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營商立法搭起「四梁八柱」,配套政策58項已落地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公司會計眼中,每年六七月的「五險一金」申報是件頭疼事。幾乎一樣的信息過去要跑幾個部門,但今年只需網上一次合併申報,剩下的事交給人力社保部門,把數據直接傳遞給稅務、醫保、公積金部門。

「五險一金」合併申報正是「北京版營商條例」的一條新規。伴隨著《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4月底實施,一批改革舉措上升到法制層面固化下來,也搭起北京營商立法的「四梁八柱」。市發改委昨天介紹,北京版營商條例共有82項配套政策,截至目前已經陸續出臺58項。

58項營商配套政策出臺

在北京版營商條例中,有關「五險一金」合併申報一事只有20多個字。但現實操作中卻牽扯人力、稅務、醫保、公積金等多個部門,更涉及大批職工的切身利益,稍有差池影響巨大。

「幾個部門反覆協商很多次,尋找最方便、最有效的合併申報方式。」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最終,為了簡化辦理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合併申報統一入口、標準、口徑,讓數據跑腿代替企業奔波。

這是《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紙面落地執行的縮影。為落實好《條例》提出的改革要求,本市同步梳理出《條例》配套政策措施82項,其中需新出臺配套政策措施58項。截至目前,算上新出臺的34項和此前已固化現有經驗或已出臺政策的24項,共有58項政策落地,其它政策也在加快制定。

新政之下,企業和老百姓享受的「福利」不只有「五險一金」合併申報:企業建設小型工程項目需要接入市政公用設施,供水等市政公用企業實現上門免費服務;老百姓不出家門在手機上就能免費獲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的不動產權屬信息、自然狀況信息、是否存在權利負擔等關鍵信息;房山、通州等率先嘗鮮「線下證照聯辦」,企業一申請,多部門並聯辦理……

與此同時,諸多改革也在過去兩年的基礎上繼續向前一步。企業開辦已經精簡為1個環節、1天辦理,但今年採取告知承諾方式辦理登記,最快10分鐘內完成營業執照申請;小微企業低壓接電時間由2019年的15天進一步壓縮至10天;社會投資低風險工程審批流程適用範圍由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擴大至1萬平方米,辦理時間壓縮至17天。

「政策要出臺,更要兌現,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改革成果。」市發改委這位負責人說,本市將細化政策執行標準,政策出臺時同步配套公開執行標準、流程、措施,同步做好政策執行人員培訓,確保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疫情之下營商改革更發力

從確權申請到融資到帳只用了15個工作日,銀行競相提供更優惠的利率……疫情之下,海澱科創企業易正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負責人遇到了「不敢想像的事」,在多家金融機構的支持下,他迅速收到一筆200萬元的融資,「滿血」復工復產。

如此高效源於「北京市供應鏈債權債務確權融資平臺」。「參與政府採購和國企採購的中小微企業,有時會面臨回款不及時、經營成本增加等問題,特別是近期受疫情衝擊。」平臺負責人介紹,該平臺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合同、應收帳款確權證明,支持中小微企業獲得確權證明後在線發起融資需求,並聯合金融機構上線「確權貸」產品。

疫情之下更考驗北京營商改革能否見真章。這其中,「錢」的問題最緊要。

從上個月開始,在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大廳裡增加了一個特殊的辦事窗口——中小微企業減免房租申請窗口。企業提交一個申請,後續繁瑣的手續有工作人員辦理。截至6月22日,這個窗口累計辦理完成454件,減免租金3144萬元。

這也是疫情期間北京為企業減負的「窗口」。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市區國有企業為中小微企業減免房屋租金39.3億元,其他各類主體減免房屋租金24億元;本市向4.2萬家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26億元、惠及433.5萬人;2至5月,階段性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和降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為企業減負476億元。

市發改委介紹,今年還將健全對小微企業擔保代償資金的補貼機制,加大融資擔保機構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完善市確權中心機制,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對中小微企業應收帳款確權,力爭中小微企業全年應收帳款融資超過300億元。

全鏈條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難題不少,本市為此搭建了全鏈條的快速響應機制。

自從12345熱線增設企業服務功能,一般訴求類和投訴舉報類事項實行7天內辦結答覆,接到來電3.5萬件已全部解決;全市政府網站統一互動交流平臺上,今年以來共收到網民留言3.6萬條,按時辦理率達到100%。按照計劃,今年還將繼續優化企業服務熱線,提供政策諮詢、訴求受理、辦理、督辦、反饋、回訪、評價全鏈條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通過12345熱線等多種渠道反映融資需求,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已經推動金融機構向3.6萬家企業融資3000多億元。

電話的另一邊,政務服務也更加高效。本市行政審批事項由2018年的2298項壓減至目前的1121項,精簡比例達到51%;針對讓人頭疼的各類證明,已經分6批取消292項,目前本市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共服務企業、社會組織設定的證明已全部取消;358項中介服務事項分4批清理壓減至97項,精簡比例達到73%;市、區兩級精簡辦事申請材料21886份,精簡比例達到60%;按照法定時限辦理一件政務服務事項的平均時間由原來的23個工作日壓減至9個工作日,壓減比例達到60%;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平均跑動次數從1.5次壓減至0.3次以下,965個事項實現全程網辦。

「今年還將聚焦復工復產政策,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和網上大廳設立政策兌現窗口,實行『一次申報、一次受理、一次兌現』。」這位負責人說,同時還將加強監督落實,推行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和政務服務「體檢員」機制,及時發現政策執行中的問題,督促有關部門整改落實。

來源 北京日報 | 記者 曹政

編輯 高晨晨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四梁八柱」是哪「四梁」?哪「八柱」?
    電視上,習總書記在發表新年賀詞,總書記說道:"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一旁的友人問我:"什麼叫'四梁八柱'?"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所謂的"四梁八柱",即四根梁八根柱子,借指建築物的主題結構。
  • 架四梁 立八柱 新訓滿弓開局
    架四梁 立八柱 新訓滿弓開局 2020-12-21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律周報】2019年8月重大政策立法、典型案例全面梳理 | 法寶盤點
    十二、國家發展改革委《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意見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推動政府職能深刻轉變,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根據《國務院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在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經過前期調研、專家論證、廣泛徵求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會同司法部立法二局等
  • 精當規劃,立穩精緻城市「四梁八柱」
    兩年來,威海牢記囑託,強化擔當,善作善成,以釘釘子的精神狠抓落實,以精當規劃牽頭抓總,緊鑼密鼓定標準、出綱要、抓立法,牢牢搭建精緻城市的「四梁八柱」。「在做好頂層設計上攻堅突破」,是今年我市精緻城市建設攻堅突破的首要任務。
  •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榜單出爐 十大城市各有所長
    北京: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進入新階段2019年,北京持續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98項政策清單。在企業開辦、企業註銷、社會保險業務經辦、不動產登記等領域持續發力,優化完善「e窗通」網上企業開辦平臺。
  • 坪山:打造「創新創業首選」的一流營商環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管亞東肩負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使命,深圳把營商環境改革確立為「一號工程」。2021年1月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強調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是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關鍵。而2021年1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以高質量立法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提升。
  • 王聲被師父兒子「逐出師門」,青曲社「四梁八柱」淪為笑話?
    青曲社成立之初非常火爆,苗阜很高興,自稱本社有「四梁八柱」人才濟濟。其實早期說「四梁八柱」還算有理,畢竟鄭小山和鄭文喜先生在那撐著,加上盧鑫(青曲社爆紅)玉浩(原搭檔也很火)再算上苗阜王聲,的確高手如雲。問題是鄭文喜先生2009年去世,鄭小山先生2019年也沒了,盧鑫玉浩出走,青曲社還有誰?
  • 字述深圳2020|商:四個關鍵詞揭示營商環境的「深圳密碼」
    全市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69家,累計在深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近300家。 「清單」 深圳優化營商環境,《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是「一號改革工程」。
  • 遼寧舉行朝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新聞發布會
    省委書記張國清在省委常委會會議上提出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口,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遼寧落實落地」。我們制定營商環境改革方案,就是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朝陽振興發展的突破口和龍頭,舉全市之力加以推進,確保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在朝陽落地見效。  二是結合實際提出「朝陽方案」。
  • 世界銀行積極評價中國營商環境改革成效 「北京樣本」向全球推廣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 鮑聰穎)7月27日,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世界銀行對外發布了題為《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的專題報告,報告充分肯定中國近年來在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的成就,從中國國家領導人重視、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建立改革協調機制、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加強信息技術應用、推動國際國內改革經驗雙向交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國的成功經驗
  • 助力吸引超大型產業項目落地,江門四舉措優化營商環境
    江門市司法行政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圍繞「四個為什麼」進行了深刻反思開展大討論。
  • 遼寧清原:營商環境最後一公裡的「軟梗阻」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郭煦 近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2018年更明確提出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目標,並且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列為該省《政府工作報告》十大重點工作之一。在全國唯一以立法形式出臺營商環境條例的遼寧,在打通營商環境最後一公裡時會碰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
  • 【直播】昆明市營商環境「紅黑榜」2020年第三期發榜
    一、 昆明市營商環境「紅黑榜」2020年第3期評價結果通報昆明市2020年第3期(總第5期)營商環境「紅黑榜」已經由第三方機構北京零點公司評估完成。本期評估期間為5月1日至8月31日。四、 擴大營商環境影響,激發發展活力出臺穩增長政策56條,總部樓宇經濟18條,制定生產性服務業、樓宇經濟提質增效等行動計劃,並大力促進各項利企政策的落地生根。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向市民群眾和市場經營主體宣傳普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及利企惠民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擴大社會影響面,持續營造五華全社會關心、參與、維護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實現五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 科創區:「加減乘除」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近年來,科創區積極作為,靠前服務,把服務企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升服務水平、簡化辦事程序、創新扶持政策、建立服務機制紓難解困等方面打好「加減乘除」組合拳,積極營造有利於企業健康成長、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廣納五洲客,激發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徐州高新區擦亮「高·新」營商環境品牌
    「拿地即開工」、「一件事」改革、「不見面」招商、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領導幹部「一線工作法」……徐州高新區圍繞「建設國家一流高新區」目標,連續3年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年、提升年、深化年專項行動,加快科技創新引領區、高新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四區」建設,致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
  • 成都彭州: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最強助力」 掘金城市新機遇
    新定位催生新機遇,而城市發展機遇的有效釋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魄力。據了解,彭州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全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強助力」,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打出一套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在搭建政策體系方面,出臺了《彭州市營商環境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並配套出臺《2020年營商環境提升人才便利度實施方案》等17個配套方案。
  • 營商環境超日本東京 北京還將有哪些大動作?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顯示,北京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又有大幅提升。北京市副市長王紅今日(10月25日)在國新辦吹風會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北京將對標國際前沿城市,進一步提高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便利度。目前已制定優化營商環境3.0版,涉及204項改革設施,力爭實現新突破。
  • 百城營商環境武漢排第六 「留人」政策強勢獲贊...
    而此次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也全面升級優化,加入了政務服務環境、監管執法和法治保障環境指標,以期更全面地評價改革措施的落實程度和營商環境的改善效果,為推動疫後經濟全面恢復、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政府和企業決策優化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參考。《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此次報告注意到,今年排名營商環境指數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武漢、南京、天津、成都、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