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xx
隨便打開一個網站,輸入關鍵字沙村廣明,可得到如下圖搜索結果
其中超長篇一部,短篇三部,超短篇若干,題材類型大致分為三類,荒誕搞笑,嚴肅純情,血腥獵奇,當然三者也有相互穿插,不過總的來說,刨去期間一開始就是拿來鬧的超短篇,其實這位漫畫家的美學傾向,作為讀者,還是能比較看得清楚的。
關鍵詞分別有四個,【病態美學】【女性神明】【愛與死亡】【物哀】
沙村廣明這人在劇情編排上並沒偏科太多,現實嚴肅的正劇他能畫,荒誕黑色幽默的邪典劇他也能把握,雋永詼諧的生活劇他也能畫,變態極端的傷痕劇他還是能畫,不過再繁華炫目的表皮下面照樣有一個統一的精神內核支撐,下面按四個關鍵詞分別說,當然,一切都是我瞎扯的,記住這個前提。
【病態美學】
如果你對這傢伙挺感興趣,又擅長用百度搜索,應該比較容易得知他出過一本凌辱向的素描畫集,內容當然是各類少女被擺弄成各種姿勢,然後被各類物體穿插。。。不得不說畫是畫得真好,明暗調子用得簡直了,就是題材太變態,給女權主義者看到了,估計要噴死他。。。上兩張圖你們感受一下。
這倆我還是挑的畫面上其他人最能接受的捆綁向。
現在開始說第一個關鍵詞,病態美學。
這人在畫嚴肅劇目時有一個美學傾向暴露得非常明顯,叫病態美學,這個詞可以分解成兩部分,一部分叫病態,一部分叫美學。
百度百科對病態一詞的解釋是這樣:
病態,指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形、表現;也可形容心理上的不健康(如嗜血,自殘等)。語出章炳麟《新方言·釋詞》:「《內經·風論》:『願聞其診及其病能。』病能,即病態也。」
注意百度的用詞,它對病態的描述是【不正常,不健康】,這個描述很精準,不正常,拿人體來說,刨去標準體型,其實過分瘦弱,和過分壯碩,都可以叫做不正常。沙村廣明的漫畫角色裡就經常出現過這種例子,過胖,或者過瘦,比如《無限之住人》後期出現的獅子頭選手,還有中期出現的人造喪屍,當然在其他故事裡也有很多這種,這些角色有個統一的特徵在於,他們的肢體相比於正常人,會出現某種異化,比如過分纖細或者過分強壯,又或者在心靈上的不正常,sm,虐戀,又或者就是乾脆被賦予疾病。
美學這個詞就不貼百科了,自己查一下就行。
槙繪的自殘
密花的癆咳
三頭怪
再比如這位少女和她老爹的SM傾向
其實很奇怪不是麼,病態就是病態,為什麼會是一種美?這裡面出現了沙村廣明的第一個美學方程式【病態+意志=美】
對這傢伙來說,疾病是作為一種美存在,而且他也確實把疾病上升到美學層面了,這種審美很像《eva》庵野秀明的路子,零號機、一號機的造型也是這種美學下的產物,如果把零號機、一號機縮小到人類身量大小,會發現其實他們比一般人體顯得更纖弱,瘦長的四肢,往裡收斂的臉部線條,極端拉長的手指,都是以突出線條感美,抵抗地心引力,尋找失重為第一原則,(而且這傢伙畫女性還有一個癖好是喜貧乳不喜大胸)然而到內核部分卻是極端暴烈的機械驅動力,純種的殺戮機器。《無限之住人》裡同樣有這種美學,全書武力值最高的一對男女,天津影久和乙橘槙繪,都不是人們印象裡符合【強大】這一概念的具體人型,槙繪光看外表完全就是悲情的流鶯,天津只看外表也只像手無傅雞的白面書生,臉型瘦削,眉眼細長,所有的氣勢都往內收斂,但是真打起來誰都不怵,這基本算我最喜歡的一類人設,九把刀在《獵命師傳奇》裡對這種人設有個命名,叫【內囂】,這個詞用得挺好。
注意看天津的眉毛和眼睛形狀,基本是按女性的畫法在畫,至於槙繪這一點就更明顯,因為她有很多非常悲傷的表情,看上去非常孤立無援,可她明明又是全書武力值第一的超級女性。
比天津更加纖細修長的五官和身體。
下面這張更明顯的病態美學(其實叫悲傷美學也可以,與疾病伴隨的也往往是悲傷):
仔細看,這圖沙村的畫法是留白衣服,給皮膚上重色,顏色壓得非常重,幾乎和背景一個灰度,頭髮遮擋住大部分的眼神,你單看這張圖就不會覺得這是個【健康】的角色,身體心靈上都呈現病態。
總結一下,這傢伙的病態美學主義的具體表現大致分三類,1,身體上的病態,2,心靈上的病態,3,疾病,這裡其實可以用《陽光小美女》裡的臺詞,疾病帶來痛苦和憂傷,但這痛苦和憂傷並不都是有害的,它讓人認清自己,追求自己的命運。
弗蘭克:你聽說過馬塞爾·普魯斯特嗎?
德韋恩:他是你上課要講的人嗎?
弗蘭克:是啊。法國作家。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從未有過正式的工作。愛情的經歷沒有結果。同性戀。花了20年時間寫了一本幾乎沒人看的書。但 是……他也可能算是自莎士比亞之後最偉大的作家。總之,他,呃,走到生命盡頭的那一刻,回首過去,發現那些苦痛的歲月——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因為那 些經歷讓他成了自己。那些事情逼迫他思索,並且成長,讓他做透徹的感悟。那些年他很快樂?徹底地浪費掉了,一無所得。
所以最後槙繪醒悟,她終於明白自己深愛那個男人,並決心為他戰鬥(病態之後的陡然爆發驅動)
【女性神明】
女性神明,要解釋這個詞還是要直接摘錄沙村的一段訪談。
沙村:我是女性上位主義。比不過女性是最根本原因。首先在美大預備校的時候,學校裡畫畫最好的人是女性。最初讓我覺得原來有那麼厲害的人存在啊。很憧憬。在這之後,我成為漫畫家。漫畫家的老師大多是女性。基本上都是受高橋留美子影響的。
——這是關鍵點呢。
沙村:隨後我讀了一ノ関圭老師的漫畫。萌生出我也想嘗試她那樣的畫面表現的漫畫的想法。進一步地,更純粹地說我認為漫畫家中畫技最好的人是高野文子老師。
——高橋留美子,一ノ関圭,高野文子是三大神明。
沙村:是的。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心目中top排名全是女性。
(中間略)
沙村:。。是那樣感覺。人生重要的場合常常被女性主導。我什麼時候才能比得過她們啊。在描繪女性的時候,儘可能美化她們,塑造頑強的性格,給予無可比擬的美貌。儘可能地在這部作品中女性在精神上是最上位的。男性上位的漫畫……那個,《無限》裡最強的人也還是槙繪。
——全部都是女性佔首位。
沙村:沒有具體的情況是不會畫殺害女性的場景。即使死亡也會給出合乎情理的理由,不會讓女性角色平白無故地犧牲。男的話,像垃圾一樣,隨便怎麼死都無所謂(笑)。
——這種差別待遇很有趣。
沙村:無緣無故地我不會對她們「下殺手」。我描繪不了女性一定程度的身體破壞畫面。一些漫畫家在處理死亡鏡頭的時候,男女待遇均等。女性像男的一樣被槍爆頭或是被砍臉。我的話辦不到。我不允許我的漫畫裡女性醜陋地死去。希望女性一直都是美的象徵。
結合漫畫和訪談,有幾點可以清晰得知,這傢伙相比男性角色,更喜歡,也更擅長塑造女性角色(話說井上雄彥就是典型的男性至上主義,不過不是重點,暫且不表),目前市面上能搜刮的到的漢化版沙村的漫畫我都看過一遍,正如我上面所說,他的這麼多小短篇和幾個中篇裡,基本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女性主角,不管是《綠寶石》裡靠一己之力挽狂瀾的智慧御姐羅麗莎,還是《綠翠鳥的晚餐》裡作為悲憫符號存在的布吉裡德,又或者《無限食女》裡的脫線大胃女若良,又或者《無限之住人》裡小雞仔女主淺野凜。這些角色所表現出的沙村的美學傾向有兩層,第一層,在他的漫畫裡,女性不僅作為區分於男性的第二性出現,而是上升到更高層次,作為漫畫的美學符號和核心意志出現,比如凜的成長性;槙繪的悲劇宿命的反抗;密花的坦蕩無畏;百琳的母性;燦燎的果敢;瞳阿的傲嬌;目黑的無釐頭,書中每一個女性角色都有其獨特個性和所堅持的底線,在沙村這裡,女性是真的如他所說,被看做【神明】,神明不分大小強弱,只要你堅持,沙村就通通給予敬意。第二層,在他的漫畫裡女性不會以邪惡、不討喜的面目出現,沒有玩弄男性的集郵狂綠茶婊,也沒有悲憫眾生俯瞰萬物的鑽石聖母白蓮花,他塑造的女性形象,都相當明事理,對感情堅貞不二,具備行動力和幽默感,反派和黑暗面的部分,沙村都是分擔給與之匹配的男性角色來完成,這是偏愛,也是尊崇。
全書經典臺詞之一,密花的決心與勇氣:要是我不能為保護夫君而豁出一切,哪有資格稱作一個妻子?
插播一句,我真心覺得在亞洲文化圈(或者叫筷子文化圈)裡中日韓三國裡,能把夫妻感情拍得襯得起光明磊落四個字的,還真的只有日本,中國這幾年,不說漫畫方面,就是影視界內,拍出來的夫妻感情戲份只有兩種,鬥小三和養孩子,好吧其實又牽涉到婚姻觀念和其他文化風氣的問題了,不過這裡不多說。
沙村廣明也分別在兩部漫畫,借角色之口說出過對女性之美的敬佩。
這裡再插播一個題外,就是,有人提到過,沙村是表面的女性至上主義,他筆下的女性角色通常都遭遇過很多巨大的痛苦和磨難,而且經常結局不好,沙村並不熱衷給女性以光明的未來,他所說的女性至上,究竟只是用女性身體進行獵奇與惡趣味的滿足,還是真有其事?
這個問題去其實很好解釋,用一段余杰在《永不絕望》中關於信仰和苦難之間關係的說明展開來說。
當你找到信仰之後,並不意味著你從此就能夠過上舒舒服服、平安喜樂的日子。恰恰相反,從此以後的日子你可能過得更加艱難——我和我的朋友們都有過這樣的經 歷。在我看來,在諸多「異端」之中,再沒有比所謂「成功神學」更違背耶穌的教誨了——耶穌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根本就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者」,他擁有什麼呢?他是一無所有的木匠,他在馬槽中出生,在十字架上死去,生前連一塊立錐之地也沒有。耶穌的得勝是以受難的方式來實現的,耶穌的榮耀是以被釘上十字架為前提的。那些最美好的見證,通常都是在火的冶煉中產生;那些最美好的願望,通常都是在絕望的邊緣得以堅固。
再回到正題,既然沙村號稱自己女性至上主義,那為什麼還給女性角色如此多的磨難與痛苦?
這一點在我喜歡的幾個創作者中都有不謀而合,《隱殺》裡雅涵為家明守節,靈靜對朱利安的拒絕,到《無限之住人》裡月慈對馬絽佑實的守護,都是如此,經歷過痛苦並不為所打敗,才能有可能擁有美好,要展現真正的女性光輝,那麼經歷傷痛和折磨也是必不可少。
【愛與死亡】
現在到這裡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這個愛與死亡嘛,可以這樣說,在《無限之住人》裡有這麼一個潛在規律挺有意思的,就是,但凡是【青梅竹馬】系,屬性比較原裝的情侶,結局大多是一個死字,相反那些【歷經人事】系,經歷過好幾個男人女人的情侶,大多都活了下來。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惡意。。。。
其實這裡又想到一個別的,就是傑奎琳·杜普蕾,對,就是大提琴家,有個傳記電影叫《她比煙花寂寞》的那個,當時看過一篇關於她的生平文,應該也有很多人看過,叫《極致的愛永遠和死有關》,原文這裡不貼了嫌麻煩,不過裡面一個核心觀點倒是可以這裡立論,四個字,情深不壽。
黑白漫文化授權轉載,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微信公眾號:黑白漫文化(hbmanga)
投稿郵箱:heibaimanhua@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前往黑白漫文化官方微店。
請注意!不要調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