場免費求票觀賞,一同分享新春喜氣。臺灣豫劇團同樣在今春獻演好戲,《一樹紅梅》《紅娘》兩部劇名都帶「紅」字,寓意「紅紅火火」,喜慶農曆金鼠年。
  • 戲曲知識概述
    「戲曲」一詞始見於《水雲村稿》中〈詞人吳雲章傳〉,指南宋流行於民間的永嘉戲曲,是南戲戲文發展之濫觴。在河南省偃師市出土的一座宋代墓葬裡,發掘出來的「宋雜劇演員丁都賽雕像磚」,是中國現存的最早記錄戲曲演出活動形象的文物。
  • 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3月舉行
    臺灣戲曲中心10日在臺北公布,將在3月29日至5月27日推出第一屆臺灣戲曲藝術節。  臺灣傳統藝術中心主任吳榮順介紹,首屆戲曲藝術節將呈現「戲曲臺灣」「戲曲世界」「戲曲未來」三大主題,一則展示臺灣戲曲的魅力,二則與其他地方戲曲交流,三則鼓勵進行戲曲創新。
  • 河北科技學院學子觀看布影劇《再見了母校》,重溫校園生活
    河北科技學院學子觀看布影劇《再見了母校》,重溫校園生活 來源:財訊網 • 2020-11-23 18:53:15 河北科技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於歷史文化古城河北省保定市。
  • 京劇戲曲
    1950年8月間,陳素真、王魁元等率領該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定名為豫劇,此後「豫劇」一詞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清朝之前宋代東京欣賞演出的場所--勾欄宋代東京欣賞演出的場所--勾欄(4張)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 [2]  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 臺灣戲曲學院校長 劉晉立接任
    臺教育部門所屬大學卸新任校長聯合交接典禮1日舉行,臺當局教育部門主管潘文忠(左)將聘書頒給新任臺灣戲曲學院校長劉晉立(右)。(範揚光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昨天8月1日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始,許多新校長上任。臺當局教育部門主管潘文忠昨天主持公立大學卸新任校長交接暨致送續任校長聘書典禮,原臺灣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卸任,由劉晉立接手;另有6所公立大學校長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