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新網、央視以及部分香港媒體的報導,8月24日在香港九龍灣的企業廣場外和常悅道,一群黑衣極端分子接連拆毀了那裡至少兩座造價昂貴的「智慧路燈」。
從香港的智慧路燈說起
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有東方明珠的美譽,在智慧城市建設層面也一直走在前列,去年IESE巴塞隆納商學院公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排名中,香港從過去的42名一躍上升到第8名。
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每天有大量的傳感器和系統落地,用於收集城市的海量信息數據,城市街邊的路燈便成為了智慧城市最方便的信息採集入口。香港2017年啟動九龍東計劃,其中包括試點智能燈杆等項目,據媒體報導,2019年6月底,香港將在觀塘及啟德發展區路旁,安裝完成50個多功能智慧路燈,預計2019年底,會在中環、金鐘、灣仔和銅鑼灣裝設同類智慧路燈,隨後再擴至尖沙咀,屆時共計安裝約400個智慧路燈。據悉,相關部門會在首批智慧路燈投入服務一年後檢視成效,並徵詢市民意見,整個試驗計劃為期3年。
原本可以照亮香港未來的智慧路燈近日卻被港獨分子大肆破壞。
從媒體的報導來看,這些黑衣極端分子之所以會毀掉這些據稱每盞造價約230萬港幣的路燈,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路燈有「人臉識別」功能,會拍下在香港街頭搞破壞的他們的面孔,進而令他們受到法律的制裁。並炒作香港智慧路燈有一個「藍牙」設備的供應商名叫「TickTack Tech」, 稱這個企業是內地的「上海三思」,是內地「天網」項目的承辦商之一。
沒想到,這些黑衣極端分子很快就被接連打臉。
香港特區政府方面則闢謠說,這些路燈都沒有「人臉識別」的功能,不會侵犯個人隱私,並譴責到,智慧路燈遭到大肆破壞「實屬不可理喻」。
港獨毀掉智慧路燈並拆下裡面的設備後「尷尬」地發現,這些路燈設備的主要供應商居然是美國的「思科」(Cisco)公司,還有來自中國臺灣省和香港特區的本地企業。
「TickTack Tech」,也並非上海三思,而是中文名為「訊科系統有限公司」的香港企業,目前已在其官網上澄清說他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本土企業,公司的兩位股東/董事也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與內地任何企業更是從來沒有任何股權或從屬關係。
當然,在這背後也可以看到部分噁心的西方媒體裹挾著這幫廢青,他們曾大批量的撰文抹黑中國的智慧城市系統以及中國用來打擊違法行為的「天網項目」。而中國各地政府在監控使用問題上進行的各種保護公民隱私不被侵犯的立法工作卻被選擇性忽視,他們也看不見因為有攝像頭和監控系統的存在,有多少街頭的碰瓷行為被化解,又有多少引起民間強烈關注的案件,因為攝像頭的幫助,而有了公正的處理結果。
可以說,香港廢青破壞智慧燈杆的前因後果顯得如此荒唐、可笑、可嘆、可恨。
智慧路燈到底是個什麼燈?
港獨青年及西方媒體極力抹黑內地的一切,正如在這次事件中強制關聯「上海三思」一樣。不可否認,三思確實正在全球布局多杆合一的「智慧路燈」,且項目遍布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沙特、哥斯大黎加等國際區域,在國內也落地了北京、上海、江西、浙江、重慶、廣東、江蘇等地區。
上海三思智慧路燈示意圖
上海三思智慧路燈功能圖解
上海三思總裁王鷹華說過:「一盞智慧路燈,外觀看起來組件和功能都相差無幾,但其實差異還是很大的。最大的優劣差異在於:你是否具備系統集成能力、業務聯動能力、整體方案解決能力、軟硬體一體化能力及後期運營管理能力。」
在採訪上海三思電子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伯明時,我們了解到:與傳統路燈不同,「三思智慧路燈與系統」不僅擁有基本的智能照明模塊,還整合了監控攝像頭、5G微基站、安全報警等硬體,集信息發布模塊、信息採集模塊、信息傳輸和控制模塊、應急電源模塊等於一身,通過配備的戶外小間距LED顯示屏、攝像頭、無線WiFi以及充電樁,可實現LED路燈照明、LED顯示屏顯示、通訊與控制、視頻監控、環境傳感監測、電動車充電樁和緊急呼叫等不同應用。
別小看一盞小小的路燈,「一桿多用」不僅節約能源,也可以減少對城市土地的佔用,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城市裡現有的路燈資源,光源採用LED按需照明,照明燈下方的攝像頭可以作保安用途或監控車輛,檢測區域內的車流、人流數據,提供大數據的收集和計算功能。隨著 5G 技術的發展,其超密集異構網絡技術則要求減小小區半徑,增加低功率節點數量,是保證未來5G網絡支持1000倍流量增長,要求基站數量越多,覆蓋就越好,速度就越快,在這一前提下,作為一項基礎設施,路燈在城市中具有分布有序、覆蓋廣泛、存在電力等特點,完美契合了5G微基站的要求,可在路燈頂端安裝無線網絡WiFi熱點或5G基站。
同時,在一些城市,街頭智慧燈杆還具有氣象站、空氣品質監測等功能,如天氣降雨情況、噪音、空氣汙染數據等,並將信息顯示在路邊屏幕上供市民參考,兼顧了環境保護需求。
城市治理正從「硬體」向「軟硬體」並重進發,智慧燈杆等智慧基礎設施之所以能得到推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精細化管理正成為城市治理的普遍要求,其多樣化的應用使其在節約能源、環境友好、事故預警、公共安全及便民出行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具有極高的實際應用價值,既可以全面提升和改善社會效益,又可以作為智慧城市的信息感知終端,支撐起城市物聯網的全範圍覆蓋,豐富了人們對未來智慧城市的想像。
因此,正如特區政府在譴責聲明中說的,破壞這樣的產品實屬不可理喻。
智慧路燈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智慧路燈作為智慧城市的末梢和終端,是一座城市物聯網的最佳接口,它的推廣和普及一定是接下來幾年備受社會和行業關注熱點,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隨著智慧路燈需求不斷上升,不僅僅是在中國大陸已遍地開花,據媒體報導,2019年中國臺灣也在陸續推動智慧路燈導入計劃:臺北通過智慧路燈的試點,將路燈網絡作為強大的物聯網平臺,導入智慧照明、安全警示、車流與人流計數、停車格空位監測等功能,根據規劃,臺北2019年將建設1.26萬盞智慧路燈,預計3年內將逐步拓展至整個臺北,共建設超11萬盞智慧路燈。
據國際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羅百輝預測,2019年全球智慧路燈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由於城鎮化及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預計中國智慧路燈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2020年,由5G基站建設帶動的智慧路燈市場空間1176億元,到2021年以智慧路燈為入口的各種硬體及服務的市場規模為3.7萬億元,佔智慧城市市場總規模的20%。可以非常肯定,未來智慧路燈市場的「蛋糕」非常大。
未來,智慧路燈將照亮城市平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