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重播《追捕》,不禁想起杜丘的中文配音和高倉健的友誼佳話

2021-01-07 遠山寂寞冰雪

9月14日下午,央視六套重播了日本電影《遠山的呼喚》和《追捕》,兩部影片的男主角均是日本著名影星高倉健。

對於《追捕》,許多上了些年紀的朋友一定太熟悉了。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第一年,向外國敞開大門,引進了第一批外國電影,其中有一部日本影片叫《追捕》,這部電影一夜之間在中國引起了巨大反響,掀起了觀看熱潮。

《追捕》導演佐藤純彌,主演高倉健、原田芳雄、西村晃、中野良子等。

影片講述了為人正直的檢察官杜丘被人誣告後,一邊躲避警察的追捕,一邊堅持追查自己被誣告真相的故事。

該片於1976年2月間在日本上映。在日本反響平平。

而《追捕》雖然在日本反響一般,在中國卻掀起了觀看風潮,幾億中國人不止一次地觀看了這部影片。

日本人吃驚地說,這是日本電影史上看日本電影人數最多的一次。

《追捕》在中國放映後,出現了許多有意思的現象:

杜丘式的風衣被搶購一空

很多人在不颳風的時候豎起衣領

戴上不捨得撕去商標的蛤蟆鏡

到處是「真由美」理髮店

商店裡有「真由美」化妝品和帽子

相聲演員在電視表演節目裡唱《追捕》主題歌

……

《追捕》在中國的大獲成功,離不開中方譯製人員的一份功勞,特別是為男主角杜丘配音的演員,他的配音讓人感覺和杜丘簡直是天衣無縫。

杜丘的配音,是畢克。

畢克(1931年7月21日—2001年3月23日),祖籍山東省平陰縣,中國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電影譯製導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畢克先後為《海狼》、《遠山的呼喚》、《海之歌》、《白痴》、《尼羅河慘案》、《追捕》等五百部譯製片配音。

2001年畢克因病去世。

畢克擔任主配的日本影片《追捕》和《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於1979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他執導的《遠山的呼喚》(兼主配)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譯製片獎;《謎中之謎》(兼主配)獲1989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在影片《追捕》中,畢克將高倉健冷峻、堅毅的風格充分體現出來,特別是在天台上與邱嶽峰配的堂塔醫生的最後對決更是被人稱道。畢克的聲音與高倉健的形象完美融合,成為我國譯製片史上的典範。

在影片《遠山的呼喚》中,畢克的配音不僅體現出男主角的沉默堅毅、外冷內熱的個性,而且以一種具有生活滄桑感的音質增強了高倉健這個銀幕「深情男子漢」形象的心理深度。

畢克因為多次完美地再現了高倉健塑造的各種充滿男子漢魅力的形象,所以被稱為中國的「高倉健」。

後來畢克和高倉健之間因電影而結緣,並上演了一出惺惺相惜的佳話。

1986年,高倉健先生訪問上海譯製廠之際,他見到畢克後,一躬到地以表示對演藝同行的「代音」深致敬意。

畢克則用了中國的一句古語「愛屋及烏」,稱道高倉健,說觀眾首先欣賞和讚揚演員高倉健,然後配音的沾了光……很有意思畢克和高倉健二人都是「前吐音」,所以藝術發音在質量上顯得非常搭配。

不幸的是1980年代末畢克患了喉部疾病,他不得不徹底離開了配音這個心愛的事業。

當高倉健盛情邀請他為自己的電影新作《鐵道員》擔任中文版的配音時,這時畢克因患病已經力不從心,成了他再也無法實現的遺憾。

2001年3月23日凌晨,因病情惡化,一代配音大師畢克與世長辭,終年70歲。

得知這一不幸的消息後,高倉健感到無比悲痛,

2001年3月30日,他向上海電影譯製廠發來唁電,唁電寫道:「突聞惡耗,一時竟無言以對。未能再度相見,不勝遺憾。衷心祈禱冥福。」他還按照日本的習俗,寄來一盒香奠。

如今,高倉健先生也已作古,然而他和畢克這兩位電影工作者為中國觀眾帶來的美好的電影體驗,以及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佳話,中日兩國人民卻永遠不會忘記。

相關焦點

  • 《追捕》與《杜丘之歌》 一首歌想起一部電影
    《追捕》與《杜丘之歌》 一首歌想起一部電影 時間:2017.11.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顧影 分享到:
  • 王眾一撰文紀念高倉健 「杜丘」融入藍天
    「杜丘」就是這三部影片中影響最大的《追捕》裡的男一號,這個沉默寡言,剛毅外表下有著脈脈柔情的東方硬漢,立刻贏得中國觀眾的青睞。他的扮演者就是高倉健。 《追捕》在中國創造的紀錄至今都難以打破:約有一億人次的觀眾走進影院,被銀幕上的「杜丘」折服,被高倉健的獨特演技迷倒。 其實,《追捕》在日本不過是一部商業娛樂電影,為何卻在中國引發了轟動效應?
  • 《追捕》高倉健:1980年代的男神
    在逃亡中,他在北海道山中冒險救下了牧場主的女兒真由美,並和她產生了愛情。在真由美和她的父親的幫助下,杜丘撥開重重迷霧,衝破重重險阻,在一家精神病院找到了線索。為了弄清真相,杜丘裝病住進了這家醫院,而被隱藏起來的巨大陰謀也隨之浮出水面。電影《追捕》裡高倉健扮演的杜丘是銀幕硬漢的代表之一,而原著小說的作者西村壽行正是日本硬漢派小說的旗手。
  • 一代人的高倉健,兩樣的《追捕》 l 容子
    通過以上詞條所述,可見高倉健的勤奮和人氣。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高倉健幾乎每年拍攝一部影片,但在我的記憶深處,《追捕》至今排位第一。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常去日本出差,在東京街頭看到高倉健的大型廣告,站在廣告牌下仰頭凝視這位演員,想起在酷暑中抄寫原版《追捕》電影劇本,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聆聽他深沉的口語,我知道,《追捕》留給我的不只是一部日本電影,它是我們這代人青春時奮力前行的紀念。
  • 高倉健電影《追捕》影響中國一代人
    東方硬漢「杜丘」  1978年,作為「文革」之後登陸中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高倉健主演的《追捕》在中國引起了轟動,許多青年開始模仿那個孤獨沉默的「杜丘」。高倉健由此成為中國大陸一代人的偶像。1980年代初期,高倉健在銀幕上塑造的冷峻男子漢形象成為一種東方硬漢的標準,曾經風靡的「奶油小生」形象在他的對照下黯然失色。
  • 多麼藍的天啊,高倉健、中野良子主演彩色電影連環畫《追捕》欣賞
    「小平頭、喜歡穿立起衣領的風衣、有時戴墨鏡」「大鬢角、也喜歡穿立起衣領的風衣、經常戴墨鏡」這組關鍵詞勾勒出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兩個譯製片中的經典形象:杜丘和矢村警長。扮演杜丘的高倉健也一下成為當時的中國姑娘們尋找男子漢的統一標準。演藝界的男星們也以誰誰最像高倉健,最有杜丘的氣質而自豪。
  • 吳宇森導演電影《追捕》定檔 張涵予出演新版杜丘
    出演新版杜丘的張涵予 40年前,高倉健主演的《追捕》曾風靡一時,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人物海報上,硬漢張涵予塑造的杜丘與福山雅治的「神探矢村」之間的對手戲充滿懸疑味道和戲劇張力,頗有雙雄對峙的氣息,硬漢派形象深入人心的張涵予與優雅文藝的福山雅治讓全新的《追捕》更增添戲劇期待感。此外,一張手銬元素的先導海報也在發布會曝光,兩隻充滿力量的手交錯半握組成了吳宇森電影中難忘的「白鴿」標誌,而宣告該片來自純正的「吳氏風格」。
  • 原來《英雄本色》小馬哥靈感來源就是《追捕》的杜丘!(上篇)
    影片《追捕憤怒的河》+《英雄本色》的重映,讓吳宇森忙得不可開交但是,你可能不太清楚,《英雄本色》和《追捕》電影之間的緣分!其實,對於吳宇森導演來說,這真的是一個輪迴式的夙願——當時還在拍喜劇電影的吳宇森,看了1976年的名作《追捕你》後,非常想拍一部高倉健對杜先生的愛,以及硬朗的現代英雄電影。
  • 高倉健名作《追捕》,吳宇森翻拍成了這樣……
    《追捕》中國翻拍版將於11月24日正式公映。張涵予(右)與福山雅治「雙雄對決」。新版張涵予飾演的杜丘和戚薇飾演的真由美。老版《追捕》中的杜丘和真由美。資料圖紅網時刻11月22日訊(記者 潘宣)日本已故演員高倉健1976年主演的名作《追捕》中國翻拍版將於本周五(11月24日)正式公映。時隔超40年,著名導演吳宇森又把它重新搬上大銀幕。這個上世紀70年代在中國最具人氣的日本電影,在吳宇森手裡會玩出什麼新花樣?今日,影片在長沙舉行提前看片,有了雙雄、白鴿、槍戰等吳氏風格的加持,這次的「追捕」有點意思。
  • 高倉健因病去世 別了杜丘!他帶走了一個時代
    高倉健生前出演多部影視作品,深受多國觀眾喜愛。對於現在的80後、90後觀眾來講,可能只有部分人對高倉健有切身記憶:他與張藝謀合作的《千裡走單騎》曾於2005年底在國內公映。不過,對這些80後、90後觀眾的父親和母親來講,高倉健簡直就是他們心中的「男神」和「夢中情人」,不可替代。
  • 《追捕》四十年:你爸和你媽的青春往事
    如果你爸媽走在街上,遇到一位穿著颯爽風衣、戴著冷酷墨鏡的男子,忍不住多瞧了幾眼,他們也許是想起了一部叫做《追捕》的日本老電影,裡面高倉健扮演的杜丘冬人曾以一身風衣墨鏡的穿搭,風靡中國萬千少男少女。一晃近四十年過去了,吳宇森拍的新《追捕》上映,新版杜丘的飾演者張涵予特意重新演繹了那首沒有歌詞的《杜丘之歌》,用蹩腳的哼唱,和著福山雅治優雅的吉他,把我們拉回到了1978。在新版《追捕》中,張涵予飾演杜丘,戚薇飾演真由美,福山雅治飾演矢村。
  • 你從沒見過的杜丘和真由美:《追捕》日本場刊欣賞
    伴隨著撩人的電子音樂,真由美在高頭大馬上,頭也不回地對身後的杜丘表白「我喜歡你!」,這場景簡直令人熱血沸騰,原來愛情可以這樣大膽直接。 多年後才知道,電影進行了多處刪減,比如男女主人公在山洞裡歡愛的場面。說也奇怪,看過全版後我居然覺得,就按刪減版的處理也挺好,這樣杜丘和真由美之間的愛情好像更加純潔似的。
  • 新老《追捕》對比都在這裡
    今天,吳宇森導演的新片《追捕》公映。該片改編自日本著名小說《涉過憤怒的河》,由張涵予演杜丘、福山雅治演警長、戚薇演真由美。距離日本老版《追捕》在中國上映已有40年的時間了,但該片的影響力和高倉健、中野良子等人的影響力也卻未消散。那麼,新版《追捕》和老版《追捕》會有何異同呢?信報記者為讀者做詳細揭秘。
  • 高倉健領銜《追捕》,點名要原田芳雄飾演矢村警長
    時至今日,《追捕》仍然是在中國觀眾記憶中知名度和美譽度最高的電影之一,高倉健的杜丘、原田芳雄的矢村警長和中野良子的真由美也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後來她退出影壇,投身文化交流,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來華50多次,還曾成為央視《藝術人生》節目的訪談嘉賓。
  • 原來《英雄本色》小馬哥靈感來源就是《追捕》的杜丘!(中篇)
    經典版《追捕》中杜丘與矢村同框的機會不多,當年影迷幾乎忘記了這個冷麵警探原田芳雄演的警探矢村其實也值得品讀跟著經典的「英雄類型片」回歸的,當然是吳宇森導演最大標籤——雙雄!吳宇森翻新了杜丘的中國律師身份(舊版杜丘是日本檢察官的身份)的同時,還將矢村戲份大幅度增加,找來日本男星福山雅治扮演,不但將冷麵警探矢村變成了超級暖男,更讓「張·福山CP」組成全新的雙雄搭子——兩人熱血非常、激情無限,硬漢之間的火花效應也是令人叫絕。
  • 記父母輩最喜愛的演員與電影:《追捕》和高倉健
    人民網5月19日電(記者 朱傳戈)現在的孩子們是看著日本動漫和玩著電子遊戲長大的,對二次元中的角色如醉如痴。而對於父母那一代人來說,什麼能讓他們如醉如痴呢?日本演員高倉健主演的電影《追捕》就是其中之一。
  • 《追捕》44年,碾壓《戰狼》,這部老片讓中國男人「硬氣」起來
    》登上了央視。播出第二天,央視為了滿足觀眾們的又重播了這部電影。那兩天大街上都比平時冷清很多,所有人都擠在電視機前面看電影。幾十年後,吳宇森導演翻拍了這部經典巨作。到哪去找高倉健和如今以「陰柔」為美的審美不同。高倉健飾演的男主一出場就是硬漢形象,因為被無端指責有罪,他只能一邊逃避追捕,一邊調查事實真相。
  • 病逝 日本男演員高倉健去世 享年83歲曾主演《追捕》
    高倉健原名小田剛一,是日本福岡縣中間市人。1978年,高倉健主演的《追捕》作為文革後登陸中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在中國大陸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他本人也成為中國大陸一代人的偶像。高倉健一生拍攝204部電影1959年2月16日,正是高倉健的28歲生日,他和相戀多年的智惠美結成眷屬。在經歷了一系列事情以後,高倉健夫婦開始正式分居,夫妻關係名存實亡。在共度十二年的風風雨雨後,高倉健和江利智惠美的婚姻在1971年終於走到了終點。出演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電影《追捕》
  • 懷念逃亡的檢察官 日本電影《追捕》主演今昔照 杜丘已離去 真由美和誰還在?
    而八十年代他和森村誠一的小說在大陸的影響力還是不小的。而人們認識他是還是那部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日本電影《追捕》。翻譯細節,開頭警員帶著杜丘居然說「跟我到派出所去!」,簡直太中國化了。辨認指正細節:站著幾個人,要證人指認,這是司法程序最根本的。我們那是的刑偵片往往忽略了這一細節。
  • 他是高冷剛毅時代符號,如今高倉健已逝,杜丘不再,惟風骨永存!
    不可否認,改革開放帶來的最大衝擊是思想和心靈上的,塵封已久的心扉被打開,外面的空氣是新鮮的,讓人心曠神怡的同時,更多地是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和探究,而一部外國影片,確切地說是一部日本影片的引入,改變了人們亙古不變的熒幕形象,使得人們好奇地睜大眼睛,一睹了境界、視覺完全不同的另類電影。它完全衝破了人們原先內心的堡壘和禁忌,這部片子激蕩了人們微瀾的內心,它就是日本電影《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