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說:他看不下《痛並快樂著》,不知道白巖松哪來的優越感?

2020-12-28 趙趙的期待

王朔多次diss白巖松,他公開評價白巖松:白巖松擁有自以為的真誠,骨子內卻是做作的,且並沒有過人的見解。

事情的起因:

王朔看到白巖松的電視訪問,他介紹自己的新書《痛並快樂著》,並不時涉及個人的經歷,王朔覺得白巖松洋洋得意,十分看不慣他,所以才有對白巖松那番尖銳的評價。

白巖松和王朔,二人知名度都很高,且都具有文人的身份,作為內地著名作家、編劇的王朔,他居然公開尖銳評價白巖松,他真不怕給自己招黑嗎?

古往今來,所謂的「文人」,他們都比較清高的。

在古代,文人苦讀後,滿腹經綸,他們都喜歡寫詩詞、文章,所有情緒,他們都通過筆桿來發洩,自視高人一等的人真不少。

所謂的「清高」,本來是宣傳儒學的統治者提倡的,後來文人也模仿,偏偏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們的想法,所以文人也更顯清高了。

作為新月派的大將,梁實秋曾與lu迅發生過多次論戰,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最大的公案之一。

王朔作為文人,他並沒有看完《痛並快樂著》,但他依舊抨擊白巖松的敘事風格過於刻板,這也許只是王朔清高的一面。

王朔對於中國文學是有開拓性的,他半發現,半創造了一種以北京話/普通話為基礎,從平民角度出發,帶有底層色彩("痞子")的漢語表達方式。

王朔的"痞子文學"從人物形象到情節對白,都極易讓讀者產生共鳴,京片子味兒不惹人厭,甚至有時會讓人不自覺地發笑。

王朔的文字,具有必要的啟發性和叛逆性,但是不至於產生反抗心理,因為書裡寫的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不會反抗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樂於接受王朔的文字。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王朔的作品,那麼我要把這套王朔作品集推薦給你,裡面收錄了王朔最經典的幾部小說:《動物兇猛》、《我是你爸爸》、《致女兒書》、《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看上去很美》、《知道分子》。

如果你能從王朔的書中領悟到什麼道理,那也許就是這些書的意義所在;如果能獲得積極的力量,那更是它的職責所在;如果都沒有,那也能從中收穫笑聲獲得快樂。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深受大眾喜愛,王朔:十分不喜歡他的洋洋得意
    世人皆說:文人相輕,如今看來,其話不假。作為央視的名嘴,白巖松的身上有著太多的光環,他言辭犀利,總能針砭時弊,戳到社會弊病的痛處。從承擔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看,白巖松是一個為民請命的人。然而在作家和編劇的王朔眼中,白巖松卻是一個無比做作的人。
  • 王朔:白巖松骨子裡的做作
    ,換了幾個臺,大約是湖南衛視,看到白巖松在接受訪問,談他的新書《痛並快樂著》和他自己。我們都知道他們臺的某些主持人寫的行銷一時的自傳是別人代筆,這是公開的秘密,有經歷而無書寫能力找人代筆,並不違反出版業的遊戲規則,只要傳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這書我看了百十頁就擱下了,擱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數書看不下去是見作者有話說不出來,說不利索,替他著急。白巖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實一點就好看很多。
  • 王朔的彪悍人生:罵白巖松是肉喇叭,嘲笑趙忠祥是公交車!
    提起王朔,很多人想到的並不是他的才華和文筆,想到的卻是他的風流韻事,他無遮無攔的大嘴巴。作為一個從小在北京長大的人,王朔不僅能說,而且還敢說、會說,很多事情根本不避諱,張口就來,因此王朔在圈內也得罪了不少人的。即便是好朋友,也躲不過他的批評,好友餘華就是其中之一。
  • 王朔「嘴炮人生」:白巖松肉喇叭,趙忠祥公交車,馮小剛欺下媚上
    然而,遺憾的是甭管王朔怎麼折騰,在大眾的口碑中都是屬於不怎麼樣的:一來是他批評的人,個個都是「頂流」,單拎出來一個都不比他弱,更何況這麼多加在一起,三人成虎的道理不會不知道吧!二來是他在公眾面前,總是一副「痞子」的形象,滿嘴髒話,表情猙獰,實在難以不讓人「以貌取人」。
  • 王朔評白巖松:骨子裡做作的「肉喇叭」!坐第一排有什麼好優越的
    2010年,主持人白巖松出了一本好書——《痛並快樂著》。這本書紀錄了白巖松從畢業後到三十歲中間的日常生活,從畢業後時的茫然無奈,到一路上一往無前,最終擺脫了1條歸屬於自己的道路。在整部自言自語的書裡,白巖松表明:「在人一生中,幸福快樂佔5%,痛楚5%,剩餘的九十%便是平平淡淡。但是這5%的幸福快樂,又可以讓大伙兒承受那5%的痛楚,並接納九十%的平平淡淡。」但是,那樣一本好書卻造成了一名文學界超重量級角色的不滿意,他便是王朔。
  • 王朔:如何評價白巖松、馮小剛、侯耀華?太犀利,被罵不是沒原因
    換而言之,這些大佬們,哪一個人氣和地位比王朔差?甚至部分有過之而不及。在如此龐大的粉絲基數下,王朔的風評如何能好?與其跳出來指責王朔有沒有資格,倒不如好好思考一下,是否批評的有道理,不要將什麼事情,都拿「資格」之類的說事,難道弱者就是發言權了嗎?
  • 王朔:為啥評價白巖松沒見解、馮小剛欺下媚上、趙忠祥是公共汽車
    也有一些人說,王朔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大院子弟。關於這個問題,也是相當的無聊。肯定是的,然而王朔的這個大院,都快排到八寶山了,基本上屬於最落魄的大院子弟那一波,論背景比王朔厲害的比比皆是。同樣還是這個問題,那麼多的大院子弟,又有多少混的比王朔還厲害?故而,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一面倒」的必要。喜歡一個人,就連那個人放屁都是香的,怎麼不說這個人連屁都不放呢?還省得用「香」來遮掩;討厭一個人也是一樣。
  • 王朔「交惡史」:米家山沒本事,英達真小人,白巖松顧盼自雄
    王朔:張藝謀給我挖了一坑,這坑把我給擱裡頭了,就差沒給活埋了。近兩年挺惶恐的,說出口的話,寫出來的字,哪一天很有可能成為群起攻擊你的證據,偏愛和喜歡,變臉和聲討,有時不過是突然而來的一條熱搜而已。格外懷念多年以前,娛樂圈、文化圈都很接地氣,你來我往進行筆戰好似「神仙打架」。
  • 王朔評白巖松:自以為的真誠,不過是骨子裡的做作
    圖片引自網絡提起王朔這個人,年輕人可能不太熟,可是對於三十歲以上的人來說,絕對是如雷貫耳般的存在就算你沒看過他的書也沒事,因為至少你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編輯部的故事》《渴望》《甲方乙方》《北京人在紐約》等等或改編或編劇的作品其中一部作品,你就知道王朔了。他的風格影響了一代人,他的作品捧紅了馮小剛葛優姜文等等一系列影視大咖。
  • 白巖松:駁斥王朔「三宗罪」?文壇噴子、狗眼看世界,真是嘴炮嗎
    不過相較於王朔對於白巖松的批評,或許對於絕大多數人,都比較陌生的是,白巖松對於這個「差評」的回覆,從內容上,也可以說是盤點出「三宗罪」來與之相對應。如此不妨隨著筆者的文字,共同探討交流一番各自的觀點。不過在詳細展開之前,筆者要說的是,並不怎麼認可白巖松的回覆!文壇噴子白巖松:原以為王朔只會批評老舍、魯迅,沒想到會將矛頭指向自己!
  • 蠢貨白巖松,你怎麼什麼都敢說!
    眼下,回頭再看一月份的疫情報告,我們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作為新聞從業者,白巖松不僅敢於提出質疑,也勇於打破偏見。 在疫情治療中,一直為不少人「詬病」的中醫發揮了積極作用。它與西醫相輔相成,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下,讓患者重獲新生。
  • 老梁是如何評價白巖松的?網友:懷念尖耳猴腮,還不是名嘴的他
    文丨曹鏡明題丨老梁評白巖松,被打臉?網友:即便肚子裡有貨,也沒有王朔看人準老梁是如何評價白巖松的?網友:懷念尖耳猴腮,還不是名嘴的他近幾年,若論媒體人翻車,白巖松當屬第一。從早些年的媒體人良心,口碑好的隨便一句話,都有可能刷爆自媒體平臺;到如今基本上任何一條關於白巖松的簡訊下面,都會有人刷:「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知道你兒子現在回國了嗎?」的言論。不得不說是命運使然,在大起之後,必然會迎來大落,這是人之常情!
  • 白巖松談信仰:有信仰的人不都幸福,但無信仰一定不幸福
    向來在尋找信仰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9月初發布新作《幸福了嗎》。相比10年前銷量67萬冊但略顯青澀的《痛並快樂著》,《幸福了嗎》加入了更多思考,顯得更為成熟和睿智。對於書中多次提到的「信仰」一詞,白巖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沒有信仰一定不幸福。」
  • 「世界公民」馬克思的奮鬥之路:痛並快樂著
    一襲睡衣,一根雪茄,一把手槍, 馬克思的戰鬥力強大到你不敢想像。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沈王一)自5月5日播出第一集以來,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策劃指導,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人民網聯合出品的讀書節目《馬克思靠譜》,受到廣大觀眾的關注和好評。6月17日晚22:00,《馬克思靠譜》第七集《痛並快樂著》再次與觀眾見面。
  • 為何王朔認定母親不愛他,讓他和母親的關係不斷惡化
    最後,乾脆躺在地上不起來。其中一位警察還算負責,語氣和善地向李嬸講了事故前後經過,並把人證、物證拿給李嬸看,李嬸知道瞞不過去,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對警察說:「我兒子還小,不小心犯錯了,他還是個孩子,不能坐牢,我代替他去吧。」李嬸的行為,理性判斷來說挺可笑的,這世上哪有兒子殺人,母親替坐牢的?
  • 影響白巖松一生的四本書,有一本我不敢讀
    白巖松著名主持人和作家,主持過很多耳熟能詳的節目,如《新聞1+1》、《焦點訪談》、《感動中國》等。代表作品集有《白說》、《痛並快樂著》、《幸福了嗎》《萬事盡頭終將如意》。白巖松經常被人問到:「請問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對你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誰?」
  • 白巖松經典語錄,值得深思
    白巖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記者、作家,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近幾年出版的書有《痛並快樂著》,《幸福了嗎》、《一個人與這個時代》及《白說》。此人筆法犀利,將社會問題剖析得清晰透亮,筆尖針針見血,實實在在的反映了現代年輕人身上的一些問題。
  • 「文壇釘子戶」王朔:罵人說髒話,直至女兒結婚發覺他才是真靦腆
    王朔從小就熱愛玩鬧打仗,再加上父母工作忙,是個十足十的皮孩子。有趣的是"王朔"這個名字還是他自己翻字典改的,起因是同班女生和他重名(之前叫:王巖)。童年的快樂時光同時也為他後續寫作《動物兇猛》產生影響。7歲之後的王朔開始在北京上學。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王朔接觸到了北京話。1977年,19歲的王朔開始當兵,期間在部隊輾轉多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