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音綜《天賜的聲音》中,蘇詩丁與黃雅莉合唱了一首張學友的經典之作《離人》。
黃雅莉的出現點燃了觀眾多年前的青春回憶,作為好姐妹的張韶涵也毫不吝嗇地給足了溢美之詞。
但,更讓我感到驚豔的,還是這位對普羅大眾而言相對陌生的,蘇詩丁。
《離人》中黃雅莉演唱的部分,美則美矣,唱腔和咬字有矯飾的痕跡,缺了點韻味。
而蘇詩丁一開嗓,那種慵懶沉靜的感覺瞬間就流淌出來了,她的聲音層次分明,對於音色的控制圓轉自然,完美契合曲風。
這並非黃雅莉不夠好,而是蘇詩丁太強了。
從評審們點評的重心你就可以看出來,對黃雅莉,聊得更多的是過去。
而對蘇詩丁,聊得更多的是未來,和為她當下不夠紅而鳴得不平。
與年紀無關,兩人年紀其實只相差一歲,人氣蘇詩丁也落後一截,但蘇詩丁拿起話筒一開嗓,就值得人們多看一眼她的未來。
即興的部分,黃雅莉發揮了自己唱腔清新的優勢,演唱了張韶涵的《遺失的美好》;
蘇詩丁則在評審的要求下以多種情感演繹了超高音版的《緣字書》。
前者依舊打得是情懷牌,蘇詩丁則是用過硬的實力贏得了滿堂彩。
儘管蘇詩丁唱功技巧無可指摘,令人遺憾的是,炫技,恰恰是大眾對她的詬病所在。
蘇詩丁和黃雅莉同時選擇了張韶涵,張韶涵雖然對蘇詩丁讚不絕口,卻仍然選擇了黃雅莉。
好在胡海泉先一步保下了蘇詩丁,及時掐滅了我憤怒的小火苗。
其後,胡海泉與蘇詩丁合作的《城裡的月光》,也是我心目中的全場最佳。
胡海泉溫柔的男聲與鋼琴聲若合一契,蘇詩丁的嗓音像是萬籟無息的深夜裡一道照徹黑暗的清冷月光。
作為一個學院派的實力歌手,蘇詩丁的履歷其實很優秀,比較廣為人知的榮譽是獲得《天籟之戰》的全國總冠軍。
就像樂評人說的,對於她這樣的歌手,並不該以流行歌手的走紅尺度去衡量她的成就。
要以期待一個年輕音樂藝術家的耐心,去期待她的未來。
七歲以前,蘇詩丁一直生活在鄉下,對生命最初的記憶,是大片的麥浪與大地原始的力量與溫柔。
後來跟隨父母到交響樂團生活,與音樂結緣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與所有對音樂剛剛萌發興趣的小孩一樣,年幼的蘇詩丁對各種樂器都充滿了興致,鋼琴、小提琴、二胡,一一摸索過去。
到了大學,蘇詩丁為了在聲音架構上更專業,甚至還學了美聲。
她自己曾調侃說,「我知道我肯定以後不會唱美聲,因為我太瘦了。」
研究生畢業後,蘇詩丁留在西安音樂學院任教,成為流行演唱專業的聲樂老師。
在旁人眼中,這份大學任教的工作再適合女孩子不過了,她卻知道這裡註定只是自己人生的一停。
離開西安,漂到上海以後,蘇詩丁靠接一些戲維持生計,景況並不如意。
那兩年她孤獨而敏感,沒戲演的時候,有時候自己倒杯水都會忽然落淚,會迷茫自己拋卻一切來到這裡是否有意義。
為了讓自己的精神不至於垮掉,她每天堅持練聲,只有練聲的時候才能讓她暫時忘記一切,沉浸在自己音樂世界之中。
這樣的陣痛期幾乎是每個音樂人都會經歷的,區別是有的人被陣痛打趴下,有的人咬牙堅持過去,讓這段陣痛成為自己人生寶貴的養分。
終於,一份天籟之戰的參賽邀請,讓蘇詩丁站在了屬於自己的音樂舞臺上,出現在觀眾的視野裡。
蘇詩丁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美女,當她不拿話筒的時候,清瘦的身體似乎撐不起一座宏大的舞臺。
但當她手中有了話筒,眼神中會出現一種迷人的堅韌,嗓音一出來,氣質瞬間拔高一截,成為舞臺上耀眼的魔王。
她可以兇狠得像是一把割肉流血的刀,也可以溫柔繾綣到像是一陣細語呢喃的春風,百變的音色讓她能夠從容處理歌曲中細微的情感起伏。
那一季的《天籟之戰》熱度很高,華晨宇的眾多live視頻在國外的油管上掀起狂熱的討論潮,最終也是他作為幫唱導師協助蘇詩丁拿下了全國總冠軍。
兩人在決戰中合作演繹的這首《南屏晚鐘》成為在海內外圈粉無數的經典Live,不少國外觀眾看到視頻後震驚沉醉的表情在各大視頻網站上廣為傳播。
這兩人都是安靜時吟唱到時間為之凝固,釋放時能夠炸掉舞臺現場的音樂核彈。
當蘇詩丁摔下自己的披肩,B站彈幕瞬間炸鍋,「摔衣為號」、「恭迎兩位大魔王」的彈幕層出不窮,所有人的情緒都被點燃。
兩人各自解開封印,蘇詩丁狂飆高音,華晨宇踩著鋼琴密集地rap,密集的子彈射穿觀眾的心臟。
最後兩人的一段互飈高音如同一場酣暢淋漓地決鬥,聽得我差點缺氧。
可惜的是,這季《天籟之戰》更多觀眾還是把目光投注在華晨宇身上,拿下總冠軍的蘇詩丁沒能一炮而紅。
其後蘇詩丁受邀參與《歌手2018》,本身就代表了主流音樂圈對她唱功的高度認可。
但賽後卻有很多質疑聲落在蘇詩丁身上,說她在前幾期的比賽中過於炫技,反倒是返場時卸下一切包袱演唱的《身後》,收穫了觀眾更多的喜愛與感動。
不少人對有炫技之嫌的演唱天然有些排斥。
但有實力支撐的炫技,尤其是作為學院派的歌手,這其實本身是他們展現自己勤學苦練成果的一種途徑。
好比電競賽場上,明明能摸眼踢回來的C位,不會有人苛責你浪費閃現用R閃踢人,因為敢秀從來都是競技場上值得尊重的態度。
其實大家根子上並不是反對炫技,而是反對炫技痕跡太過明顯削弱了歌曲自身質感。
而在炫技與歌曲表達的平衡方面,蘇詩丁其實一直都做得很不錯,因此而蒙受偏見著實有些委屈。
當《天賜的聲音》的各位評委為她的不紅而不平的時候,蘇詩丁很溫和平靜地說「我覺得會很好的,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這些聲名不顯卻甘心紮根音樂的實力歌手,才是華語樂壇的底蘊。
我們在等他們,他們也在等我們。
最後,為大家送上一首蘇詩丁在某部劇中與少女時代的自己合唱的《原諒》。
時光在音樂裡交錯,兩道聲線,一道天然去雕飾,一道滄桑見人間。
文章封面來自網絡
編輯 Editor| 果醬君
排版 Typesetter| 果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