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他天生驕傲自負,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許多人喜歡他獨立豪放的氣度。李白也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文人墨客的風骨。李白追名逐利卻收效甚微,他仕途不順,常常借酒澆愁打發時間。
其實李白還有一個隱藏身份,那就是「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的仕途只有短短幾年,卻遊山玩水。
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去過無數風景勝地。他還時常與好友痛飲,這些愛好都是需要用經濟來支撐的啊。
李白到底多有錢呢?據記載,盛唐時期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的花費只有四五兩銀子,而李白一年單論遊山玩水就能花掉大把的白銀。
足夠普通百姓人家維持六年生計,數目龐大令人驚嘆。比起「床頭屋漏無幹處」的杜甫,真是天壤之別。
那麼有人非常好奇,李白的錢都是從哪裡來的呢?他既然沒有穩定工作,難道是有什麼其他收入嗎?
一、其實李白不愁吃穿揮霍無度是有這麼幾個原因
1、家庭條件良好
李白長期仕途不順,作下無數恣意瀟灑的詩篇,這和他的家庭脫不開關係。據說李白的父親是一位販運鹽鐵的商人。
盛唐時期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富足,所以很少有土匪強盜。而且李白的家鄉盛產鹽鐵,所以商人的商品來源也非常穩定。難怪李白不愁吃穿,家庭富足。
李白年幼時聰慧過人,「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就是他用來形容自己的話。唐代能讓家中子女讀書的人家必定富貴非常,那時候活字印刷術沒有推廣,教材大多出自手寫,價格昂貴令人咋舌。
一本手抄書至少要1000文錢,而那時的米價也才只有10文錢,所以大多數家庭的孩子是上不起學的。
但是李白不僅買得起書,還去了許多地方旅遊,途中若是見到落魄人家的子女還會把錢送給人家做好事,不到一年就花了三十萬兩金子。這樣的家庭財力有誰比得了呢?
另外,我們也可以想像到,在那個時代,才子本來就是稀缺品。能做出驚世駭俗作品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所以如果李白不是生在一個頗有家底的家庭,是沒有財力和實力把李白培養的如此的。而且在那個時候,李白可不是我們平常理解裡的窮酸秀才,是個出手相當闊綽的風流才子。他的家庭實力也可見一斑了。
2、李白入贅豪門
李白家中雖然有錢,但他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考試成為國家棟梁,所以恨透家中財富,無盡地揮霍,喝酒作詩接濟窮人,直到李白27歲。
李白家中再有錢也經不住他這樣肆無忌憚地揮霍,於是在他27歲那年,李白手裡的錢終於不夠花了,他開始想新的出路,為自己找個能發家致富的財路。
李白號稱宰相孫女殺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個有錢人家依傍,好讓自己第二次發家。所以他等到27歲才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姑娘,她就是宰相許圉師的孫女。
李白喜出望外,入贅到了宰相之家,算是「嫁入豪門」了。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許圉師再廉潔,家裡的銀子總不會少吧。
從此,李白安心地在許家荒唐度日,直到妻子去世,李白又沒了依靠。他為了自己的富貴,轉眼找了宰相宗楚客的孫女,所以被稱為「宰相孫女殺手」。李白娶宗氏時宗家已然敗落,但家中財富尚且可觀,也夠揮霍一陣子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李白不僅是個「富二代」,居然最後還有機會鯉魚躍龍門,一躍成為了宰相的女婿。
這樣開掛的人生是不是讓人非常羨慕啊?當然,不是什麼人都有人願意給你錢花的,如果你是不學無術、一肚子草包的無用之才,估計就算是同樣的機遇下也不可能有宰相願意把女兒嫁給你,由此可見,李白還是有自己一套的。
3、李白朋友眾多不愁吃喝
李白朋友眾多是出了名的,論走到哪裡都有朋友招待他。他擅長寫詩,去了朋友家做客時眼淚汪汪地寫首詩,哭訴自己壯志難酬的悲憤和艱難度日的辛苦,就有朋友掏出錢來接濟李白。
比如李白和朋友們飲酒時發現朋友的五花馬千金裘價值不菲,便讓下人去當了換點錢買些美酒佳餚;去孟浩然家做客時發現人家錦衣玉食家財萬貫,立馬來了句「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孟浩然聽了喜笑顏開,忙布置宴席款待李白;在送別汪倫時作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感人肺腑,汪倫聽後也是大把大把地把鈔票送給李白。可見,這樣會說話的李白有誰不喜歡呢?
結語:
李白家中富裕卻被揮霍一空,他連娶兩位宰相孫女改善生活,還結識了全國各地的朋友,走到哪裡吃到哪裡,不會賴著不走。
朋友們也不覺得被他佔了便宜,反而對李白感激萬分。可惜李白晚年時受牽連坐牢,被放出獄後早就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之態。
朋友家人不見了,只得投靠族叔艱苦度日。若是李白懂得珍惜錢財,謀得一官半職,也不至於落到如此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