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PK聖誕老人――《聖誕神劇》的四個默想(王星然)

2021-02-07 OC舉目

王星然/文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18.12.10

 「你最好小心點兒!

最好別哭哭!

最好別噘嘴!

我告訴你為什麼?

因為聖誕老人就要進城了!

 

他有本冊子,

他確認再三,

他會知道誰調皮誰乖乖,

聖誕老人就要進城了!」

 

12月,百貨公司傳來陣陣的應景音樂《聖誕老人進城》(Santa Claus Coming to Town)。聖誕老人的原型──4世紀天主教聖徒,聖尼古拉(St. Nicholas of Myra), 以慷慨贈禮聞名於世。根據中古世紀歐洲民間傳說,每年12月6日,尼古拉給孩子們派送禮物,表現優良的孩子可獲得一個象樣的獎賞,不乖的小朋友則是得到黑媒炭以示懲戒。

幾個世紀以來,各民族在這聖誕老人原型上,加料添醋:芬蘭人給尼古拉雪橇和馴鹿作為交通工具;德國人送給尼古拉一個隨從Knecht Ruprecht(注1),專門扮黑臉,懲罰不聽話的孩子;美國好萊塢讓小精靈(elf)成為尼古拉的眼線和助手。

宗教改革後,喜歡聖誕節的馬丁•路德刻意地延續了這個送禮物給孩子的傳統,只是送禮物的時間延後到12/24-25日聖誕節,路德想重新把孩子的注意力聚焦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因為耶穌是上帝給世人最大的禮物!怎能讓尼古拉喧賓奪主,竊奪這份榮耀?

 

然而,教會這場對抗尼古拉的「聖戰」,從中古世紀迄今,從未消停過。即使是宗教改革後17世紀的德國,仍流行一種挨家挨戶表演的《聖誕山寨劇》(Larvae Natilitiae,英譯Nativity Mask)。山寨版的耶穌,刻意加了長長的鬍子,活脫就是尼古拉的翻版,劇裡還搭配一位黑臉助手Knecht Ruprecht,一起發送禮物並恐嚇不乖的孩子。這些演出劇情荒誕無稽,有時更擦槍走火,酒醉滋事(歡慶節期, 德國人一向很愛喝)。

1680和1690年代,德國大部分的城鎮名義上都禁止演出《聖誕山寨劇》。萊比錫大學的路德宗神學家在1680年3月,曾發表聯合聲明:為符合聖經教導,那個戴大鬍子面具的耶穌和Knecht Ruprecht的演出必須被禁止,不給異端邪說留下任何滋長的機會,除去使信仰蒙羞的荒宴醉酒等情事。

如此,路德教會在聖誕節期,摒棄了視覺具象的真人演出,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詩歌敬拜,和內在靈裡對神兒子降世的深度默想。然而,這些規定和勸說似乎成效不彰,一直到18世紀初都還有類似《聖誕山寨劇》的演出記錄。

上述就是1734年音樂之父巴赫(J. S. Bach)在萊比錫創作《聖誕神劇》(Weihnachts-Oratorium)的神學和歷史背景。當代重量級巴赫音樂學者Markus Rathey在他2016年的大作《巴赫聖誕神劇:音樂,神學,文化》中,詳細地研究討論了這個背景(注2),巴赫必然對當時教會在聖誕節期面對的神學及文化上的挑戰,瞭然於胸。

 

萊比錫是路德會的信仰重鎮,1723年市議會聘請巴赫出任聖託馬斯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及詩班長,負責提升萊比錫市4間路德宗教會的音樂崇拜。為了各樣聚會及節期的需要,巴赫譜寫了3部神劇、4部受難曲、以及數量龐大的教會清唱劇(cantatas)(注3)。

巴赫的3部神劇 (《聖誕》BWV 248、《復活》BWV 249、及《升天》BWV 11有很強的慶典風格,在樂團編制上加入了銅管及定音鼓,這是《受難曲》所沒有的。《受難曲》除了弦樂聲部,只搭配了音質偏暗的木管樂器。所以在音樂氛圍的感受上明顯不同。

《聖誕神劇》的開場《揚聲歡呼(Jauchzet, frohlocket!)》 是一部氣勢恢宏、喜樂洋溢的大合唱,雖是改編舊作(注4),但絕非汗牛充棟之流,音樂的編排和配器非常切合主題。輝煌的銅管及歡騰的定音鼓,在序幕中為全劇鋪陳了濃烈的節慶風格。

「揚聲歡呼!齊來!榮耀這日!

讚美至高神!今日為我們成就大事,

除去憂慮,停止哀哭,向主開聲,高歌歡唱,

用輝煌的合音來敬拜至高神,

榮耀權能者的至聖尊名!」

聖誕是路德教會的重要節慶,從12月25日開始,到翌年1月6日結束。記念的不只是馬槽裡的聖嬰,而是整個救恩歷史。基督道成「肉身」太重要,祂不是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裡的幻影( Docetism),祂的誕生是真實的,否則祂的受難與復活就成為無稽之談。

這長達13天的聖誕節期中,路德教會有6次的特別聚會:12月25、26、27、元旦、元旦後的第一個主日、以及1月6日主顯節(注5)。

巴赫的《聖誕神劇》由6部清唱劇(共64曲)組成,每次聚會只演出一部, 每部時間約半小時,做為講道前的音樂崇拜,預備會眾的心。

《聖誕神劇》的曲式包含下列四種:

宣敘調(Recitative):採用聚會當天宣讀的經文來做為主體歌詞,引導貫穿全劇。這些經文出自《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有關基督降生的故事。

頌讚大合唱(Chorus):每部清唱劇的開頭及結尾都是頌讚大合唱(除了第2部開頭是一首著名的田園牧歌,以配合野地裡牧羊人的劇情)。

詠嘆調(Aria):用以抒發敬虔情懷,引人默想。

聖詠曲(Hymn):聖詠曲也是合唱曲,但多是當時教會傳唱的聖詩,其中包括不少馬丁路德譜寫的作品。

頌讚大合唱、詠嘆調、或是聖詠曲,除了反映宣敘調的主題經文,更延伸出對整個救恩歷史的思考。這樣的安排,讓讀經,音樂,講道完全整合,一體成形,深刻反映路德神學裡的聖誕節意義。

以下是每一部的主題信息:

第1部(12/25):基督降世,主題經文出自《路加福音》2章1-7節。這一部是在聖誕節當天演出的清唱劇,敘述耶穌誕生的故事,包括了凱撒大帝下旨人口普查,約瑟和馬利亞返回本鄉伯利恆城,馬利亞在馬槽生下耶穌。

第2部(12/26):天使報信,主題經文出自《路加福音》2章8-14節。敘述天使在伯利恆的野地向牧羊人顯現,傳報關乎萬民的大喜信息。

第3部(12/27):牧羊人朝見聖嬰,主題經文出自《路加福音》2章15-20節。敘述牧羊人朝拜耶穌的經過。

第4部(1/1):基督受割禮,出自《路加福音》2章21節。這是新年元旦演出的清唱劇,記念基督受割禮與按照天使的啟示為耶穌命名。其中有3個樂章改編自早期的一部清唱劇BWV 213。(注6)

第5部(元旦後第一個主日):希律王的恐慌與東方博士的旅程,出自《馬太福音》2章1-6節。敘述東方博士來到耶路撒冷,尋訪那生下來做「猶太人王」的基督,引起希律的不安,希律詢問祭司長和文士有關基督的出生預言。

第6部(1/6主顯節):東方博士獻禮,出自《馬太福音》2章7-12節。敘述希律王與博士的對話,以及博士朝拜基督,以黃金、乳香、沒藥做為獻禮。

聆賞《聖誕神劇》,有4個值得默想的信息,我相信是巴赫創作時,刻意要他的會眾留意的,這些信息不僅讓17世紀流行的《聖誕山寨劇(Larvae Natilitiae)》,忘塵莫及,更能穿越時代,讓21世紀的我們反思聖誕的意義。

默想1:超越死亡的聖誕

基督的降生是面向十架的受死。因此在《聖誕神劇》中,巴赫別出心裁地引用了貫穿《馬太受難曲》的主題曲「Herzlich tut michverlangen」 (生命聖詩 #118《聖首受創》),做為第1部第5首的聖詠曲旋律。

巴赫的企圖非常明確:他要把慶祝聖誕的會眾帶回十字架的受難場景!

基督受難,戰勝死亡的權勢,以至祂能救我們脫離罪的轄制和死亡的恐懼……這樣的信息不斷地出現在《聖誕神劇》中,給在受苦中的肢體莫大的安慰。

試聽第4部38曲「Immanuel, osüsses Wort! 」(以馬內利,何等甜美的名字),這首男低音和女高音對唱的歌詞,表達了信徒在死亡危難中,對基督深深地信靠。

女高音:為了我,禰將自己的生命傾倒出來,

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殘酷的刑罰。

男低音:啊!求主吸引我!

即便當我面對死亡之時,

我的至愛,禰我仍不分離,

在痛苦、危險、和艱難的時刻,

我仍要切切仰望禰!

死亡怎能用恐懼將我幽禁?

我的耶穌!當我離世的那一天,

我知道我不至滅亡!

禰的聖名──那趕走死亡恐懼的聖名,

已經恪印在我心上。

巴赫用他的音樂在聖誕節期,溫暖了受苦的靈魂。

默想2:觸及個人靈魂的聖誕

《聖誕神劇》不僅是公眾崇拜的音樂,更流露出強烈的私密性,也適合靈修默想,它呼喚聆聽者單單來朝見上帝,誠實面對自己,與祂建立真實的信仰關係。

試看以下男低音的歌詞(第4部38曲),6次提到第一人稱所有格「我的耶穌」。

「以馬內利,何等甜美的名字!

我的耶穌是我的至寶,

我的耶穌是我的生命,

我的耶穌為我舍了祂的生命,

我的耶穌總不會離開我,

我的耶穌是我的喜樂,

我的耶穌使我靈魂甦醒。」

聖子耶穌是天父賜給世人的,但更是賜給我的,與我的生命有直接的關係。

在著名的《回聲詠嘆調》「Flösst, mein Heiland, flösst dein Namen」裡(第4部第39曲),女高音化身為受苦的肢體,揉合著雙簧管引導的樂句,輕輕地問著主:

「我該懼怕嗎?」

「不!」(聽眾席裡安插了安慰人心的回聲對話)

「我該擔憂死亡嗎?」

「 不!」(回聲)

「我應當喜樂嗎?」

「是的!是的!」(回聲)

像這樣的靈裡對話,在劇中屢見不鮮,深刻地反映出路德神學中那種信徒與上帝間濃濃的親密關係。基督降世不僅是關乎萬民的客觀真理,同時也成為此時此刻坐在教堂裡每一位敬拜者的主觀經歷。

默想3:迎接「新郎」的聖誕

《聖誕神劇》有一個重要的神學信息,反映基督與教會的夫妻關係。

在第1部第 4曲《錫安!預備自己》「Bereitedich, Zion, mit zärtlichen Trieben」的詠嘆調裡,女高音呼喚錫安的女子:

「要預備好自己,

來迎接那位全然可愛全然美麗的新郎,

祂值得我們獻上最深長的愛。」

借著耶穌第一次的降臨,信徒當思想祂的再來。第4部38曲再次響應這樣的情懷:

女高音:「耶穌!我最寶貴的生命!

我靈魂的新郎!」

男低音:「來吧!我用喜樂的心來迎接禰,

我的心將永不離開禰。」

聖誕節是絕佳時刻,提醒我們是否預備好自己,迎接基督的再來。

默想4:PK「聖誕老人」的聖誕

東方博士獻上了貴重的黃金、乳香、沒藥。《聖誕神劇》引導聆聽的人默想,我能帶什麼獻給這位配得一切的耶穌?


「我佇立在那卑微的馬槽邊,

哦!耶穌,

我的生命!

我今獻上──

原本就是禰已賜給我的,

請接受,我全部的心思、意念、 靈魂、力量……

我獻上所有,

願禰心得滿足!」

這首《 佇立馬槽》「Ich steh an deiner Krippen hier」,歌詞出自Paul Gerhardt的手筆(1607-1676,路德會重要詩歌作家,也是牧者),巴赫將之譜成極美的聖詠合唱曲,收錄成第6部59 曲。

「聖誕老人」的神學誘惑我們不斷查看欲望清單上還有什麼心願未曾滿足,然後努力表現以換取禮物及奬賞。

巴赫的《聖誕神劇》卻在歡樂的節期裡提醒我們:把眼目從消費主義令人目眩神馳的欲望中挪移開來。

有什麼禮物比得上耶穌呢?

聖誕節──上帝把祂最珍愛的兒子賜給了我們,而今我們能獻上什麼?

 

註:

1.Knecht Ruprecht也被稱為黑色聖誕老人,與紅色聖誕老人互別苗頭。德國民間傳說Knecht Ruprecht是聖尼古拉的隨從,起源於17世紀,德語:Ruprecht原意指僕人,但在德國傳說中,魔鬼也被如此稱呼。

2.牛津大學出版,原文書名Johann Sebastian Bach's Christmas Oratorio: Music, Theology, Culture。其中第2章Redefining Christmas對於巴赫創作《聖誕神劇》的神學,歷史,和文化背景,做了深入的考察,極具參考價值。

3.巴赫譜寫了200首教會清唱劇,供崇拜使用;此外根據教會年曆,他創作了3部神劇:《聖誕神劇》、《復活神劇》、《升天神劇》。其中《聖誕》及《復活》至今上演不輟。另外,根據福音書寫成四部受難曲:《馬太受難曲》、《馬可受難曲》、《路加受難曲》、《約翰受難曲》,其中《馬太》和《約翰》兩部作品仍是音樂會曲目常客,廣受歡迎。

4.在巴洛克時期,改編自己的舊作,或是他人的作品(當時不太有版權概念),司空慣見。《揚聲歡呼》此曲改編自1733年巴赫為慶祝薩克森選侯妃生辰譜寫的《大鼓雷動,號角高響》清唱劇BWV 214開頭的合唱曲。這首非常精彩的樂曲原本選侯妃生日僅唱一次,因著巴赫的改編,現在成為每年聖誕演出的傳世作品。

5.主顯節(希臘語:επιφάνεια;英語:Epiphany,即顯現之意),主顯節原本是東方教會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教會選定於1月6日慶祝這個節日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當時的外教人在這一天慶祝」時間之神」的生日。以一個教會的節日來取代在教外流行的民俗或宗教慶節,是古老教會常見的現象,也是最早期的本位化」的嘗試。見: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For-Bible/GosepelsMeaning/sundaygosepel/Year_A/Advent_Christmas/06th

6.第36、39、41曲是由BWV213的第1、5、7曲改編。

 

作者為教會長老,任職於密執安州政府IT部門,目前服事重心為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校園事工。

 

相關閱讀

客西馬尼園裡的貝多芬——解讀神劇《橄欖山上的基督》(王星然)

海頓 、《創世記》、啟蒙運動——深入交響曲之父譜寫的神劇(王星然)

聯繫我們

投稿:editorial@oc.org,請務必註明「投稿給《舉目》」。並附中英文姓名、筆名(若不想用真名發表)、電郵、地址及作者簡介或相關照片。

轉載:請先致郵editorial@oc.org獲得許可,並了解相關注意事項。

為防失聯,請將《舉目》官網地址添加進收藏夾

http://behold.oc.org/

相關焦點

  • 【古典聖誕】巴赫《聖誕清唱劇》
    他要教導音樂和拉丁文、座教堂的管風琴手,並為市內兩座大教堂寫作所有的樂曲(另一個是聖尼古拉教堂,都是路德會)。巴赫同時在聖託馬斯教堂和聖尼古拉教堂演出(12/25-1/6),不過只在後者演出了全六部。因為這個清唱劇太過複雜,第二次演出時已經是一百多年後的事了(1857)。 你如果第一次聽到《聖誕清唱劇》,會感覺裡面有些調子似曾相似。這是因為《聖誕清唱劇》在形式上是個「模仿秀」(parody),其中大多數的曲子是借用巴赫自己以前的創作。
  • 「西方近代音樂之父」巴赫的《聖誕神曲》傾聽音樂是與神對話
    聖誕節不能缺少「西方音樂之父」巴赫的音符,尤其是在德國。德媒曾說,「缺少巴赫《聖誕神曲》(Christmas Oratorium)的聖誕節,是不可想像的。」「Oratorium」一詞原意是祈禱室,16、17世紀,神職者與信眾聚集在祈禱室裡祈禱、讀經、唱歌等,逐漸形成一種音樂形式,譯作中文稱為「神曲」、「神劇」或「清唱劇」,因此巴赫《聖誕神曲》又稱《聖誕清唱劇》。「神曲」大都以基督教的故事為題材,多取自《聖經》的臺詞,更組合各種樂曲而又豐富的描述力。
  • ——巴赫《馬太受難曲》賞析(王星然)
    受難節期,讓我們一起用巴赫的《馬太受難曲》,默想基督為了救贖我們,付上何等的代價。文 |王星然路德在1519年一篇談及「替代性救贖」的論文裡(注1),如此語驚四座。關於耶穌的死,別以為猶太人才是罪魁禍首,路德說:「當你看見刺穿基督雙手的釘子,你可以確信那是你幹的!
  • 聖誕特輯 | 10首經典聖誕古典音樂,祝大家聖誕快樂!
    《聖誕清唱劇》(又稱「聖誕神劇」),是巴赫為四位獨唱、合唱團及交響樂團創作的一部清唱劇。這部作品的各個部分由對基督誕生的喜悅串聯而成,是巴赫最受歡迎的宗教聲樂作品,也是巴赫最著名的宗教作品之一。時至今日,每年的聖誕前夕在德國各個城市都會上演部分或者完整版《聖誕清唱劇》。
  • 【跟著神畫學創作】溫馨聖誕——聖誕老人泥塑胸章製作
    只不過,這些來到神畫的聖誕老人和他的那些可愛的麋鹿可不一般。因為他們都是神畫的老師們為聖誕節精心製作的一枚枚色彩絢爛、情態各異、笑容可掬的聖誕老人胸章和一隻只換上布織冬裝的麋鹿掛件。在此基礎上,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聖誕老人的頭像了!
  • 聖誕老人撲朔迷離的身世
    傳說,聖誕老人確有其人,名為聖·尼古拉斯,是公元四世紀時的一位聖徒。 尼古拉斯最喜歡在暗中幫助別人,聖誕老人是他後來的別號,這個名字出自他暗自送金子,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 據說在尼古拉斯家不遠處,住著三個美麗的少女。她們的父親是一位清寒的學者,經常靠借貸過日子。因為沒有能力還債,父親只好狠心把美麗的三個女兒賣給債主,帶到非洲去做女僕人。三個女兒知道了這件事前,便擁抱在一起傷心的痛哭著。
  • 聖誕將至,聖誕老人的由來~~~
    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通常裝扮成頭戴紅色聖誕帽子,大大的白色鬍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因為總在聖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聖誕老人"。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後送他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
  • 曾經綠過的聖誕老人
    歷史學家格裡·鮑勒寫了一本關於聖誕老人的書。根據他的說法,聖尼古拉斯讓三個被謀殺的男孩起死回生。這個場景被畫在了許多畫裡,比如傑勒德·大衛的《聖尼古拉斯的三個傳說》。聖尼古拉斯的三個傳說 傑勒德·大衛  | National Galleries Scotland聖尼古拉斯的故事傳遍了世界,成為了贈送禮物和善良的象徵。他的形象在歐洲非常流行,直到宗教改革開始,新教禁止崇拜聖人。
  • 探尋聖誕老人故鄉 · 芬蘭聖誕老人村
    今日我想介紹嘅地方同聖誕老人有關就系聖誕老人村啦~爭論先停止呢個舉動應該相當於聯合國承認左聖誕老人嘅故鄉啦~今日要介紹嘅就系位於羅瓦涅米嘅聖誕老人村啦聖誕老人村其實好似一個小型主題樂園系一組以聖誕老人為主題嘅特色木質建築群白雪覆蓋下嘅聖誕老人村好似童話入邊嘅仙境咁靜謐而安寧每年黎呢度嘅人都唔少噶大家都係為左一睹聖誕老人嘅風採
  • 香港聖誕老人有什麼聖誕願望,你一定想不到
    彼時香港本地人擔任的聖誕老人還在「自娛自樂」,穿個紅棉襖去派對上發個糖果就算了事。機緣巧合,那一年,香港聖誕老人報名參加了位於瑞典的世界聖誕老人運動會。一位魔術師兼配音演員、1986年入行的聖誕老人——陳漢強(Santa Jim),成為香港首位參加國際賽事並獲獎的聖誕老人,也是國際聖誕老人比賽的首位華人冠軍。
  • B 級片的好朋友-壞聖誕老人!盤點四部「聖誕老人殺人魔」電影,有些驚喜是襪子裝不下的
    既然萬聖南瓜可以拍恐怖片,洋娃娃可以拍恐怖片,聖誕老人又為什麼不行?這次就來盤點四部「不一樣」的聖誕老人電影,他們最愛做的事情或許不只有送禮物了,而是在聖誕節時大開殺戒,這次不只壞小孩拿不到禮物,壞大人也要注意一下人身安全了。
  • 「水晶球」裡的聖誕老人
    巴西衛生部16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該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700萬例,成為繼美國和印度之後第三個確診病例超700萬的國家。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17日 (外代一線)(2)「水晶球」裡的聖誕老人 12月16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一個購物中心,聖誕老人扮演者在「水晶球」內與人們互動,以減少接觸,降低感染風險。
  • 10部小確幸聖誕電影:聖誕老人也有翻車的時候
    第二個故事,小男孩在母親去世後變得鬱鬱寡歡,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繼父非常擔心,就拉他來了一次非常徹底的談心,然後得知小男孩戀愛了,男孩說:戀愛是世界上最讓人煎熬的事。(是不是覺得有點神轉折)就這樣,繼父幫男孩制定了追女孩的計劃,讓他變得更優秀,終於在聖誕節那天贏得了女孩的好感。第三個故事,英國單身漢聽說美國女孩都很奔放,決定去體驗一場豔遇。
  • Merry Christmas (聖誕老人由來+聖誕歌曲+動畫)
    關於聖誕老人的傳說故事有很多,這是大家最喜歡的一個版本:相傳,在古土耳其有個叫尼古拉斯的神父。他為人善良、聰明又富有,經常把自己的財富分給有需要的人。他一生做了很多好事,最廣為流傳的是救助了差點被賣為奴隸的三個小姑娘。神父去世之時,人們相信他的靈魂升到了天堂。人們保持了他互相幫助、互送禮物的習慣,他的聲望遍及全球,他就是我們說的聖誕老人的最初形象。人們相信,聖誕老人長居於北極North Pole,駕著他的馴鹿雪橇reindeer sleigh,來給孩子們送禮物。
  • 教你DIY摺紙聖誕老人
    小時候的聖誕節總會在床頭掛上一隻大大的襪子,等待著聖誕老爺爺從煙囪裡爬下來,在襪子裡裝滿禮物...教童鞋們自己DIY一個聖誕老人的摺紙,讓這個永不消失的男神陪你過聖誕。準備一張單面紅色紙張    我們都知道,聖誕老人通常都是穿著紅色的棉大衣和帶著紅色的聖誕帽子的,有著白白的鬍鬚,所以這個手工摺紙聖誕老人就需要使用一張單面紅色的紙張。
  • 聖誕玩法即將來襲?在荒野中尋找聖誕老人,就問你怕不怕
    然而雪天模式還沒研究好,這聖誕活動帶著一波豪華福利又來了!這次聖誕活動絕不是之前一些玩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只是在地圖上多加幾棵聖誕樹而已。說是聖誕活動,當然離不開熟悉的聖誕老人!看,你旁邊的不是這個聖誕老人嗎?
  • 《聖誕奇妙公司》聖誕老人瘋狂又爆笑的地球冒險之旅
    雖然有關聖誕老人的傳說林林總總,有關聖誕老人的影視作品也是層出不窮,但是直到看了法國奇幻家庭喜劇《聖誕奇妙公司》之後,才發現,這部腦洞清奇卻又合情合理的歡樂故事,不僅是在為眾多受聖誕老人傳說所困擾的大小朋友們答疑解惑,而且也為我們重塑了一個全新的聖誕狂歡世界觀——在一個龐大的聖誕公司裡,有著九萬多位精靈源源不斷的為全球的小朋友們準備著他們心儀的聖誕禮物
  • 聖誕將至,聖誕老人業務繁忙,你的聖誕驚喜由我定製
    他們對掛滿禮物的聖誕樹、拉著雪橇的馴鹿、慈愛又有趣的聖誕老人都充滿好奇,也對聖誕老人從煙囪裡塞進襪子的禮物充滿期待。期待讓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孩子也能在期待中快樂地成長。所以,引導且陪伴孩子過聖誕節,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
  • 聖誕將近,寄信到這5個地方,聖誕老人親自回覆你!
    聖誕將近,全仔為大家獻上來自香港中樂團的聖誕祝福!還在為「這個世界沒有聖誕老人」的現實而感到失落?其實聖誕老人每年都會在郵局兼職,為大家回復聖誕信件。聖誕期間,大家不妨給聖誕老人寫信,留下新年祝福和願望!聖誕老人都會在哪些郵局現身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神回PK】哪一集的聖誕場景最讓人心動
    又到了緊張刺激的周五,神回PK如期和大家見面了。周末就是聖誕節了,各位小夥伴們都準備怎麼過呢?如果沒有決定好的話,就和企鵝娘一起來看一下在二次元裡大家都是怎麼過聖誕的吧。今天神回PK的主題就是「動畫中關於聖誕的神回」,那麼到底哪一集裡的聖誕節最讓人心動,又或者是哪一集裡的聖誕最讓人意外呢?那麼就請各位看過企鵝娘的候選介紹之後在評論區選出心中的神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