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總是會給人帶來「意外之喜」。
同樣是在學習強國學習,你只會看新聞,人家卻能「撿」到女朋友;同樣在陌生人社交APP上打發時間,你只會「哈哈哈哈哈」,人家就能被挖走拿到更高的薪水。
當然,搞好的不行,搞壞的也不太在行。
比如你對全民K歌的印象還停留在在線K歌、籤到送花的時候,很多人已經用這款軟體搞了很久黃色了。
唱歌也能搞黃色
講道理,要不是處罰結果被公告,鮮姐也想不到一個在線唱歌的APP也能搞出這麼多擦邊球。
全民K歌由鵝廠出品,是騰訊音樂旗下四大產品之一,騰訊音樂社交娛樂版權收入主要就來自於全民K歌的直播打賞功能。
而在掃黃打非部門的查處中,全民K歌的涉黃問題還真不少:
該平臺「交友陪玩」項目中部分歌房主播露骨聊天互動,通過涉性內容誘導觀眾刷禮物——就是有些人利用平臺的互動功能搞擦邊球,搞色情交友、直播等,並誘導打賞。平臺首頁短視頻推薦中,部分「舞蹈」視頻帶有明顯性暗示——嚯,搞擦邊球的內容還能上首頁推薦。平臺上登載有明顯涉色情低俗內容歌曲,用戶在平臺內能夠搜索到相關資源,部分用戶進行翻唱並在翻唱音頻中改編更加露骨的歌詞——平臺成為傳播低俗內容的溫床,ghs還能「青出於藍」。平臺評論區中部分評論內容汙言穢語,存在「約磕(炮)」有償服務信息,一些帳號為色情平臺引流——這幾乎就等於直接發黃色小廣告了... ...更厲害的是,平臺的青少年模式未發揮應有作用,即使打開青少年模式,依然可以搜索到色情低俗信息,形同虛設。
公眾號@掃黃打非在發布相關新聞的時候還配了圖,鮮姐真的是黑人問號臉,怎麼一款唱歌的軟體能搞出來這麼多么蛾子?!
圖片來源:公眾號@掃黃打非
核實情況後,廣東省廣東省「掃黃打非」辦和省網信辦就約談了騰訊公司,責令其全面整改;第二天,相關部門對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做出了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頂格罰款,責令立即改正有關違法行為。
對此,全民K歌回應,10月內已就公告中提及的問題完成了整改,今後將繼續強化對包括UGC在內的各項內容的審核。具體整改舉措包括分析原因並追求處理責任人;進行30天整改,下線「交友陪玩」功能;排查清理低俗有害信息(包括歌曲、視頻、發言等),處置封禁違規帳號和歌房;立即關閉青少年模式下的站內搜索功能,對該模式下的安全機制和產品功能進行了完善。
這麼看,一條一條全和公告提出的問題對應上了,且整改態度良好,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圖片來源:公眾號@黑白呸
然而,作為一款熟人社交K歌應用,按理說,全民K歌已經不處在要靠擦邊內容換取用戶增長的階段了,鵝廠應該也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監測算法,可還是出現了這樣品類繁多的涉黃問題... ...
#騰訊因全民K歌涉黃被罰全面整改#昨天還上了一會兒微博熱搜,雖然不少人開玩笑說「每次都是等整改了才知道」,但作為一款正經軟體,想要長久經營下去,不碰違法亂紀的事情必須是最基本的底線。
K歌界的王者榮耀
在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在線K歌穩健發展,已經成為了一門又大又好的生意。
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場景限制、成本低廉的在線K歌顛覆了傳統KTV的生意,只要有網絡、有手機,隨時隨地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候錄上一首歌,很符合現在人網上衝浪的習慣。
根據艾瑞諮詢今年4月發布的《2020年中國在線K歌社交娛樂行業發展洞察白皮書》,在線K歌行業網民滲透率不斷提高,截至去年已超過50%。
而其中,全民K歌的用戶佔據了在線K歌行業用戶總量的77.7%,是當之無愧的國民級音樂娛樂社交平臺——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全民K歌正是2014年9月上線的,軟體高速發展和行業高速發展的這5年恰好重合。
在全民K歌面世之前,另一款在線K歌APP唱吧已經相對成熟了,2012年唱吧上線,第五天就衝到了蘋果App Store中國區第一名,後來被評為當年成長最快的產品之一。
那年,唱吧還和微信合作,做了「一起微信,一起唱吧」的線上K歌大賽,這是一場雙贏的合作,唱歌和微信豐富了彼此的可玩性,也實現了互相導流,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是騰訊的試水,在為投資唱吧做準備。
作為第一個吃到蛋糕的人,唱吧創始人還曾高調表示唱吧要圍繞音樂社交去做一個中國甚至世界上最牛的一個音樂生態型的公司。
結果,2014年,騰訊推出了全民K歌,背靠騰訊的成熟社交基礎,又正趕上4G時代全面到來,全民K歌在用戶群體中飛速擴散發展,2015年4月,全民K歌的iOS版本下載量和百度指數都首次超過了唱吧。
據說,全民K歌發展之快,不止友商措手不及,內部也大感意外,因為在全民K歌團隊剛組建時,根本未曾想過會超越唱吧,目標只是行業老二。
後來,唱吧囿於曲折坎坷的IPO,一步慢步步慢,直至被全民K歌全面反超,2016年底,全民K歌宣布註冊用戶總量破3億,登頂移動K歌類APP榜首,從此全面反超唱吧。
2018年中,全民K歌公布的數據是,5億註冊用戶,5000萬日活——作為對比,同期王者榮耀是2億註冊用戶和近5500萬日活,當時的一些文章,直接把全民K歌比作K歌界的王者榮耀。
全民K歌也確實抗住了騰訊的期待,根據艾瑞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全民K歌的月獨立設備數達到了1.7億,是唱吧4647萬的三倍還多。
中老年人的快樂老家
全民K歌迅速崛起的原因其實不難分析,可想要複製卻是不可能的。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侯德洋曾說,全民K歌能快速發展有兩大核心競爭力:第一,全民K歌擁有海量的歌庫及高質量的伴奏技術;第二,傳承騰訊社交鏈,藉助微信、QQ,全民K歌在傳播上天然具有社交基因。
背靠騰訊這棵大樹,全民K歌是鵝用左手龐大的社交流量和右手的海量歌曲版權哺育出來的,全民K歌本就帶著「社交」標籤,用起微信來得心應手,而社交產品的遷移成本又很高,用戶認準了全民K歌就不會輕易離開,這使得全民K歌的用戶獨佔率超過70%。
在流量、版權的基本盤之上,還有全民K歌的各種營銷手段和對多場景的探索。比如和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深度合作(有趣的事湖南衛視之前是投過唱吧的),組織各種線下K歌活動,和迷你KTV友唱合作,推出各種家庭K歌硬體... ...
值得一提的,是全民K歌龐大的中老年用戶群體。
公眾號@運營研究社截圖自知乎
全民K歌對中老年用戶最初的吸引力來自其搭建熟人K歌社交圈的初衷,中老年人是相對容易被熟人經濟攻略的人群,這種特性同樣適用於娛樂軟體。依託微信用戶池的全民K歌可以很快地為用戶搭建起關係網,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2018年全民K歌40歲以上的用戶數就超過千萬。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來自其他人的評論、點讚是網上衝浪時很重要的一環,代表著自己的態度,也是強化自己社交身份的重要途徑,因此,對於他們來說,熟人社交比陌生人社交更有吸引力。
而全民K歌也在不斷的產品迭代中關注到中老年人的需求,並設置了較低的用戶進入門檻。無論是基本的用戶註冊還是新手引導,都儘量設置得簡單易懂好上手,還會在第一時間給用戶以回應,營造友好的社交氛圍。
就像廣場舞會成為普遍需求一樣,說著「你其實很會唱歌」的全民K歌也發掘了用戶的需求,通過技術手段幫助用戶踏出開嗓第一步——而大爺大媽們總是寬容又捧場的,哪怕發出來的歌唱得沒那麼好聽,也會用玫瑰、鼓掌、點讚等表情表示鼓勵,而不是像一些吃飽了沒事做的活力青年一樣槓上兩句。
「希望聆聽和喜歡」是標準話術
隨時隨地都在軟體的幫助下唱歌,發出來後還能和老朋友們互相點讚鼓勵,簡直不要太快樂。
不過對於全民K歌而言,一直放任「老齡化」是危險的。所以在今年7.0版本上線時,大部分宣傳稿件的重點都放在了「顏值」「定製」等吸引年輕用戶的要素上,還更在意明星帶動的力量,很明顯,全民K歌想留存更多的年輕人,使其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7.0版本的宣傳圖
擁有下一代用戶就擁有了未來,全民K歌也懂得這個道理。
然而,對「下一代用戶」虎視眈眈的,不僅有同賽道的K歌軟體,更大的挑戰來自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臺。
雖然K歌和短視頻看似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但他們都在努力佔據用戶時間,同為娛樂信息流產品,用戶越多,用戶使用時間越長,產品算法所計算的數據就越準確,用戶黏性越強。
而在抖音、快手進入高速發展期後,全民K歌的增速明顯放緩。
全民K歌哪怕在K歌產品做到了頂,也還是逃不過來自其它娛樂形式的競爭,相比於短視頻平臺,全民K歌製造紅人、爆款的能力顯然薄弱了很多。
我們隨便就能說出幾首最近流行的「抖音神曲」,也能眼熟一些從抖音開啟網紅之路的紅人,這些都是全民K歌欠缺的,哪怕它和類似《我想和你唱》的綜藝合作已久,送了很多紅人去電視上露臉,也沒能輸出一些有聲量的紅人或「神曲」,UGC方面相對弱勢。
而就像全民K歌當年跟上了千播大戰的腳步推出直播功能一樣,現在也上線了短視頻功能,但顯然和快手、抖音還不在同一個量級,也可能永遠達不到一個量級。
全民K歌作為承載騰訊社交娛樂業務的主要載體,騰訊音樂帝國的四大產品之一,基礎紮實,有著同類軟體難以複製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樂流媒體盈利困難的商業困境。但另一方面,作為K歌行業的代表和其它網際網路娛樂產品競爭,全民K歌正在逐漸失去它的用戶,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增長點出現。
不過,音樂總是有著無限可能,全民K歌繼續深挖,說不定還能有新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