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問答
每周日,任何和科幻有關的問題,你來問,我們來答
本周,我們來回答關於《星際牛仔》和《星空清理者》的問題。
Q:《星際牛仔》的魅力在哪裡?
思敏:受到美國西部片、紐約黑色電影,以及《星球大戰》系列的影響,《星際牛仔》是西方的;包容香港黑幫電影、李小龍、中國民俗等元素,《星際牛仔》也是東方的;
左輪手槍、爵士樂、香菸,以及「沒有肉絲的青椒肉絲」的煙火氣,它復古而且老派;太空站、飛船、星際航行,它新潮而且面向未來.
《星際牛仔》就像一個大熔爐,將紛紜雜陳的元素雜糅到一起,卻毫不違和。這種交融與平衡,在動畫中,也許只有它才能做到完美。
就比如,當往來的飛船在宇宙星辰中穿行,耳邊響起浪漫又蒼涼的爵士樂曲時,形成的那種「天高地遠」的孤獨感與迷茫感,與Spike一行人的故事,碰撞出奇特的化學反應。
說到故事,有人說《星際牛仔》是「一部只講故事不講道理的作品」。
Faye終於回想起相隔世紀的過去時,她忽然意識到那又怎樣,自己還是無處可去;當Spike目睹Julia死去時,他只是抽根煙就沒再回頭——觀眾忽然感受到一種「無論發生什麼,人生還是得孤獨地自己走完」的悲涼和力量,而這種『感受』如此強烈,以至於二十年後的今天仍然耐人尋味。
而這無疑歸功於劇作團隊的天才與努力:擔任全劇主線劇情設計的信本敬子在列大綱時用幾句話簡單描述各集劇情,並列出必須加入的一些元素,下面的各集腳本作者則完善細節。如此集思廣益,最終達成「一人多面,千人千面」的人物塑造。
各發揮其長又緊密溝通的編劇團隊合作,又能把幾位主角不同命運巧妙纏繞在一起,娓娓道來他們「宇宙江湖」中的悲歡離合。
無論從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還是從飽滿、細膩的劇作本身而言,《星際牛仔》都是一部非常「端正」且高水準的動畫作品。毫無意外,《星際牛仔》是20世紀最優秀的日本動畫之一。Q:如何評價星空清理者,它屬於硬科幻嗎?
大宅學家船長:常見的宇宙題材,日漫裡不多的硬派科幻,有JAXA做協力所以細節過硬,曾獲日本星雲賞。
因為設定新鮮、細節硬核所以廣受歡迎,但我個人覺得,比起太空,這部作品把精力更放在「人」上。
女主角從一個沒經歷過社會毒打的天真少女成長為合格職人,男主從一個性格孤僻的精英變成成熟可靠前輩,他們所在的,是Technora公司負責清理太空垃圾的「殘骸科」——這裡薪資微薄、不受重視,但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門。
倒是殘骸課的其他員工個個可愛,軟弱但保護下屬的課長,冷麵毒舌但能力超強的編外員工,俄羅斯猛男尤裡,美國大姐菲.種族、膚色基本是國際空間站配置。平時大家在辦公室裡吵架拌嘴,就像太空版《編輯部的故事》。
然後,當人物刻畫得差不多了,世界觀徐徐展開,你滿心期待地想看它對「宇宙病」「太空垃圾」「木星探測」等技術細節的深入探討、人在宇宙中位置等宏大命題的思考,它後半段突然就……變成了落後國家不畏大國強權爭取自由的主旋律,幾乎沒有收住。(劇本是大河內一樓,突然明白了什麼)
有種格局變小了的感覺。
包括作品主線:人類首次木星探測招收太空人,主角為了太空夢想一腔熱血地報名,但結尾有了戀人,就突然有了無法遠航的牽絆,還要引用師父的話:「遠航的船,無論航線有多遙遠,都要回到屬於它的港灣來。」——放在戀愛甜寵劇裡是標準結局,但你這是太空歌劇啊!說好的去星辰大海呢!
所以,我認為這部作品裡對宇宙的描繪有太多「人」的痕跡:人類社會的政治鬥爭、人類對家園的羈絆和對溫情的渴望,很真實,但也看得人一聲嘆息。
它跟《太空漫遊2001》這類拋開一切衝向星辰深處的作品,氣質上還是截然不同的。
我最喜歡的一處,是老太空人溜出醫院、跑到月球上一個僻靜之處面對地球躺下,等待生命結束——幾乎是對海因萊因《安魂曲》的致敬。只有這裡,才有了那麼一點點「一去不回」的浪漫和悲哀。
如果喜歡這類題材,其實我更推薦去看同樣JAXA協力的《宇宙兄弟》。
戳【閱讀原文】向我們提問
戳這裡看往期問答合集
添加接待員微信(FAA-647),備註「問答」,可以進入問答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