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們的作品——星際牛仔

2021-02-15 DAXONE大雄

1998年(1998年10月23日-1999年4月23日),東京電視臺和WOWOW播出一檔動畫片,該片一舉奪得第三回神戶動畫獎的年度最佳電視動畫獎,並於2000年獲得日本科幻大會星雲獎。它就是《星際牛仔》,在我4月17日誕生後的幾天內,這部偉大的動畫播映結束。

距今已經超過22年的90年代日本「舊時代」動漫,在豆瓣評分保持在9.7的高分,並有一定的討論度,一部二十多年前的作品至今還能吸引到人去欣賞,足以說明它的偉大,本文將試圖從創作角度理析《星際牛仔》這樣偉大的的作品究竟如何誕生。

如果評選20世紀最偉大的日本動畫,《星際牛仔》一定榜上有名。這部播放於1998年的動畫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依然魅力十足。精緻細膩的作畫,立體豐滿的角色形象,天馬行空卻並非遙不可及的未來世界,靈動浪漫的BGM。可以說,《星際牛仔》的每位staff都在自己負責的領域內貢獻出了遠超行業平均值的表現,在監督渡邊信一郎的統合之下,一部近乎於完美的作品誕生於世。

《星際牛仔》的誕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星球大戰》系列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星戰系列電影的重啟再一次帶動了日本地區的宇宙飛船熱潮。萬代hobby事業部順勢向sunrise提出要求,希望他們能製作一部可以吸引觀眾購買宇宙飛船模型的動畫作品。於是便有了名為「流れ星ビバップ!」的企劃。

監督渡邊信一郎受到美國賞金獵人這一職業的啟發,又為這一企劃提供了近未來宇宙舞臺、無國籍世界、強調動作戲畫面(音頻為動畫化畫面)這幾個構建《星際牛仔》世界的關鍵設想。等到企劃書正式交給本作人設川元利浩手上的時候,名字又改成了《shooting star bebop》,這個TV動畫未採用的名字後來被用到了《星際牛仔》的衍生漫畫上。

在《星際牛仔》的staff表中,原作一欄只寫了一個名字——矢立肇。事實上這是一個公用馬甲,是Sunrise企畫部為了方便版權管理而使用的「集合筆名」。《星際牛仔》是一部單元劇式作品,每一話的腳本作者都不同。擔任全劇系列構成的信本敬子在假設大綱時只用幾句話簡單描述各集劇情,並列出必須加入的一些要素。

細節內容的創作都交給各話的腳本作者,創作者們的通力協作讓角色變成了一個多面體,十人十色的內容風格也使得每一話都能帶給觀眾新鮮的體驗。

同時,為了保證四位主角在整部作品中的統一感,主創團隊在企劃書中讓主角群以「自我介紹」的方式來表現個性。藉此加強腳作者對角色的了解。這一方法也延續到了後續的設定集中,只不過形式由主角群的自我介紹變成了Ed的採訪,但看起來也一樣可愛有趣。

雖說現在算得上名利雙收,但《星際牛仔》通往成功的道路卻並不順利。在誕生之初,就遭到了贊助商的嫌棄。從音樂發行商的角度來看,爵士樂在日本的市場比較小,又不是一般動畫觀眾所偏愛的音樂類型。就連本作的音樂製作菅野洋子都說過「以爵士為主的動畫肯定賣不出去」。

而從玩具製造商的角度來看,《星際牛仔》並不是要求中那種能帶動宇宙飛船模型銷量增長的動畫。因此在看過《星際牛仔》早期的腳本後,萬代撤銷了對《星際牛仔》的投資贊助。這時的渡邊監督可以說是腹背受敵。

更讓人頭痛的是,Sunrise內部對這一企劃也不是很放心。因為《星際牛仔》的製作成本確實是有些高,製作人南雅彥回憶中,當時sunrise社長語重心長的對他講「你可不要把 Sunrise 拖垮啊」。這一系列問題導致《星際牛仔》的播出時間一拖再拖。《星際牛仔》在東京電視臺的首播也非常不順利。先是因為檔期問題,原定26話的內容被縮減到一半的長度。

後來又因為3D龍事件及栃木女性教師刺殺事件的影響,不少鏡頭因被電視臺認定成暴力色情內容而遭到刪減和噴霧處理,部分臺詞也在主創團隊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擅自改動。在東京電視臺播放的《星際牛仔》第13話Session XX: Mish-Mash Blues中,我們可以明確的感受到監督渡邊信一郎的憤怒。

一般的總集篇是對之前的劇情進行總結和梳理,但Session XX則是借劇中角色之口表達渡邊監督及全系列構成根本信子對刪減劇情一事的看法「THIS IS NOT THE END. YOU WILL SEE THE REAL "COWBOY BEBOP" SOMEDAY!」.

從這句話裡,我們既能體會到主創團隊的悲傷與憤怒,同時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決心,他們一定會把真正的《星際牛仔》帶到觀眾眼前。好在付費電視臺WOWWOW雪中送炭,26話的完整版終於得見天日。

《星際牛仔》在播放後一連斬獲了第3屆動畫神戶作品賞、日本科幻大會星雲獎等多個獎項。從亞洲到歐美,《星際牛仔》的粉絲分布在世界各地。光是2000年-2005年,《星際牛仔》DVD銷量在北美市場就突破了100萬套。成為少有的在北美電視臺反覆播出的成年人向動畫作品之一。很多人都說《星際牛仔》是電影般的動畫(音頻為「電影版的動畫」)。

事實上,渡邊信一郎監督確實是把每一集都看做是一部獨立的微電影來進行製作的。渡邊信一郎最開始想成為一名電影導演。在合作《Macross Plus》之前,河森正治曾告訴過他,動畫監督不必忍受真人電影導演所必需的長年累月培訓和官僚體制。這也促使他選擇了動畫而不是在真人電影界發展。渡邊信一郎的青春期時期受電影及樂隊文化的影響極深,幾乎在他所有的作品中觀眾都能感受到這兩種元素的作用力。

在渡邊信一郎2006年美國之行的巡迴演講休斯頓站中,他曾提起《星際牛仔》的主要靈感來自《骯髒的哈裡》和《龍爭虎鬥》兩部電影。事實上,TV版《星際牛仔》致敬的電影還真不少。光是李小龍這一個元素,就在動畫中反覆出現了無數次。在第一話的最初, Spike使出的功夫是李小龍創立的截拳道(ep01 02:45);再比如第二話出場的懸賞犯(ep02 02:28),他的名字來源於李小龍的電影《死亡遊戲》,在《死亡遊戲》中演員卡裡姆·阿卜杜爾 賈巴爾(Kareem Abdul-Jabbar)扮演的角色叫做Hakim。將這兩個名字組合在一起正是這位懸賞犯的大名——ABDUL HAKIM。而在《星際牛仔》第八話中,渡邊監督就直接讓spike引用了李小龍的名臺詞(ep08 07:48)「Be water ,my friends.」。甚至版權繪上,spike閱讀的都是與李小龍相關的書籍。

在玩兒梗這件事兒上,《星際牛仔》甚至不遜於《pop子與pipi美的日常》,26話的TV動畫中包含的neta數量多到令人髮指。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第11話中對影片《異形》的致敬,因保存不當而變異的龍蝦襲擊了整個bebop號,當看到探測器和火槍時與渡邊監督興趣相投的觀眾必然會心一笑。而4個lesson的結構也很自然的會讓人聯想到《2001太空漫遊》的四個分標題。

本集片尾的太空圓舞曲,Ed登場集時出現的形似HAL的電子眼,bebop號中的環形旋轉倉,也都指向了這部庫布裡克的經典名作。渡邊監督說過這樣一句話:最近的電視電影娛樂節目都說得太多太明,就算把聲音關掉也看得懂。所以我想作出用七分話講十分事的東西。因此渡邊監督從不曾將spike的記憶完整的展現。我們只能通過破碎的閃回片段去推測到底發生了什麼。在《星際牛仔》第五話中,觀眾第一次有機會了解到spike的過去。第五話的風格與前四話差別很大,再也不是那種輕鬆愉快的宇宙冒險。

Spike與vicious戰鬥的教堂原型是著名的巴黎聖母院,faye與vicous在劇院的會面取自希區柯克於1956年拍攝的電影《擒兇記》,極富觀賞性的槍戰戲與標誌性的白鴿則是對吳宇森導演《喋血雙雄》的致敬。在歌曲《green bird》中,spike撞碎了教堂的彩繪玻璃,緩緩下墜。這個鏡頭致敬的是1994年的電影《烏鴉》。在《星際牛仔》中,我們還能看到很多熟悉的臉。像是伍迪艾倫、TOM與jerry、筱原友惠、尤達大師、喬治克魯尼、還有黑化了的高飛《星際牛仔》中的neta實在太多太多,見縫插針的安排在各個角落。如果對這一部分內容感興趣的話,可以查看由B站up主MatrixC7上傳的《星際牛仔》片源,裡面的注釋十分詳盡。

音樂是《星際牛仔》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是渡邊監督工作中最大的靈感來源。渡邊監督並不喜歡那種千篇一律的配樂使用方式,教條化的用傷感的曲調來搭配悲傷的故事情節。

因此《星際牛仔》中並沒有延續這一的規則,渡邊監督的配樂方法比較客觀,既不偏向主角,也不偏向敵人。以第三者的視角的描述事件的發生。第一話中Katerina射殺戀人後自我了結,短暫的沉默之後響起的口琴聲並沒有刻意去調動觀眾悲傷的情緒,鏡頭轉向bebop上的一如往常的jet與spike,但觀眾的情緒並不會停止發酵。實在是非常妙的處理。既然說到了《星際牛仔》中的音樂,那話題就一定離不開菅野洋子。

在《星際牛仔》的創作過程中,渡邊信一郎把音樂製作全權交給了菅野洋子。在之前的《Macross Plus》中,兩位就已經合作過。因此也算得上是老相識了,菅野洋子完美的將爵士樂帶有午夜迷情色彩、在酒吧能嗅到菸草味般的感覺表現了出來。

就算是沒有任何樂理知識的人,也能感受菅野洋子在音樂方面的才華到底有多麼出眾。根據人設川元利浩的說法,Ed這個角色的靈感其實正是來自於菅野洋子。

因為渡邊信一郎監督覺得她總是在混音室裡無所事事。但川元利浩心中的菅野洋子,是給《Macross Plus》以及《天空之艾斯嘉科尼》譜曲的人,是能夠指揮整個樂隊的音樂家。於是川元利浩將這些信息融合到一起,提取出了Ed的形象——一個像貓一樣的天才。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圖片是Ed的廢棄案,在整個企劃階段Ed都是男孩子,最終Ed能成為女孩,都得感謝菅野洋子。

許多觀眾對Spike的結局耿耿於懷。甚至連spike的聲優山寺宏一在最終話錄音完成之後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Jet的聲優石冢運升還一直安慰他說:Spike只是昏過去了,睡著了而已。就像渡邊信一郎監督在採訪中說的那樣,作品還是交給觀眾自由解讀比較好,監督的解讀也並不是絕對的。因此在《星際牛仔》完結20年後的今天,我們還是可以說一句,see you cowboy

文字來自於

作者:葉佳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99543/answer/461440581

相關焦點

  • 星際牛仔——這一聲再見多麼可貴
    《星際牛仔》就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上演了。關於這部作品,可圈可點的地方實在不少,你能夠看到浩瀚的星河、普通的街景、甚至在火星上還能夠看到香港的街市。導演渡邊信一郎的代表作品除了這部《星際牛仔》,還有唱著嘻哈講述江戶時代的武士故事的《混沌武士》和之前被翻拍成科幻大片的《銀翼殺手》。而這部《星際牛仔》的音樂總監則是菅野洋子,這位大佬同樣還是《攻殼機動隊》的音樂總監。
  • 二十年過去,我們仍然在懷戀《星際牛仔》的浪漫與自由
    時至2018年,有一部作品已歷經整整20年的沉澱。但在二十年後的今天,時間絲毫沒有衝淡我們對它的喜愛,這部讓人追憶的作品便是——《星際牛仔》。《星際牛仔》採取單元劇為主再穿插主線劇情的模式,正因為這樣的做法導致了本片的多元化,以至於很多單集內容都可以獨立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星際牛仔》內容、題材之多元化在TV動畫裡實屬罕見。而這些單元劇當中產生許多經典單集,如今依然歷歷在目。
  • 《星際牛仔》不適合推薦給別人的神作——星際牛仔
    星際牛仔絕對是神作中的神作,我心中動漫史上的no.1。當然對於星際牛仔的評價也是見仁見智的,喜歡的人會特別喜歡,無感的人也不會覺得這個動漫有多厲害。星際牛仔從片頭開始就牢牢抓住了我的耳朵:作為一個爵士樂愛好者,我的心從按下播放鍵那一刻起就被星際牛仔俘獲了。
  • 《星際牛仔》和《星空清理者》的魅力在哪裡?| 問答
    Q:《星際牛仔》的魅力在哪裡?思敏:受到美國西部片、紐約黑色電影,以及《星球大戰》系列的影響,《星際牛仔》是西方的;包容香港黑幫電影、李小龍、中國民俗等元素,《星際牛仔》也是東方的;左輪手槍、爵士樂、香菸,以及「沒有肉絲的青椒肉絲」的煙火氣,它復古而且老派;太空站、飛船、星際航行,它新潮而且面向未來.
  • 《星際牛仔》豆瓣評分9.6,請珍惜這部世界級動漫神作!
    ——矢立肇《星際牛仔》大家好 我是小白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豆瓣是一個十分苛刻的評分平臺,所以在豆瓣評分9以上的動漫作品確實是少之又少,而9.5以上的評分更可以說是珍饈了,而《星際牛仔》渡邊信一郎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神級作品。
  • 1998星際牛仔:相見恨晚TV封神之作
    曾經製作過《混沌武士》、《黑客帝國動畫版》以及《星際牛仔》的渡邊信一郎,在預告中說道,《銀翼殺手》對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有很深的影響。所以在這部動畫短片中,渡邊信一郎希望做到兩點:忠於原作,盡最大努力還原《銀翼殺手》的本身風格,但也絕不會簡簡單單做成一個仿製品。如果對渡邊信一郎有所了解的話,會知道他的作品個人風格非常濃重,音樂素養也相當之高。
  • 《星際牛仔》如夏花般絢爛嗎
    這便是我和牛仔的初識。從小我便喜歡那些冒險闖蕩的故事,也喜歡遊俠/牛仔/騎士的浪漫,所以從題材而言,這個故事應該很和我口味。,其實很久前我就想過寫一篇星際牛仔的文章,心頭有千言萬語,但又不知道該怎麼下筆。
  • 懷舊科幻劇集推薦《星際牛仔》+《螢火蟲》
    最近看了幾部經典的科幻作品,懷舊復古的情緒倍增《星際牛仔》是一部1998年的日本經典科幻動漫作品
  • 星際牛仔 cowboy Bebop
    (圖片來源pinterest )星際牛仔是一部初看普通,再看回味無窮的佳作,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寂寥二字絕佳
  • 《星際牛仔》音樂賞 - 牛仔比波普
    不設限的舞臺歡迎任何人上臺一展所長,因此吸引了眾多年輕的爵士樂手們齊集此處,以樂會友。這些年輕的靈魂厭倦了傳統爵士的陳詞濫調,最終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風格,以抒發自己不羈的本色……在2071年的茫茫星海之中,同樣有一群賞金獵人集聚在『比波普』號飛船上,內心嚮往自由、不懼任何危險。他們將會推陳出新,為我們帶來前所未見的夢幻般的視覺體驗。而這部開創了全新風格的影片,也將因此得名……《星際牛仔》。』」
  • 關於《星際牛仔》,你可能不知道的 8 件事
    優秀的 BGM 對於一部動漫作品的作用毋庸置疑,當經典配樂響起之時,會將我們一瞬間帶回作品的場景中。近日,由菅野洋子帶領的樂隊 The  SEATBELTS 在網絡上分享了一段視頻,樂隊成員各自在家演奏,最終剪輯成了一個特別版的《星際牛仔》(Cowboy Bebop)開場曲《Tank!》。當中所有涉及的樂器,從鼓到低音提琴、小號、薩克斯管、長笛和吉他。
  • 「星際牛仔」:一場音樂引發的太空流浪
    2001年,《星際牛仔》登陸美國卡通電視網,成為大名鼎鼎的Adult Swim最早一批播放的動漫作品,在大洋彼岸誕生了卓著影響。若沒有渡邊當年的任性而為,也就沒有了享譽至今的《星際牛仔》。無論放在曾經還是現在,《星際牛仔》的風格都是不討巧的。霸佔銀幕的主流作品多年來風格幾乎一以貫之:以《龍珠》、《海賊王》為代表的少年熱血漫。
  • 這部新番從框架到op,連人物設定都是渡邊風格,照抄星際牛仔?
    《大欺詐師》可以說是七月番裡的硬核質量標杆,《行騙天下》同款編劇極限燒腦反轉,百變爵士風格配樂碰撞菅野洋子,人設劇情框架也是疑似致敬《星際牛仔》
  • 《星際牛仔》星際牛仔也很忙。
    《星際牛仔》可以說是一部藝術品也不為過。 在如今被商業侵蝕的文化領域,大多數作品變得快餐化,千篇一律的基調下,是便於快速食用與吸收的內容。愈是在在種時候,愈是教人懷舊。不再那麼熱衷的去看更新的動畫,也感到些許想要放棄這些的疲憊。守成的看著過去的精品,一遍又一遍的回味反而讓人感到輕鬆。
  • 《星際牛仔》孤獨、浪漫與悲傷
    《星際牛仔》是影史上,在20世紀末最獨特、最輝煌、最燦爛的一部巔峰動畫。這是我這輩子最愛的動畫之一。看完《星際牛仔》後久久不能排遣的惆悵與思緒、痛苦與孤獨、強烈的共鳴和傷感使我確信了這一點。《星際牛仔》裡宇航時代的背景,實際上並非其的主題,而是進一步增加了孤獨。宇宙這麼大,Bebop這茫茫宇宙間的一葉「扁舟」,航行在廣袤的旅程中,正如誕生於這人世間的我們。音樂最醉人。菅野洋子,永遠的神。每一集的配樂,都令人驚嘆,都是令人沉醉般的美妙,無論歡快悲傷。
  • 豆瓣9.6,無可超越的《星際牛仔》,被譽為日本最偉大的科幻動畫
    《星際牛仔》,是一部由執導過《混沌武士》、《Space Dandy》、《坂道上的阿波羅》以及《Macross Plus》等優秀動畫作品的導演渡邊信一郎在上世紀90年代末精心打造的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本科幻動畫。《星際牛仔》最初在東京電視臺從1998年4月到6月首播,但是因為東京電視臺單方面認為動畫存在較大的尺度問題而並沒有讓這部動畫如期播完。
  • 《星際牛仔》瞎說
    從寒假開始看的《星際牛仔》抽空補完了最後兩話。 記得原來祝落林讓我推薦電影的時候,我推薦了一部近個把月我覺得最好看的《白日夢想家》。結果他看完之後回我說,你給我推薦的什麼垃圾。當時我能最先想到反駁的卻只是你怎麼會覺得不好看,你為什麼覺得不好看,你真的覺得不好看? 所以當我看完這部完全意義上的神作時,我覺得起碼我不能說不出我為什麼喜歡他。
  • 《星際牛仔》「男人的浪漫」?別自嗨了
    在豆瓣以外的網絡平臺,提到星際牛仔就離不開「男人的浪漫」這幾個字,甚至有人說這部動漫是「男人必看」,好像女性就沒必要看似的。可是一部成功的動漫,不應該兩個性別的受眾都有嗎?推薦這部動漫的許多觀眾,基本上用的話術都是抓住男性的心理,而忽略了女性的感受,更忽略了星際牛仔的一部分內涵。
  • 《星際牛仔》主創再聚首:風靡日美20年的經典動畫是如何煉成的?
    原版機械設定—山根公利,作品包括《高達》《星際牛仔》等 。原版人物設定、作畫監督—川元利浩,作品包括《高達》《星際牛仔》《城市獵人》《狼雨》等。編劇 — 佐藤大,作品包括《星際牛仔》《攻殼機動隊》《狼雨》《混沌武士》等。編劇—信本敬子,作品包括《東京教父》《星際牛仔》《狼雨》 等。
  • 如果可以,來當個「星際牛仔」吧
    【前言】接下來要說的是我最近看完的一部98年老番,星際牛仔,渡邊信一郎的作品,豆瓣評分9.6,參評人數2W+                                   星際牛仔的英文名是 cowboy bebop,cowboy是牛仔,bebop是爵士樂中的一個分類比波普,也呼應了片中的配樂基本上都是爵士樂,同時bebop也是片中主角一行人所在的飛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