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1月2日電題:朵朵傘花綻放,勝戰精兵天降——空降兵部隊某旅教導員餘海龍帶領官兵傳承黃繼光精神記事
黃明、李兵峰、高玉嬌
「跳!」朵朵傘花綻放,尖刀初露鋒芒。
南方某訓練場,空降兵合成營能力評估,空降兵部隊某旅教導員餘海龍率領二營官兵一馬當先。
精準落地、穿插前進、山地進攻、要點奪控……在餘海龍帶領下,二營以優異成績通過評估。這是「脖子以下」改革後,他們首次接受大考。
二營六連是黃繼光生前所在連隊。回到營區,餘海龍與官兵們在英雄銅像前肅立,向老班長匯報。他的眼前,又浮現出6年前的那頓「紅軍飯」——
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參加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基層代表共進午餐,時任「黃繼光英雄連」指導員的餘海龍,就坐在習主席身邊。
「習主席勉勵我們,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永遠保持老紅軍本色。」統帥囑託,深深地刻在餘海龍心裡。
這些年來,餘海龍帶領官兵弘揚黃繼光精神、當好黃繼光傳人,完成一項項重大演訓任務。
(小標題)「跳!」——朵朵傘花綻放,使命勇扛肩上
在空降兵部隊,如果不敢跳傘,隨飛機返航的,被稱為「機降司令」。剛入伍的朱建磊,就是大伙兒口中的「機降司令」。
一步落,步步落,就在朱建磊「萬念俱灰」的時候,餘海龍把他找來談心。
「跳傘對空降兵來說,是使命擔當,是必備技能。」餘海龍說,「但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擱誰不害怕?我也經歷過這一關。」
用「溫柔的方式」叩開戰士的心扉,餘海龍帶著他「爬坡過坎」。
一起看電影《上甘嶺》,與黃繼光銅像「心靈對話」,在高高的傘塔下傾聽空降兵70年光輝歷史……紅色基因激發了年輕戰士身上的血性膽氣。
有了思想基礎,再練軍事技能。餘海龍與朱建磊一起蹲離機、跳墊子、上平臺、拉吊環……
「三腫三消,飛上雲霄。」2015年初春,800米高空,朱建磊再次站到艙門口。
傘訓教員的口令聲中,朱建磊心怦怦跳。對面的餘海龍伸出大拇指,大聲說:「跟著我,跳!」說完,他率先從艙門跳下。
朱建磊血氣上湧,跟著跳下!「機降司令」就此華麗轉身。2019年,在全旅基礎體能、戰術技能等比拼中,他脫穎而出,當選「兵王」。
在餘海龍帶過的兵裡,朱建磊不是孤例。
上士汪文博曾因傷萌生退伍念頭,餘海龍為其量身制定康復計劃、打造訓練套餐,汪文博逐步成長為「全能特戰尖兵」。
小時候舉著「長大我當空降兵」橫幅的「地震男孩」程強,曾跟不上訓練。餘海龍逐步給他下任務、壓擔子。後來,程強當選第39任「黃繼光班」班長。
……
不讓官兵掉隊,帶出過硬部隊。餘海龍在指導員崗位任職5年多,被空軍表彰為「優秀基層主官標兵」,越級從連指導員提拔為營教導員。
「行動最有說服力。」旅政委王志國說,「餘海龍身先士卒,考核第一個上、傘訓第一個跳、重擔第一個挑。」
(小標題)「跳!」——朵朵傘花綻放,決勝未來疆場
初夏暖風吹進訓練場,空降兵首批新型輪式裝甲車隆隆駛來。二營,進入新起點。
餘海龍從炮兵營調整到二營任教導員,挑戰隨之而來——新型戰車,必須在年底前形成戰鬥力。
「全營上下能開動戰車的只有兩個人,人才極度缺乏。」時任「黃繼光英雄連」指導員吳健說:「官兵有的思想沒轉過彎,不願意改專業;有的對接觸高科技裝備,存在畏難情緒。」
從餘海龍到普通一兵,都面臨全新戰位,一切從零開始。
進行戰車集訓第一天,餘海龍帶領官兵登上高山:「當年,革命先輩用鮮血書寫不朽歷史;今天,作為黃繼光傳人,要用行動堅守新時代上甘嶺。」
「用青春之傘,保衛祖國!」官兵群情激昂,全身心投入戰車集訓。
評選「黃繼光車組」、組建「『00』後車組」……一個個難關被攻克,一項項技能被掌握。
金秋時節,上級機關對餘海龍所帶的二營進行驗收檢查。從天而降的傘兵駕馭新型戰車馳騁遼闊「戰場」,來得疾、突得快、打得猛,「飛行軍」再添「風火輪」,凝成了我軍又一支「戰略鐵拳」。
(小標題)「跳!」——朵朵傘花綻放,打仗豪情滿膛
一年盛夏,軍委臨機抽點,餘海龍所在旅跨區機動千裡之外,實跳實打貫穿全程。
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標識、無指揮引導……出發前,官兵們感到前所未有的緊張:「我們會空降到哪裡?」「還是正常的訓練嗎?」「真的要打仗了嗎?」……
「假如今天就打仗,我們準備好了嗎?」在黃繼光銅像前,餘海龍擎起 「模範空降兵連」錦旗,朗聲發問。
答案,用行動書寫。凌晨出發、長途跋涉,他們抵達某陌生地域。面對大風等不利因素,餘海龍帶頭跳出機艙。
那一役,餘海龍帶領官兵圓滿完成奪控目標任務。
炮彈頭上飛,子彈耳邊過。這些年,在高原沙漠、林海雪原、高山海島,他們處處留下足跡,不斷刷新履歷——
實現整建制「三無條件」下空降空投;具備多種機型、傘型空降能力,在更廣領域、更大空間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實戰化洗禮中,餘海龍帶領著官兵傳承黃繼光精神,高舉上甘嶺英雄戰旗,在強軍之路續寫新一代英雄傘兵傳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