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2020-12-24 小屁孩兒

文|文兒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道的民族大國,也有很多孩子對待自己父母孝順到人人稱讚,是街坊鄰居都想要的懂事孩子。但是有些家庭的父母,卻對懂事孝順的孩子視而不見,偏偏寵愛囂張跋扈的孩子,還覺得他們可愛。

張姨家兩個兒子,大兒子從小就懂事,小時候有一顆糖都會留著給張姨吃,長大之後更是懂事孝順,經常幫張姨做一些家務事、體力活。每年張姨生日,大兒子也都會精心準備好禮物,人人都羨慕張姨的大兒子是個小暖男。

而小兒子從小就調皮搗蛋,別說幫張姨的忙了,只要不惹事就謝天謝地了。張姨生日,他家小兒子從來沒有送過一分錢的東西。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張姨說,平時也知道大兒子更貼心,但自己就更疼愛小兒子,覺得小兒子的性格很可愛。

很多人說,張姨的做法確實有點寒了孩子的心。明明有個懂事的孩子不待見,非要覺得那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是好的。我覺得這大概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吧。大概是大兒子太懂事,沒操過什麼心,張姨反而覺得大兒子不需要她,小兒子更需要她的緣故吧。

△ 父母不待見懂事孝順孩子的三個原因,你認同嗎?

性別偏見

父母孩子的男女性別偏見,在生活中一直都是存在的。有的家庭更愛女孩,有的家庭比較愛兒子。性別這個東西是天生的,沒有辦法改變,只能看父母的心態是否過於執著。如果太過於執著的話,那麼不管孩子怎麼懂事孝順,在他們眼裡始終沒有另外一個好。

過於懂事

孩子過於懂事,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為很大程度上,父母會覺得懂事的孩子並不需要他們,所以在懂事孩子身上付出的時間會比較少,那麼付出的愛自然也會減少。而對於另外一個整天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更多,相處的也更多,感情會比懂事孩子的深,所以自然會多寵愛那個調皮的孩子。

軟柿子好捏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懂事孝順就是軟柿子好拿捏,平時怎麼得罪也不會生氣,性格好,肯定不會對自己晚年不管不顧的。反而是那個不怎麼懂事的孩子,平時稍微得罪一點就脾氣大的不得了。父母反而覺得,如果我對他好一點,是不是晚年也能過得容易一點呢。

父母不待見懂事孝順的孩子,老了之後肯定要吃大虧。在這裡,我也想告誡一下這種父母:學會公平對待孩子,當孩子懂事孝順時,也要學會惜福,別傷了孩子的心。畢竟老了不能動彈時,還是要靠孝順的孩子安度晚年。而不懂事的孩子,遇到事情只會躲在一邊。

【話題討論:你們家也是越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嗎?你有分析過原因嗎?可以舉一件例子大家一起探討嗎?】

相關焦點

  • 為啥有些家庭,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喜歡,過來人講的話很戳心
    很多人心裡會覺得父母喜歡孝順的孩子,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如果你們仔細觀察身邊的案例,就會發現:越孝順懂事的孩子,反而越不受父母喜歡,而那些被認為「不孝順」的孩子,卻備受父母的偏愛和照顧。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從小上進勤奮,非常懂事,但是父母並沒有特別喜歡她。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真心話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林女士:兩個孩子我也沒辦法做到一視同仁,一個個性比較乖巧,一個脾氣比較壞。脾氣比較壞的那個,當然比較不孝順,但是越不孝,越得順著他,越不孝,越得偏向他。不然的話,他只會越來越壞。
  • 為什麼父母不待見孝順孩子,反倒更待見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實話
    ,父母應該對孩子越喜歡,可事實上,有不少父母,並不待見孝順的孩子,反倒更待見不孝順的孩子。這就讓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了,難不成他們有受虐傾向?下面我們來聽聽三個老人說的實話,看看他們為什麼不待見孝順的孩子,反倒更待見不孝順的孩子。張女士,66歲我和老伴育有一兒一女。
  • 為什麼一些家裡很孝順的子女,卻是父母最不喜歡的?
    為什麼一些家裡很孝順的子女,卻是父母最不喜歡的?現實社會有很多人,平時忙完工作又要忙家裡的老人孩子。寧願自己苦一點也不願意委屈了家人,可是總有一些人忙裡忙外也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認可,反而受累討不了好。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很多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親,有著極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無論家裡有什麼好東西好吃的都會留給兒子,這種習慣直至他們的孩子長大成家也依然會保留不變。而他們卻忽略了在他們身邊經常忙前忙後的孩子,並且習以為常,而那些孝順的子女並不計較這些,一如既往的付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講的不就是這些越是調皮越能得到父母的注意,越能得到關愛。
  • 為啥越受父母冷落的孩子長大越孝順,父母偏愛的反而越自私?
    為啥越受父母冷落的孩子長大越孝順,父母偏愛的反而越自私?有句老句「偏疼的果子不上色」,什麼意思呢,一棵果樹最大的那個,主人最喜歡的也就是它,經常伺候把旁邊的樹葉剪掉,恐怕遮住陽光照射,到最後顏色還是不理想,不如一些比的果子好看。
  • 7旬老人奉勸網友:別等老了才知道,最孝順的孩子是你最不待見的
    3.被忽視一般家裡面最孝順的孩子也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因為越是沒有的東西,孩子越想得到。父母總是忽視孩子,孩子越想表現自己的存在感。"自己越是不待見的孩子,反而對父母是最孝順的",這究竟又是為什麼?
  • 父母不喜歡孝順的子女,反而偏心不孝順的?真實原因讓人心酸!
    「老了越想指望誰,就越指望不上誰」,這跟我們現在常說的」被騙的都有恃無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老人想要指望誰?無非是自己最疼的那個孩子。可有意思的是,往往最後常伴床榻孝順父母的,反而是那個最不受寵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現象?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種現象,在農村有,城市裡也有。尤其在兩個時候最能看出來誰親誰疏。
  • 你越講道理,孩子越叛逆?父母學會不講道理,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有家長跟我說,孩子越早懂道理就會越懂事。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家長講道理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將道理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錯誤的時間,將道理「一股腦」塞進孩子腦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 深夜監控拍下扎心一幕:有這3種行為的父母,養不出孝順的孩子!
    雖說故事裡的家長是為了輔導孩子的作業,但在房間裡裝監控、24小時監視孩子的行為,不僅起不到督促孩子學習的效果,而且也破壞了和孩子的關係。之前就出過類似的事情:一個14歲的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侵犯隱私,父親反問孩子「你有多少隱私」;而兒子則質疑父親「是不是不懂法」,兩人關係十分緊張。
  • 李密《陳情表》:越孝順的人,越容易升職加薪
    意思是說,孝順是一個人最首要、重要和根本的事情,只有懂得和做到了孝順,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提倡「以孝治天下」,例如西晉、西漢等等。可見,「孝道」並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關乎於民族、國家的大事。自古以來,在中華民族文化中,關於孝道的文章作品可以說是汗牛充棟。比如《孝經》、《弟子規》《二十四孝》等等。
  • 學歷越高的人真的越容易不孝順父母嗎?
    學歷越高的人真的越容易不孝順父母嗎? 我看了一些回答,基本上最後發散成對農村地區某些習俗以及親戚關係的抨擊大會了。 比如說,她在海外念博士,鄉親們一定要她嫁給村東頭的如花;又比如說,他在大城市裡買房,鄉親們一定要他在年輕人都跑光了的村子裡再蓋一棟別墅。
  • 父母越嘮叨,孩子越差勁…笨父母才會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
    因為孩子,根本不會講道理!而且越小的孩子越不講道理!因為他們根本聽不懂。 為什麼聽不懂 不知道這些場景家長們有沒有很熟悉,是不是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孩子在小區樓下玩得興起,死活不肯回家;看到別人的玩具,非要一模一樣的,不買就蹲在地下耍賴皮;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跑跑跳跳,追著餵飯;說不讓動什麼非要上手看看,一下就把東西弄壞了。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愛吃這三碗飯,養出不孝子卻不自知!
    有句話叫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家境越是窮苦,孩子就越有志氣,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從小就獨立董事,也比較早熟,能夠吃苦耐勞地幹出一番事業,讓家庭跨越階層,過上好日子。但如今這種形式變了,窮人家的孩子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富二代」,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白眼狼,這其中跟父母的教育分不開,而越是窮的家庭,越愛讓孩子吃這三碗飯,養出了白眼狼而不自知。
  • 500個已婚女人的忠告:女人越懂事,越沒男人疼
    女人的懂事,換來了什麼?不過是傷心與辜負。張愛玲曾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可現實呢?你卑微到塵埃裡,不但沒有開出花,反而被踩在腳下。奶奶猶豫了一會兒:我啊,儘量不洗澡。張泉靈不解,奶奶說:我這個年齡,一個人住,洗澡是件很危險的事,萬一摔倒了,死了倒還好,摔癱了,孩子的後半輩子都耽誤了。不給孩子添麻煩,是懂事父母最大的心願。
  • 「鄭爽說太早懂事不是幸福」,往往越懂事的越委屈?
    帶著父母的期望,年僅11歲的鄭爽獨自去成都求學,為了爭口氣,逼著自己用兩倍的練習時間來練舞,自己擁有的獎狀都是用汗水和努力換來的。16歲參加高考,被北電中戲上戲表演系同時錄取,最終成了北京電影學院07級年齡最小的學生。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你越懂事,越沒人心疼
    每次抗爭時,陳婷一出殺手鐧他就妥協,所以陳婷越來越瘋魔,一招不行再招一招,生氣不吃飯加一哭二鬧三上吊。而凌霄也被逼得抑鬱。他們知道,只要苦情戲演得好,你早晚會妥協的。你越在這個時候心軟,越容易被他們拿捏地死死地,永無翻身之日。
  • 靈魂一問:在感情裡越懂事,越不被珍惜?
    他對我太好了,我現在多跟男生說話,被約出去玩都會自責哭很久,道理我都懂,但我好像走不出去了怎麼辦?報姐:我能理解,走出去不容易,更需要時間。當時間流動越久,愛和心動的感覺就會越小,很大一部分會轉化成想念。
  • 戒色要孝順,孝順父母要及時!
    我們過去邪淫時是多麼不懂事,不僅隨意糟蹋身體的精華,還經常頂撞父母,傷他們的心,這連禽獸都不如了,很多戒友都懺悔過去不孝父母的言行,真的是悔恨啊!想想我們一生中到底有多少時間去孝順他們呢?等到我們真經歷了世事的滄桑,真的懂得了父母的偉大,想要好好孝順一下父母時,我們才猛然發現他們都已經老了。可能他們走不動了,哪裡也去不了了;可能他們的牙齒掉光了,什麼也吃不下了;才發現他們的身體已經不好了,每天與藥罐、針頭為伴,很快就要與我們告別了。既知如此,為什麼我們還要在有限的時間裡與父母爭吵呢?從現在開始孝順父母吧!
  • 為什麼越「懂事「的人,越容易不被珍惜?一個人要先學會愛自己
    從小被當作大人或者工具來對待的人,會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的需求不是那麼重要,甚至會覺得自我需求是不應該存在的。因而這些「乖孩子」的骨子裡,其實是自卑——甚至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自卑感。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父母高高在上,不可違背他們的意志,為了能夠讓父母滿意,自己會想方設法做出一些「懂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