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說論沙雕氣質,一個是電影界的昆汀,一個是漫畫界的沙村廣明。
4月新番大部分都進入了尾聲,要說今年最大的黑馬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回答,當然,我沒統計過,不過就我個人的觀感體驗來講,沙村老師或是最大贏家。
上篇文章我們聊了關於淺野一二0老師的一些事情,其實要論小眾,沙村廣明或許並不能算進去,畢竟出道作《無限之住人》一鳴驚人,在此後的1997年還獲得第一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漫畫部優秀獎作品,英語翻譯版本於2000年獲得美國EISNER漫畫獎的最佳國際作品獎。
但是,因為我個人的私心,我還是覺得有必要介紹一下沙村老師。
一。學院派的變態美學
其實我開篇就想直接介紹沙村老師的曠世神作《布拉德哈利的馬車》來著,但是我找了一圈沒看到可以過審的配圖,,但是我又不甘心,那麼久先從浮世繪開始說起吧。
沙村老師是多摩美術大學畢業的,在畫畫方面相對其他半路出家的漫畫家來說算是正統學院派了。如果把他的出道作《無限之住人》前期和其他漫畫家的出道作前期放一起比畫工的話,絕大部分同行都會被他踩在腳下。
與其說是如何評價一個漫畫家,倒不如說,漫畫家一般是怎麼被讀者描述。比如富堅義博,有人管他叫老賊(連載上),有人管他叫鬼才(創意上),比如井上雄彥,有人管他叫休刊王(連載上),有人管他叫大神(畫工上),再比如松本大洋,我管他叫怪物,再比如沙村廣明,我在某個漫畫網站上看見下面的留言板有句話堪稱典型。
「這個漫畫家的短篇一向奇葩」
我深以為然。
翻遍了沙村的全部作品,我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四個大字
「變態美學」
在日本,從事漫畫工作是一項非常辛苦的經歷,他有著全亞洲最大強度的連載周期與最多數量的頁數集結,最精緻的畫面要求(當然在進擊的巨人和one老師之後是每況愈下)以及,最完善的制度和經濟回饋。
高強度,多頁數,高要求,高回報,四者合一的結果可以用一句話描述:一個合格的連載漫畫家可以依靠販賣個人獨有審美而在市場獲得立足之地,無需因為生存原因而對自身創作理念做出顛覆性調整。
加上市場高度細分的原因,漫畫家在出道後會被迅速定型,因此,漫畫作者的審美層次會有較高的封閉性,在這種前提下,如果本職工作是漫畫連載,那麼出道的第一部作品的審美就是作者職業生涯的一個概覽,很多漫畫人一輩子都在輸出同一套美學邏輯,所以最開始的審美層次的高低,則基本奠定了漫畫人未來能走到多遠的地步,當然,也總有刻苦的天才能不斷向上做功,不過那是極少極少數而已,不多討論。
而沙村廣明在漫畫連載之餘,則出過這麼一本畫集叫《人でなしの戀》,中文譯名為該死的愛,主題則是各類少女被擺弄成各種姿勢,然後被各類物體穿插。
看到這裡是不是驚了,我很想找出這本畫集配上圖的,但是實在是找不到一張看起來可以過審的內容。
這本畫集可以很直接的反映出沙村的內核「變態美學」在之後的作品裡,沙村廣明的主角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太正常,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各個方面來講。
《無限食女》,你看女主,可以毀滅宇宙的暴食症,男主是尼特,女二是骨科。
《無限住人》,萬次受束於血仙蟲,永生不死。
《久誓院家最大型的秀》,父親是抖m,女兒是抖s。
等等等等。
如果以正常地球人的標準來對這些角色做出評判,那麼,正如我上面所說,他們都是不正常,都是病態的。
其實很奇怪不是麼,病態就是病態,為什麼會是一種美?這裡面出現了沙村廣明的第一個美學方程式【病態+極致=美】
另外來說,不論哪一種美學,將其極端化的結果,其實也就是【病態】
像沙村廣明這人,如此強烈的病態審美,在日本受歡迎可以理解,因為大和民族本身就有這種美學傾向,但是在中國居然反響也不錯,我認識的一些漫畫家都非常喜歡沙村的作品,這是為什麼?
這裡要提到中國審美的四種層次,從低到高,豔俗,含蓄,矯情,病態,當審美意趣達到頂峰,社會財富給予它合適的風水土壤,這種標準變得權威化,位於塔尖的審美就會爆發出倒金字塔的影響力。
這不是我說的,是馬未都說的。
二。虐妹和足控
哈哈哈,,
沙村廣明和昆汀真的很像,都喜歡虐妹(殺死比爾)也都是足控。
那麼既然說到虐妹那就不得不聊一聊《布拉德哈利的馬車》這部作品了(絕望)
2007年,漫畫《布拉德哈利的馬車》出版,漫畫於日本太田出版會社的雜誌《F》第32號上連載,講述故事的背景在中世紀,孤兒院裡面的孩子都渴望被每年到來選擇孩子的布拉德哈利貴族收養,因為她們將有機會加入布拉德哈利的聖女歌劇團,每年她們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去觀看表演且深深震撼。
但她發現布拉德哈利家的馬車並沒有停到城堡前而是來到了監獄前,懵懵懂懂的她被帶到了監獄,化作「復活節的羔羊」成為監獄避免死囚暴動的犧牲品。
這部漫畫背景介紹就這麼多,想必看完後的內心被臥槽所填滿了吧。
我在一個月前就看完了,第一感覺是震撼,其次感覺就是一種無力感。監獄篇那些女孩子沒辦法掌控自己的命運,靠一點微小到幾乎看不見的希望來支撐著自己,可是如果這希望從來都是虛假的呢?
這些孤兒是在當時最無力的存在,她們代表著時代下最弱的人群,她們的命運受人擺弄,在xx下死去,對著未來有著無限憧憬,「在支撐一星期以後便能走出監獄,擁有新的人生」,在這份憧憬之下有著無比堅毅的心,可是在希望破滅之後,再沒什麼能支撐她們活下去, 看到女孩子要面對68個囚犯的那一張畫面,我幾乎快放棄看下去了,這對我的精神來說實在是無比的折磨。
漫畫中探討了人性與救贖,有作為死囚的父親遇見送來的女孩是自己的女兒,以為堅持一個星期後能離開最終死在最後一天黎明的女孩,選擇拯救不堪受辱渴望自殺女孩的監獄看守,但伴隨一陣槍響,希望破滅,畫面定格在大雪中等待的瘦弱女孩,她再也等不到了。
漫畫並沒有一黑到底,而是在漫長的夜中迎來了黎明,首尾呼應,開頭死去的黛安娜的友人終結了這個令人作嘔的制度。
沙村廣明曾經說過自己是女性主義者,這一點我是真的沒看出來。
沙村:我是女性上位主義。比不過女性是最根本原因。首先在美大預備校的時候,學校裡畫畫最好的人是女性。最初讓我覺得原來有那麼厲害的人存在啊。很憧憬。在這之後,我成為漫畫家。漫畫家的老師大多是女性。基本上都是受高橋留美子影響的。
沙村:隨後我讀了一ノ関圭老師的漫畫。萌生出我也想嘗試她那樣的畫面表現的漫畫的想法。進一步地,更純粹地說我認為漫畫家中畫技最好的人是高野文子老師。
沙村:沒有具體的情況是不會畫殺害女性的場景。即使死亡也會給出合乎情理的理由,不會讓女性角色平白無故地犧牲。男的話,像垃圾一樣,隨便怎麼死都無所謂(笑)。
沙村:無緣無故地我不會對她們「下殺手」。我描繪不了女性一定程度的身體破壞畫面。一些漫畫家在處理死亡鏡頭的時候,男女待遇均等。女性像男的一樣被槍爆頭或是被砍臉。我的話辦不到。我不允許我的漫畫裡女性醜陋地死去。希望女性一直都是美的象徵。
這是沙村廣明接受採訪時候的原話,,,我是真的沒從他的作品裡看出來。
最後,沙村廣明是個非常嚴重的足控,在他的作品裡腳的場景出現過很多很多次,而且次次都非常精緻。
真的是和昆汀一模一樣啊,都是足控,還喜歡虐妹和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