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映17天後,《八佰》票房正式突破24億元,觀影人次超過6200萬,成為2020年這個特殊年份中,一部現象級電影。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實際只有420人左右)」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為何《八佰》能取得如此傲人成績?除了影片本身確實好看之外,背後的傳播邏輯及營銷路徑顯然更值得探討,或許能給商戶的口碑營銷帶來一些啟示。
一、自帶衝突性的故事題材
《八佰》是一場涉及民族尊嚴,以弱敵強且明知必死而不得不為的戰役,因此產生了強烈的衝突。第一個層面的衝突是:中華同胞與日本侵略者之間在國讎家恨上的衝突。第二個層面的衝突是:「八百壯士」作為有血有肉的普通軍人在堅守使命、捍衛民族尊嚴與自我求生欲之間痛苦抉擇的衝突。眾所周知,衝突是戲劇的要件,衝突越強烈,戲劇張力越足,所以,像這樣的故事非常適合電影改編。導演用寫實的筆法以及高超的調度功力將這場極具衝突性的悲壯戰役進行了全景式的呈現。整部電影格局宏大,盪氣迴腸,攝影精彩,震撼人心。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經營者在營銷中,需要做好自身的客戶定位和產品服務的定位才能與消費者「製造衝突」。客戶定位即你想要把你的產品服務給予哪些人。產品定位是推廣的過程中,在消費者心中確立一個具體的形象的過程,是給消費者選擇產品時製造一個決策捷徑。這兩者都是為接下去的營銷做好鋪墊。
二、點映傳播發酵
國內電影市場,口碑對於觀眾觀影決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觀眾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已成為市場剛需,對影片口碑的反應速度也越來越快。對一部影片來說,映前口碑也已成為影片熱度擴散、聲量傳播的重要依靠。第一輪點映,《八佰》最終斬獲1438萬元的單日票房,超高的上座率成了引爆市場口碑的觸發器。打鐵趁熱,《八佰》很快又開啟了第二輪全國大規模點映,排片量、預售額均呈現出了不錯的數據,在8月17日二輪點映的首日,《八佰》單日斬獲5124.82萬票房,助推當天票房突破7500萬。
可以看出,點映在《八佰》身上也起了效果,通過點映主打一二線城市的電影愛好者,而後向普通影迷和三四線城市擴散形成了口碑爆炸的效果,同時,也讓觀眾充滿期待。這背後可以發現口碑傳播是營銷中的重要一環,而社交圈的裂變傳播能把它推上一個更寬的維度。
萬商互動營銷工具,是一系列社交裂變工具它基於微信、公眾號,能夠深挖社交推薦,在產品設計上以「裂變留存、數據分析」為核心點,滿足商戶宣傳、吸客、引流、裂變、活動運營、數據分析的需求,以低成本營銷實現營收穩定增長。以裂變海報、裂變優惠券、異業聯盟為核心的獲客營銷工具,讓您輕鬆引流裂變新客戶,共享私域客戶群,客源增長2倍以上;以瘋狂砍價、全民拼團、秒殺神器為核心的用戶轉化工具,讓您一場活動線上收款幾十萬,實現傳播轉化,提升營業額50%;以超級會員卡、會員次卡為核心的用戶留存工具,讓您建立公眾號會員體系,將粉絲轉化超級會員,提升老用戶復購率。
三、已家國情緒出發大眾情緒
如果說圈層向爆款不需要輻射至全民的主流話題,關鍵在於精準抓住圈層目標受眾的痛點。那麼像《八佰》這樣題材的影片則天然的具有全民主流話題的屬性。如果說圈層向爆款不需要輻射至全民的主流話題,關鍵在於精準抓住圈層目標受眾的痛點,那麼《八佰》具有全民主流話題的屬性。
這一點之於品牌營銷的啟示在於,情感消費已成為Z世代的主流消費觀念,產品之外的品牌使命、品牌文化、品牌形象,是決定人們消費行為的關鍵因素。因此,賦予品牌、產品以宏大的時代主題意義最大限度的裹挾消費者的情緒至關重要。就像華為的崛起,其有意無意的愛國營銷起到了關鍵作用。對於品牌來說,這種宏大的主題可以是愛國的,也可以是社會性的議題,它對於打破過往營銷的天花板,賦予品牌/產品更具廣度、深度的營銷語言延伸大有裨益。
結語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八佰》都算是近年來少有的抗日佳片。影片選材獨特,人物眾多,線索紛亂,格局宏大。影片之外,從極具衝突性的故事張力著手,通過點映引爆觀眾口碑,搭配深刻的時代立意以及熱點話題效應,讓《八佰》成為了又一部國產現象級影片。《八佰》的營銷路徑,不僅為當下的影視寒冬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啟示錄,其背後的營銷理論更為廣大實體行業經營者的口碑營銷提供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思路。
萬商互動秉承科技賦能的理念,將繼續深挖各行業營銷思路,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服務而努力,期待您的了解與合作。
詳細了解請關注「萬商互動」。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