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好人】郴州黃桂:扶貧路上遇車禍截癱 醒後第一時間交代工作

2021-01-18 郴州新聞網

黃桂,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文化,1985年12月出生,桂東縣青山鄉原黨委委員、紀委書記。85年出生的黃桂,2009年大學畢業後就回到了桂東農村工作。2017年,被調任為青山鄉紀委書記,駐村指導彩洞村扶貧工作。彩洞民族村是桂東縣境內基礎設施條件最差,生活環境最艱苦的偏遠山村,黃桂毫不退縮,一頭扎進農村,靠著執著的幹勁,打開了彩洞村工作開展的新局面。

2017年11月18日,黃桂想在婚假前到駐點聯繫村把手頭的工作落實好,可途中發生車禍,車輛不慎側翻滾落30多米深的山澗,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黃桂被甩出車外壓於車身底下,造成脊柱骨折壓迫神經,經診斷為截癱。「李支書,車上那些扶貧資料全部散落到山林了,你趕緊叫人過來搜集好,不要遺失了,後面的工作暫時要辛苦你們了……」經過數小時的緊急救援,意識逐漸清醒的黃桂被抬上救護車時,第一時間與彩洞村村委書記李聲祥打了電話。黃桂同志的先進事跡在新華網、湖南日報等中省媒體宣傳報導。2019年,黃桂榮獲郴州市「扶貧幫困好青年」、2020年獲評郴州好人。

紮根一線——用熱血在扶貧道路上書寫忠誠

青山鄉,位於桂東縣西南部,地處八面山下,距縣城68公裡,道路崎嶇險峻,素有「桂東西藏」之稱。而彩洞村又離鄉政府23公裡,是最偏遠的村子,典型的貧困落後村。

2017年3月,黃桂擔任青山鄉紀委書記之時正當桂東吹響脫貧摘帽的號角。黃桂主動請纓去最艱苦的彩洞村駐村指導扶貧工作,並選擇該村最偏遠的寒坑組3戶貧困戶結對。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既波瀾壯闊又充滿挑戰。2015年6月,桂東縣決定在青山鄉彩洞村的兩個村民小組分別建立兩個易地扶貧搬遷聯建點。但於部分群眾顧慮重重,不同意徵地。

面對村民的固守思維,黃桂不辭辛苦地給村民做思想工作,一家一家地遊說,把相關政策一遍一遍向群眾解釋:「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是國家的惠民政策,不為了自己,也要為咱們的後代著想啊!」「你看那些住在山頂的貧困群眾,很多年紀都大了,生病就醫也不方便!」……靠著苦口婆心一張嘴,靠著那雙永遠不停歇的一雙腳,靠著執著的幹勁,他以實際行動說服了群眾。在黃桂的牽頭努力下,不到1個月,秋坪組、彩洞組兩個聯建點共計15餘畝徵地任務圓滿完成。2017年12月,安置入住貧困戶14戶50人,彩洞村脫貧攻堅邁出關鍵一步。此後,黃桂又同扶貧工作隊一起改善基礎設施,發展因地適宜的中藥材種植加工業等,使該村群眾年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5000元增加到了7800元,超過了脫貧標準。

履職盡責——用行動在群眾心坎上傾注真情

2017年是脫貧攻堅關鍵之年,青山鄉紀委主動融入脫貧攻堅大局,把實的作風和嚴的紀律貫穿始終,按照縣紀委創新開展的「廉情訪談」活動,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主動下訪,所有紀檢監察幹部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深挖細查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打通監督執紀「最後一公裡」。

2017年7月,黃桂與同事在開展「廉情訪談」過程中,搜集到四都鎮東水村一名群眾反映村文書李要凡在貧困戶評定過程中存在優親厚友的問題線索,立即展開了調查,發現確有其中一戶貧困戶鐘有兵屬於「四類人員」,但早已按規定進行了整戶剔除處理。黃桂便親自到反映問題的這名群眾家中,向其反饋調查結果,詳細解釋扶貧政策,得到該群眾的充分認可和讚譽。幾個月下來,黃桂和同事們走村串戶、跋山涉水,踏遍了兩個鄉鎮的20多個村民小組,與群眾拉家常、訪廉情,雖然腿走細了,人跑黑了,卻對收集的14個問題,全部予以了妥善解決。

 黃桂還主動牽頭對全鄉4個行政村2013年以來的所有村級項目資金、扶貧領域資金、集體「三資」管理等問題由點到面進行了全面清理。對帳務管理不規範、不合理等問題責令限期整改,並將清理結果在村部公示,給老百姓一本「明白帳」。紮實開展了「四風」變種問題等多項專項整治,共糾正作風問題2個,責令整改2個,提醒談話3人次,通報批評2人次,清退違規資金5萬餘元。

每當回想這段經歷,黃桂便會說,工作雖然辛苦,但揮灑汗水卻能換來群眾的片片真情,這便是我工作的原動力……

正風肅紀——用實幹在紀檢戰線上詮釋擔當

黃桂最常用一句話來和紀檢戰線上的同事們共勉,他說:「作為一名基層紀檢工作者,要接地氣落實工作責任,堅持挺紀在前,特別是對於群眾反映的問題,一定要認真核實,不要怕麻煩。」

2017年5月,一條關於「一事一議」項目資金的問題線索交由青山鄉紀委進行交叉辦理。接到交辦任務後,黃桂立即進行了安排部署,理清調查思路、分析調查方向。為了梳理線索和研究案情經常在幾個鄉鎮之間來回跑。白天查帳本,收集資料,找人談話,晚上召集紀檢監察幹部開座談會分析案情工作到深夜。

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四都鎮文閣村部分村幹部因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套取「一事一議」專項資金7萬元,用於整修鍾氏祠堂和村部周邊環境整治公路硬化的案件終於被查明。2017年9月該村支書鍾克蕾、村主任鍾石明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村文書鍾建章受到誡勉談話問責。

黃桂自擔任青山鄉紀委書記以來,自辦案件1起,給予書面檢查處分1人;片區集中辦案5起,給予誡勉談話問責3人,給予黨內警告處分1人、黨內嚴重警告處分3人、開除黨籍1人;接待群眾來信來訪8件,辦結8件。

「治療的時間太漫長了,真想早日歸隊繼續加入反腐敗、反貧困的『戰場』。」望著醫院外的青山,黃桂深情堅定:「相信,有一天奇蹟會發生在我身上發生,一定能站起來!」(來源:郴州市文明辦)

編輯:曹倩

相關焦點

  • 【身邊好人】郴州秦翊:我的扶貧情懷
    昨天扶貧培訓會後,回到家裡,我把想參加扶貧工作隊的想法與家人商量,得到支持後,決定向黨組織請纓,到條件艱苦,位置偏遠的貧困村去扶貧,結果,縣局黨委研究決定,由我接替準備退休的老唐同志工作,並且明天就去舂陵江鎮理坪村參加扶貧。我心裡十分激動,決心好好地幹一場,不辱使命,貧困村早日摘帽,讓所轄的貧困戶早日脫貧,貢獻自己的力量。
  • 長沙一民警追擊嫌犯遇車禍致高位截癱,湘潭妹子義無反顧嫁給他
    長沙一民警追擊嫌犯遇車禍致高位截癱,湘潭妹子義無反顧嫁給他 2021-01-14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身邊好人】郴州唐慧:辦好殘疾人的「愛心工廠」
    唐慧的先進事跡曾先後被湖南日報、光明日報、中國勞動人事報、香港大公報、中國新聞網、紅網、中國殘疾人雜誌、湖南衛視、湖南經視、郴州日報、郴州新聞網、郴州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大力推介和宣傳,深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 【身邊好人】郴州李遠偉:道德守禮,良言善行
    在村裡德高望重,村民有難事急事總找他幫忙,是大傢伙公認的好人。李遠偉未退休時,在村小任小學校長多年。村小條件差,每遇雨天他都不辭辛勞的接送學生,十多年如一日,很多學生家長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感激不盡。他教學工作紮實,多次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他不但教學工作做得好,還利用休息時間負責學校的宣傳工作,出牆報、辦黑板報、寫標語,經常是起早摸黑,任勞任怨。
  • 英雄無悔|追擊嫌疑人遇車禍高位截癱,妻子不離不棄寫就「最美愛情」
    用愛築家,8年如一日照顧傷殘丈夫民警譚燦江追擊嫌疑人遇車禍高位截癱 妻子當起「全職保姆」書寫「最美愛情」肖慧君正在為丈夫譚燦江整理衣服。因為高位截癱,譚燦江生活不能自理,凡事都要靠妻子幫忙。2005年發生意外後,譚燦江一直在醫院治療、康復,由父母和家人照料。直至2012年,與肖慧君結婚後,妻子挑起了照顧的重擔。說起妻子,譚燦江一臉慚愧。2012年,經人介紹,他結識了肖慧君,兩人一見鍾情。
  • 「身邊好人」郴州謝慶德:心繫家鄉,無私奉獻
    為此,他多次下村裡請教老一輩,耐心地聽他們講以前的故事,他還多次實地走訪考察,冬天迎著刺骨的寒風,夏天頂著炎炎烈日,寒來暑往,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他終於完成了《源頭山史志》,這對外宣傳源頭和承續鄉土文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謝慶德了解到村裡的孩子們讀書要去十裡之外的六合中心小學,從一年級起就要寄宿學校,有些家長為了照顧孩子也只能去那裡租房子住,很不方便。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三年時間裡,他將時間化作了95萬字的扶貧工作日記、超過20萬字近100篇扶貧工作動態報導、一冊名為《扶貧路上》的詩影集……以真誠、熱血和激情對粵北山區這片土地傾注了大量的熱情與智慧,以實際行動踐行造血式扶貧,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 農發行郴州分行:精準扶貧扶出「夢裡水鄉」
    紅網時刻通訊員 劉光榮 郴州報導兩年以來,農發行郴州分行始終精準聚焦農村交通、農民住房、貧民就業等短板,一腔熱血助脫貧,以實幹為筆,以初心為墨,一筆一畫,兩年累放、認定扶貧貸款51.2億元,2020年3月末扶貧貸款餘額60.52億元,佔該行所有貸款的43%,居郴州金融機構之首。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身邊好人」郴州劉佳怡:樂於助人的小精靈
    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她看到一位腿腳不靈便的老人手裡拿著滿滿一袋子雞蛋正吃力地走著,而此時天空正下著濛濛細雨。她毫不猶豫地走到老人的旁邊,為老人撐起遮雨的小傘,老人很感激得說了聲多謝。當時很冷,可劉佳怡的心裡卻因為老人的感謝而感覺暖暖的,感到十分的滿足。
  • 心中裝著老百姓的好書記將生命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劉濤在東勝郭家村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右二)他是好人劉濤劉濤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氣象局駐涼城縣麥胡圖鎮東勝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18歲,劉濤就開始從事氣象觀測、預報,成為氣象大家庭的一員。24歲,他響應組織號召,主動請纓到大漠戈壁腹地的阿拉善盟吉訶德氣象站工作。
  • 「姜」精準扶貧進行到底活動 啟動儀式在郴州金皇酒店舉行
    9月19日下午3點,「姜精準扶貧進行到底」活動啟動儀式在郴州市金皇酒店舉行。此次會議共有30多個單位、企業和協會參加。由汝城縣委、汝城縣人民政府、郴州市臺辦、郴州市工商聯、郴州市科技局主辦,郴州市委統戰部、郴州市扶貧辦支持,廣東睿華譽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郴州市明潤生物製品有限公司、郴州市優品微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
  • 扶貧路上的「家宴」
    落木風霜十月寒,精準扶貧人心暖。12月9日上午,湘潭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第一黨支部在支隊總支,組織委員,副支隊長 鄧勇的帶領下,前往湘鄉市山棗鎮新元村的陳嗲嗲家舉辦一場別出心裁的「家庭會宴」,並邀請新元村村幹部參加。
  • 21人(組)當選2020年12月「湖南好人」
    華聲在線1月10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浩 通訊員 彭團)「40後」劉茂雲,自辦鄉村圖書室,築起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精神家園;「70後」丁繼奎,從3米高處躍入大海救人;「90後」譚育枚,帶著母親打工、嫁人…… 湖南省文明辦發布2020年12月「湖南好人榜」,共21人(組)群眾身邊好人入選。
  • 「身邊好人」郴州周國建:任勞任怨 忠於人民
    周國建就給了老人五十元,把那張一百元假幣踹進自己的上衣口袋,待老人家勸返走後,他從口袋拿出那張假幣撕毀放進垃圾桶。像這樣到行政中心來求助的孤寡老人、殘疾人說沒車費回家的,周國建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一個保安雖然工資不高,卻都能慷慨解囊。從2007年單位安排他擔任保安隊長以來,他肩負重任,多次帶領保安隊伍完成急、險、難問題。
  • 《扶貧路上》:走出劇場便可哼唱的民族歌劇
    百色是廣西扶貧的主戰場,然而美麗的壯鄉卻飽受貧困的侵襲。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無疑是290萬第一書記以及駐村幹部的縮影。廣西百色田陽縣的壯族姑娘黃文秀,2016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她卻毅然回到百色成為百坭村第一書記。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裡寫就三大本扶貧日記。
  • 「身邊好人」郴州張向陽:默默奉獻村的「老黃牛」
    張向陽同志能掌握村內每家每戶的家庭基本情況及社會交往情況,憑藉走村入戶和多年積累的威望,比其他人更深入地了解情況,能在第一時間預防矛盾糾紛的發生。2016年,湘蓬村廟灣組因為打井一事,與和平鎮發生爭地糾紛,雙方在施工現場互不相讓,甚至發生了推搡。在矛盾即將一步擴大的情況下,張向陽同志及時趕到了現場,先制止了情緒近乎失控的雙方,再將雙方代表約至村委會談判。
  • 演員聶鑫:拍戲時遇車禍,劇組刻意拖薪拒付醫療費,34歲悽慘離世
    在13年,聶鑫在拍戲時遇到了一場非常嚴重的車禍,這場車禍使她四肢高位截癱,無法再當演員。而在隔年,聶鑫就因搶救無效而死亡,這麼一位年輕的演員就這樣離開了,讓人心痛不已。可能是聶鑫遇「虐心」這個詞的讀音比較接近,她的一生也確實十分的虐心。
  • 第一書記扶貧故事|範國輝:「這裡就是我的第二個家」
    車子行駛在前往村莊的路上,範國輝這樣說道。5年來,他拉項目、找資金,把這條通往新發村的路跑了無數遍。改變村容村貌,成了範國輝駐村工作後的一件大事。他協調資金為村裡修水泥路,鋪路旁彩磚,安太陽能路燈,栽樹種花,修建院牆和水衝廁所,去年,又新建了一個83平方米的村級衛生室……「孫大爺在家呢?」範國輝推開一戶農家的院門,高聲問候著。
  • 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為290萬第一書記「塑像」
    《扶貧路上》劇照 吳濤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的開幕劇目,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次登上國家大劇院,10月17日至18日連演兩場。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通過對黃文秀事跡的再現,還原全國扶貧攻堅戰線的奮鬥與榮光。《扶貧路上》劇照 吳濤 攝編劇兼導演田沁鑫說,「我希望讓觀眾看到黃文秀的平凡。平凡的瑣事、平凡的工作記錄本身就能讓人感動,而黃文秀的平凡一直在持續的溫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