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父母從來不管,長大也沒學壞?原因沒那麼簡單

2021-01-10 小屁孩兒

文|文兒

上次跟朋友聚會,有一個朋友想中途離場,原因是她家孩子放學了,她得趕緊回去給孩子輔導作業。其他朋友就調侃她把孩子看得太嚴,小心最後適得其反。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就是那些整天被父母嚴格督促的孩子,長大了反而更容易變壞,比如前段時間發生的「北大學子弒母案」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教出來一個學霸,長大卻有可能是一個惡魔。倒是有些孩子,父母從來都不管,他們長大也沒變壞,而且還很優秀。為什麼有的孩子父母從來不管,長大也沒學壞?原因沒那麼簡單。

長大不會變壞的孩子,表面上看小時候父母沒有管,但不代表父母真的沒有管過

我以前有一個同桌,她的學習成績一直排在班裡的前三名。很多人一開始知道她學習這麼好的時候,都以為她的父母對她很嚴格、要麼就是對她的學習很有要求。沒想到聽她說,她的父母是在菜市場買菜的,早出晚歸,平時根本沒時間教育她。那她為什麼這麼優秀?聽她自己說,她不想以後像父母一樣生活得那麼辛苦,她想長大以後過上更好的生活。

前段時間我從別人口中得知,她現在在某所大公司擔任高管,收入不菲。她的優秀程度超過了很多人的想像。為什麼有的孩子父母從來不管,長大也沒學壞?長大不會變壞的孩子,表面上看小時候父母沒有管,但不代表父母真的沒有管過。就拿這位同學來說,她父母潛移默化地給她的教育就是,人想要過更好的生活,就要勤奮、努力。教育孩子並不只是表面上給孩子制定條條框框的規則,而是要在精神層面上督促他。

長大不會變壞的孩子,看上去是因為小時候父母不怎麼管,實際上他父母是因為他好才不管

有人喜歡舉這樣的例子:某某家的孩子,他父母自己都說沒怎麼管,但是人家長大以後就是很有出息,這說明什麼?說明孩子越管越不行,想讓孩子變得優秀就最好不要管。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這種觀點太過於否定教育對孩子的意義,而太放縱孩子的天性。那些長大不會變壞的孩子,看上去是因為小時候父母不怎麼管,實際上他父母是因為他好才不管。我就見過這樣的孩子,他的天性就很善良、懂事,根本不需要父母怎麼管,所以他的父母就不用太為他的教育操心,他長大也沒變壞。如果是一個本身就很調皮、喜歡惹事的孩子,家長再不管,就很危險。教育孩子是一門大學問,可不能太過片面。

相關焦點

  • 婚姻沒那麼簡單:感情出現問題,往往不是一個人的原因
    《沒那麼簡單》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相愛沒有那麼容易,每個人有他的脾氣。過了愛作夢的年紀,轟轟烈烈不如平靜。幸福沒有那麼容易,才會特別讓人著迷。」兩人相愛沒那麼簡單,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性。一段感情需要磨合,也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點。
  • 中國那麼多孩子學鋼琴,但為什麼看鋼琴音樂會的人那麼少?
    我小侄女也學鋼琴,十級都考完了,有一次我看網上有一個很好的鋼琴音樂會,都是世界有名的鋼琴家的演奏,就趕緊發給了孩子。我以為她會非常開心,誰知她說:我為什麼要看這個?我對這個一點也沒興趣。看看身邊的那麼多學鋼琴的孩子,其實很多都是這樣,他們鋼琴可能都過了十級,學鋼琴也七八年了,但對音樂還是沒有什麼熱愛之情。
  • 這3類孩子小時看似「精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還沾沾自喜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其實反過來也一樣,每一個媽媽看自己的孩子也都是最漂亮的。不僅如此,有些父母還很縱容自家孩子,如果平時孩子闖了禍或者調皮搗蛋,在他們的眼裡卻都是可愛的表現。甚至一些超越同齡人的自私行為,也會被父母誇獎,大讚孩子厲害,覺得他們以後不會被欺負。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不會克制欲望,原因是父母沒進行格物教育
    或者是由長輩帶大的孩子這種情況就會更嚴重,因為長輩的寵愛只會比父母更厲害。不會克制欲望的孩子長大會怎麼樣?脾氣暴躁有一句話三歲看老,就是說很多習慣和性格都是小時候養成的,長大也不會改變。父母應該對孩子進行格物教育建立物權概念建立物權概念應該從寶寶有物權意識的時候就開始建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稱呼上開始讓孩子感受到區別。
  • 為什麼有的人三戰還沒通過會計考試?原因有哪些?
    那麼為什麼沒有特指呢?因為即便是最簡單的初級會計考試依然有人三戰不過,更遑論其他會計考試了。那麼為什麼有的人三戰還沒通過會計考試呢?難道是因為不夠聰明嗎?首先,關於是否足夠聰明可以直接排除,因為普通人之間的智商差別並不大。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一、自身原因1、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誠如李大釗所說:學就要學得踏實,玩就要玩得痛快。
  • 為什麼有的孩子天生「左撇子」,和什麼有關?醫生不說,父母要懂
    同事說,孩子在小寶寶時期就會有意識地用左手抓東西,抓奶瓶什麼的都是用左手,只是偶爾會用右手,同事當時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夫妻兩人都是習慣用右手,為什麼寶寶會習慣用左手呢?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她發現孩子穿衣服,寫字,用筷子吃飯,都是用的左手。這時候她陷入了沉思,她認為可能與孩子的習慣有關,因為孩子從小就有用左手抓東西的習慣。
  • 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張姨生日,他家小兒子從來沒有送過一分錢的東西。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張姨說,平時也知道大兒子更貼心,但自己就更疼愛小兒子,覺得小兒子的性格很可愛。很多人說,張姨的做法確實有點寒了孩子的心。明明有個懂事的孩子不待見,非要覺得那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是好的。我覺得這大概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吧。
  • 孩子小時候很萌,長大後顏值下降,孩子變醜的原因父母要了解
    關註明星的朋友會發現一個現象,有些明星小時候長得特別好看,但是長大以後就顏值不再,不再是人們喜歡的樣子了。在我們周圍也不乏這樣的孩子,小時候肉乎乎很可愛,長大後顏值直線下降。這是為什麼呢?不是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嗎?這是有原因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越長越好看,如果不注意打理,反倒會長殘。
  • 怕孩子學壞?育兒寶典:從下流到上流
    是啊,網絡上那麼多「低俗」內容,孩子學壞了怎麼辦?深夜裡摸著自己的良心,我失眠了。關閉內涵段子,整頓短視頻「低俗」內容哪裡夠啊,完全不夠,人類歷史上都沒有這麼惡劣的兒童成長環境,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低俗」內容觸手可及。鑑於主流教育理論還是承認最好的教育莫過於家庭教育,如今環境越惡劣,家長們身上的擔子自然越重,這是時代賦予當今父母的逃脫不了的責任。
  • 為何明知父母沒那麼愛你,可你卻比其他兄妹更孝順?原因惹人心疼
    文/文兒前段時間收到一位網友留言,網友說自己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還有一位姐姐和一位哥哥,她說因種種原因,原本她是不在父母計劃之內的,後來意外有了父母也就把她留了下來。不過也因為父母已經有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所以總感覺她是多餘的,這位網友表示她從小就總是那個被父母忽略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還會通過哭鬧或者其他方法來吸引父母的關注,後來發現不管自己怎麼做,父母對她也都是見怪不怪,所以這位網友就釋懷了。但問題是,這位網友表示,因為從小不被父母待見,她總感覺不甘心,就在學習上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更加努力。
  • 孩子嘴角起泡、眼屎多?背後的原因沒那麼簡單!
    孩子便秘常常是飲食不當引起的,比如挑食、纖維攝入不足。遇到流鼻血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孩子「上火」了。流鼻血的主要原因是鼻腔內的毛細血管受到刺激時,就會產生破裂。孩子比大人好動,因此便更加容易流鼻血。這些原因看上去基本和「上火」沒什麼關係,所以孩子流鼻血的時候,也不要一味的給孩子「降火」了。不管年齡大小,大人還是孩子,有眼屎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不過有些時候,孩子會有一些眼屎增多的情況,也會給人造成「上火」的假象。
  • 為什麼我們從來沒看過關於元朝的電視劇?其實原因很簡單了。
    為什麼你從來沒看過關於元朝的電視劇?除了一部曇花一現的《成吉思汗》就沒拍過任何關於元朝歷史的影視了。是因為少數民族政權的原因嗎?那為什麼關於清朝的影視劇就這麼多呢?
  • 金晨屏蔽爸爸,吳昕屏蔽媽媽,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與父母越遠了?
    金晨屏蔽爸爸,吳昕屏蔽媽媽,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與父母越遠了?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相處模式,很多普通人的煩惱,明星也同樣有的。就拿和父母的相處這一方面來說,明星跟普通人也沒太大的區別。自己百般疼愛呵護長大的女兒,如今長大了跟爸爸都不親切了。
  • 為什麼越長大,和父母越沒話說之《我是山姆》
    其實,最初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是隨著父母家庭一點一點的形成。然後又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被漸漸地改變甚至顛覆。我們很難說服父母,只因為兩代人所生活的環境太過不同。隨著溝通的不順利,逐漸地,話就越來越少。年輕人的世界裡,求同存異法則只適用於同齡異性,對父母,還是要求多過寬容。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呢?
    這應該是不少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家長們都會進行討論和交流的一個話題。當孩子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很多父母們聽到都會熱淚盈眶,感覺自己的孩子終於又長大了一些。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比較早,而有的孩子說話的時間卻是比較晚呢?
  • 為什麼有的人生孩子很簡單,而有的人卻一直卡著生不出來?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讀:人們都說,沒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夠幸福的。很多女人都希望和自己的愛人生下他們的愛情結晶,願意為愛奉獻一生。但是想要一個孩子並不是想想就能擁有的,女性還需要經歷懷孕生子的過程。
  • 鍾美美不想做沒文化的演員,孩子情商很高,父母三觀估計不會太差
    鍾美美再次出現了在我們眼前,為什麼是再次呢?因為在之前他就因為深入靈魂地模仿老師走紅網絡。但是因為一些原因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本以為他從此會一蹶不振,沒想到這次高調出現所表現出的沉穩和素養,讓人刮目相看。大家應該都知道在現在的網際網路上,只要你有流量就能給自己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並且自己還能享受一種「追捧」的感受。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和父母越來越無話可說?」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
    我很難想像,從小就是乖乖女,甚至連大學的選擇都全權交給父母的乖乖女,竟然會有這樣離經叛道的想法,可還沒等我說話,她又接著說:「我發現,孩子年齡越大,和父母越來越無話可說。每當你想做一件事,抬頭卻發現他們就像山一樣橫亙在你面前,心理一下子滿是絕望。」
  • 《慶餘年》:葉輕眉選擇範建的原因,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那為什麼葉輕眉不讓範閒成為皇子,而是讓他做範建的兒子呢? 首先就是她不願意入宮。於是她就想了個辦法,既能有他的孩子,也不用進宮。
  • 李玫瑾:「總挨打」和「沒被挨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從小挨打長大的孩子心理發展是扭曲的,因為他們在童年時並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未來的生活中常常懷疑自己,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家長說笑:誰小時候不挨打,這有這樣孩子變得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