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媽媽的奶量?乳汁分泌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訣竅

2020-12-23 墨仔媽媽育兒

最近有個朋友懷了二胎,她說很想給老二母乳餵養,因為對現在的奶粉質量實在難以完全信任,但是一想到餵老大那個時候乳汁一直不夠,才餵了兩個多月就給寶寶加奶粉就覺得很惆悵,就沒有辦法多讓自己生產一些乳汁麼?

其實我這個朋友並不是真的乳汁不足,而是被「家人覺得乳汁不足」,再加上錯誤的餵養方式,最終將奶水不足變成了現實。

所以,在決定母乳餵養的時候,非常有必要學習一下如何正確實施母乳餵養,了解一下是哪些因素決定了乳汁的多少,這樣才能在面對各種被無奶的質疑中保持冷靜且理智的頭腦。

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乳汁是如何分泌出來的

泌乳的過程其實是媽媽的大腦和身體共同合作的結果,媽媽的乳房就是一個工廠,這個工廠裡有負責分泌乳汁的腺體、有負責運輸乳汁的導管系統、有負責餵養的tou、有負責撐起乳房的纖維組織,這些都是乳汁能夠生產出來的所需要的硬體。

當寶寶餓了想吃奶的時候,就會吸吮媽媽的乳tou,這個吸吮的動作就會刺激到乳暈神經,乳暈神經將「寶寶要吃奶」這個信號傳送給大腦,然後大腦立刻發號施令,釋放出催產素和泌乳素,在這兩種激素的作用下,乳房的腺泡開始收縮,將腺泡內的乳汁擠到輸乳管中,乳汁順著15-20根輸乳管流到乳tou,通過輸乳孔噴到寶寶嘴裡。

這就是泌乳的過程,只有弄清楚了這個過程,我們才能在各個生產環節中發現哪些因素會影響到乳汁的產量。

乳汁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

1、訂單量----寶寶的需求

泌乳是一個很智能的過程,儘管餵奶的我們根本感覺不到,但是哺乳動物的身體智慧就是這樣的,更何況我們人類是最高級的哺乳動物。

這種智能就在於:訂單的需求量決定了乳汁的生產量,也就是說,寶寶吃多少,乳房就生產多少。

那麼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寶寶吃多少呢?

不同的發育階段不同月齡的寶寶所需要的乳汁量是不一樣的,出生一周的寶寶肯定比出生一天的寶寶吃得多,2歲的寶寶所需要的乳汁肯定比11個月的寶寶所需要的乳汁少。

這是和寶寶的生長發育所匹配的,所以媽媽的乳汁分泌量也是不一樣的,不是恆久不變的。

如果寶寶處在猛漲期,突然每天要吃好多奶,每次吃完奶,媽媽都覺得自己被掏空了,此時訂單需求突然增加,媽媽的乳房肯定會調整生產策略,奶量增加。

如果寶寶處在厭奶期,突然不好好吃奶,每次吃奶都是一兩口,訂單需求減少,如果媽媽不進行人工幹預,那厭奶期一過,奶量就會減少。

因此,要掌握好寶寶不同階段的發育需求,客觀評測自己的奶量,要相信人體的智能系統。

餵養方式是否正確餵養方式是影響寶寶下訂單的因素,常見的錯誤的餵養方式有:

寶寶含乳不正確,降低吃奶的效率,效率低了訂單量自然就不準確

按哭餵養而不是按需餵養,哭了才給餵奶會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有空氣在胃裡,就會影響攝入的奶量。

哺乳姿勢不正確,可能會造成吃奶損傷,比如皸裂、疼痛、小白點、小白泡等,這些損傷都會直接影響泌乳的產量。

長時間盲目掛喂,單次吃奶時間長達40分鐘或者1個小時,造成乳tou磨損,影響泌乳。

因此,乳汁產量的多少和正確的餵養方式有著直接的關係,很多媽媽乳汁不足,其實都是餵養方式錯誤造成的。

2、工廠的加工能力

乳房硬體正常天生無奶的媽媽畢竟是少數,只要乳房正常,不論是媽媽胸大、胸小還是乳tou內陷、短小,都不會影響媽媽泌乳的可能性,唯一影響到的是泌乳的方式和姿勢,只要掌握好不同乳房類型的正確泌乳方式,媽媽都能順利哺乳,把自己寶寶餵得飽飽的。

激素分泌正常泌乳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催產素和泌乳素的參與,沒有這兩個激素,乳汁是生產不出來的,激素分泌正常,乳汁生產就有了保障。

如何保證激素分泌正常呢,得做好這兩點:

保持愉悅的心情,不要生氣、憤怒、傷心,這些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激素的分泌,所以我們常看到的案例是,媽媽生氣回奶、傷心過度回奶。

保證充足的睡眠,睡不好的媽媽,大腦長期處於疲憊的狀態,自然就會影響激素的分泌,媽媽們也會發現,半夜醒來餵奶的時候,奶量特別足。

所以呢,只要媽媽自己不是天生無奶的類型,就要相信自己是可以生產出足夠的乳汁的,只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即可。

3、乳汁原材料的儲備

乳汁的營養成分來源於媽媽的營養攝入,如果媽媽飲食中的熱量和營養過少,膳食安排不夠合理,不足以滿足媽媽和寶寶的需要,乳腺會優先使用媽媽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來生產乳汁,優先保證寶寶的營養需要。

也就是說,只要媽媽這頓飯的營養搭配合理即可,和吃的多與少不成直接的正比關係,媽媽一頓吃兩碗沒菜沒肉的油潑麵,儘管量大但營養卻單一。

所以,哺乳期的媽媽,飲食應該注重質量而非數量。

4、運輸能力

寶寶下了訂單,但是在運輸的過程中,因為道路不通,最終沒有按照訂單的量全部運出來,乳汁堆積在導管中,就會形成一種FIL激素,抑制泌乳素的生產,導致泌乳減少。

所以,訂單下了、工廠也生產出來了,但是運輸環節出了問題,最終影響泌乳的產量,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泌乳也得關注道路啊。

常見的堵奶、過度脹奶、硬塊、小白點都會造成道路不通。

當我們從乳汁生產各個環節入手,找到這些影響乳汁產量的因素以後,就能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了。

所以,如何順利泌乳,餵飽寶寶呢

1、掌握寶寶的生長發育階段需求,知道自己奶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從少到多,再從多到供需平衡的過程。

2、掌握正確的餵養方式,包括正確的哺乳姿勢、含乳姿勢、分辨寶寶飢餓信號按需哺乳,避免堵奶、硬塊、皸裂、小白點等乳房損傷的問題。

3、合理膳食,保證每頓的營養搭配,不要盲目追求食物的數量,哺乳前多喝水。

4、保持愉悅的心情、充足的睡眠。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專注分享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知識,感謝您的關注、點讚、評論及轉發哦

相關焦點

  • 奶量不夠怎麼辦 了解下乳房這個神奇的乳汁工廠
    孩子漸漸地也不太願意在媽媽乳房上吃,小王便使用吸奶器吸出來給寶寶吃。剛使用吸奶器時,大約3小時左右乳房就會脹得厲害,不吸不行,現在慢慢地不太脹了,有時候四五個小時都沒啥感覺,導致她一忙起來會忘記吸奶。最近吸出來的奶越來越少,配方奶也只好添加得越來越多了。小王有點慌,於是趕緊來到母乳餵養諮詢門診,看看有什麼辦法讓奶量變多些。諮詢師讓小王先不要著急,一起來找找原因。
  • 哺乳期媽媽如何通過飲食提高乳汁的質量?
    因為哺乳期媽媽的飲食會直接影響到母乳的質量,所以,即使生完孩子後還在哺乳期間的媽媽在飲食方面也要特別注意! 哺乳期媽媽忌吃的涼性食物: 蔬菜類:蘆薈、苦瓜、綠豆芽等。
  • 奶量太多漲奶乳房脹痛實在是難受,應該如何正確的擠奶?
    1.寶寶不能吸吮乳房或不能有效吸吮乳汁。2.乳房脹滿的情況,如乳汁分泌過多、乳管堵塞和乳脹。但是不要等到乳房脹痛得厲害或者形成硬塊才擠。3.上班的寶媽為了增加及維持乳汁分泌量。4.因為特殊情況,寶媽和寶寶要分開時一段時間。
  • 不脹奶是奶不夠?攢足了再餵?快停止這些行為,小心脹奶變回奶
    另一個媽媽趕緊傳授了自己的餵奶訣竅,她建議這位媽媽定時給寶寶餵奶,乳汁分泌需要時間,吃完這一頓就需要分泌下一頓,所以讓乳汁多分泌一些,多存一些就脹奶了,這樣餵奶省心多了。這兩個媽媽討論的問題其實是每一個母乳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脹奶,新手媽媽由於缺乏相關的母乳餵養知識,不了解泌乳原理,就會出現這樣的疑問和誤區。
  • 奶量問題,你糾結的答案在這裡!
    這使得孩子的體重可以回升,而且媽媽可能會感覺到乳房脹滿,奶量會滿足甚至超過孩子的需求。滿月時,乳汁的攝入量平均每天在750~800ml之間,個體化的差異依然很大【3】。但從一個月到六個月,在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的奶量是相對穩定的。純母乳餵養媽媽乳汁產量在6個月的時候,每天在700-803ml之間【3】,和滿月時寶寶的攝入量差別並不大。
  • 影響寶媽奶量的其實是這五大因素
    別傻了,並不是乳房大就奶水大,乳房小就沒奶水,影響奶量的其實是這五大因素:發育情況、乳腺腺體量、哺乳頻率、自身營養和情緒因素等如果說寶寶是上天賜予媽媽的禮物,那麼母乳則是媽媽為寶寶準備的一份禮物。但禮物有大有小,每個人的奶水也是有多有少,因人而異。
  • 關於奶量的六大疑問,一定有你想知道的!
    判斷乳汁是否充足的金標準是體重。出生後頭幾天,因為胎便等的排出,還有剛開始幾天的確吃到的奶不多,寶寶體重會略有下降,稱為「生理性減重」,一般下降小於7%都屬於正常,超過10%算異常,7-10%之間需要諮詢評估哺乳情況以及媽媽生產時有沒有使用大量補液等。
  • 關於母乳的秘密:為啥生完娃就有奶?每個人奶量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媽媽生完寶寶後,就可以自然的分泌乳汁來餵寶寶。對於這種現象所有的人都只是覺得只是自然生理現象,可是對於其中的原理卻是很少有知道的,當然也有不少的媽媽會有點疑惑,這為什麼生寶寶後才會分泌乳汁呢?
  • 如何借用吸奶器來,增加你的奶量
    親愛的媽媽許多媽媽,在哺乳餵養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有出現過,奶水不足的現象或突然有那麼幾天奶水一下就變少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導致奶水不足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 驚呆,這些方法可以讓乳汁多又有營養?
    只要媽媽不是長期營養不良,什麼樣的乳汁都是有營養的!乳汁中的絕大部分成分都是靠泌乳細胞分泌的,真正通過媽媽飲食來的微乎其微。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以及鈣、磷、鎂、銅、鐵、鋅含量在乳汁中都是衡定的,跟媽媽的飲食無關。絕大多數情況下,母乳媽媽的乳汁都是有足夠營養提供給寶寶的。即使有時候媽媽的飲食營養和攝入熱量有限,母乳依然足夠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除非媽媽的飲食長期存在缺陷,才會影響媽媽身體的營養儲備以及母乳的營養構成。
  • 乳汁是怎麼形成的?看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不禁感嘆哺乳媽媽的偉大
    事實上,乳汁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哺乳是女性在妊娠後期至哺乳期,受垂體分泌的催產素的影響,腺細胞將體內的營養物質及各種蛋白質,轉化為乳汁。這說明母乳的形成主要依賴於母親分泌乳汁的機制以及婦女身體的營養。它不會變成血。哺乳期的媽媽分泌足量的乳汁給寶寶喝,要付出很多代價。
  • 這樣做,每個媽媽都是「大奶牛」,你也不例外!萌萌噠追奶漫畫奉上!
    其實萬千追奶媽媽的真實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方法正確,什麼時候都能追出奶來,六七個月追奶成功的媽媽比比皆是。奶水的分泌和激素分泌有關,新媽媽的心情會影響激素分泌。不少媽媽在哺乳期鬱鬱寡歡,就算吃得不錯,乳汁仍然會減少。因此,寶媽在哺乳期不要因為自己奶少就一味自責,一定要保持好心情,保持對生活的熱情,暫時先把家裡的那些瑣事拋到腦後。家人也要多關心寶媽,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
  • 在產後如何掌握正確的開奶技巧和時機
    這是因為媽媽在生產後,乳腺腺泡開始分泌奶水,奶量開始慢慢增加,乳腺孔還沒有完全被打開,所以在剛剛開始的前幾天,乳房表現得不是很明顯,會讓媽媽誤以為是自己奶水少的假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乳房的奶量不斷增加,媽媽的奶水得不到及時排出,就會引發乳房疼痛。
  • 從出生到成長,寶寶的奶量變化是怎麼樣的?
    嬰兒餵養期間,無論是純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很多新手爸媽不知道如何控制寶寶的奶量,既不能讓寶寶餓著,吃不飽的時候寶寶會苦惱,又要防止小寶寶吃過量,吃多了也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尺度拿捏真的困擾!這邊有一些小常識,能幫助新手爸媽們解決困擾哦~ 各月齡寶寶的奶量要如何把握?
  • 全世界都在說我奶少,我能追奶成功嗎?
    、有效的乳汁移出和刺激=充足的奶量足夠的乳腺組織相信追奶的媽媽都會不自覺的想,我的乳腺組織充足嗎?當然並不是有這些疾病,就一定會影響泌乳,這個是綜合考慮的因素,也有遇到很多媽媽有甲狀腺疾病,多囊,產後卻是「大奶牛」的情況,比如我自己也是甲減患者,至今母乳餵養24個月,先天性乳汁量不足機率真的很少。
  • 各個月齡寶寶的奶量
    但是不同體重的新生兒對奶量的要求又不一樣,第一次你可以先衝約7毫升的奶粉,如果他很快就吃完了,下次可以再加點量,吃飽後他會自己鬆開嘴巴,這樣你就能知道他一頓的奶量了,大概1.5到3個小時左右餵一次。寶寶出生第四天,胃容量有25-30毫升左右了,大約有一個荔枝那樣大小,要1.5到3個小時餵一次。
  • 沒開奶之前,寶寶要怎樣餵養?抓住產後黃金時間,有助於順利開奶
    編 輯:泡麵審 核:許百萬寶寶在出生6個月之前,要進行母乳餵養,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媽媽還沒有下奶,這個時候需要寶寶們早早的吃奶,對準媽媽和寶寶都有好處。寶媽生產過後,護士抱娃吃奶表姐剛生完寶寶,護士抱著自家的寶寶過來,讓寶寶嘗試著吃奶,這讓表姐很疑惑,因為她之前做了功課,書上說生完寶寶,沒下奶之前要給寶寶餵奶粉。
  • 媽媽別急著吸奶,6種漲奶原因分析幫你對症下藥
    漲奶痛和生孩子一樣,只能寶媽獨自承受。那如何緩解漲奶疼痛?漲奶痛怎麼辦?如何防止漲奶?有經驗的寶媽都會知道:漲奶了,要穿合適的衣服,避免束縛乳房;要冷敷,疏通乳腺管堵塞。如果寶寶在睡覺或者剛吃飽,就用吸奶器,吸出過多的乳汁。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就要請催乳師或按摩師,幫助自己疏通乳房,排出乳汁。再嚴重的話,就要看醫生。經過這一套流程,大部分的漲奶都能夠解決。
  • 產後漲奶,疼到「懷疑人生」?媽媽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來哺乳寶寶
    文|墨媽育兒堂大部分媽媽們在十月懷胎期間乳F就一直存在腫脹的現象,有的媽媽們也會有疼痛感,本以為生完寶寶之後它就不會再繼續變大了,其實不然,在產後一周它還會變得更大,還會有疼痛感,有時候連穿內衣都是特別的困難,同時哺乳也成了一個問題,因為漲奶會使乳F變得堅硬、腫脹使媽媽的乳T變得扁平,
  • 為什麼有的媽媽奶水超多,有的媽媽奶水超少?和四個因素有關
    而在此時,能夠引起分泌乳汁的催產素和泌乳素同時也在分泌,但是,因為孕激素和雌激素對它們有抑制作用,所以在懷孕期間,孕媽媽是不會大量產奶的,但是,很多孕媽媽也都發現了,在孕晚期,經常都會發現一些乳咖,其實,產奶功能已經存在了。