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日本人關注,為何虛擬主播這麼受歡迎

2021-01-15 網易科技

圖示:虛擬明星主播絆愛

網易科技訊 9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像絆愛(Kizuna Ai)這樣的虛擬主播風靡日本,栩栩如生的動作表情以及與用戶的活躍互動讓其成為了日本YouTube上的流量明星。

絆愛目前是日本最流行的明星主播。這個身材養眼、青春靚的女孩穿著褶邊長筒襪,扎著粉色髮帶。但絆愛是一個完全虛擬的角色,背後看不見的女演員通過動作和聲音賦予了絆愛活靈活現的主播形象。

得益於動漫文化和《攻殼機動隊》,數百萬日本網民現在都在關注著絆愛在視頻平臺YouTube上的一舉一動,這種成功也催生出成千上萬的絆愛模仿者,以及一個迎合所謂「虛擬主播」(VTubers)的家庭手工業。與PewDiePie和Ninja等西方流媒體網紅完全不同,日本發明了一種由數位化身和互動動畫組成的全新流媒體明星。

「虛擬主播和普通動畫角色的區別在於,你可以相信它們確實存在,」總部位於東京的Activ8創始人大阪武史(Takeshi Osaka)說。「這種存在感是它們如此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Activ8避開了傳統動畫費時費力的製作過程,後者並不適合快節奏的YouTube視頻內容世界。Activ8使用好萊塢級別的動作捕捉設備來製作音樂視頻、短劇和遊戲直播,日活用戶達到了400多萬。

相關技術可以讓絆愛們在展會上與粉絲實時互動,在電視直播中接受採訪,在音樂會中進行表演。這是一個可以與現實世界互動的虛擬影響者。

雖然Activ8沒有透露技術細節,但其所開發得產品都是栩栩如生的動作、手勢和面部表情的無縫結合,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消除人們的不適應。

專門開發虛擬主播的格裡公司高級副總裁荒木英吉(Eiji Araki)說,「這裡的創新之處就在於他們如何將實時3D電腦圖形、動作捕捉和YouTube等視頻網站結合起來,與觀眾進行雙向互動。」

絆愛於2016年12月在視頻平臺YouTube上首次亮相,「VTuber」一詞也由此誕生。同年,第一款商用虛擬實境頭戴設備問世,相關技術催生出了更多的模仿者。Facebook旗下Oculus和HTC旗下Vive設計的虛擬實境設備可以進行精確的頭部和手部跟蹤,結果證明它們最終成為開發能夠吸引用戶的虛擬主播的低成本完美設備。有了免費使用的動畫渲染引擎和來自Unity Technologies等公司的3D模型,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家客廳裡以低廉價格創建一個虛擬主播工作室。

圖示:日本千葉舉辦的初音未來線下聯動活動

虛擬主播能夠在日本發展壯大絕非偶然。日本以動漫為核心的用戶生成內容由來已久,而像初音未來(Hatsune Miku)這樣的虛擬人物已經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儘管從全世界角度來看,觀眾可能更喜歡那些更具真實感、更難創造成動畫的角色,但在漫畫中長大的日本用戶對卡通化虛擬明星的接納度無疑會更高。

迄今為止,虛擬主播現象幾乎只出現在日本市場,但它將流行文化與活躍互動相結合的潛在技術和方式在全世界普遍存在。Activ8已經有了將其VTuber產品組合擴展到日本市場以外的想法。

雖然自隨身聽問世以來,日本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可能已有所減弱,但其引領潮流的習慣在遊戲領域依然強勢。目前全球銷售遊戲機中的四分之三是由任天堂和索尼生產的,而免費手機遊戲正以日本公司首創的盈利技術席捲全球。此外,諸如《超級馬裡奧》、《塞爾達》、《怪物獵人》和《精靈寶可夢》等系列遊戲風靡全球。動漫是日本另一個主要的文化出口產業,產值達200億美元,其中產品包括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到最近好萊塢翻拍的動作喜劇片《阿麗塔:戰鬥天使》(Battle Angel Alita)。而虛擬主播正是這兩種日本文化表現方式的結合。

市場研究公司User Local估計,目前有超過9000個YouTube頻道在提供虛擬主播內容。最受歡迎的是由像Activ8這樣的專業工作室製作的虛擬主播,而每個工作室都同時管理著幾十個角色。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虛擬流媒體主播已經從一種不為人知的亞文化演變成了一個大產業。現在絆愛出現在方便麵和眼藥水的廣告中,出現在當地運營商軟銀公司的發布會上,甚至出現在日本國家旅遊局舉辦的宣傳活動中。

「毫無疑問,這將改變娛樂的未來,」日本移動社交遊戲公司Gumi的創始人國光宏尚說。然而,他警告說,「要讓這類內容在日本市場以外引起共鳴,就必須迎合當地的口味和情感。」

目前,日本的虛擬主播正走一條阻力最小的道路,將他們的角色出口到中國龐大且缺口很大的動漫市場。Activ8今年早些時候推出了中文版的絆愛,變換了服裝和聲音,現在絆愛在中國的視頻網站Bilibili上有近82萬粉絲。

Activ8的最終成功意味著進軍好萊塢。就像《生化危機》、《精靈寶可夢》和《刺蝟索尼克》等日本知名遊戲一樣,好萊塢已經是一條老路。考慮到世界對日本文化的胃口,虛擬主播可能甚至不需要改變太多。

大阪武史說:「我之所以創辦這家虛擬藝人公司,是因為我相信它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開來。」「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下一個迪士尼。」(辰辰)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聊天賺1個億,日本虛擬主播成新風口
    在日本,虛擬主播的經濟圈正在不斷擴大,甚至出現了通過粉絲「打賞」賺到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2.65萬元)的主播。按收益額計算,日本獨佔了世界前3名。有的虛擬主播還與企業合作,進入海外市場等,似乎正在發展為以日本為源頭的一項新的娛樂產業。       「早上好~我睡了個回籠覺,沒想到都這個時間了」。
  • 日本虛擬主播,即將在日劇中出演
    隨著日本虛擬主播產業在這幾年的極速發展,虛擬主播在日本娛樂界中,能夠做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的是,虛擬主播,相對於滿屏肉彈的真人女主播,其受眾群還相對較少。一般人對虛擬主播的認知,大概就是停留在,她只能做出如同SIRI般的生硬的系統對答,又或者,進行遊戲實況直播時,僅有幾個表情變化和說話時嘴巴的張合罷了。
  • 日本彩虹社:批量製造虛擬主播
    導讀 在日本的虛擬偶像市場,直播勢勢頭在過去一年迅速崛起。 其中NIJISANJI在短短2年內成為日本最大虛擬主播團體。「NIJISANJI」意為「二次三次」,即二次元與三次元的結合,在中國被粉絲稱為「彩虹社」。
  • AVtuber出現,虛擬主播在日本遇色情「拐點」?
    從日本頭號虛擬主播Kizuna AI(絆愛)的同人作品出現在宅男P站(Pixiv)和成年人P站開始,虛擬主播主動變黃就已經在意料之中。2020年2月10日,一家叫做えもえち(emoeti)的Vtuber事務所在社交網絡宣布成立,自稱是虛擬主播業界第一家從事虛擬主播成人事業的機構。旗下虛擬主播姐妹花柚木凜、柚木玲奈2019年就開始了直播活動。
  • 日本漫畫家18歲出道,因為是美女受關注,卻出道成了偽娘虛擬主播
    而有的漫畫家們,在興奮激動到頂點之後,可能也會做一些被人看起來不太理智的事情,比如今天文章的主角:佃煮海苔男。她是一位日本女性漫畫家,同時也是偽娘虛擬主播:犬山玉姬的運營者,是93年的一位妹子,18歲的時候就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了,其創作的第一部漫畫作品《搞姬日常》,在連載開始沒多久就推出了了動畫,受到不少人的追捧,而她自己也在動畫中為一個角色配音,雖然這件事很有噱頭,但是卻被一些人吐槽,說她笑聲像擦盤子的聲音云云。
  • 日本彩虹社:批量製造虛擬主播|東西全球觀
    由於技術含量不高,彩虹社虛擬主播形象的製作成本低,製作流程短,可批量生產。同時,彩虹社向社會公開招募中之人,實行長期招募機制,為虛擬主播的量產做好人才儲備。在虛擬主播的人設設計上,彩虹社前期由團隊建立世界觀和人設,後期通過中之人的業務能力和直播選題完善人設。
  • 聊天賺1個億,日本虛擬主播成新風口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
    虛擬主播(Virtual YouTuber、又稱V Tuber),指的是以動漫風格的人物形象在YouTuber上發布視頻內容的主播。在日本,虛擬主播的經濟圈正在不斷擴大,甚至出現了通過粉絲「打賞」賺到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2.65萬元)的主播。按收益額計算,日本獨佔了世界前3名。有的虛擬主播還與企業合作,進入海外市場等,似乎正在發展為以日本為源頭的一項新的娛樂產業。
  • 虛擬主播大熱!國內驚現一位神秘虛擬主播!
    根據日本一家虛擬主播專門網站統計,目前虛擬主播的人數在今年7月份已經突破了4000人,平均幾乎隔幾天就有新的虛擬主播誕生於網際網路之上。前不久,日本獨角獸株式會社成立了世界首家虛擬主播專門事務所。虛擬主播們還有哪些可能性?以虛擬主播的先行者Kizuna AI為例,今年3月3日,她被日本政府官方任命為「訪日促進大使」。
  • 誰將成為B站首位百萬粉日本虛擬主播?以下這幾位概率極大
    一般將以虛擬形象在網上進行直播活動的人稱為虛擬主播,相關的概念是由絆愛在2016年11月以虛擬YouTuber的形式開創的。通過真人給虛擬模型配音方式讓觀眾有和二次元人物交流的感覺,因而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該行業在過去幾年發展迅速。
  • 菜菜子出圈背後:B站的虛擬主播拓荒史
    B站為何近來頻頻發力虛擬主播?B站虛擬主播業務負責人亢亢在接受娛樂資本論採訪時回顧了這一切的開始。亢亢回憶,在面試第一批招募到的Vup的時候,印象比較深的是:「大部分人都對Vtuber尚還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如何成為一個Vup」,為了說服對方也花了很大力氣科普虛擬主播的概念。
  • 虛擬主播是門好生意嗎?我們找頭部虛擬主播機構創始人聊了聊
    ▲「菜菜子 Nanako」直播畫面截圖虛擬主播(vup)作為一種從海外興起的直播形式,在國內多被稱為vup。vup多以二次元形象出現在屏幕上,由真人或AI進行配音,配音演員被稱為「中之人」,蔡明即是菜菜子的中之人。虛擬主播是一門好生意麼?
  • AI虛擬主播簡史
    2019央視網絡春晚推出AI虛擬主持人團隊;今年兩會期間,新華社推出AI虛擬主播「新小萌」,人民日報推出AI虛擬主播「小晴」;今年五一期間,北京電視臺推出AI虛擬主播「小萌花」「小萌芽」,央視五四晚會推出AI虛擬主播「小靈」……回看這波市場熱潮,總讓人有一種錯覺,仿佛回到了當初世界首個虛擬主持人誕生時的群雄起舞。
  • Mirrativ:日本「手遊直播+虛擬主播」的一種可能路徑|東西全球觀
    在日本國內虛擬偶像app風行的當下,Mirrativ給出了一種將直播平臺與vTuber結合的可能路徑,即工具先行,以UGC的方式打開虛擬主播市場,此後大概率會形成與PGC vTuber的合作。 雖然現在能夠提供虛擬形象的應用越來越多,但Emomo的受歡迎程度可謂最甚,據數據調查公司User Local,截至2018年12月,日本的vtuber數量已經接近7000人,其中通過Mirrativ的Emomo功能進行虛擬直播的vtuber佔了很大一部分。
  • 日本將舉辦虛擬紅白歌合戰,虛擬主播對陣怪物級音樂大神
    不單止喜歡日本的動漫遊戲作品,而且也喜歡日本流行音樂的阿宅們,肯定都知道日本在每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這一天,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會由日本的NHK電視臺舉辦大型歌舞節目「紅白歌合戰」,由於這檔節目在日本的規模和影響力,所以在國內,「NHK紅白歌合戰」也被稱作「日本春晚」。
  • B站虛擬主播的前生今世
    蔡明和「菜菜子」的組合,打破了他們心中的「次元壁」,讓「菜菜子」的虛擬形象大範圍出圈。借著「菜菜子」的東風,「虛擬主播」這個新名詞,進入到了更多人的視野之中。什麼是虛擬主播?一個虛擬主播的誕生需要經歷哪些過程?虛擬主播從何處來,又要前往何處?
  • 絆愛醬生日會直播觀看破百萬,而國產虛擬主播為什麼做不好?
    不僅如此,本次生日會還在日本線下舉辦,場販周邊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儼然形成了完善的偶像化培養和變現閉環。從2016年11月29日第一次投稿至今,自稱16歲的虛擬YouTuber絆愛(Kizuna AI)已經活躍了兩年半的時間,並在全球擁有數百萬的核心粉絲,成為不折不扣的全球第一虛擬主播。虛擬主播Vtuber,是Virtual YouTuber的簡稱,緣起日本。
  • 訊飛AI大學|虛擬主播「變形計」
    阿娜諾娃此後,日本推出了寺井有紀,中國推出了歌手虛擬主持人阿拉娜,美國推出了薇薇安,韓國推出了露西雅。科大訊飛3D虛擬主播小晴從2D到3D,從只有頭部到擁有全部身體,從只有虛擬人物播報到擁有演播室進行播報,虛擬主持人日漸成熟,被越來越多媒體關注和使用。除了動畫形象,科大訊飛還推出了以真人形象、聲音為原型打造的虛擬主播,相比之下其形象更加生動,表達更加流暢,並且可以做到聲情並茂,口唇合一。
  • 虛擬主播,從小眾歡樂,到B站的臺柱子
    相比真人主播動輒百萬的粉絲數,虛擬主播的熱度仍在上升中。國內的虛擬主播市場還處在野蠻生長之中,存在著些許問題。2)頭部影響力有限目前的虛擬主播圈內開花,圈外未聞。說到虛擬形象,非二次元們大概只能想得到洛天依,可洛天依的定位是「歌姬」,而不是up主或主播,而真正的虛擬主播對圈外人來說卻聞所未聞,不知為何物。日本虛擬主播圈內大佬絆愛,作為行業絕對領軍人物,頻頻出圈,為接虛擬主播的傳播提供了許多啟發。
  • 歡迎光臨虛擬主播「本土化時代」
    相較於已經形成品牌、匯集中日虛擬偶像、虛擬主播的線下演唱會BML-VR,「創世之音」演唱會更加垂直於線上,嘉賓以國內虛擬主播為主。同時表演曲目大部分是中文歌曲,甚至兩位日本主播特意為演唱會學習了中文,這在此前的直播虛擬演唱會上並不多見。
  • 虛擬偶像為什麼這麼香?
    而在這偶像頻頻翻車的年頭,有些目光長遠的年輕人已經開始追虛擬人了。 虛擬人唱跳舞蹈才藝俱佳,還不擔心臨場發揮問題。虛擬主播泠鳶yousa就在東方衛視跨年晚會上高水準表演了一曲《九九八十一》。 明星也可以整活成虛擬形象。歌手霍尊就在B站創世之音虛擬主播演唱會上使用自己的虛擬形象九尾neko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