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市面上堆料最狠的非公RTX 3090
作為市面上的頂級非公型號,七彩虹為了維護「火神」的品牌形象,往往在堆料上無所不用其極。我們今天測試的這款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就可以刷新你對於GPU堆料的認知。
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設計了26相供電電路,其中23相是GPU核心,3相是顯存。供電電路大量使用了昂貴的鉭電容、I.P.P一體成型電感。PCB則經過了超量鍍銀處理,可以提高超頻的穩定性,除了本身默認頻率就已經很高之外,還有相當大的可超頻空間。
在散熱方面,多數顯卡的散熱器用的是鏡面底座,也有用熱管直觸的丐版。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的散熱底座使用了名為「iGame真空冰片技術」的真空均熱板。
真空均熱板的成本很高,一般只有公版會使用,不過公版在使用了均熱板之後一般不會再用熱管,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還另外配備了6條8mm的純銅鍍鎳熱管,因此在散熱效能方面,很難找到更強的非公版了。
2017年5月,七彩虹發布的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OC顯卡首次搭載了一塊LCD屏幕,引得各路廠商紛紛效仿。不過顯然薑還是老的辣,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全新設計的LCD屏幕不僅能顯示更多的個性化信息,而且還能翻轉過來。
七彩虹附贈了一條Type-C數據線,連接到主板的USB 2.0插針上之後就可以自由上傳圖片、文字以及GIF動圖,在屏幕上顯示任何你想要看到的內容。
此外還有贈送了一條5V RGB連接線,可以將顯卡的燈效與主機進行同步。
當然iGame標誌性的「一鍵超頻」功能也沒少。
按下「一鍵超頻」按鈕之後,可以切換到超頻BIOS,頻率從與公版相同的1695MHz超頻到了1785MHz,提升了90MHz。
另外2個BIOS的TDP都是390W,比公版高40W,手動超頻時最高可以將GPU功耗拉到420W。
二、外觀:26相供電 + 可翻轉LCD屏幕
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正面有3個90mm,三圍是323*158*60.5mm,重量高達2.1kg。
不同於其他高端顯卡的背板,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背置了一張被稱為「靈視背板」的金屬背板,除了能夠加固PCB板和輔助散熱的作用之外,背板的後面的RGB發光燈條。
金屬背板自帶2條純銅熱管和導熱墊,能對PCB板背部的顯存以及GPU背面的電容進行散熱,散熱效果肯定是遠遠強於普通的背板。
底部視角圖。
頂部視角圖,前代火神上的LCD屏幕是固定在頂部的,安培這一代做了可翻轉設計。
將LCD翻轉過來的效果。
三8Pin供電接口,最高可以支持525W的功率。
3個DP 1.4a與1個HDMI 2.1接口。另外還有一個iGame獨有的一鍵超頻按鈕。
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的底座使用的是名為「iGame真空冰片技術」的真空均熱板,真空均熱板佔據了整個散熱器一半的面積。
熱管方面,6條8mm純銅熱管算是市面上最豪華的配置,1條8mm熱管的效能大致等於2條6mm熱管。
顯卡PCB上面的主要發熱部件—顯存、鉭電容、電感、MOSFET均有導熱帖覆蓋,可以迅速將溫度傳導至散熱器。
拆掉散熱片後的PCB本體,經過了超量鍍銀處理,可以提高超頻的穩定性。
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的供電電路非常誇張,26相供電有23相用於核心,還有3相是給顯存供電。
輸入部分採用來自KEMET的鉭電容,在擁有更加更加優秀的電氣效能的同時可以降低整個電子元器件的高度,增加散熱器的面積。
電感是iGame自家研製的I.P.P一體成型電感,可以緩解顯卡嘯叫。
背面還有12顆GDDR6X顯存,GPU背面的是2組MLCC+4顆鉭電容的配置。
GA102-300-A1核心,10496個流處理器,核心面積628.4mm2,擁有280億個電晶體。
美光的GDDR6X顯存,一共有24顆(正反各一半),單顆容量1GB,總容量24GB,頻率19.5GHz,位寬384Bit,顯存帶寬936GB/s。
供電電路特寫。
供電電路特寫。
三、LCD屏幕功能展示:顯示各種GPU信息以及自定圖片
iGame RTX 3090 Vulcan OC配備了一個可翻轉的LCD屏幕,平時可以顯示GPU的各種工作狀態,比如溫度、GPU佔用率、風扇轉速、頻率等信息。
使用附贈的Type-C數據線,連接到主板的USB 2.0插針上之後就可以自由上傳圖片、文字以及GIF動圖,在屏幕上顯示任何你想要看到的內容。
想控制這塊小屏幕得先去七彩虹官網下載iGameCenter官方控制軟體。
在iGameCenter的主界面,點擊最上面「我的設備」圖標,進入顯卡界面,就可以對屏幕以及燈光進行設置。
LCD屏幕控制界面,可以自訂屏幕的顯示內容,可顯示風扇轉速、顯存佔用、核心頻率、溫度、GPU使用率、時間等信息,也可以上傳定製圖片,LCD屏幕還可以以60FPS的幀率顯示各種動態GIF圖片或者視頻。
屏幕可以自定義文字,不過目前只支持中文和數字。
屏幕顯示的自定義文字。
在iGameCenter中可以將圖片或者GIF動圖上傳到GPU中,LCD屏幕就能顯示所上傳的圖片。
顯示溫度和GPU佔用率。
顯示風扇轉速,在低負載下,風扇是停轉的。
顯示GPU頻率。
四、理論性能測試:400W下最高溫度68度
測試平臺如下:
1、3DMark Time Spy
在2K解析度3DMark Time Spy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圖形分數達到了20377分,核心溫度最高68℃,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1935MHz,最高風扇轉速1665RPM,最高功耗399W。
在4K解析度3DMark 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圖形分數達到了10349分,核心溫度最高68℃,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1935MHz,最高風扇轉速1661RPM,最高功耗400W。
不論是2K解析度還是4K解析度,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都要比公版強4%。
2、3DMark
在2K解析度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圖形分數達到了24707分,核心溫度最高65℃,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1965MHz,最高風扇轉速1542RPM,最高功耗397W。
在4K解析度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圖形分數達到了12825分,核心溫度最高66℃,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1965MHz,最高風扇轉速1550RPM,最高功耗404W。
3DMark Fire Strike的表現更好,2個解析度都能比公版快6%。
五、遊戲性能測試:比公版強5%
1、APEX英雄
2、使命召喚16:戰區
3、刺客信條:奧德賽
4、德軍總部:新血脈
5、地平線:零之曙光
6、孤島驚魂5
7、古墓麗影:暗影
8、絕地求生
9、微軟模擬飛行2020
10、死亡擱淺
11、巫師3
12、戰地5
13、戰爭機器5
測試數據匯總如下:
在4K解析度下,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的性能比公版高了5%,並且所有的遊戲都超過了60FPS。
六、生產力測試:效率數倍於銳龍9 5900X處理器
1、Vray BenchMark
這是使用銳龍9 5900X渲染的成績,分數為142mpaths。
這是使用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渲染的成績,分數為930 mpaths,相比銳龍9 5900X的純CPU渲染,提升幅度達到了550%。
2、OctaneBench 2020
Octanebench基於OTOY的Octane,是一款無偏見非偏性的GPU渲染器。此Octanebench預覽版對NVIDIA RTX硬體加速提供實驗性支持。雖然目前該基準測試仍處於開發階段,但OTOY已經發布,旨在讓用戶了解RTX加速可能帶來的性能提升。
基準測試分別在有RTX加速和無RTX加速的條件下渲染場景。
這是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開啟RTX之後的渲染成績,總分為676,。和GTX 980相比,大約可以達到後者的6-11倍的性能。
3、Adobe Premiere Pro 2020渲染與轉碼測試
選擇的的測試場景為introSequence —— 此4K序列旨在模擬在線視頻製作中常見的開場序列(intro sequences)的類型。該序列利用生成的條和帶有加速效果的色調鏡頭來創建生動的開場序列。該序列由2個視頻層和1個標題圖形層組成。應用效果包括:鏡頭失真、高斯模糊、馬賽克、查找邊緣以及視頻變換(旋轉)。
紅線上部分是開啟「Mercury Playback Engine GPU加速(CUDA)」後的測試成績,下部分是單純使用CPU的渲染與轉碼成績。
introSequence場景一共是1439FPS,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完成渲染耗時9秒,而銳龍9 5900X花掉了58秒。
在將此4K序列轉碼成1080P視頻導出時,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耗時19秒完成,而銳龍9 5900X用了65秒。
不論是渲染還是轉碼,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相比桌面平臺高端的銳龍9 5900X處理器都能提升3~6倍的工作效率。
七、溫度與超頻測試:烤機28分鐘僅68度 核心頻率還能再超100MHz
1、溫度測試
使用Furmark來對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進行烤機測試,測試時室溫為26度。
將Furmark的參數設定為1920*1080解析度、0AA,烤機測試進行了28分鐘。
在烤機過程中,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的功耗保持在390W左右,烤機頻率1260MHz,溫度68度,風扇轉速1861RPM。
2、超頻測試
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本身的Boost頻率已經很高了,應該沒有太多的超頻空間,不過它採用的三星GDDR6顯存還是可以做一些期待。
經過多次嘗試,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可以在核心頻率提升100MHz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測試,此時Boost頻率達到了1885MHz;三星顯存也能超頻到20.9GHz,顯存帶寬為1003GB/s。
超頻之後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圖形分數從達到了13430分,這相比默頻時的12825提高了615分,提升幅度達到了5%,最高運行頻率達到了2070MHz。最高溫度63度,最高功耗425W。
八、總結:極致堆料的頂級非公
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在堆料上只能用慘絕人寰來形容!為了做好這張顯卡,七彩虹無所不用其極,超量鍍銀背板,26相供電電路還不算什麼,關鍵的是它的散熱器採用了公版才有的真空均熱板。
更進一步的,公版使用了均熱板之後,一般不會再用熱管,然而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還配備了6條8mm純銅鍍鎳熱管,要知道,一條8mm熱管的效能大致等同於2條6mm熱管。
這還不算完,很多顯卡的背板主要功能是加固PCB板,背板本身不會接觸PCB板,散熱效能非常有限。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在金屬背板還設計了2條純銅熱管,可以帶走PCB板背部顯存的熱量,另外還有大量的導熱墊也能對晶片背面的電容進行散熱。
稱重2.1kg,散熱器規模可見一斑
在這樣的散熱系統壓制之下,即便將TDP提升到了390W,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在長時間烤機時溫度仍然僅有68度,同時風扇轉速保持在1800RPM。而在運行3DMark時,最高溫度甚至只有62度。
要知道一點,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是GPU+顯存一體式散熱,即便加上24GB GDDR6X顯存的熱量,能將功耗達到400W核心溫度控制在這個程度實屬難得。
在按下「一鍵超頻」按鈕之後,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的性能可以超越公版5%左右,我們所測試的所有遊戲都能在4K解析度+最高畫質達成60FPS以上的幀率,已經算很是目前頂級非公的表現。此外,這塊顯卡還有不錯的超頻能力,能在核心+100MHz、顯存超頻到20.9GHz的情況下穩定運行任何遊戲,性能可再次提升5%。
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的性能遠超公版,目前高居快科技桌面顯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而且優勢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