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傳說中可以吃的皮,是不是很誘人呀,這是江西贛州特產--燙皮,他有點像廣東的腸粉,但是它更有韌勁,不粘手,可以用手拿著吃,你吃過嗎?來看看它是怎麼做成的。
稻穀
我們平時吃的大米就是稻穀脫皮而來了,稻穀一般可以種三季,分為早稻、中稻、晚稻。做這種燙皮一般用早稻。來看看水稻長什麼樣。
脫谷、曬穀
水稻到了成熟的季節自然要脫谷,之前是手動,現在都是機械化。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機械化,像我們贛南地區,說實話,壓根就不是全部機械化,因為都是丘陵地區,都是小梯田,每一塊隋天寧都有高高的壟,怎麼機械化呢?
機米
什麼機米呢?看到這種棕黃色的稻穀了吧,和我們平時吃的大米不一樣,是因為它外面還包裹了一層殼,所以要脫去,古代或者經濟科技不發達的地方,一般是手工捶打稻穀,讓稻穀脫皮。
一般不太落後的地區,都是用機器,當然不是誒家誒戶都有機器,一般有專門的機米場,需要機米的時候,只需要把稻穀運到機米場,老闆會幫你機好,也不貴,一百斤可能就10幾塊錢,或者7、8塊。
磨漿
有米了,就要先把米給泡軟,大概用水泡個3、4個小時就心裡。
接下來就是往泡好的米中加入一些你喜歡的蔬菜,要綠色就加青菜或者韭菜或者蔥,要黃色就加入南瓜,要紫色就加入紫甘藍,口味要辣,就加入辣椒。只要你想加都可以加,應有盡有。
在以前大家會用磨盤,手工磨,不是沒有磨漿機,因為比較貴,所以就自己動手磨,和磨豆子沒有什麼兩樣。
製作燙皮
磨好的漿,再往裡面加入你想要加的調料,一般是芝麻、辣椒,蔥。
接著準備好工具,一口大鍋,兩塊簸箕
成品
最後就會製作成這樣子,是不是和腸粉不一樣,它可以用手拿,除了之前加的調料,後面還可以加其他調味料。
曬乾
除了直接吃,還可以曬乾備用,在以後可以用油炸或者用沙子炒,我比較喜歡吃油炸的,因為實在是香
看到這裡,你想吃贛南特產嗎?真是健康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