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月餅靠什麼博得市民青睞?
記者體驗老蘭州手工月餅製作
又到中秋月圓時,市場上,月餅當仁不讓成了主角。這幾年,儘管新餡料、新口味的月餅層出不窮,可手工製作的傳統月餅依然深受消費者喜愛,一些市民甚至專門打聽尋找這類月餅哪裡做得最好。傳統月餅靠什麼博得市民青睞?記者特意去一探究竟。
這家店有41年的歷史
9月16日,城關區鄧家巷內,已經有著41年歷史的馬榮林老作坊就開在這裡。循著月餅的香味,記者走進門面後面的「廚房」,還未踏進大門,芝麻香、桂花香、麵皮香,各種香味充斥著整個作坊,令人垂涎欲滴。
在馬榮林的制餅房內,他和三個徒弟正忙碌地製作月餅。擀麵、調餡、包餡、壓制、刷雞蛋液……只見師傅們分工配合,製作起月餅來有條不紊。馬榮林說,製作傳統中秋月餅,餡料配方很重要,他家的餡料主要是傳統的老蘭州五仁餡,沒有太多奇招異式,始終秉承傳統手工月餅技藝,別的地方是很難吃到這味道的。馬榮林做的月餅,每一個月餅的麵皮用量全憑感覺分割,這考驗的是多年的切面經驗。用麵皮把五仁餡料均勻地裹在裡面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馬榮林的那雙手卻像有魔力一般,手指來回一推一捏中,就變成一個個金黃色的「大湯圓球」。餡料飽滿的月餅從模具中跳出,一下一個。不一會兒,上好雞蛋液的月餅在陳盤裡一字碼開。馬榮林說,最後還有關鍵的一步,那就是烤制。需要先把烤箱預熱,上下火180度烤18分鐘,再刷雞蛋液重新烤兩三分鐘,反覆三次,這樣做能夠保證五仁月餅的麵皮顏色金黃,口感更好。
一天能賣200斤月餅
從準備餡料到製作餅皮、包餡兒、制形、烘烤出爐,每一道工序,馬榮林和徒弟們都用心致志、一絲不苟。他們在中秋前20多天便開始製作月餅,每天從早上8點左右開工,平均每天做200斤左右,現做現賣,「要想月餅的味道好,原材料的新鮮度很重要,比如餡料,一般只會備好近一兩天的量,不會儲存太多,這樣才能保證月餅口感好。」馬榮林覺得,做月餅不僅要講究新鮮製作,還要講究用料品質,要讓每個顧客吃得安心、開心。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馬榮林的月餅生意也主要以老客為主,多年來,即便是原材料漲價,他的月餅也始終保持每斤16元,差不多有10個左右。味美價廉,一傳十十傳百,每到中秋前後,生意好得讓他連日忙得沒時間休息。家住附近的70多歲的周老先生多年就吃這家的月餅,「這裡的月餅很出名,我們親戚朋友都喜歡吃這裡的老式月餅,口感好,又酥又脆,而且也很實惠。」中秋節快到了,他想讓親戚朋友也一起嘗嘗老月餅的味道,索性一次買了四斤。「現在每天200斤都能賣完,特別是過節這段時間,往往供不應求。很多人都早早下了訂單,等著過來領取。」馬榮林笑著說。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 任澤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