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是幸福的,但也是辛苦的,願每一位母乳媽媽,無論是一胎還是二胎,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媽媽,都能被溫柔以待。
首先恭喜子怡和汪峰兒女雙全,湊成好字。
也非常開心,越來越多的名人無論是否是某品牌奶粉的代言人,但自己的寶寶出生後依然選擇了母乳餵養。
尤其為子怡點讚,從她的微博我們可以看到,子怡分娩後立刻和寶寶進行了肌膚接觸,同時由於她一胎經歷過生理性漲奶,所以二胎做足了準備,找好了母乳餵養指導老師,寶寶一出生就及時吸吮,但還是再次遭受了生漲的痛苦。隔空抱抱子怡。
從專業的角度,我還是不得不吐槽一下,這位母乳餵養指導老師的一些處理方式值得商榷。
1、餵奶前熱敷10分鐘
在哺乳前只建議進行溫敷而不是熱敷,溫敷的目的是為了刺激噴乳反射,讓乳汁流出更順暢。
需要注意溫敷溫度不要過高,以媽媽不覺得燙為宜(我們日常的洗澡水溫即可,千萬不要滾熱水),時間不要太長,不超過5分鐘,2-3分鐘為最佳。
熱敷時間過久有什麼壞處?熱脹冷縮原理,熱敷過久可能會加重腫脹,加重媽媽的不適,同時讓寶寶的含乳更加困難,甚至有可能拒絕乳房。
2、奶水不足需要添加奶粉混合餵養
媽媽都已經生理性漲奶了,說明奶水已經大量分泌了,怎麼會奶水不夠營養不足?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讓寶寶吸出媽媽的母乳,當乳汁順利移出後,漲奶自然就緩解了。
如果這個時候認為沒有奶而加了奶粉會怎麼樣?這邊媽媽乳房漲的難受,乳汁出不來。那邊寶寶吃了奶粉呼呼大睡,更不願意出力幫媽媽吸出乳汁。
以下是科普正文
為什麼會出現生理性漲奶?
生理性漲奶主要表現為產後2-3天(或者一周)左右,兩側乳房突然漲痛變硬,有時候硬得像兩塊石頭,乳房皮膚緊繃,甚至一觸即痛。
這主要是由於泌乳II期的到來使奶水突然增多,同時為了製造更多的乳汁,淋巴液及血液在乳房的聚集也會增多,幾股勢力在乳房聚集又不能有效移出,這樣就造成了乳房的腫脹。
可以理解為早晚上班高峰,車流量太大,嚴重塞車,誰也走不了,公路上交通混亂。
發生了生理性漲奶怎麼辦?
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乳汁移出。
寶寶是最好的吸奶器、開奶師、通乳師,讓寶寶頻繁有效吸吮是解決生理性漲奶的最佳方式,也是最基本方式。可以在寶寶邊吸吮時邊輕柔劃圈按摩硬塊處。
如果乳房太硬,乳暈太腫,寶寶吸不上怎麼辦?可以先做一下乳房反向按壓軟化乳暈後再來讓寶寶吸奶。
反向按壓方法:
1.剪短指甲。
2.手指放置在乳頭的兩側,朝著胸腔方向施壓,緩慢的數到50。
3.乳房的每個方向都應該按壓到。
3.用力均衡,避免疼痛。
也可以先手擠奶,擠出一點點乳汁,乳房不太硬後再讓寶寶吃。
讓寶寶頻繁有效吸吮是最基本的處理方式,離開這一條別的輔助方式都白搭。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寶寶無法吸出乳汁,可以通過頻繁手擠奶的方式來移出乳汁。可以媽媽和家人自己擠,也可以請母乳指導(泌乳顧問)來幫忙。
別的輔助緩解乳房脹痛的方式可能有:
生理性漲奶在讓乳汁有效移出的前提下,還可以輔助以下緩解方法:
1、 哺乳前溫敷乳房
2、 哺乳間歇期冷敷乳房冷敷可以用退熱貼,也可以用半冰半水的袋子用毛巾包好後敷,注意避開乳頭。
3、捲心菜敷捲心菜洗乾淨後用擀麵杖擀平呈半透明狀,這時會有一些液體流出,敷在乳房上也會有冰涼的感覺。有可能作用類似冷敷,也有可能在捲心菜葉汁中含有一些酶,有消除腫脹的作用。一般敷20分鐘,休息20分鐘再敷,敷的時候要注意避開乳頭。
溫馨提示:之前我聊過關於冷敷、捲心菜敷這些輔助治療方式,雖然文獻中提到用這些輔助治療方式沒有作用,但文獻的證據級別並不高,文中用了「low-quality evidence」來表示。
所以目前我仍然推薦在已經採取了有效措施充分移出乳汁的前提下,媽媽可以採用輔助方式來緩解脹痛不適。
如何預防生理性漲奶?
四個字:頻繁+有效
除了寶寶一出生就第一時間肌膚接觸、及時餵奶,每天哺乳次數8-12次以上,還一定要注意銜乳姿勢正確,寶寶是有效吸吮。
總之,產後頭三天不限次數地讓寶寶在媽媽身上吃奶,注意了哺乳有效性,媽媽的生理性漲奶很容易就會過去,有時候可能都沒有任何感覺。
正好前幾天我們的一位學員分享了她的經歷:
原文:《在寶寶滿月時,她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去這裡……》
母乳餵養是幸福的,但也是辛苦的,願每一位母乳媽媽,無論是一胎還是二胎,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媽媽,都能被溫柔以待。關注這個號,會讓你的母乳餵養之路更容易。
☆ END ☆
編輯 | 馬小驫
圖 | 馬蕾醫生工作室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