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嗨,又虛長一歲。
生日快樂啊,陳小田!
- 1 -
關於儀式感
作為一個尊重儀式感的人,依照慣例,無論這個號隔了多久不更新,生日和新年的時候,總歸是要寫點什麼的。回看這兩年的新年願望與生日期許,想想一年有這麼兩三次可以正正噹噹的許願,仿佛能獲得新的力量,也算是一件特別好的事。
- 2 -
關於四十不惑
真快啊,三十還沒立起來呢,轉眼就在往四十不惑的路上馬不停蹄了。
本命年總歸是過的不太順當的。無論是外面的大環境,或是自己的小遭遇。失業求職辭職手術抑鬱復發股票踩雷電腦廢掉航班取消。以前怪水逆,今年牛逼了,全能怪到本命年上。本命年+水逆。
於是頂著本命年犯太歲的名義,順理成章要去各處拜拜,大佛寺靈隱寺普陀山都去了,不瞞大家,我的床頭至今掛著兩個太歲包,手腕上一直戴著紅手繩,錢包裡也始終隨身裝著一堆太歲符平安符金剛經御守。所以後來有一天,看到方同學手機殼裡鼓鼓囊囊,問她塞了什麼好東西,她從裡面倒出了一堆太歲符的時候,我們相互都是瞭然一笑。
中年人開始衰老,可能就從各種迷信活動開始的。
可能也不能說是迷信,只是多了敬畏之心,有些話要三緘其口,有些事要深思熟慮,不能再那麼橫衝直撞,肆無忌憚。
中年人最大的危機,其實是不能再隨心所欲。
方同學說,現在要去什麼地方之前,都必須想一想,會不會有後顧之憂,性命之虞,不像當年為了採訪而直接衝去地震災區最前線,現在即便是一些稍有風險的旅行計劃都不得不推遲到幾個孩子成年之後再去做。畢竟現在這個階段,上有老下有小,先要保證自己安然無事,才算是負責任的擔當。
跟買保險的優先順序是一樣一樣的。
網際網路上有一陣兒特愛描繪疲憊中年,經典場景是男子回家了久久地呆在車裡也不想上樓走進那扇門。
我特別能理解。
就像一早起來手機裡剛收到推送說招商銀行祝您生日快樂,後面緊接著就又來一條,上月信用卡待還金額是*****,算了算交房租的日子又近在眼前,也不知道是先緊著交房租還是先緊著還卡帳,於是打開銀行app看著上面有限的餘額默默坐在床上發起了呆。
我們中年人經常這樣偷偷地狼狽著。
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 3 -
關於健康
4月的時候,我做了個膽囊切除的小手術。
有時候覺得身體也是個蠻好玩的東西,早年我常年胃痛,去做了胃鏡,說是慢性胃炎,但胃炎這個東西,並沒有什麼特效藥好吃,只能日常注意,慢慢養著,於是我也就接受了可能要和這個病長期並存,同呼吸共疼痛的命運。
然而愈發頻繁的疼痛終於還是讓我忍不住又去預約了一次專家門診,醫生翻了翻病例,看了看之前的胃鏡,說你的胃沒有什麼嚴重問題,短期內不會有什麼變化,要不你去查查膽囊吧。膽囊痛發作起來是輻射狀,也會噁心,嘔吐,經常也會被誤當成胃病的。
於是就去了,然後就發現不僅有已知的膽囊結石,還有膽囊腺肌症這個東西,西醫嘛,只要有惡變的機率,加上覺得膽囊也不是一個非要不可的東西,既然有威脅,又非必要,那最好就切了乾淨,以絕後患。
不過確實,做了手術後,我的胃痛再也沒有發作過。我甚至不能相信,我一直相伴相生二十多年,以為還要一直與之相伴的胃痛,就這樣離開了。很多事就是這樣,誰知道是什麼引起了什麼呢,我們自以為是的認為了那麼多年,很有可能就是白操心了一場。
所以呢,記得體檢,有事去醫院,不要諱疾忌醫。
有些痛苦,其實根本就沒必要承受。
- 4 -
關於抑鬱症
早幾個月的時候,我的抑鬱症復發了。
因為是復發,所以在很開始的時候,我就意識到,自己又不對了。
當我開始迎風落淚,食欲不振,長夜失眠,落落寡歡,當我覺得生活的每一秒都開始是煎熬,我開始自我反思和尋求幫助。
人的情緒狀態有時候真的很像多米諾,第一塊積木輕輕一靠,你就知道會聽見最遠的那一塊落地的聲音。
所以這一次,我迅速的做了決定:我辭職了。
你有時候不能不承認,人走在運勢低處時,確實很難不頹喪的,那種整個人往下沉的重力加速度能把承接的東西都撞碎,一片空白,滿目荒野。
所以進化學上才說痛覺很重要,因為感覺到痛,是在告訴人你的身體正在受傷害,所以能迅速地抽開手,花時間去照顧那些有病痾的地方,才能消炎、結痂、長出新肉。其他東西也是一樣,心裡有陣痛的時候,也要警醒過來,及時地移開,多考慮關照自己地活著。
人生很難很孤寂的一點是自負盈虧,但這也恰恰是最好的一點,就是一旦你完全不想去聽別人說什麼,你也可以完全不去聽的。對自己的感覺忠誠,反正起起落落失重感只有我一個人體會,世間的苦樂並不相通,感同身受這個詞也只是一種安慰。
其實我始終不能釋懷的,是現代人對抑鬱症有那麼多的誤會和輕視。就像多年前我跟身邊的人說,我好像抑鬱了,人云淡風輕的那一句:開什麼玩笑,得了抑鬱症哪還有你那麼輕鬆。
這一次也是,我聽到有人說:至於麼?怎麼會?哪有那麼嚴重。
他們說:生活在這世上,誰不是這樣的呢!
他們還說:我比你身處的環境更艱難,我遇到的壓力更大,我比你更累,但我還不是過來了麼。
他們還私下議論:真有人會得這個病啊,看起來也沒怎麼樣啊……
前幾天看了林奕含在自己婚禮上的演說音頻,她說到自己大學因為生病不能參加期末考,於是拿了醫生開的診斷證明去給系主任:
系主任與助教就坐在辦公室裡面,助教在那邊看著我,然後他說:「精神病的學生我看多了,自殘啊,自殺啊,我看你這樣蠻好、蠻正常的。」
然後這時候我的系主任對我說了九個字,這九個字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拎起我的診斷書,問我說:「你從哪裡拿到這個的?」
你-從-哪-裡-拿-到-這-個-的。
這些年過來,也是從自己的遭遇上,我得到很大的一個成長是:絕不用自己的個人經驗去否定和質疑別人的感受。
從概率上來講,我沒見過、沒經歷過的東西比起見過聽過的實在是多太多了,永遠以自己為坐標原點,會有很多的證實性偏見和謬誤,視野也越來越窄,有時候我們的言之鑿鑿也是對別人感受的一種傷害。
所以,還是謝謝我的好哥們,好朋友,好旅伴們,在我想停下來,想倒下去,想趴一趴的時候,沒有否定我,懷疑我,而是伸出手,什麼都沒說,接住了我。
- 5 -
關於工作
對,我辭掉了一份別人眼中尚算不錯的工作。知名公司,上市企業,薪水福利職級待遇看起來都算是我個人而言的最佳選擇。我的領導再三跟我確認:你想想清楚,在你這個年紀,再出去可能就找不到比這更好的機會了。
其實長久以來,我始終不能回答別人的一個問題是:你想要的是什麼?
後來我不想了,我覺得可能人也不用想得很清楚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只要稍稍想明白一點自己的優先級就好了,心裡有個次序,什麼是可以割棄的,什麼是可以拿出來交換的,什麼可以妥協。永遠不要什麼都想要,又什麼都不願意給,就好了。
就我個人而言,喜不喜歡上班跟是不是符合興趣、是不是能獲得成就感沒有絕對關係,跟是不是符合自身性格比較有關係。即使懷著厭惡,手頭的工作我也幹得不賴,但恰恰是這一點讓我意識到,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屈服,同時承認自身的高度可替代性,你只要擁有某種基本技能,遵從那些規則,別太懶,你就能幹好工作,換來一份保障,但也只是保障而已了,如果你想要求尊嚴、個性的發展、充分的尊重,那抱歉這不是當今時代的制式工作所能提供的。
當然這是一個權衡的問題,但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我被另一種可能性吸引,願去一探究竟。
- 6 -
關於會玩
這一年,依然還是去了很多地方。
從昆明一路自駕到拉薩,路過了白雪皚皚,圍觀了日照金山,追逐過羊群,也喝過了青稞酒。我想我還是會一直被遠方吸引,即便瞭然所有的城市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存在,那麼換個地方吃喝玩樂也是好的,我去紹興喝黃酒,去武漢吃豆皮,去奉賢吃羊肉,去潮汕吃牛肉火鍋和粿汁腸粉,去了三亞和普吉學潛水,去曼谷晃悠了幾天做做馬殺雞。
蠻多人跟我說,羨慕你的生活,一直在玩。我也挺慶幸的,因為我身邊真的有蠻多「會玩」的人。
我一直覺得,「會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人生忙忙碌碌,要進取,要努力,要獲得,於是玩樂就被當作對立面,被擯棄,被無視,小時候是大人在罵「不好好學習,就知道玩」,長大以後是自己在說「要努力賺錢,哪有空玩」,好像玩是多不對的事情一樣。
我覺得「會玩」是一種被低估了的能力,其實會玩的人才會更有創造力。不管是旅行運動遊戲樂器還是各種小玩意,「會玩」的人什麼都上手很快,遊刃有餘,因為世界永遠是迅疾的,他們一直在主動探索,學習和吸收,我人生中大部分的亮色都是和會玩的人一起創造的。所以在未來,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做個會玩的人,和,別人願意跟我玩的人。
- 7 -
關於自我認知
我仔細想了一想,我就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人,是那種久處不厭的人。我有褶皺也有緊繃,有困惑,也有一些輕微的矛盾,但總的來說是個通順的人,經得起推敲的人。我沒有太多的矯飾,不說違心的話,有那種笨拙的誠懇,也有狡黠的靈光,最重要的是,韌勁十足,永遠有很多的好奇,永遠在學習。
所以,我不想向無關的人證明自己。人過得好不好,對自己有沒有愧對,心裡都一清二楚。所以我不在意別人對我是否失望,只在乎我是否依舊敞亮。
- 8 -
關於未來
36歲,多少是有些可怕的數字。在世俗的眼裡,我幾乎還是一事無成一無所獲。但這也是讓我慶幸的,正因為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怎樣,所以我慶幸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性,我終於沒有過著一眼看去就能看到幾十年後的模樣的生活。
雖然有時候也很想問問我前面到底會有什麼啊,是溯遊從之還是道阻且長,會有很多的動心也會有很多的辜負嗎,會有人出乎意料地心愛我嗎,還是會一直一個人穿行這世間的光陰,心裡灰了又灰。
人沒有一條路能夠免除辛苦的,我從來不許願坐享其成,我祝我們得償所願,能夠用一些苦澀換一些自由,在真正想要的選項面前底氣十足。
我知道好的東西值得人苦等,
但我期望它不要令我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