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隻眼睛看電影:《卡羅爾》,一眼萬年

2021-02-08 那方江湖

有的電影無論看多少次都讓人魂牽夢繞,《卡羅爾》就是這樣。

電影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鹽的代價》,原著小說在美國社會反響很大,它是第一部結局不那麼灰暗的LGBT小說,很多讀者受到鼓舞。

託德·海因斯作為美國獨立電影界最重要最另類的導演之一,他用鏡頭將人們帶回50年代的美國,不僅僅聚焦女性情感,更將視角擴展到了宏大的時代背景和整個社會環境,在男性視角下這樣細膩溫柔和不帶偏見的表達尤為珍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託德是gay的原因。

託德一雙慧眼選擇了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妮·瑪拉擔綱,簡直是為兩人量身製作,凱特與卡羅爾的優雅大氣渾然天成,魯尼把一個少女從純真懵懂慢慢成長的過程演繹的絲絲入扣,兩個完全不同氣質的人在一起卻相得益彰,充滿美式的激情,卻不缺乏細膩。

這部電影毫無疑問是奧斯卡遺珠。

五年過去了,這對CP仍然為人津津樂道,魯尼也直言自己十三歲時就喜歡凱特,也是因為喜歡凱特選擇了演員為職業。雖然大魔王撩妹無數,後宮萬千,但官配非麻辣小兔莫屬,迷妹心中從看完《卡羅爾》就蓋上了鋼印,不是般配,是絕配。

託德有其獨特的審美。整部電影的拍攝大量的利用了窗戶和鏡子的鏡像呈現手法,展現人物的內在衝突和複雜的心理糾葛。電影的開場和結尾完美呼應,以隧道中的蒙太奇將觀眾從現實帶到夢中,觀眾也跟著人物進入回憶,經歷她們的愛情。

特瑞斯在百貨公司的玩具櫃檯上班,有個莫名其妙的男朋友,少女的心還未被打開,在平淡乏味的生活中得過且過。卡羅爾是一名中年貴婦,有優渥的生活,體面的家庭,乖巧的女兒,表面和平背後的辛酸和孤獨,也只有卡羅爾知道。因為一份聖誕禮物,原本不同世界的兩個人宿命般的聯結在一起。

就像《卡薩布蘭卡》一樣,世界上那麼多商場,偏偏在那天,穿著貂皮大衣的卡羅爾走進了特瑞斯工作的商場,像是一道光在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照亮了特瑞斯;熱鬧嘈雜的百貨商店裡人來人往,偏偏特瑞斯穿過人群看見了卡羅爾,就是這一眼讓她再也無暇他顧。

她們是命中注定的。


傳奇般的愛情總是在不經意時開始。卡羅爾買了特瑞斯推薦的小火車作為給女兒的聖誕禮物,但火車送到家卻是卡羅爾在孤寂的夜晚端著酒杯打開開關,望著它出神。特瑞斯每天被「困」在無聊的櫃檯裡,奔跑的小火車是她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卡羅爾被困在看似華麗的婚姻裡,奔跑的小火車是她對去除枷鎖的嚮往。可是火車要無法離開軌道向前,註定個體也受限於社會的條框。

因為遺忘的手套,她們有了第一次約會。卡羅爾舉手投足散發著讓人無法抵擋的魅力,當談論是否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特瑞斯說她連午餐該點什麼都不知道時,卡羅爾停頓了一下,她自己就是在對愛情對人生毫無所知的情況下,和大多數人一樣,和門當戶對的人結婚生子。

What a strange girl you are, flung out of space.卡羅爾看著對面的女孩,第一次說。

卡羅爾試著邀請面前這個奇怪的女孩去家裡做客,問她願不願意,特瑞斯毫不猶豫的說yes。

特瑞斯坐上了卡羅爾的車,車裡放著《YOU  BELONG  TO  ME 》,已經暗示了她們之間。在原著裡,通過隧道時,特瑞斯心裡就在想,希望此刻發生一場車禍,她和卡羅爾死在一起。

在路上,特瑞斯第一次用相機拍下了卡羅爾,晚餐後特瑞斯為卡羅爾彈琴,卡羅爾站在她身後,雙手放在特瑞斯肩頭,氣氛第一次曖昧了起來,特瑞斯用琴聲掩飾了內心的波動。

得知特瑞斯喜歡攝影,卡羅爾鼓勵她不浪費才華去追求夢想,並買了最好的相機送給她,後來特瑞斯能離開百貨公司進入時代雜誌工作,都是卡羅爾成就了她,改變了她的人生。

卡羅爾的丈夫哈吉突然的出現打破了這個靜謐的夜晚,電影第一次出現了爭吵。心煩意亂的卡羅爾讓特瑞斯離開,離開的火車上,特瑞斯望著窗外獨自流淚,這淚水裡不僅僅是卡羅爾讓她離開的委屈,更多的是自己無法為卡羅爾做什麼的無奈和自責。

電影裡從車窗的視角看到特瑞斯到家,卡羅爾的電話打了進來,那個坐在車裡的人應該是艾比。卡羅爾向特瑞斯道歉,並有了傾訴的欲望。這麼多年來,除了家庭,卡羅爾只有艾比一個朋友,除此之外沒有別人,她是多麼的孤獨。

原來卡羅爾和丈夫正在辦理離婚,唯一的爭執只有女兒的撫養權。

她什麼都不在乎,唯一愛的就是這個長的跟她很像的小姑娘。

哈吉是個精明的生意人,知道卡羅爾的弱點在哪裡,用卡羅爾與好友艾比之間的往事作為證據用法律所謂的「道德條款」向卡羅爾施壓,試圖逼迫她就範。(電影將卡羅爾與艾比之間詮釋為了知己,儘管她們確實發生過什麼,小說裡的艾比愛了卡羅爾一輩子。)

卡羅爾不會妥協。

再強大的人也有脆弱的時候,卡羅爾第一次在特瑞斯面前落淚。距離開庭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她邀請特瑞斯一起旅行,問她願不願意,特瑞斯特別認真的說,yes,yes I do。因為自己可以終於為卡羅爾做點什麼,特瑞斯笑了。

因為執意要和卡羅爾去旅行,一向順從的特瑞斯和男朋友進行激烈的爭吵,這一次特瑞斯不再退讓,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

色彩在電影裡常常有隱喻的意味,紅色的衝擊性最為巨大。旅行之前,紅色多出現在卡羅爾身上,而踏上這段旅行之後,特瑞斯從茫然變得堅定,她的身上開始有了紅色。

兩個人在旅行中情感也持續發酵,住在套房的那個晚上,她們偶爾的親近,第二次有了濃烈的曖昧,但特瑞斯又一次的迴避了,夜裡看著對面熟睡的卡羅爾,她的內心依然激蕩,黑夜裡她確認她愛上了卡羅爾。

在滑鐵盧的那個夜晚,她們的激情終於燃燒了起來,從鏡子裡看到特瑞斯的眼神裡充滿著毅然決然的堅定,反而卡羅爾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喝了一大口酒之後,才吻了特瑞斯。

My angle ,flung out of space.卡羅爾看著懷裡的愛人,第二次說。

片刻的歡愉卻迎來巨大的風浪,她們不知道身邊多了雙邪惡的眼睛。

她們的情事被哈吉僱傭的偵探做成錄影帶寄到紐約作為呈堂證供,哈吉要讓卡羅爾失去一切。

卡羅爾用槍指著偵探,卻已經無法挽回,槍裡的沒了子彈讓她更加憤怒和絕望,特瑞斯第一次發現卡羅爾的行李箱裡有槍時很驚訝,她其實是那麼的想保護卡羅爾。可能是她拿走了子彈,也可能是本來就沒有。

我猜導演是用槍來暗示女性出行可能遭遇的危險。

當看見卡羅爾在需要別人的時候,只有求助艾比,特瑞斯的內心充滿了挫敗感,甚至有些嫉妒。

她覺得自己給卡羅爾帶來這樣大的麻煩,都是自己的錯。卡羅爾一邊開車,一邊舒緩自己的心情,一邊安慰流淚內疚的特瑞斯。

她卻堅定決然的說,我心甘情願的接受你帶給我的一切。

這就是卡羅爾啊,敢於放棄優渥的生活,放棄撫養權,去和一個19歲女孩子相愛的卡羅爾,況且她做這些決定的時候並沒有把握特瑞斯會等她。那是怎樣的魄力?

卡羅爾留下一封信走了,特瑞斯狼狽的回到了她的現實裡。

她愛她,她想她,她卻不能和她有任何聯繫。只能在卡羅爾掛掉電話時說I  miss  you.

特瑞斯不知道的是,卡羅爾正承受著她無法想像的痛苦。

特瑞斯不知道的是,卡羅爾有多崩潰和無助。

特瑞斯不知道的是,卡羅爾有多麼愛她。

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當去往法院的路上卡羅爾在計程車上看到了特瑞斯,滿眼熱切,那一刻她再也無法抑制自己,也不願在抑制自己的天性。抑制天性是人的一種基本墮落。

愛情就是愛情,無關任何,甚至超越生死,可是在世俗禁錮下,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要放棄多少才得以過上最普通的生活。

法律又何時才能給予性少數人群公正的對待。

當再次重逢時,特瑞斯卻對卡羅爾說了No,她第一次對卡羅爾說,她還在生氣,生氣當日卡羅爾的離開,明明從見到卡羅爾時就已融化,眼神卻那麼咄咄逼人,在聽到卡羅爾說了I  LOVE  YOU時胸口劇烈起伏,心都要跳出來了,嘴巴還倔強的說,No.

她才十九歲嘛,還是個孩子,是卡羅爾一直寵愛的孩子,卡羅爾願意為她做任何能讓她幸福的事。

最後,無法割捨對方的她們相互注視,那一眼百轉千回,盪氣迴腸。

卡羅爾嘴角微微牽動,一切盡在不言中。

她們相愛,春天來了。

初見時,命運讓卡羅爾走向特瑞斯。

重逢後,愛情讓特瑞斯走向卡羅爾。

相關焦點

  • 讀一部劇情片《卡羅爾》,一見鍾情,一眼萬年,那些隱秘的感情
    就是這一眼,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目光穿過人群,特芮絲看到了卡羅爾,並被她的身影吸引住,再也移不開。特芮絲也看出來了,但她畢竟只是客人,小小的身影站在一邊顯得有些侷促。最後,卡羅爾開車送特芮絲去火車站。卡羅爾很高興,但還是克制著,只跟以往一樣,從容和優雅。
  • 《卡羅爾》:一個愛情故事
    但或者,卡羅爾是不能被男性所替代,甚至不能是別的女人,「非如此不可」的,那樣的原因首先應是凱特·布蘭切特。卡羅爾的角色仿佛為布蘭切特量身打造,電影中的她一頭金髮,一襲風衣,氣場十足。對話簡短,聲調沉著,表情坦然,一切盡在掌握,深情或脆弱處,則更顯真實動人。在總統套房,梳妝鏡前,她緩緩拉開自己的睡衣腰帶,高高在上,不能拒絕,卻非施與壓力。
  • 只一眼就愛上,比電影更有看頭的海報
    《卡羅爾》: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一往無前》:相愛的目光不是彼此深情的凝視,而是眼睛朝著同一個方向眺望。《天使愛美麗》:天使的眼睛閃著精靈的聰明。
  • 看了年輕時的中國版「山口百惠」龔雪,才知道何謂「一眼萬年」
    看了年輕時的中國版「山口百惠」龔雪,才知道何謂「一眼萬年」年輕時龔雪姿容秀美穿搭時髦,看完才明白什麼叫做「一眼萬年」,她極具女性魅力,面容精緻,眼神柔和,氣質端莊雅致,憑藉自己的容貌與才藝表演明眸善睞,說的就是龔雪這樣的天然美人,眼睛水汪汪的,只需一眼,才知道何謂「一眼萬年」。而且,龔雪也是名副其實的封面女郎,曾100多次被各類影視雜誌刊登在封面封底上,並被稱為當時的首席玉女。
  • 「一眼萬年」,這些國外電影的女主角,高貴優雅,你都記得誰?
    「一眼萬年」,這些國外電影的女主角,高貴優雅,你都記得誰?國外電影中除了那些精彩的演技,炫酷的劇情,其實還有「一眼萬年」的那些女主角,他們高貴優雅,不知道你記得誰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凱拉·奈特莉,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傲慢與偏見」嗎,作為其中的女主角,她的眼神真的讓人一眼萬年,她的雙眸透亮清澈,有故事但是又給人很淡然的感覺,很容易就把人吸引過來,不知道大家記得她嗎?沒看過電影的朋友不妨去看看哦。奧黛麗·赫本,不用看其出演的電影,聽了這個名字大家一定都會印象深刻。而她在「羅馬假日」中她那一雙靈動的眼神,令人一眼萬年。帶著高貴和優雅,同時又有一些俏皮。
  • 一眼萬年,可能就在一瞬間
    敏感的結果就是忽然會在某一個瞬間感覺到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抓走了我們的注意力,大腦不受控制,心隨意動,這種情況我更願意把它稱之為「一眼萬年」。打一個比方,就好像武當山的弟子忽然領悟了師父所說的絕世奇功其中的精妙之處,茅塞頓開,一瞬間就領悟了自己畢生所學的內容。敏感的發生,可能與精力和時間段有關。
  • 電影《卡羅爾》原著中這些美到讓人窒息的段落你都看了嗎?
    《卡羅爾》電影海報《卡羅爾》電影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不下30遍了,說大魔王和小白兔演活了卡羅爾和特芮絲應該沒人敢反對。對比電影中兩位撩到炸裂的表現力,原著的文字同樣美到讓人窒息,兩者劇情上更是存在不少細節上的區別。
  • 影視劇中的「一眼萬年」
    《神鵰俠侶》(李綺紅)郭襄、(古天樂)楊過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峨眉派創始人郭襄年輕的時候,就遇上了楊過,一根金針換取一個願望,摘下面具的楊過成了郭襄的「一眼萬年」,此後,一生都沒能再忘記他。
  • 【奉賢】電影賞析《卡羅爾》
    自責還是嚮往       折磨還是期待              痛苦還是甜蜜                    一份跨越性別的愛戀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視聽沙龍——電影賞析 時間:4月2日(周六下午一點)地點:圖書館六樓音像鑑賞室
  • 從一見鍾情到一眼萬年
    我愛你,從一見鍾情到一眼萬年。第一次遇見你時,是在冬天,下著茫茫白雪,我走在你的後面。剛開始並沒有注意到你,我和你過了好幾個十字路口,我才發現,我們回家的路線如此相似。我們走進了同一個小區,更巧的是你居然就在我隔壁的樓口。你回頭看了一下,那一眼便是萬年。
  • 帛琉水母湖:上萬年等待只為一眼
    在太平洋中有一個獨特的小島,大概1.2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使這座島嶼高出了海平面,而小島中間則形成了一個與外海隔絕鹹水湖。這就是帛琉的鎮國之寶,水母湖。水母湖中的大多數海洋生物都隨著養分的消耗而消亡,唯獨留下了數量巨多的水母。失去了天敵,水母都退化成了無毒。這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帛琉無毒水母湖。
  • 進來感受「一眼萬年」
    網絡初次被朱老師吸引便是因為沈巍的「一眼萬年」,這雙大大的眼睛真的吸引了不少粉絲,本來就是自帶溫柔屬性的雙眼,再加上又厚又長的睫毛簡直是自帶眼線!一博弟弟的眼睛有點像丹鳳眼,眼型內勾外翹,眸光瀲灩,眼含星河,看人時無辜又撩人,連下三白眼都帥的如此恰到好處!
  • 「一眼萬年」的情話句子:偌不是滄海桑田,塵埃怎麼會浮現……
    「一眼萬年」的情話句子:偌不是滄海桑田,塵埃怎麼會浮現…… 1、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對你說一句,只是說一句,好久不見。 2、誓言就該比永遠更遠,偌不是滄海桑田,塵埃怎麼會浮現。
  • 《卡羅爾》
    其實看完電影後就一直想看小說
  • 什麼叫一眼萬年?梁朝偉看向劉嘉玲的眼神,眉眼帶笑滿眼寵溺
    很多演員的都有是靠眼神來傳達自己的感情,讓觀眾門面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到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影帝梁朝偉的眼神更是能夠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而梁朝偉看向妻子的眼神更是讓網友們知道什麼叫做一眼萬年!梁朝偉,國家一級演員,是一個在亞洲地區和整個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演員,與劉德華、黃日華、苗僑偉、湯鎮業合稱為香港無線「五虎將」。電影方面,因出色的演技而囊括多個電影獎項,憑電影《花樣年華》獲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憑《色·戒》獲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迄今為止,梁朝偉是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多的人。
  • 辛十四娘「一眼萬年」,最後一個成就經典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琉璃美人煞》這部劇!裡面不僅僅選角非常貼合原著而且服化道也是相當精美!那麼小編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影視劇裡那些天仙一樣的造型!希望大家不要拉高踩低。而本來劉詩詩飾演辛十四娘的年紀就小,看上去真的就如剛踏入人世間的仙女,一眼萬年。這樣美的造型哪裡不喜歡呢!
  • 奧斯卡提名Les電影《卡羅爾》
    其實電影一直沒有太大的高潮和起伏,就連被偵探拍到,卡羅爾拿出搶想要斃了那個可惡的人的時候,都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劇情和情緒生的浮動,在我看來,整部電影的高潮被導演刻意放在了最後一刻——特芮斯時時在想卡羅爾提出的建議「我的公寓挺大的
  • 電影《卡羅爾》中的爵士樂、性與性別
    離開汽車旅館的路上,歌曲的復調不斷重複著:「A mint julep, a mint julep,one mint julep was the cause of it all」,一杯薄荷朱麗浦,足以成就一場情事,不需要清楚為什麼,也絕不比來路清晰的愛情可疑,看這部電影,要用身體,它自洽的邏輯漫無邊際,但無懈可擊。
  • 小李第三次拿影帝!但姐更like《卡羅爾》,精靈女王攻「睡」了龍紋身女孩……
    ⬇️⬇️⬇️第73屆美國電視電影金球獎開獎咯!新鮮出爐的結果!小李第三次拿下金球獎影帝(這次是劇情類)⬇️《卡羅爾》可是頒獎季最大的熱門AND話題!網上有資源,趕緊看起來哦!坦白說,比起《荒野獵人》中虐更虐更更虐小李到姐都不敢看下去,《卡羅爾》的婉約細膩更適合女性觀眾胃口……的說。【這是劇透科普線】
  • 《卡羅爾》(Carol)|家事倫理電影|來源:百度百科、騰訊視頻、豆瓣電影、鳳凰讀書
    凱特被婚姻折磨得焦頭爛額的部分演得最好,其他部分略過火,反而不如魯尼瑪拉的被動隱忍來得打動人心。流川紫芸  | 感性看電影,理性寫影評  | 2016-02-29 21:22  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看這片,雖然有不少的英文插曲,但如果放上這首李健的《傳奇》,想必更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