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撐一把「守護傘」

2020-12-24 和訊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無論男女老少都屬於易感人群。但對於有基礎疾病、抵抗力差的老年人來說,更是首當其衝。疫情期間,老年人遇到心理上的焦慮恐慌,該如何排解?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於恩彥攜手多位老年精神醫學與心理健康領域的權威專家和心理工作者,共同編寫了一本專門針對疫情期間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書——《新冠狀病毒肺炎老年人心理支持與輔導》,為老年人心理健康撐一把「守護傘」。首席記者俞茜茜通訊員王屹峰葉斌

根本不防護或者一天多次洗手

有必要特別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於恩彥書記是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老年精神障礙學組的組長,長期從事老年心理衛生與老年期精神障礙等疾病的診療與康復的臨床與研究。

於恩彥書記介紹,步入老年階段後,老年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日漸衰老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老年人群處於一種「失去」的狀態。不像以前那麼忙碌,人際交往也不像以前那麼多了。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健康開始走下坡路,身邊的一些年紀相仿的親友、同事相繼離世,這些對他們的心理都會造成不小的打擊。

面對疫情,不同的老年人所表現的狀態也是各式各樣。有些老年人認為只要身體好就不用擔心,病毒感染不了,不願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這時候家人該怎麼勸?有些老年人則是過度緊張,在家裡頻繁測量體溫,怕感染病毒什麼都不敢碰,總是反覆洗手,是不是得了強迫症?有些老年人擔心自己身體的老毛病(慢性病)犯了,需要去醫院又不敢去醫院怎麼辦?有些老年人想提高機體抵抗力亂吃保健品,家人該怎麼勸阻?

「老年人群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考慮到他們的心理問題需要及時調整,和疫情相關的知識也需要及時地進行普及。特殊時期,我們有必要為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做點事情,在短時間內,編寫了這樣一本書。」

於恩彥書記說,在這本書中,編者們結合老年人群的特殊性以及心理、生理上的特點,對新冠肺炎疫情中老年人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了梳理,並根據實際問題給予科學解答,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指導性。

55歲男性半夜起來看手機

擔心自己被感染難以入眠

這本書中收錄了很多真實的心理案例,這些案例大多數是在武漢一線抗疫的醫務人員親身經歷的。

其中有一個案例非常典型:一位來自武漢的55歲男性,之前身體一向很好,一年到頭連感冒都不太有。平時工作比較輕鬆,業餘時間也閒不下來,經常參加社區和志願者活動,有時也參加野外的旅遊活動。自從疫情暴發以來,他儘量少出門,連買菜都叫外賣。考慮到安全起見,過年也沒讓兒子回來,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看新聞,時刻關注疫情動態,早上起來第一時間心急火燎打開手機,看看前一天新增病例的變化,每天都讓他既擔憂又著急,看到新增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增加,他感到非常揪心。前段時間聽說隔壁小區有人確診了,他更是擔心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老是半夜起來看手機,越看越焦慮。整天坐立不安,難以入眠,擔心自己也會被感染。

「這個案例的主人公,平時非常開朗、外向,但是在疫情期間,心理發生了明顯變化,導致他焦慮、失眠,這說明疫情對他的心理造成了巨大衝擊。」於恩彥書記說,這是很多普通人的縮影。而對老年人來說,本身抵抗力比較弱,無論心理還是生理都比較特殊,在疫情期間更容易受到影響,需要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幹預。

不僅適用於老年人

也適用於其他人群

這本書還有一部分章節涉及其他人群。比如,疫情期間,精神疾病患者該如何做好防護?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面對未知的病毒,醫務人員難免也會恐慌焦慮,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醫務人員如何避免負面心理?如何正確應對?這些問題,書中都有專業建議。

此外,還有社會工作人員、志願者等,都直接面對患者,每天接觸不同的人,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他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需要及時進行疏導。這本書中也加入了相關建議,指導他們自我調整,平衡自己的心理和情感。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防疫期間,老年人這四類心理問題要注意!
    防疫期間,老年人這四類心理問題要注意!和年輕人「躲」進網絡世界,尋找快樂不同,老年人不僅生活習慣被打破,也缺少代替性的選擇。不能再每天出門鍛鍊身體,與朋友之間交流減少,和年輕人生活方式不同,以及每天爆炸式信息的傳播等因素,讓老年人更容易出現恐慌、焦慮等情緒。那麼疫情防控期間,老年人常見心理反應有哪些,又該怎麼應對呢?今天,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平湖分院心理治療科主任史文新專門為老年朋友解讀這些問題。
  • 全國第二批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試點 東莊鎮厝頭村入選
    12月初,秀嶼區衛健局聯合東莊鎮黨委政府、中國人壽秀嶼支公司,在東莊鎮厝頭村正式啟動全國第二批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試點,深入「摸底」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提高基層及時識別老年常見心理問題的能力。為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要求,更好滿足老年人心理需求,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國家衛健委於2019年-2020年,在全國選取1600個城市社區、320個農村行政村,開展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試點工作。目前,第一批項目試點社區(村)已全面評估總結。東莊鎮厝頭村被選取為2020-2021年第二批項目試點村。
  • 「萬眾一心」給老年人滿滿的健康關愛
    02健康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為推進健康老齡化,國家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將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務寫入《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明確「國家發展老年人保健事業」,提出制定並實施老年人健康工作計劃,加強老年人健康服務,要求各級政府採取措施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
  • 如何幫助老年人平安度過疫情難關?
    疫情當下,出現了許多關於老年群體的討論,老年人身體和心態的特殊性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那麼在疫情的關鍵時期,養老機構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重點提供哪些幫助呢?清檬養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家中有老人的子女或是保姆也可以這樣做哦。
  • 大足開展老年健康主題活動 為老年人送醫送藥
    8月20日,大足區衛生健康委組織大足區第二人民醫院在龍水金都廣場開展以「提升健康素養,樂享銀齡生活」為主題的老年健康宣傳周活動。宣傳老年健康政策。  活動現場,大足區第二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為老年人進行體格檢查、測血壓、空腹血糖、血脂、中醫體質辨識等項目的免費健康體檢。同時,志願者們還為老年人講解宣傳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對老年人的照顧服務內容,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還結合老年人特點,重點宣傳《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老年健康核心信息》《老年失能預防核心信息》等老年健康科學知識。
  • 疫情期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8個心理疏導問題為你支招
    防疫期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給出這些答案。1、在小區做志願者,有時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家裡人勸我別去了,我覺得他們都不理解我。答:感謝您的辛勤付出,您做得很好!答:要堅持規律作息;睡前避免瀏覽疫情信息,避免接觸讓自己情緒激動的事情;認真安排飲食,營養均衡合理;學習自我放鬆的技巧,例如心理著陸技術、呼吸放鬆等;每天做一些居家鍛鍊,建議達到心率120次/分,微微出汗,每天持續20-40分鐘為宜,但不要在睡前運動。6、我們小區有人確診了,還是我們樓的。好恐慌,怎麼辦?
  • 疫情之下護心情:五個關鍵詞看中國官方為心理健康支招
    疫情之下護心情:五個關鍵詞看中國官方為心理健康支招中新社北京2月3日電 題:疫情之下護心情:五個關鍵詞看中國官方為心理健康支招作者 李京澤 李純恐慌、焦慮、消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同人群產生了心理壓力甚至是心理健康問題。
  • 市人大代表陳正英:建議杭州設立「市民健康日」
    一場突然起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所有人開始重新審視「健康」,以及健康背後更深層次的含義。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前提下召開「兩會」,「健康」二字無疑被代表委員們屢屢提及。「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讓我們對『健康』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家庭」風採錄(二) | 張靜:築起疫情心理「防護牆」的心理治療師
    2020年2月21日,她加入四川省第十批、成都市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一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參與方艙醫院的心理援助工作。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張靜同志愛崗敬業,在做好心理諮詢和治療工作的前提下,承擔醫院心理諮詢熱線接聽工作,為全縣有需要的群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定期到學校、社區、福利院等單位開展兒童心理健康輔導,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心理健康。
  • 「抗疫 安心」正確疏導及應對疫情期間心理健康
    「抗疫 安心」正確疏導及應對疫情期間心理健康 2020-04-1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大疫情下的常見心理反應有哪些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反應與應對方法,我們邀請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醫學心理科主任姜榮環解答官兵關心的問題——  重大疫情下的常見心理反應有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分嚴峻
  • 百度健康攜手湘雅二院共建「全國抗擊疫情心理援助平臺」
    用戶現可在百度APP內搜索「百度健康」進入小程序,通過首頁輪播圖快捷進入全國抗擊疫情心理援助平臺。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王小平教授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間,『網際網路+心理援助模式』能充分發揮其方便快捷、不受空間限制等優勢。
  • 疫情「心理應激」是一種自我保護
    從臨床情況分析,目前這些心理問題主要分為四類情況,包括周邊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或密切接觸者而感到恐慌,居家隔離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產生矛盾,疫情期間兒童的心理建設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等。對照自身,如果家庭中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給予關注與調適,下面來仔細說說。
  • 75%老年人患慢病 國家衛生健康委採取新措施 事關每個人
    老年人健康問題是目前和未來我們每一個人、每個家庭都要面臨的現實問題,不只涉及醫療領域指標任務的制定,影響每個家庭、個人對自身健康的管理,更關係到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近日,國家衛健委召開主題為老年健康促進行動的新聞發布會。
  •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發布,需要心理治療師醫院你有嗎?
    點擊查看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2020年3月18日印發了《關於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34號】。
  • 健康自信每一天——盤點2020健康生活
    健康自信每一天       ——盤點2020健康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健康以及公共衛生。  看吧,這一年,宅家期間的花式健身,是無數普通中國人抗擊疫情的姿態。  這一年,我們更加重視心理危機幹預和疏導,用科學和愛心構築起一道堅實的心理防線。
  • 首本英文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指導讀物正式出版
    人民網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 李琰)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為了給眾多在華外國留學生及外國人士提供準確、規範的防護安全指導,提高共同抗疫的信心和決心, 陝西省翻譯協會會長、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胡宗鋒教授、英語系主任蘇蕊博士和房亞老師響應國家號召,與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合作,翻譯了該社最新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導手冊》(A Guidance Manual On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NCP Outbreak
  • 遂寧公共場所為老年人開通無碼「綠色」通道
    然而,還有一部分老年人,被隔絕在智慧型手機之外,特別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任何人出入車站、醫院、超市等公共場所,都需要健康二維碼。那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該怎麼辦呢? 今年73歲的蘭大爺,是一名住在船山區金帝花園小區的退休老人。他告訴記者,自己年紀大了,只會使用老年機,不會使用智能機。
  • 為心理健康構築防疫堤壩,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出爐
    為了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指導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專家,配合國家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中有關公眾心理社會支持內容,撰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為你的心理重築防疫的堤壩。
  • 英國健康周 威廉王子攜凱特王妃出鏡 呼籲民眾重視疫情下的心理健康
    據英國《鏡報》5月18日報導,新冠疫情的爆發以及長期的隔離,對許多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對於疾病的恐懼和未知的焦慮,對承受力較弱的人群來說,已成了「無法承受之重「,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不能忽略如何維護心理健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