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16隻裝載著進口貨物氧化鎂的鐵江聯運「一單制」貨櫃試點貨物到達重慶萬州港。 成都局集團公司供圖
中新網重慶12月22日電 (記者 韓璐)22日,16隻裝載著進口貨物氧化鎂的鐵江聯運「一單制」貨櫃試點貨物到達重慶萬州港。在貨船抵達前,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部門已經調集運力等候。隨後這批貨櫃將經鐵路運輸,最終到達四川成都。
本次鐵江聯運「一單制」貨櫃試點是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局集團公司)聯合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輪船)、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公司開展的聯合承運人模式下的國內首次試點。
12月10日晚,該批貨櫃貨物從南京龍潭港出發,經過12天的江運到達重慶萬州港。隨後,將由鐵路運輸經四川達州至四川成都。民生輪船作為江運承運人、成都局集團公司作為鐵路承運人,將在重慶萬州港共同完成鐵江聯運的無縫銜接。
「鐵江聯運『一單制』最重要的就是暢通了兩種運輸方式之間的信息交換渠道。以前江運只負責江運的部分,鐵路只管鐵路的部分,中間貨物的銜接轉運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希望通過鐵江聯運一單制探索出單一的運輸憑證完成整個運輸全過程的方式。」成都局集團公司聯運辦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鐵路和水運物流不暢通,信息不對稱,承運標準也不一樣,對客戶來說,會造成很多重複的環節,比如貨物二次開箱檢查等。
「不同的運輸方式有不同的運輸單證。當貨物採取兩種以上運輸方式接力運輸的時候,中間就涉及到要更換運輸單證。這次我們試點的就是把江運和鐵路運輸的單證合一,把兩個運輸方式的信息系統進行連接,從而提高物流鏈的運行效率,降低供應鏈運行成本。」成都局集團公司數字與金融開發部負責人表示,此次試點設計應用了國內首張電子「鐵江聯運單」,助力鐵江聯運「一單制」實現水運和鐵路兩個運輸體系的不同運輸規則、不同單證、不同信息系統的對接,不僅可以減少物流環節多次轉換運輸單證的成本,還能通過信息系統的有效銜接,提高不同運輸方式之間貨物轉運的效率。
據介紹,本次試點的貨櫃將經由鐵路部門在萬州港鐵路專用線直接轉運,實現兩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相較此前,整體物流時間可節約3天以上,加速了企業資金周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