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還分前奶和後奶,寶寶經常吃到高營養的後奶,發育會更好

2021-01-13 豆寶說育兒

在母乳餵養的漫漫長路上,新手寶媽要面臨很多餵養難題,有些餵養難題比較常見,寶媽產前做好功課,產後哺餵能輕鬆應付。而有些難題是意料之外的,就像母乳「前奶」和「後奶」的區別,不少餵奶時常很久的寶媽都會忽略這個問題。經過調查研究,後奶的營養高於前奶,如果寶寶經常吃到高營養的後奶,發育會更好。該怎麼區別前奶和後奶呢?寶媽們需要仔細觀察。

前奶和後奶的區別

1、外觀上

正常給寶寶餵奶的情況下,同一側乳房內前十分鐘的乳汁顏色偏藍,這是前奶,其中水、蛋白質及乳糖的物質比較多,狀態比較稀;而後奶中的脂肪含量比前奶多,因此顏色比前奶白,狀態比前奶較黏稠些。

2、營養上

前奶狀態較稀,其中的水分比較多,相當於寶寶的開胃菜,能夠讓寶寶解渴,因此6月前的寶寶在母乳餵養的時候,即使是大熱的夏天也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後奶中含有更高的脂肪含量,算是寶寶的正餐,能給發育期的寶寶提供能多的能量。常吃後奶的寶寶通常長得快、體重足。

吃後奶的技巧

後奶大約出現在乳房哺餵的後10分鐘,為了讓寶寶成功吃到後奶,寶媽要注意 保證寶寶在一側乳房的哺餵時長,這樣才能保證胎寶寶吃到高營養的後奶。最好是吃空一側乳房,再進行另一側乳房的餵養。

對於進食量少的低月齡寶寶,為了讓寶寶成功吃到高質量的後奶,寶媽可以選擇用吸乳器的方法來吸出後奶,這樣能保證寶寶更全面的營養。對於產後脹奶或奶水不足的寶媽來說,吸乳器能夠幫寶媽排空乳房,促進乳汁的分泌。

餵養時的注意事項

寶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進食量,不能因為後奶營養高,就讓寶寶進食過多。寶寶在安慰性吸吮時,通常是時長較短的吸吮,這時候經常吃到是前奶;只有寶寶真正飢餓的時候,才會進行較長時間的吸吮,這時候會吃到更多的後奶。餵養時一定要注意根據寶寶需求進行餵養。

不管是前奶還是後奶,其中的營養成分都是很高的。相對於奶粉寶寶來說,母乳寶寶患病機率比較低,而且肥胖的情況也很少。

相關焦點

  • 前奶好,還是後奶好?
    聽老人說,後奶比前奶更有營養,所以前奶要擠掉,只給寶寶喝後奶寶寶會長得更壯。坊間傳言,前奶稀,後奶稠,孩子總喝前奶就長得瘦,還是多吃後奶。撥開這些煙霧彈,我們今天來聊一聊前奶和後奶。事實上,無論前奶還是後奶,都是從媽媽的乳房裡產生的,也並沒有那麼嚴苛的劃分,而前奶是在媽媽乳房充盈乳汁量較大時流出的,前奶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所以顏色較為清澈,就像很多媽媽形容的——像水一樣,清湯的。其實,前奶中水分含量較高,當然除了水分還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是寶寶成長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分。而後奶中脂肪含量較高,是寶寶身體熱量的重要來源。
  • 新鮮奶、冷藏奶、凍奶哪一個更好?
    我的回覆是:不建議在單位放冷凍,因為擔心在轉運回家的路上有一部分母乳會融化掉,如果已經融化的母乳就不建議再凍了。回家後如果短期吃不完,媽媽可以凍起來。但是接下去另一位媽媽的留言驚到我了,她說她每天都把單位吸好的奶帶回家後凍起來,讓寶寶吃以前的凍奶。
  • 沒開奶之前,寶寶要怎樣餵養?抓住產後黃金時間,有助於順利開奶
    寶媽生產過後,護士抱娃吃奶表姐剛生完寶寶,護士抱著自家的寶寶過來,讓寶寶嘗試著吃奶,這讓表姐很疑惑,因為她之前做了功課,書上說生完寶寶,沒下奶之前要給寶寶餵奶粉。於是她問護士,現在沒有下奶,這麼早給寶寶開奶,能吃到母乳嗎?
  • 添加輔食後,寶寶一天喝多少奶?父母謹記寶寶各月齡奶量,別喝少
    輔食,顧名思義就是「輔助的食物」,是嬰幼兒時期的營養輔助,是寶寶從奶飲食到成人飲食的過渡,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到了一定月齡,每個寶寶都需要添加輔食,而且最好優先添加強化鐵的嬰兒營養米粉,營養高、好消化、易吸收、低過敏,幾乎適合所有寶寶食用。
  • 奶量不夠怎麼辦 了解下乳房這個神奇的乳汁工廠
    乳房的第一次發育是在青春期,第二次發育則是在孕早期就開始了,很多媽媽覺得乳房脹脹的還以為月經要來了,其實是受荷爾蒙的影響乳房默默地開始籌備泌乳生產線了,乳腺和輸乳管逐漸發育。2.工廠的試運行和試用裝分娩後乳房會進入試運行階段分泌少量的初乳,甚至有些孕媽媽在孕晚期就已經看到初乳分泌了。寶寶剛出生前吞咽了大量羊水,把小肚子吃得飽飽的。
  • 什麼時候是開奶黃金時間?掌握開奶6步曲,新媽媽順利開奶
    一般情況下, 應該在產後1小時~2小時之內開奶。寶寶出生後,新媽媽要抓住開奶的黃金時間,儘量讓寶寶吃上媽媽的初乳,這樣不僅對新生寶寶有利,還可促進新媽媽乳汁的分泌。04開奶前飲食注意有些媽媽可能會問,開奶前媽媽的飲食要注意什麼呢?其實不同分娩方式,飲食不同 。
  • 如何提高媽媽的奶量?乳汁分泌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訣竅
    當寶寶餓了想吃奶的時候,就會吸吮媽媽的乳tou,這個吸吮的動作就會刺激到乳暈神經,乳暈神經將「寶寶要吃奶」這個信號傳送給大腦,然後大腦立刻發號施令,釋放出催產素和泌乳素,在這兩種激素的作用下,乳房的腺泡開始收縮,將腺泡內的乳汁擠到輸乳管中,乳汁順著15-20根輸乳管流到乳tou,通過輸乳孔噴到寶寶嘴裡。
  • 媽媽餵完奶後,寶寶總是拉肚子?其實和這幾個原因有關
    她也不知道孩子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在喝了有營養的母乳後,竟然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其實像小雲家的孩子,在醫院是經常能遇見的,很多家長都因為孩子喝母乳後拉肚子,帶孩子前來醫院就診。而且有很多寶寶在出生後,可能會因為喝媽媽母乳拉肚子的問題,使得他們只能變為奶粉餵養。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喝母乳拉肚子呢?下面就帶各位新手爸媽們具體的了解一下。寶寶喝母乳後,為什麼會拉肚子?
  • 一文讀懂丨寶寶吐奶塊(奶瓣)、豆腐渣樣奶、水樣奶、原樣奶情況
    比如剛喝完奶就躺下、劇烈運動、餵奶過急、吮吸時吸入過多空氣等,都很容易造成奶液從胃中反流到食道、口腔,也就是溢奶或者漾奶。一般這種情況發生比較快,喝進去的奶液還沒怎麼消化,所以吐出來的奶液還是原來的樣子。通常也不會引起其他不適症狀,也不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家長們在餵哺時注意適量,同時要採用正確的餵養姿勢,餵奶後還可以給寶寶拍嗝,有助於預防和緩解吐奶。
  • 奶多奶少跟乳房大小有關嗎?答案你想不到
    在人們的直觀印象裡,乳汁多少跟乳房大小有密切關係,乳房大,看起來奶水肯定充足;乳房小,則會有更多的擔憂,怕奶水不足。許多媽媽正在因為乳房小,被貼上「奶水不足」的標籤,被勸給寶寶加奶粉的,那麼,奶多奶少到底跟乳房大小有關嗎?
  • 寶寶添加輔食後,奶量怎麼調整?1歲是分水嶺!
    1歲前以奶為主食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的食品,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滿六個月開始,光吃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對能量以及營養素的的需求,此時,除了繼續堅持喝奶外,還需給予寶寶一些額外的營養來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
  • 楊怡:熬過了通奶和脹奶,是更難熬的厭奶!
    ④分心。寶寶自身能力發展,對外界事物興趣增加,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專注力不再集中於進食。⑤寶寶的味覺開始發育,對母乳的味道開始厭煩,喝奶的興趣下降。如果哺乳時寶寶咬乳頭,媽媽的反應太過激烈,這會嚇到寶寶,過度驚嚇也可能導致寶寶對喝奶留下不好的影響,從而導致厭奶。④牛奶供應太多或減少。如果乳汁太急導致寶寶嗆到,會給寶寶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出奶量太小,也會讓寶寶等的很心急,吸得很費勁,這也會導致寶寶厭奶。
  • 媽媽生氣、發燒、吃藥後,奶水會變成「毒奶」?一篇文章解釋清楚
    可有的寶媽在哺乳期間,聽到「生氣後不能餵母乳,奶水有毒」,還有2種「毒奶」說法,這些都靠不靠譜呢?我們分別來看下。寶媽生氣後餵母乳,是「毒奶」?據統計發現,有10%左右的女性會出現產後抑鬱症,有至少50%的人會出現產後抑鬱,其中原因可能和產後雌激素水平分泌不穩定有關。
  • 寶媽產後漲奶,要跟過來人學習經驗,幫你緩解產後漲奶的尷尬症狀
    母子抱頭痛哭,孩子吃不上,媽媽漲到痛閨蜜么妹,是名新手寶媽,與老公獨自在外地打拼的她,誕下寶寶後,只能自己獨自撫養,沒有任何經驗的么妹,產後第2天就迎來了令她頭痛的漲奶問題。1.不及時疏通新手媽媽沒有餵奶經驗,不了解寶寶是否已經吃飽,乳房中剩餘的乳汁,如果未被清空,則會停留在乳腺內,容易結塊造成乳腺阻塞,不及時疏通,就會造成產後漲奶。
  • 這幾種奶,打折也別買!你卻天天給寶寶吃
    給寶寶斷母乳後,媽媽怕寶寶營養跟不上,會在家裡備上各種奶製品,只要寶寶要媽媽就給吃,反而影響了正常吃輔食。超市裡奶製品種類很多,但不是什麼奶都可以拿來就給寶寶喝的,甚至長時期食用會影響寶寶健康。那麼斷母乳後,到底該如何為寶寶選擇奶製品呢?媽媽一定要擦亮雙眼,別犯下面這幾種錯誤。
  • 章子怡產後遭遇生理性漲奶的痛苦,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讓乳汁移出
    尤其為子怡點讚,從她的微博我們可以看到,子怡分娩後立刻和寶寶進行了肌膚接觸,同時由於她一胎經歷過生理性漲奶,所以二胎做足了準備,找好了母乳餵養指導老師,寶寶一出生就及時吸吮,但還是再次遭受了生漲的痛苦。隔空抱抱子怡。
  • 「開奶」儀式很重要?新生兒第一口是奶還是水,結果讓你想不到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可愛的小天使降臨到人間,承載著所有人的關愛與期待,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口甘露究竟是水還是奶?想必很多新手父母們對於此問題很茫然,大多數其實還是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的。老一輩的「開奶」風俗「開奶」源自於滿族的生育習俗,請多子女的婦女給新生兒餵第一口奶,也是寓意消病消災好養活。
  • 配方奶寶寶喝到幾歲最科學?國際慣例是這樣規定的,亂喝牛奶傷娃
    又該如何餵養和選擇配方奶粉呢?配方奶喝到幾歲最科學呢?通常建議給寶寶喝配方奶粉到滿3歲時最科學。1、務必做到現喝現衝:室溫下衝調好的乳汁最多保留2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後乳汁中會滋生沙門氏菌、阪崎腸桿菌,增加寶寶感染疾病的風險。
  • 不脹奶是奶不夠?攢足了再餵?快停止這些行為,小心脹奶變回奶
    為什麼會產生脹奶乳汁的分泌量和分泌頻率是由寶寶的吸吮量和吸吮頻率決定的,但是在哺乳初期,媽媽的乳房和寶寶還沒有磨合好,所以會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也許寶寶還不是很餓,但是媽媽已經分泌乳汁了,當乳房中的乳汁沒有及時移除出去時,就會產生脹奶的情況,在母乳餵養還沒有達到供需平衡的時候,脹奶的現象就會比較頻繁出現。
  • 從出生到成長,寶寶的奶量變化是怎麼樣的?
    剛出生第一天到第三天的寶寶,他的胃是非常小的,大概只有一個龍眼那麼大,只能容納5毫升左右的容量,所以會需要餵得很頻繁。但是不同體重的新生兒對奶量的要求又不一樣,第一次你可以先衝約7毫升的奶粉,如果他很快就吃完了,下次可以再加點量,吃飽後他會自己鬆開嘴巴,這樣你就能知道他一頓的奶量了,大概1.5到3個小時左右餵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