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店鋪死在幾個方面?太多了,不過常見的死法有選品太爛、供應鏈跟不上、訂單太少、售賣假貨、服務太差等。
很多小賣家就知道要做淘寶,抓到什麼做什麼,對產品一無所知,對品質毫無把控,這樣基本可以宣判死亡了。
淘寶商品稀缺的年代早已過去了,產品是第一位的,永遠記住,產品是第一位的。
創業初期,要把最重要的精力放在找一款好的產品上。
怎麼才算好的產品?
市場需求量大、同行競爭少、產品質量好大概可以算好產品的基礎描述了,這幾個基本要素你都是要考慮的。
做淘寶最開始的就是選品,選品最開始的是看市場需求量,如何調查市場需求?
通過大數據分析工具,以前最重要的是淘寶指數,但免費的淘寶指數下線了,現在主要是用生意參謀,看看你要賣的東西到底有沒有人感興趣。
市場需求決定了你做的產品天花板在哪裡,比如女裝,理論上來說你一年賣幾十億都是有可能的,如果你在網上賣蘿蔔,全網銷量應該不超過5000一天。
不過這不代表你賣女裝一定比賣蘿蔔賺錢多,因為賣女裝的人數可能是賣蘿蔔的三萬倍,所以你還要去看淘寶的賣家有多少,這就比較簡單了,直接在淘寶搜索框裡輸入你要調查的詞。
我們在分析競爭對手的時候要搞清楚一個概念,和你屬於同一類的產品才叫競爭對手,就是你的產品和競爭對手的產品對買家而言是差不多。
你賣的蘿蔔乾,人家賣的是鮮蘿蔔,你賣的是辣蘿蔔,人家賣的甜蘿蔔,這都能不能算直接競爭對手。
比如你賣的是新鮮青蘿蔔,就要去搜更具體的詞才能體現準確的競爭度。
通過以上的市場需求分析和競爭度分析,就搞明白了到底好不好做,如果還不錯才是下一步對具體產品的選擇。一定要選擇質量好的產品,產品是第一位,再次說明,不要隨便去網上賣垃圾產品。
供應鏈
供應鏈跟不上也是常見的原因,例如我在做第一個淘寶店的時候,我所有的產品都是靠我父母去聯繫發貨方完成發貨,我父母電腦都用不熟練,中間的困難實在太多,最終因為發貨問題搞死了第一個店鋪。
因為看上了一滴水提供的一件代發貨源,完全不用自己去發貨進貨囤貨,所以報了名學習了一段時間才掌握了發貨裡面的技巧。
哪怕是一款好的產品,如果沒有優秀的產品檢查、包裝、發貨,最後也可能導致店鋪死亡。
我有一個三個月賺了50萬的朋友,就是因為有一批貨物廠家發錯,導致出現了幾十個差評,爆款瞬間消失,又回到了一個月賺幾萬塊的水平。
而更多的小賣家問題出在了賣不出去貨上,訂單量太少,不足以支撐回報。這和第一點的選品關係重大,同時涉及淘寶運營的所有流程,幾句話講不清楚,關於如何推廣、運營、做活動、提高老客戶回購。
淘寶規則
另外,很多賣家死在了淘寶規則上。你既然在淘寶上面混,你就要懂淘寶的規矩。
淘寶現在對售假等各類違規的檢查是異常嚴格的,不學習你就只能被宰殺,有的規則昨天還是對的,今天就是錯的,比如好評返現,現在是不允許用了,你還在詳情頁說好評返現不是找死嗎?
當然,完全按照書本來是不行的,世界不斷變化,要學會用學習武裝自己。
淘寶現在越來越重視賣家的服務能力,現在淘寶將售後服務的展現入口和評論放在一起,可以看出淘寶對服務的重視。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因為買家給差評於是賣家打了幾百個騷擾電話,試問這樣的素質怎麼可能在淘寶平臺做大?
每個賣家都要問自己,如果我是買家會在自己家買東西嗎?
其實產品不可能會有極致的,畢竟好的產品和成本之間的關係需要權衡。再好的產品都不可能不出問題,我說的那位發錯貨的學員,其實在出現問題後還是有機會挽回的,但她沒有把發錯貨放在心上,最終的服務確實才是直接誘因。
到了文末,我還想說一下寫這個文章的重點,就是好多賣家隨便找了一款產品,然後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店鋪的推廣運營上。
但有可能出發點就是錯的,你有可能選了一款錯誤的產品在錯誤的方向航行。
電子商務,電子是實現商務手段,商務才是本質,商務的本質就是滿足別人的使用需求,有了這個前提,才有接下來的定位、裝修、推廣、運營、做活動、客服營銷、客戶服務、老客戶營銷、病毒營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