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影院】譯製經典《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2021-03-04 經典影視圈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義大利)

攝製:義大利棕櫚影業公司

編劇:舍其奧·阿米戴、F·費裡尼

導演:羅伯多·羅塞裡尼

譯製:上海電影製片廠

翻譯:陳敘一

譯製導演:蘇秀

配音演員:李晨、趙抒音、李緯、胡慶漢、韓非、姚念貽、汪琦、邱嶽峰

技術修復:北京經典影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二戰結束前夕,德軍藉口保護義大利羅馬的名勝古蹟,宣布為不設防城市,其實是瘋狂掠奪財物,殘酷鎮壓義大利的革命者。

義大利的地下反抗組織領袖曼弗蒂遭德軍追緝。在皮娜的幫助下見到了唐·彼得羅神父,請他將一筆巨款轉交給黨組織。弗蘭西斯科為了掩護他而被捕,皮娜也中彈身亡。後來曼弗蒂被一吸毒女人密告,被納粹逮捕入獄。納粹故意在神父彼得羅面前嚴刑拷打曼弗蒂,最終兩人都在納粹的酷刑和槍彈下英勇犧牲。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觀看影片】

(為了觀影效果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鄭重聲明

      上述影片是由我公司獨家技術修復、藝術合成,以及譯製配音擁有版權的作品;經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著作權登記。任何未經允許的轉載、連結和下載的使用,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北京經典影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商務電話:13601251715


   欣賞       回顧       追溯  

   經典影片       影視歌曲  

相關焦點

  • 上譯經典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
    上海電影譯製廠,是我國唯一一家擁有獨立建制的譯製外國影視片的國有企業。1950年6月,剛剛成立不久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遷至萬航渡路618號(當時叫梵皇渡路,現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6年上海電影譯製廠搬遷到永嘉路383號。在這裡的一棟小樓裡,締造了80年代譯製片的輝煌。
  •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1945年,羅西裡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成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歷史的開始標誌。   羅西裡尼曾說:「對我來說,新現實主義最重要的是從道德立場去看世界,然後才是美學。其開端是道德。」《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上映後,羅西裡尼說:「當時情形即是如此」(this is the way things are!)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解析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徵、作用及內涵
    1945年,世界第一部新現實主義電影在義大利誕生,它便是羅西裡尼導演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結合了現實主義和唯美主義的特點,利用簡單的線性敘事結構,表現出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對義大利羅馬的佔領與侵襲,通過精神上的折磨營造出恐怖的壓抑氛圍,揭示了千瘡百孔城市風貌中可悲可嘆的人性與獨立自主頑強拼搏的反壓迫精神
  • 海推薦:曼徹斯特,不設防的城市
    當極端的罪惡諷刺地因它之善而降臨其上時,曼城,這座不設防的城市終於受傷了。也許我們要做的,該比譴責更多。下面是正文。本文今日也於英中時報同時刊發。乍一聽上去這很令人疑惑,一個城市也能自欺欺人嗎?然而,居住在曼城多年的學生、居民都應當有所感受,曼徹斯特簡直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它民風淳樸,待人友善,在曼城的酒館和街道上永遠有著微笑和豪爽等著旅客。但它太淳樸了,淳樸到了忘記自己曾是數百年來那永不沉沒的日不落帝國,而那段歷史為它帶來了太多的仇恨,太多的針對。
  • 《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譯製名單(美國·長影)
    美國彩色寬銀幕(含遮幅式)立體聲3D故事片電審特(進)字[2018]第6、7號 電審進字[2018]第5號美國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出品移動迷宮
  • 經典義大利電影1《死無對證》《屋頂探險家》《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縱觀義大利電影,除了名家輩出,還有其源自「文藝復興」以來深厚的文化內涵,義大利電影有著較高的藝術修養,雖然產量不高,但精品很多。義大利還有一位中國影迷非常熟悉和喜歡的導演,那就是B級片的代表,人稱「色情皇帝」的丁度·巴拉斯。我們選取自「新現實主義」以來義大利電影部分精華,以饗大家。
  • 電影《羅馬》不讓在影院上映,又為何給中國發行權?
    但這種方式威脅了傳統影視行業的利益,史匹柏認為這部電影精簡了奧斯卡審核環節,觸動了傳統影院的利益,他們認為Netflix上的電影不能叫做真正的電影。計劃在國內1800個銀幕放映,當然背後的目的很簡單,流媒體Netflix的服務目前還進入不了中國,Netflix上的會員大多都是國外影迷和華裔,中國的流媒體可供選擇的已經很多了。
  • 《城市獵人》譯製名單(法國·中影集團)
    卡梅爾·古恩福 飾 海怪配音 馮盛賈裡 飾 莫科裡配音 寶木其他配音演員陳思宇 閻麼麼 伍鳳春 常蓉珊李輕揚 林帆穎 張恩澤 薛成王扶瑤 白雨松 閆夜橋 葉知秋原創音樂馬克思姆·德普雷米夏埃爾·託爾德曼攝影文森特·理察譯製職員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在央視開播
    據悉,該片首次採用「雙城記」平行視角,中意兩國知名專家學者帶著對經貿、文化、社會、音樂、美術、建築、城市等思考,走進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深入西安和羅馬兩個城市,帶領觀眾一同感受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帶給心靈和思想的強烈衝擊,詮釋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 李曉兵:港區國安法讓香港告別不設防城市
    (記者 張爽)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表示,港區國安法的出臺,意味著「香港特區23年未能完成23條立法」的情況將徹底得到改變,讓香港告別不設防的城市,確保香港特區「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這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心願。
  • 《何以為家》譯製名單(黎巴嫩·中影股份)
    寫到這又想到,年初上映同樣講述戰亂國家之下發生的故事的《養家之人》就是張遙函雪萌導演的,這次《何以為家》也是,看來在譯製中心心中,他們倆就適合導演這樣故事能深入人心的片子。起初定檔還沒上映時,本來我以為,定五一期間上映,加上復聯這麼大衝擊,我經常去的影院到時候肯定又打死不會給我排譯製版了。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共50集,紀錄片從品味東西、城市奇觀、時尚設計、美術雕塑、治國之道五個主題切入,以體驗式場景為主線,生動解讀兩大文明代表的美食、建築、服飾美妝、經典品牌、汽車家居、藝術精品、制度文明。
  • 影向標 | 影評人為《羅馬》打出滿分
    視角不是兒童不是女僕,而是導演像一個幽靈一樣潛入時代,不懷舊不傷感,只是冷靜地陳述,卻聽到了口吻間的含情脈脈。由衷被感動了。音效細緻,定位感很好,走進大浪的那段,真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轟然包圍體驗,太抓人了。如果不去影院看,真是只看了這片兒的三分之一。
  • 暑期檔上央視 看《從長安到羅馬》講述雙城故事
    該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原創策劃,與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等聯合出品,首次採用「雙城記」平行視角,突出「微紀錄、新表達」,中意兩國知名專家學者帶著對經貿、文化、社會、音樂、美術、建築、城市等主題的思考
  • 經典譯製片視頻連載 | 《羅馬之戰》(11)姦情敗露皇后飲鴆
    《羅馬之戰》(第一部:Kampf um Rom I;第二部:Kampf um Rom II - Der Verrat)是由羅伯特·
  • 2019.01.18上映影片《掠食城市》發行通知
    國    別:美國類    型:動作、冒險、奇幻片    長:詳見影片公映許可證幕    幅:詳見影片公映許可證聲    制:詳見影片公映許可證語    別:原版、譯製發行版本:2D、3D、IMAX5.03D、IMAX12.03D、雷射IMAX3D5.0、雷射IMAX3D12.0、CGS3D(原版、譯製版
  • 《大黃蜂》譯製名單(美國·中影)
    不過有幸的是,09年暑假期間,我回了趟東北老家,因為我在老家的影院也有認識人,我便進入了影院的放映室,看到了膠片電影的放映操作流程,還有幸操作了一下放映機的啟動,放的就是這第二部。那時就知道了,第一本開頭有好多預告片,第一本在薩姆和米凱拉對話那段結束,第二本在藍色小汽車發現火種源通風報信開始。
  • 探訪中國移動雲南數據中心:8度抗震設防 智能化程度高
    外牆設計成二維碼圖案,充滿了網際網路元素,這是位於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的中國移動雲南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一期項目日前落成,可提供超1000個機櫃。據悉,中國移動雲南數據中心共佔地118畝,總投資超20億元,建築面積15.6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建成後將提供超7000個機櫃,出口帶寬超4000G。「數據中心不僅僅是一個存儲中心,它作為5G網絡的『心臟』,更是一個本地化的雲計算中心和處理中心。」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上線,全新視角解析絲路文化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於2020年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開始,在央視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等同步播出,1月3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本片首次採用「雙城記」平行視角,中意兩國知名專家學者帶著對經貿、文化、社會、音樂、美術、建築、城市等思考,走進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深入西安和羅馬兩個城市,帶領觀眾一同感受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帶給心靈和思想的強烈衝擊,詮釋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 《碟中諜6:全面瓦解》譯製名單(美國·上譯)
    《碟中諜》系列運氣好,從1997年開始,6部一部不落的引進上映。但明明英文片名叫「Mission Impossible」中文應該翻譯過來是「不可能的任務」,卻為什麼叫「碟中諜」呢?正因為第一部中的經典場景「竊取秘密資料複製在碟片裡,加上他們IMF小組的間諜性質,以及那個年代給外國電影取名字經常愛「頭腦風暴」,「碟中諜」的名字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