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深圳搞錢人,逃得過周日焦慮

2021-02-23 深圳微時光


『周一到周五是出賣自己靈魂的日子,周六和周日是贖回自己靈魂的日子。』但空洞和焦慮,才是這個靈魂在周日晚的關鍵詞。

「奇了怪了,我周一到周五加起來都沒有現在這麼焦慮,感覺不會再快樂了,哎……」

朋友嘉嘉發來這句話時,肯定又是吞吐著煙圈,沉浸在網抑雲裡的頹喪狀態。在她生活裡,「周日限定版焦慮」幾乎快綁定了生物鐘:時針指向九點,焦慮一觸即發。

在消極情緒的頭腦風暴裡,嘉嘉無一例外在抱怨、沮喪、自我懷疑,最後掉入一個玄之又玄的問題:「人為什麼要工作」。

我的焦慮感雖然沒有嘉嘉那麼劇烈,卻也會墮入某種失落裡,讓尚未結束的周末陰雲密布。

在微博搜索已有數億閱讀量的相關詞條,發現被這件事困擾的人不佔少數,周日晚焦慮這個話題竟讓我感到意外的「合群」:

「 天一黑就開始心慌了,現在天還黑的早,想到明天周一就又煩又燥」

「又要把所有的喪都藏起來裝作積極陽光向上的樣子了,真好」

……

這個時段,大概是橫在所有社畜打工路上的一道坎。

黑夜總是激起官感豐富的想像,以夢幻甜蜜的毒汁使希望紊亂。夜晚,是人最感性的時段。而周日晚上,無疑是打工人最容易被感性思緒拖入「焦慮泥沼」的時段。逛完Mall,約完晚飯,回到面積也許都不足兩位數的出租屋,關上房門洗去一日的疲憊,蜷進被窩點開綜藝,打發休息日的最後幾小時。暫停職場瑣事和社交壓力後的廉價快感,滿足了你對「私人空間」扯破喉嚨的需求。但15分鐘後,你就對冗長的節目失去耐心,開始切屏查看時間,頻頻拖動進度條,屏幕裡的笑聲離自己越來越遠,翻來覆去乾脆退出App。尤其是21:00過後的朋友圈「客流量尖峰時段」,充斥著「美食美景美顏」拼湊的九宮格,這股無形中的視覺高壓,擊潰周末最後一道精神防線。上學時有「別人家的小孩」,工作後有「別人的周末」。「同是996,為什麼TA的周末總是那麼精緻?」朋友圈衝浪時的心理活動,加重了我關於周末沒發揮好這件事的奇怪「負罪感」:快樂都是別人的,我什麼都沒有。在深圳,好像不存在能實現「周末自由」的社畜,那些開朗樂觀的「朋友圈人設」粉飾的,是一片狼藉的焦慮情緒。朋友圈每一個燦爛的emoji背後,都有一個[大哭.gif]的打工人。對社畜而言,或許「周末」存在的真實意義,是給48小時後的新工作周做心理建設用的。雙目呆滯地盯住天花板,在腦袋裡清點上周的「工作遺產」,梳理新的待辦事項,自己就像一個癟氣的皮球,被失落和不安兩種情緒踢來踢去,而這時候給焦慮感火上澆油的,永遠是領導和客戶突然的關心。一想到明天的地鐵早高峰和令人暈眩的集體例會,前半夜怕是休想安穩入眠了。「老覺得自己上星期沒什麼收穫,又害怕下周還是老樣子,很虐人的一種感覺。」在聊到這種焦慮時,我一個朋友滿臉困惑。外貌焦慮、年齡焦慮、財務焦慮、學歷焦慮、婚戀焦慮……所有焦慮像一個緊勒在頭上的塑膠袋,讓人有難以掙脫的窒息感,但打工人好像早就掌握了這種狀態下的生存法則,自如行走在現實與焦慮之間,凌晨兩點還在垂頭喪氣,早上十點又滿血復活。李誕在《奇遇人生》的一段表達,特別寫實:「你見過真的不焦慮的人嗎?焦慮是一種進化的必然,不焦慮的基因已經被淘汰得差不多了,我們能進化到這一波,就是因為我們焦慮。」可為什麼偏偏只有「周日晚」這個焦慮時段,引起如此強烈的共鳴呢?我想,大概因為這是發生在辦公室外,最集中也最強烈的職場焦慮。「一想到明天有兩個提案會,我整個人都不好了,還有個改了5稿的項目,臨時通知我要用回初稿。最高壓的時候我甚至不敢入睡,因為在夢裡會趕工作進度,又怕自己休息不好周一沒精神,不斷自我暗示想快點睡著,太矛盾了……」在設計公司上班的小合抱怨說,這種睡前焦慮在他們行業內早就是家常便飯了。再晚的深夜都要隨時待命,再難纏的客戶都要笑臉相迎,再高強度的工作都要說我能行。金融民工、碼農、廣告狗……這些如出一轍的群體自嘲,是打工人寫滿無奈的「自我介紹」。「8小時工作日,是世間最好的禁慾系生活。」看到這句話時,心裡還是酸了一下,未來可以預見的幾十年時間,這種職場生活會周而復始,蠶食掉年輕、熱情、甚至健康。開不完的會,加不完的班,列不完的待辦事項……一天中「不想上班只想躺贏」的念頭總會竄出來幾次。在深圳待久了,愈發覺得「雙休」都成了一種職場福利,更別提單休的人了,補補覺做做家務,四捨五入約等於無休。看著巨型文檔和粘滿便利貼的桌面,不少打工人在心裡重複上演著這齣內心戲。

在效率至上的城市裡過活,你必須夠「快」。

趕地鐵,趕酒局,趕方案,趕會議……打工人在「趕」的途中,每條Timeline都被打上了精細坐標。若不被深圳「趕」著走,就只能被深圳趕走。

周末在廣州陪朋友逛吃,就因為「太快」惹來了埋怨聲。

「大哥,能慢點走嗎,這大周末的你跟趕時間見客戶似的。」即便在很放鬆的狀態下,身體依然在強調這種「職場肌肉記憶」,不自覺地加快腳步,我打趣說「快」就是外地人一直在問的「深圳特產」。

同深圳的朋友一起逛街時,我卻從未發現過這個細節,或許是被高壓揮鞭慣了,大家早就適應了這種工作和生活邊界模糊的狀態,少有懈怠。

能理解你的大多數都是同輩人,因為他們感同身受。有沒有發現,頂著「北上廣深光環」的人也會遭來很多偏見,在「家族群」內尤為明顯。

我的原生家庭在三四線還要開外的小城市,當地到現在還流行著一種風氣:把孩子作為攀比的談資。

親戚間也不例外。當你說出「我在深圳」這句話,他們就已經將你和「成功人士」劃上了等號。「到大城市搞錢,回去成家立業,過安穩的小鎮青年生活,樂此不疲。」這種人生軌跡是統一長輩認知的「好日子」,只要你按部就班,基本不會出什麼錯。

水泥森林裡混得不好也沒事,轉身還有老家的「一畝二分地」。

「早點回來吧,你老大不小的人了,別在外面浪費青春」,你看,不管你在大城市站沒站穩腳,在他們眼裡,老家永遠是你的最佳歸宿,是一條「事業低保式」的退路。

「努力誰都會,成功才對」,在大部分長輩的觀念裡是不理解焦慮,也不允許你焦慮的。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別人逼著焦慮的。類似「你的同齡人,正在無聲無息拋棄你」,這種炮製出的焦慮感正在慢慢冷卻打工人的熱情。乍一聽很上頭,但事後細品簡直是大型PUA現場。

我們反而在被同齡人拖垮。

「同是90後,我是他品牌的消費者」

「咋就這麼厲害,我啥也不是」

「人家上市的時候,我還在摳腳」

……

我們大都是住出租屋吃蒼蠅館的普通人,每月還在為房租和生活開銷精打細算,所處的圈子不同,追求的事物自然也不相同,強行對比沒多大意義。他有他的優秀,你也有你的精彩啊,路人甲乙丙的春天,不一定就比旁人黯淡。

人生模版不能復刻,一路風景不盡相同,不必拿一個「摩天參照物」去為難自己。畢竟看得高是激勵人,看得太高是刺激人,越積越多的挫敗感只會演化成焦慮。

有所熱愛,有所擅長,告訴自己:去他的優秀!

「每次周日晚上焦慮的時候,翻來覆去還是為那些事心煩,但又做不到不去想,該如何是好?」朋友突然的發問,讓我不知怎樣回復。

我也是個在周日晚被焦慮情緒綁架的人,試圖克服卻越陷越深,漸漸連焦慮本身都成了另一種焦慮。

但焦慮就像頭皮屑,你身上有,別人自然不會少。

最近看《你好生活》,發現鏡頭前沉穩大氣的央視主播在生活裡也各有各的焦慮,撒貝寧直言錄完節目回房間關上門就開始焦慮,第二天打開房門又恢復到工作狀態中。

頭腦澄澈,心目明亮,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到一人Carry全場,卻還是被焦慮圍堵,這大概就是因為能力離不開焦慮的打磨。

「如果我做節目前不焦慮了,那我做節目肯定就沒興趣,就沒有那個動力了。」焦慮也並非是個100%的灰色詞彙,反過來想,焦慮起碼還說明你有思量、有追求、有自己的做事標準在。把負面情緒看得不那麼負面,反而會有意外收穫。

誠如節目裡康輝所言,「你想把它做到最好的時候,都會這樣。」一個鹹魚,一個廢柴,是不會有焦慮感的,吃喝拉撒睡已經是其最大的滿足。

不願荒廢,才懂焦慮。

適時適當的焦慮,亦是一種前行的動力。當周日晚上焦慮情緒席捲而來時,不要逃避或抗拒它,不如聽聽ASMR,打打手遊,看看電影,試著和焦慮和平共處。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我們總會被夾在階段性崩潰和間歇性努力中間循環往復,或許認識到「什麼值得,什麼不值得」,是成年人的最高階領悟。

電影《調音師》中有句很受用的臺詞,同你分享:

後浪們,生活不是競賽,而是旅程。

對眼前的盡力而為,對未來的保持期待,沒事兒別胡思亂想,早點睡!

相關焦點

  • 只談搞錢的深圳女孩,著實讓人害怕……
    她說:我們深圳人這種七八個人聚在一起,都三十來歲了,開始也會聊八卦,但是聊了一兩個小時後,話題都會切入一下:你最近都怎麼搞錢,你朋友都怎麼搞錢,你聽說了嗎,xxx在哪裡搞到了錢,而xxx在哪裡搞錢失敗了。xxx在哪裡買的房子升值了,我們也攢錢交個首付一起搞錢! 說著說著,她的鬧鐘響了,她說:不好意思!你們先聊!我看一下美股!
  • 深圳女孩:一群「只想搞錢,沒空戀愛」的狠人
    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你走在深圳的大街上碰到一個女孩,你跟她說你找不到對象,她可能只是衝你笑笑。但是你如果說她搞不到錢,估計她會馬上跟你急。據說,在深圳早上能叫醒「三和大神」的可能是2塊錢一大瓶的青藍礦泉水或者5塊錢一份的雞蛋腸粉。但是能叫醒「深圳女孩」的估計只有「搞錢」。
  • 買房合同也能PS,深圳人搞錢搞瘋魔了?
    來源: 櫻桃大房子1深圳人為了搞錢真的拼了!今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條消息,是一個房產大v發的:說的是有一批剛過戶的房產為了貸款,用PS把合同籤訂的日期給改了。因為是線上抵押,銀行看不到原件,就給放貸款了。結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被銀行給查出來了。接下來,這群人要面臨的,就是要準備好錢還給銀行。
  • 愛搞錢的「深圳女孩」真面目曝光:專注搞錢,才是我們的畢生追求
    然後還詳細描述:「我們深圳人這種七八個聚在一起,都三十來歲了,開始也會聊八卦,但是聊了一兩個小時後,話題都會切入一下:你最近都怎麼搞錢,你朋友都怎麼搞錢,你聽說了嗎,xxx在哪裡搞到了錢,而xxx在哪裡搞錢失敗了,xxx在哪裡買的房子升值了,我們也攢錢交個首付一起搞錢!」話音剛落,深圳女孩的鬧鐘響了,她抱歉地說道:「不好意思,你們先聊,我看一下美股。」
  • 深圳人還只顧著「搞錢」?連誠品都走了……
    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說要離開深圳的誠品書店,還有7天就要正式閉店了。 此外,今年受疫情影響,誠品已經陸續關掉了多家門店。 事實上,無論是這次深圳店的離開,抑或誠品位於臺北敦化南路的首家門店長達15年的虧損,書店營業面積過大帶來的高租金被人們看做是虧損的主要原因。
  • 「深圳女孩」火了:搞錢上癮,人間清醒
    休閒璐說:「別人不知道,但她們姐妹出來聚會確實就是聊八卦,你們深圳的出來聊什麼?」深圳女孩正襟危坐說:「搞錢。」我們深圳人這種七八個人聚在一起,都三十來歲了,開始也會聊八卦。但是聊了一兩個小時後,話題都會切入一下:你最近都怎麼搞錢,你朋友都怎麼搞錢。接著分享彼此的信息:你聽說了嗎,XXX在哪裡搞到了錢,XXX在哪裡搞錢失敗了。
  • 被掛上熱搜的「深圳女孩」真實身份曝光:一心搞錢的人,活得通透!
    「接著分享彼此的信息:你聽說了嗎,XXX在哪裡搞到了錢,XXX在哪裡搞錢失敗了。XXX在哪裡買的房子升值了,我們也攢錢交個首付一起搞錢!」言談間,深圳女孩的鬧鐘響了,她說:不好意思,你們聊,我看一下美股!她朋友也點頭微笑說:我今天的基金收益過一會也能看了,激動啊!就這樣,「深圳女孩」這個詞就在朋友圈大面積刷屏了!
  • 別小看你身邊那些搞錢上癮人,「深圳女孩」她們才是真正人間清醒
    深圳很多這樣的女孩,不僅自己想搞錢,還會帶著身邊的朋友一起搞錢,利用下班的時間溝通交流自己的賺錢的渠道,分享自己的賺錢的經歷和經驗。深圳女孩,現在上班下班聊的都是基金理財怎麼增加收入,出門聚會約必然聊的都是股票基金房產某某某公司的模式,分享各自的最近賺錢心得……掙更多的錢。
  • 周日晚上焦慮的年輕人,提前發現了世界的Bug
    直到我過上了社會性失聯的周末,我悟了:「許巍不是個音樂家,他是個算卦的。」 周日晚12點我準時打開網抑雲,打算超度我匆匆逝去的兩天。 音樂響起,輾轉反側,淚水被焦慮煮開了鍋。 許巍算得太他媽準了:「周日這天晚上,我確實快死了」。
  • 被掛上熱搜的「深圳女孩」真實身份曝光:搞錢上癮,人間清醒
    深圳女孩正襟危坐說:「搞錢。」「我們深圳人這種七八個人聚在一起,都三十來歲了,開始也會聊八卦。但是聊了一兩個小時後,話題都會切入一下:你最近都怎麼搞錢,你朋友都怎麼搞錢。接著分享彼此的信息:你聽說了嗎,XXX在哪裡搞到了錢,XXX在哪裡搞錢失敗了。XXX在哪裡買的房子升值了,我們也攢錢交個首付一起搞錢!」言談間,深圳女孩的鬧鐘響了,她說:不好意思,你們聊,我看一下美股!
  • 心理學:克服焦慮最好的方法是,先把事情搞砸
    例如,考試時保持適當的焦慮水平,有利於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幫助我們快速解決問題; 運動員保持適當的緊張感,有利於促進腎上腺素分泌,從而提高運動能力,甚至能夠表現出平時所沒有的爆發力。
  • 只想搞錢的深圳女孩是拜金主義?我勸你認清現實,好好珍惜
    六個字概括「深圳女孩」:不談愛,只搞錢。早上9點開始工作,中午12點自我充電,下午4點看A股,晚上7點做設計,9點盯基金,臨睡前再更一篇公號文。深圳女孩的鬧鐘永不停歇,只為搞錢。可以沒人要,不能不賺錢。如此態度鮮明,自然有人批判。
  • 深圳女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是指一心想搞錢的女生
    深圳女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是指一心想搞錢的女生時間:2020-12-31 12:50   來源:八寶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深圳女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是指一心想搞錢的女生 最近有一個新名詞在網上火了深圳女孩,這個詞是指一心想搞錢的女生,聊天的內容大多和錢有關,這個詞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那麼
  • 深網觀察 第309期|深圳女孩愛「搞錢」?太小看她們了!
    深網評論員 王容近日北京網友「休閒璐」的微博引發熱議,讓「深圳女孩」一詞登上熱搜。事件起因是「休閒璐」招待兩位來京的深圳女孩,北京女生們都在聊生活八卦,兩位深圳女孩聽了之後愣了,表示「搞錢」才是她們的聚會聊天主題。「休閒璐」的微博本沒有惡意,但是經過一些網友的演繹,把「深圳女孩」一詞等同於「搞錢」,在朋友圈內廣泛傳播。
  • 被掛上熱搜的「深圳女孩」:搞錢上癮,人間清醒|爆款分享
    為擴大優質爆款內容的影響力,讓好內容被更多人看到,我們推出「爆款分享」欄目,助力爆款內容二次分發,最終提升作者收益以及行業影響力。歡迎來到「爆款分享」欄目,每周一至周五更新。想知道每天都有哪些10W+爆款內容嗎?我們幫你找!我們將持續挖掘每一篇都值得被打開的爆款內容,重點關注刷屏熱文,尤其是中小號爆款。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深圳阿姨」怎麼看待「深圳女孩」?
    但問題是,「不聊八卦不吹水、只聊如何搞錢」放到「深圳女孩」身上,就特別正面、勵志、備受讚揚,而一旦放到「深圳男人」身上,就似乎立馬變成了貶義……我敢打包票如果這個詞條是形容「深圳男人」,臭雞蛋會劈頭蓋臉扔過來:嘖嘖嘖,瞧瞧這些「深圳男人」啊,天天只想「搞錢」,毫無生活情趣,混得差了還是一屌絲,混得好了也不過就是一土豪,比不上北京男人的文化和政治覺悟,也不如上海男人的顧家和精緻
  • 趙麗穎沒教養楊迪猥瑣,沒有明星逃得過網友放大鏡
    截出這段cut的網友表示:「今晚這綜藝看得我一言難盡」、「錢難掙屎難吃」、「小女生上個綜藝真是有夠不容易」。那波全網黑搞得曉明哥直接化身端水達人,如今走到哪兒都小心翼翼,整個人態度更是一個大寫的誠懇,不僅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上卑微到被大家憐愛,回到熟悉的《中餐廳》也直接霸總變小弟了。
  • 我在深圳 | 沒有丟人的工作,只有怕丟臉的人
    作者:綺璇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從未沒想過,自己會「淪為」一個保潔員。和婆婆的關係緊張,一氣之下離開河南老家,來深圳找工作。最後的廠子搬遷,我又得重新開始。當時一個老鄉給我介紹了現在的工作。剛開始我有點懵。公司介紹得可好了,有什麼專業培訓,都是進口的技術和清潔工具,還正規籤合同,跟以前的中介不一樣。我當時正愁房租,也覺著自己一個內向的人,默默做活挺好的,就同意了。上班第一天,我可算弄明白了,吹得花裡胡哨的,說到底,還是「搞衛生的」,擦桌子、擦地板,又髒又累。
  • 網傳深圳龍華天空飄錢,市民撿得不亦樂乎,感慨深圳土豪太多了
    網傳深圳龍華天空飄錢,市民撿得不亦樂乎,感慨深圳土豪太多了深圳網友爆料:昨晚在龍華街道路人大街上撿錢,這位網友才來深圳不到半年,感慨深圳的有錢土豪真的是太多了,隨便走在馬路上都有人在撒錢,可能是家裡現金太多了吧,來大城市真的是長見識了
  • 搞科學需要錢,而且得儘快拿到錢
    錢當然好,但能搞出諾獎級研究的科學家,再等上20年,多半都已是科研界金字塔尖尖上的大佬了。就算你像足夠好爺爺這樣,造就一個價值350億的產業但自己一分錢都沒從中賺到(鋰電池專利屬於索尼),拿獎時也早過了為錢發愁的階段。可誰沒窮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