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書單整理 我用每一本書,去成為更好的人

2021-02-11 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

 

去年年末回國,翻相冊的時候看到自己青春期時的照片,簡直再不想看第二眼。

 

照片中的我不僅是醜,更是呆, 那姑娘的眼神裡沒有半點生氣,像是被押送至監獄的罪犯,剛剛被判了無期徒刑,那竟然是我再也回不去也再也不想回去的花季十六歲啊!

 

記憶中我很討厭照相,連現在也一樣,每當看到鏡頭前露出八顆牙的自信女孩,我非常想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呢?」我的酒窩跑到了眼睛下面,一隻牙是小小的,因為這些從未張狂地笑過一次。我抿著嘴,盡力不牽動臉上的肌肉,那鏡頭前尷尬而僵硬的笑,一再印證著我的自卑。

 

我在好多年裡都把自卑當作習慣,我不敢在人群面前講話,我不善於表現自己,我從不拒絕別人的請求,我永遠在顧及別人的感受……我總覺得自己太糟糕,配不上任何一種幸運。

 

而我從未認真分析過,我的自卑到底從何而來,以及我要如何超越它。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也不斷聽說讀者對它的高度評價,這周終於在圖書館裡找到了四個小時的寧靜,而事實證明,這真的是一本需要足夠安靜和細緻記錄的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他是一名醫生,心理治療師,以及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值得一提的是,阿德勒是弗洛伊德學派早期的重要門徒,而後卻成為「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位反對弗洛伊德心理學體系的人」。

 

書中這樣解釋,「與弗洛伊德學派不同,精神分析學以性驅力解釋和說明一切,阿德勒心理疾病的根源都在於沒有培養出一種對於他人的興趣和奉獻合作的精神。」「合作」也是這本書的關鍵,是阿德勒認為的超越自卑的關鍵。

 

阿德勒的很多童年經歷都與自卑有關。他自小體弱多病,4歲才會走路,患有佝僂病,無法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中學時數學成績不好被老師建議「應該去當製鞋工人」,正因為有這種經歷,他對自卑性格有著更深刻的了解。

 

他相信人的潛力沒有局限,一個人可以克服自卑,不斷超越自己,而事實上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他一再以自己的經歷證明著這一點。

 

《自卑與超越》中有這樣幾個重要的部分,家庭,學校,職業問題,愛與婚姻。其中家庭佔據了最主要的篇幅,阿德勒不否認家庭對於一個人性格的形塑作用,但也強調了自我改變的力量。

我由此也想到自己的童年。

父親和母親是雙方兄弟姐妹中第一對生下孩子的夫妻,即便我是個獨生子女,卻也成為了眾堂表弟弟妹妹們的「老大」。三歲前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眾星捧月,唯我獨尊,三歲後家中人丁漸多,我終於慢慢失去這獨有的關懷。

而十三歲後,我又有了新的角色,我成為了榜樣,成為了標尺,成為了那個不可以出錯只可以中規中矩活的人。

十幾歲孩子的優秀無需要太多事情丈量,學習成績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而在那些犧牲了玩耍時間得來的優異成績面前,我一邊得意,一邊恐懼。

得意是因為我的「優秀」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恐懼是因為我因此失去了自由。

從那之後無論做什麼,我都能聽見心裡的一個聲音說,「可別搞砸了,大家都看著呢。」

人越想優秀,便越覺得自己不夠優秀,這聲音從十三歲開始持續,一直到我的自信心全部輸掉。那些我十六歲時候的照片就是無聲的佐證,自卑已經成為一種由內延伸至外的危機性格。

我帶著這自卑活了十幾年,從前只是隱隱約約地去恨,去抱怨,去後悔,卻從未以科學的角度剖析自我,去意識到「充分理解自己」是超越自卑的開始。

這是在讀過《自卑與超越》後才認真去想的事。

而我同樣地也想到,大學時每一次做presentation都頭疼不已,害怕站在講臺上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而某日結束後,一個朋友卻來問我,「你是如何做到那麼自信的呢?」

也許「超越自卑」這件事,就如同「自卑」一樣,也是很容易就可以「培養」的習慣。

 

 

記得在一篇《自卑與超越》的書評中,我看到一句非常傷感的留言, 「從沒有人告訴過我這些事,我自己也沒有發現。想哭。」

也許大多數人讀這本書的時候都會這樣想,「如果我能早一點超越自卑,人生會不會好一些?」

阿德勒說,「每個人都自卑。」

他也說道,「生命的意義不取決於環境,而取決於我們給予環境的意義。」

原來,自卑是可以超越的。

相關焦點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因為你們要相信,前方有一個更好的你自己在等著你。今天你有多少困惑,在書中全有過。你所經歷的一切,換成時代的背景,在各種書裡面都有答案,都有遭遇。」「讀書不保障命運可以好好的對待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的對待命運。」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
  • 白巖松書單:這4本書,影響我人生4個10年,值得每個人去閱讀
    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不同年齡段讀物對自己人生的影響,白巖松總結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4本書,也是影響了他4個十年的書。這份書單,送給每一個人,希望在你們人生中最重要的40年,都能通過好的書籍,找到人生的方向,讀懂人生的道理。
  • 2017書單‖七月讀書推薦清單
    金一南老師的《苦難輝煌》就是。這本書裡有很多很多教材上沒有展開的故事,有很多生動的描述和豐富的素材,有著可以媲美小說的可讀性。歷史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時間數字和強行背誦的意義,是字裡行間那些糾結的生死抉擇和驚險的歷史關頭。我想如果黨史類只看一本書,選這本就夠了。
  • 書單 我整理了你們愛的123本書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記得好像是大一還是大二的夏天。在家鄉的新華書店。封皮很簡潔,淡藍色的天空下,佇立著一棵樹,枝椏縱深。 作者的文字也是平靜沉穩,但是能隱隱約約能感到一種沉重,壓抑的情緒在裡面。關於親情,父親與朋友的母親曖昧的情愫,哥哥不小心用獵殺了自己的弟弟。雖然看上去是老去的人用平靜的口吻回憶,其實內裡複雜的情緒卻不那麼簡單。看到好書忍不住會分享,後來這本書送給了喜歡的人。 現在想起,又想看了。
  • 【原創】2017年推薦書單(上)
    《問題之書》作者:喬治·斯託克出版時間:2017年1月內容簡介:好的問題比好的答案更重要。一個回答就將你的性格與邏輯暴露徹底。拿著這本書去發問,向你的親人發問,向朋友發問,向你自己提問。嘗試用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把自己逼瘋。
  • 筠筠的2020年書單
    這是筠筠在2020年讀的書。知識,是我和爸爸送給你的最好禮物。 筠筠2017年的一歲前書單,小筠筠的2017年書單2018年的兩歲前書單,小筠筠的2018年書單2019年的三歲前書單筠筠媽的2019年書單小盆友出生到現在看過的書和讀書反饋基本都在上面啦,想參考的請自己點開看哦。
  • 讀書|我的2020年書單
    就在剛剛,我讀《當下的力量》,在一年前我讀過這本書,讀了幾頁,就把它放下了,因為裡面很多東西我無法領悟。現在再讀這本書,這一年走過來,其實都在朝它的方向修行,重新打開,我居然就能夠讀懂了。就像是很多時候我們會過於注重形式,以至於錯過了挖掘本質,那些本質,才是最深刻也最值得我們去花時間去探索和思考的——我想,這就是格局吧,不要去糾結於細枝末節,去尋找根本,才是我們得以穩穩站立在這個世間的存身之本。
  • 10本書,讀懂中國 | 藍獅子書單
    或許可以通過以下三本書,一探究竟。推薦書目點擊上圖▲立即購買經過十五年的發展,張磊帶領高瓴實現資金管理規模從2000萬美元到5000億人民幣的增長,主導投資多家行業標誌企業,如騰訊、京東、美團等。本書原版於2004年上市,由於書中內容與當今世界發生的變化密切相關,於是今年再版上市。世界總是在變化中發展,現代化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在這本書中,溫教授用自己的「實踐出真知」來告訴大家「現代化」的本質,深刻剖析了此時正在全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全球化危機」的成因,並總結了我們以往應對類似問題的一些經驗。
  • 書單推薦丨2017最喜歡的小說「第三期」
    「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歡你。」 「可我就是脾氣很爛,性格又差,你多讓著我一點好不好?」 「好。」(啊,男主真是個不記仇的好孩子!)很nice的大可愛 最喜歡的一本書《我曾在時光裡聽過你》。其實在愛情裡主動的都是受傷的,比如當初的她,和現在的他。徐嘉衍可以為了蘇盞吃齋念佛,蘇盞可以為了徐嘉衍當戰地記者。明明深愛,卻要互相折磨。
  • 小學書單中不應該錯過的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
    於是我動用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關係,加入了若干個QQ讀書群——當時微信還沒有現在這麼火。群裡有不少熱心網友分享了書單,其中還有在社會上赫赫有名的清華附小書單、上海的華育中學書單、人民日報書單。一時間,數百本圖書的名字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接到的任務是向全年級學生推薦幾十本課外書即可,於是就向這方面的各位達人請教,想篩選一下,沒想到結果讓我大吃一驚。
  • 她37歲去過37個國家,7年出26本書,每天讀1本書、看1部電影,她說:閱讀救過我的命
    我的家,基本上是一個為了書、CD、DVD和存放各式各樣資料存在的空間。一事不知,儒者之恥,我對知識的貪婪狂已經到偏執的地步。我想像我某個前世曾是圖書館員,所以善於整理和分類。讀書的最高境界為丟書、無書,因為放眼望去天地間無一不是無字之書。然而丟書無書,如此境界必須歷經幾生幾世的努力才能夠到達。 我大量大量地買書、看書,而且不丟書,每兩星期大約花費一萬多元(臺幣,折合人民幣約兩千元)在博客來、誠網,在亞馬遜,從不手軟也從不比價。
  • 勵志書單 | 這10本書送給正在奮鬥的你
    今天推薦的勵志書籍會讓你明白:當生活打敗你的時候,你需要振作起來,去證明生活錯了。相信每個人都會在閱讀中逐漸把握自己,不再迷失方向。文章末尾點擊【閱讀原文】連結,可一鍵保存書單到Cloud!01無處安身的莉絲常在地鐵站、走廊裡學習、睡覺,她用2年的時間完成了4年的課程,並獲得「《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
  • 2019每周一本書,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一本書別說一個月,就是再給幾個月也很難讀完。慶幸的是,2019年遇見馮塵老師,加入她的讀書會。和其他小夥伴一起抱團讀書。一個人讀書,或許孤單,堅持不下來。可是一群人一起讀書,相互鼓勵,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時讀書就變得有趣多了。堅持讀書,也變得不那麼難。我能堅持下來,每周讀一本書,靠的並不是自律,而是一群人的相互鼓勵。是小夥伴們的讀書分享。
  • 書單| 總編提前揭秘,2021年將要出版的12本書,不容錯過!
    《全黑軍團》本書由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翻譯,揭開了世界上戰績最佳的運動隊紐西蘭全黑隊常勝背後的秘密。作者深度剖析了全黑隊持續成功的長贏原則:「保持謙遜,建立高於對手的文化」「瞄準最高點,用最高的標準衡量自己」「訓練制勝,激活獲勝心態」……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去贏?如何塑造強大的臨場戰鬥力和決斷力?
  • 精選書單|2020年必讀的十本書
    ——培根書單簡介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5本,其中成年國民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而2020年4月23日就是世界讀書日了,不知道大家今年的閱讀計劃是幾本呢?如果還沒有計劃好,那這份書單值得收藏。
  • 世界讀書日| 來曬曬劇場職人的年度書單
    今天,「劇場人的年度書單」專題向大家推薦的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謝承穎的年度閱讀書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在近期閱讀的作品,走進她的精神世界。」問:2019年至今,你看了哪些書?不整理一下還沒發現,我好喜歡用懸疑小說來做睡前讀物啊,東野圭吾系列,尤·奈斯博系列其實全是在Kindle中的。短篇小說每篇基本耗時很短,而且很多故事的戲劇性都非常強,所以我多多少少會收集一些作為廁所讀物,哈哈哈。
  • 2020年書單分享:心理學類
    在上一篇書單中,我整理了自我提升類的書籍,而在這篇書單裡,我將與大家分享7本我在2020年讀過的很棒的心理學書籍。1.《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美]蘇珊.福沃德博士,北京時代華文書局這是一本拷問有毒父母的書,同時也是療愈原生家庭傷害的書。
  • 我猜你的2017年書單中,一定有一本東野圭吾
    這位1958年出生,自1983年25歲開始創作的天才作家,三十餘年來筆耕不輟,共創作完成了91部作品。他在日本的人氣居高不下,連續5年當選日本最受歡迎男作家第1名;在中國的口碑也如日中天,他是廣州高校借書榜上最火的作家,是四川省圖書館開館至今被外借次數最多的作家,還是長沙、重慶、鄭州、蕪湖等地居民最喜歡的作家。
  • 阿Pe:每本書都是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新聞坊》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阿Pe,一個只讀好書的上海小囡。我外婆也是這個節目的忠實觀眾,所以非常開心有這麼一個機會,來和大家分享我心目中的"寶藏書單"。前幾個月,我做了一件還挺瘋狂的事情:12個小時讀書直播。
  • 焚香沐浴,傾情奉上2020年必讀女神書單,祝女神節日快樂
    值此三八女神佳節,為廣大女性朋友,準備了一份超級分量的『女神書單』,願你在讀完這些書之後,能夠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女神。書單一共包含健康護理、學習成長、美麗人生、心靈歷練和人間值得五大類別,每個類別五本書,相信女神們會喜歡:)鑑於這是一份女神書單,為了避免男同胞們的不滿,所以,我在文末,也為男同胞們推薦了一本好書。書單開始,奧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