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攻殼機動隊之後,押井守又給我們帶來了一部牛逼的片子

2021-02-15 阿正說動漫

喜歡動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攻殼機動隊》兩部劇場版——


這兩部片子不論是表現手法還是劇情內涵當屬一流之列,可以說這是導演押井守在原著基礎上融合自己的理解創造出的全新內容o(*≧▽≦)ツ

阿政當年連刷了四遍依然意猶未盡,常想著他能接著拍第三部就好了。

殘念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他貌似對這個系列失去了興趣,轉戰其他地方去了,不過在2008年,押井守給我們帶來了另一部作品。

雖然比不上《攻殼》,但也頗為有趣——

《空中殺手》


這個故事改編自霓虹小說家森博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沒有戰爭的未來世界。

當年押井守是被熟人推薦後才細讀了《空中殺手》,他本來很喜歡這部小說,但直覺告訴他,這類以第一人稱敘事的作品很難改成動畫。

燃鵝,在放棄改編後,押井守又對此耿耿於懷,怎麼也放不下╮(╯_╰)╭

他最終還是從了這部小說,開始著手改編 (,,• ₃ •,,)

那既然這麼難改編,動畫化後的效果究竟好不好呢?

阿政要說,雖然不像《攻殼》一樣口碑爆棚,但也可圈可點,豆瓣上拿到了8分——


這個故事充滿了押井守一貫的風格,裡面懸疑的氛圍和深度的內涵非常贊(ง •̀_•́)ง

故事開始的時候,人們已經徹底終結了戰爭,整個世界都迎來了永遠的和平——


但是,安逸的生活也讓人感覺麻木,人們為了體驗戰爭,竟然發明了用於觀賞的模擬戰爭,戰爭由公司控制,雖說是模擬但也會死人——


戰爭中使用的士兵是公司人工製造出來的人類,那些人被稱為「永恆之子」

他們外表都是青春期左右的孩子,不會再長大,也不會衰老和死亡,只要不戰死就能一直生存下去。◕‿◕。

這些人是廉價的棋子,被創造出來的目的只是為人們表演戰爭秀——


故事主角就是其中一員,他名為函南優一,是戰鬥機的飛行員——


他剛從別處調來前線基地——


在這基地裡,他被冷淡的女上司草薙水素管著——


平時的任務就是和同事們一同與另一家公司進行空中對戰,把天上的敵人真正送上天。

他實力很屌,初戰就輕易艹翻了幾名對手——


同事們都很佩服他,他也覺得挺開心的——


但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Σ( ° △ °|||)︴

像男主角剛來這個基地的時候,被安排了新的飛機當坐騎——


按照規定,他應該和這架飛機之前的主人取得聯繫——


而他提起這個要求時,所有人都閉口不談。

甚至他同事聽到這個問題時,連臉色都變了——


女上司只是例行公事地介紹最簡單的情況,說那是一個技術不錯的好男兒——


男主角本想深入了解一下,可上司根本不願意多說。

而且不光是上司,周圍幾乎所有人都不願談及此事 (>﹏<)

後來,他在無意中了解到,居然是上司開槍殺了前任駕駛員——


那個前任駕駛員究竟是誰?上司為什麼要殺他?

男主很疑惑,他本想找找原因,但沒想到深入挖掘後,疑惑越來越大,問題還牽連到自己身上。

比如他對這個基地有很多既視感,好像之前也來過這裡——


開飛機上天的時候也很奇怪,明明是別人的飛機,自己一開就無比順手——


甚至連自己的記憶也有些混亂,他駕駛水平高超,卻根本不記得是在哪裡學會的——


還有,男主雖然與女上司沒說過幾次話,卻對她有種莫名的好感。

當兩個人某次酒醉情濃之時(此處應有本子),女上司居然對他說「你殺了我吧」——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基地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結局這裡就不劇透了.

阿政本來是想這麼說的。

但這故事太怪,不劇透怕說不清楚╮(╯_╰)╭

它的真相是輪迴

交戰雙方的公司已經研製出了可以轉移人格的科技,每當永恆之子戰死之後,就會用轉移技術將人格和記憶轉移到新的軀體之中。

轉移之後的人雖然外貌會發生變化,記憶也會暫時曖昧不清,但能保留下原來的人格、技術和習慣。

比如男主有過一個同事,他的一個小習慣就是看完報紙後會小心翼翼地折起來——


這名同事在一次出戰後戰死,

而當新的同事調來頂替前面那個人後,主角卻發現這個新人也有著一模一樣的習慣 ∑(っ °Д °;)っ

主角這時才猛然想起——


他自己也是一樣的,他也經歷了這樣的輪迴。

主角自己就是那名被女上司槍殺的駕駛員,他在這個基地中已經待了不知道多少歲月,每次戰死之後他都以新的軀體回來,所有人都知道這一真相。

或許你會問,死了也能復活難道不好嗎?

作者可不認為這是好事,

從最初的世界觀設定就看出作者的態度,他認為戰爭與和平、生存與死亡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

如果失去了戰爭和死亡的威脅,人們也會失去活著的實感。

就如同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名言「向死而生」,大意是人要知道死的恐怖,方能領悟生的可貴。

為了找回活著的實感,人類才創造出這種模擬戰爭,讓無數的永恆之子們在戰鬥中陣亡,而普通人從中得到消遣。

故事中常有人到基地參觀,來消費這些永恆之子的死——


在看到永恆之子戰死後,參觀者留下廉價的眼淚,並從中找到自己活著的實感——


燃鵝,那些永恆之子們並非真正死去,他們自己知道,死亡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他們失去了死亡的恐懼,但這也讓他們失去了生命的實感,在那種狀態下,生和死已經沒有多大差別,男主角正是難以忍受這種狀態,才在上次輪迴中懇求女上司殺了自己,希望能得到解脫。

科技消滅了死亡,但也隨之消滅了人類對生命的珍惜與渴望。


押井守當年正是對這點念念不忘,號稱「原著粉碎機」的他還在動畫裡做了一些修改,增添了一絲現實的味道。

在阿政看來,他是想影射日本的社會現狀。

《空中殺手》的宣傳片裡有這樣一段話——

「在一個類似日本的國度中,有一群長不大的孩子,他們和我們非常相似。」

他想說的是,當今的日本年輕人就是現實中的「永恆之子」。

很多日本的年輕人已經找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富裕

別不信,真的是因為富裕。

日本是一個彈丸小國,面積只有中國的25分之一,人口只有中國的11分之一,但它的經濟水平卻一直排在發達國家的前三名。

均攤下來,每個人都能獲得很好的社會福利,很多日本人靠打零工甚至吃父母養老金也能生活,而且生活得還不錯。

日本的物質水平可以說是非常富足,但那些日本年輕人快樂嗎?

不快樂。(┙>∧<)┙へ┻┻

富足的生活只讓他們擺脫了物質上的匱乏,卻沒有解決他們精神上的貧瘠。

他們已經有足夠的錢來保障自己的生活,但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越來越多精神空虛的人乾脆成為宅男,也不工作,只是啃老為生,這已經成了日本很大的社會問題。

2015年,甚至爆出有個宅男已經27年沒出過門,全靠母親的養老金生活——


這群物質富裕但找不到生命意義的年輕人就如同《空中殺手》裡的永恆之子一樣。

他們的人生不會有太大的威脅,但也因此失去了活力(/= _ =)/~┴┴

未知死,焉知生?

沒出現戰爭,哪來的和平?

沒經歷過人生中的危機,怎麼能獲得生命中的活力?

押井守在故事裡把這個道理剖析得很清楚,那些永恆之子的生活既是天堂,也是地獄。

這種永恆的人生你願意要嗎? _(:3 」∠)_

PS:吐槽一下,這個故事是標準的押井守風格, 但也帶著標準的押井守問題,那就是稍微沉悶了一些。

押井守的另一個稱號「悶片之王」可不是說著玩的,整個故事裡只有五場空戰看著挺帶感,但其餘都是大段的日常和對話,劇情流程推進太慢,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需要點耐心才能看下去哦(,,• ₃ •,,)

好了,阿政把這個故事的資源也收集好了,想要的朋友可以回復關鍵詞「空中殺手」就能拿到咯。

順帶一說,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關注一下阿政的個人微博哦(•̀ω•́ )ゝ

相關焦點

  • 《攻殼機動隊 第一季》神山健治VS押井守
    神山健治VS押井守        首先,我想說說這部動畫和押井守版劇場版的最大區別——接地氣。押井守天生任性,兩部劇場版拍得很牛逼,也很難懂,不不不,應該說是首先,它很難懂,其次才是很牛逼,至少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一部難懂的電影可能意味著他們不會再去觀看第二遍。
  • 攻殼機動隊:從押井守動畫作品的三大美學支點切入,淺談賽博朋克
    《攻殼機動隊》是日本著名導演押井守執導的動畫電影,是一部被全世界認可的優秀作品。實際上,《攻殼機動隊》包含的元素非常豐富:比如未來神秘主義;比如賽博朋克;比如後人類科學;比如宗教神學。而在這篇文章中,小鞠主要從從押井守動畫作品的三大美學支點切入,淺談賽博朋克的意義所在。
  • 動畫版《攻殼機動隊》始末
    押井守與《攻殼機動隊》1995年,《攻殼機動隊》在日本國內公映,一年之後,他的錄像帶開始在海外銷售。總銷量達到了驚人的130萬盤,其人氣按照當年美國雜誌的記載甚至獲得過「美國錄像帶銷量」的周冠軍。3年後,聞名全球的科幻巨作《黑客帝國》開映,影片的開頭字幕和《攻殼機動隊》非常相似,而影片中的「插入式穿越」更是和《攻殼機動隊》的「現實世界」與「假想世界」的關聯基本一樣。當時,關於《黑客帝國》和《攻殼機動隊》之間的爭議話題一直是日美群眾議論的焦點。之後,《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姐弟以「柔軟」的方式化解了這次「沒有結局的戰爭」。
  • 《攻殼機動隊》的前世今生(上)
    時隔多年後,動畫新作《攻殼機動隊:SAC_2045》於近期開播,標誌著「攻殼機動隊」系列重出江湖。沿著賽博朋克題材的歷史軌跡去追尋這一系列的源頭和發展演變,我們大約要回到40年前。團隊的工作也比較悠閒,作畫導演黃瀨和哉有時會翹班玩《VR戰士》等格鬥遊戲,逼得押井守只能跑到街機廳找人。片中的一些格鬥動作,比如迴旋踢的畫面,就是《VR戰士》帶來的靈感。押井守本人的心態也非常放鬆,每天去錄像帶租借店拿3部片子,回家看到深夜,第二天下午才去製作現場檢查進度。
  • 《攻殼機動隊》: 如果它不叫《攻殼機動隊》,還不至於是一部爛片
    一部典型的好萊塢流水線電影,對《攻殼》的改編更像是把所有動畫系列集合起來的一鍋大亂燉。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各個動畫版本中貫穿始終的是對殼中之魂的討論,而電影版恰恰正是有殼無魂的存在。 什麼是《攻殼機動隊》?
  • 攻殼機動隊,還是空殼機動隊?
    好萊塢真人版《攻殼機動隊》在內地上映。
  • 軟科幻的裡程碑:回望《攻殼機動隊》
    到2017年9月,距離《攻殼機動隊》的問世就將過去整整22年。20年彈指一揮間,這部曾經無比超前的電影也最終變成了一部老電影。不管我們內心有沒有覺得它變老,時間的車輪都已經迫使我們不得不用面對《教父》的態度來面對它了。不知是從哪裡湧來的激情,讓我很想做一次回望,回望這部偉大的「老電影」。
  • 你心目中的攻殼機動隊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4月天了,對於眾多的攻殼粉來說即將上映的《攻殼機動隊 SAC_2045》又將是一部殿堂級的作品。
  • 從香港的王家衛到日本押井守的未來香港!《攻殼機動隊》今晚周五約?
    香港的墨鏡王過渡到日本的押井守(導演)的《攻殼機動隊》,巧合的是故事背景竟都發生在香港。我想這部1995年的《攻殼機動隊》動漫電影之所以將時代背景定位於香港,是因為當時的香港電影確實是黃金時代。押井守應該是喜歡香港的,他可能覺得2029年的香港,應該能實現影片中的科技吧。
  • 為何押井守版《攻殼機動隊》難以超越?
    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文 | flcooly(武漢)編 | 2miao(武漢)《攻殼機動隊》是1995年Production I.G出品的劇場版動畫,導演是押井守。
  • 【寡姐新作】《攻殼機動隊》上映啦!
    2002年推出TV版《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由神山健治導演,主線講述「笑面男」事件。 2004年1月1日,TV版《攻殼機動隊 S.A.C. 2nd GIG》正式播出,導演依然是神山健治,不過押井守也參與了TV版的製作。 TV版續作熱播三個月後,醞釀五年之久的劇場版《攻殼機動隊2:無罪》於2004年3月6日上映。
  • 押井守是如何評價《攻殼機動隊》真人版電影的
    《攻殼機動隊》(下簡稱《攻殼》)的看法。下面就是在真人版《攻殼》上映後,GIZMODO發表的一篇對押井守的採訪。其中押井守還提到了關於遊戲和電影之間的關係,以及自己近期的創作狀態等等有趣的觀點和話題。雖然我要是想做的話也能做,我也對自己作品的完成度有信心,但要是不做出超過(以往作品)這一層次的東西就沒啥意義了,目前我還沒有找到像《攻殼》和《空中殺手》那樣的適合用動畫來表現的新主題。說實話,現在好萊塢電影的表現力在質和量上都是領先的,或者說被逆轉了(多年前押井守曾表示過「我們優勢很大」)。所以現在的日本動畫,已經無法再給好萊塢提供任何養分了,整體上都在停滯不前。
  • 《攻殼機動隊》動畫為何是神作?噩夢正變為現實
    目前,《攻殼機動隊》除了好萊塢真人版,一共分為四大系列。第一個是士郎正宗的漫畫原作。漫畫正傳《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連載結束是1997年。之後推出的續作《攻殼機動隊1.5HUMAN-ERROR PROCESSER》、《攻殼機動隊2 MANMACHINE INTERFACE》由於並沒有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所以不是我們這次要討論的內容。
  • 《攻殼機動隊》:好萊塢科幻大片的邊界
    而《攻殼機動隊》的動漫原著,正是許多科幻迷眼中的「黑客帝國之母」——黑客帝國系列導演沃卓斯基姐妹是《攻殼機動隊》的粉絲,「黑客帝國」中沿用自《攻殼機動隊》的創意和致敬鏡頭更是不勝枚舉。包括「黑客帝國」標誌性的「字符雨」片頭,都是原樣照搬《攻殼機動隊》的1995年劇場版。
  • 攻殼機動隊|劃時代的傑作
    ☝這個版本是電影版的四月,有一部院線電影,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沒錯,DuangDuang說的就是《攻殼機動隊》沒看過《攻殼機動隊》原著,能看懂真人版大電影嗎?答案是:能。讓我們來說一說大家都比較迷的一個問題:《攻殼機動隊》中「殼」字的正確讀音攻殼機動隊關於「殼」這字的讀音有史以來爭論已久,大體上分裂為兩派,K 論者和 Q 論者。兩派之間戰火不斷,紛爭頻繁。其氣勢之宏大,意義之久遠,大有我不弄死你便不能苟活於此的覺悟。
  • 新版《攻殼機動隊》:幼稚、膚淺、過時
    草薙素子不會是個正義使者,《攻殼機動隊》也不該是一部探討正義的故事,哪個系列都不該是──這部2017版《攻殼機動隊》,顯然出了毛病。美版《攻殼機動隊》並非是一部掛羊頭的狗肉電影。正好相反,全片充斥著攻殼機動隊全系列(包含電影、電視與設定集)各式各樣的影子,或著說,「錯位」。
  • 我們已經生活在《攻殼機動隊》裡的未來嗎?
    《攻殼機動隊》為我們作了絕佳的未來預演,自由意志還將決定一切嗎?人心之異變也是一種妖怪,那一具又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可是我們?
  • 《攻殼機動隊》一部顧此失彼,頭重腳輕,草草收場的電影
    一個個都在說導演毀攻殼的噴子,你連自己有沒有能力把一部電影改編劇本作品單獨拿出來鑑賞和分析的本事都沒?視角和觀點都如此膚淺,可以說,作為一個攻殼粉和評論者的及格線都不到。什麼是《攻殼機動隊》?什麼是《GHOST IN THE SHELL》?什麼是少佐?什麼是公安九科?
  • 攻殼機動隊:未來已到來
    攻殼機動隊的動畫由三個不同的監督演繹過,分別是押井守、神山健治、黃瀨和哉。雖然都是以士郎正宗的漫畫作為原著,但是三個監督的作品之間並沒有任何劇情上的直接聯繫(目前來說),均應視為平行宇宙看待。押井守作品:《攻殼機動隊》:第一部劇場版,傀儡師事件,最著名的攻殼作品。《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第二部劇場版,第一部的續作,素子離開九課以後的事件。
  • 我們的目標是:在沒被劇透的情況下,預習《攻殼機動隊》
    這正是動漫作品《攻殼機動隊》關於「義體化」的設定:人類通過機械部件來代替身體的某些器官,以增強某些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我們的世界正在朝科幻作品中描述的世界發展,極有可能,你今天看到的科幻作品,會成為明日世界的現實。不過,當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與機器的結合越來越深入且緊密時,人類和機器應該如何區分,或者說,人類還能保持多少人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